-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747
- 434
- 149
- 27
- 7
- 6104
- 1555
- 499
- 304
- 219
- 3752
- 980
- 947
- 551
- 54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商蔚然 李华南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23卷11期 4-7页
【摘要】 中医思维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中医学的独特优势就源于这种综合的思维模式.推拿是中医外治法之一,既具有独特的学科特色,又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西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康复学及内外妇儿等多种学科之间有所串联.但是目前推拿科理论或实践教学仍以被动授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俊秀 李静 《中医康复》 2024年1卷11期 30-33页
【摘要】 通过梳理归纳《肘后备急方》中的推拿相关内容,从治法、手法及应用等方面探析学术特点,总结出其具有善用膏摩、药物丰富、手法多元、刚柔并济,应用广泛、善治急症的特点.旨在通过研究古文献指导临床实践,为传承古籍精华和提高推拿临床水平提供思路与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义凯 《医用生物力学》 2013年28卷3期 255-25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推拿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推拿手法治法简便,疗效独特,脊柱推拿手法对伤科疾患与疼痛病症有很好的疗效.虽然脊柱推拿临床应用广泛,但基础研究薄弱.本文从脊柱推拿手法作用的“力”本质及其与手法“形”关系、脊柱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爱华 张丽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18卷6期 23-2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针对现行高等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要求,建议在专业基础课程群中增加<推拿学基础>,在护理专业课程上,依据疾病需要将推拿疗法融进护理措施中.主要教学方法:口头讲解、手法演示、角色扮演、临床实习、教学效果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卓越 张欣 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3卷1期 146-148页ISTIC
【摘要】 本文探讨“以学生为中心(SCL)”教学模式在小儿推拿教学工作中的运用.结合小儿推拿学的教学目标与课程任务,讨论SCL模式进行教学设计的具体方法,从设定有价值的教学目标、通过各层次的病例分析促进学生实现知行合一、通过设计多种课堂活动促进学生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科 王建伟 《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 2017年15卷1期 63-66页ISTICCSCD
【摘要】 中庸思想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最高准则。它发散开来又是处理政治、哲学乃至天地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独特的方法论;它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思想影响渗透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推拿疗法自古有之,作为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理论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育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9年20卷5期 369-372页
【摘要】 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要体现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形成性评价的达成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平台应用现代混合教学模式并结合传统教学模式的二元优势.评价体系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比为30%,期末成绩占比为70%.其中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芳芳 田健材 等 《中医文献杂志》 2019年37卷5期 26-29页
【摘要】 推拿学是现代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拿曾经有多个名称,由于习惯称谓和人为区分等因素,至今学科名称仍存在推拿按摩共用的现象,二者时而相互区分,时而并存通用.通过梳理推拿学科名称的由来与变迁,分析推拿名称混乱的原因,建议应尽快统一学科名称,专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列 王树东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21期 3-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BOPPPS教学模式下,小儿推拿学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寻求适应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方式方法.方法 设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BOPPPS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组在学期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和成绩统计分析.结果 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坤 谢毅强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12期 145-146页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社会对高校教育质量的高度关注也激发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广泛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教师必须清楚认识教学能力的内涵,寻求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以达到新时代教学目标的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珠 杨小存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3期 19-21页
【摘要】 在中医现代化及国际化大背景下,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材因素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分析探讨中医院校《推拿学》全英文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根据留学生的差异化特性对教育教学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教育教学方案,推进《推拿学》全英文教材建设及教学改革,搭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静 曹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1卷4期 868-870页ISTIC
【摘要】 小儿推拿疗法又名小儿按摩,其雏形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首次创立于金元时期,明清得以具体形成与发展.小儿推拿的操作主要作用于患儿身体某些部位或穴位,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基础,通过一定的手法使患儿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得以调节,以此提高小儿免疫力,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国苗 华夏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87-9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基于微博互动模式的推拿学辅助教学方法对推拿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方法]在推拿学教学中引入微博互动辅助教学方法,通过前期问卷调查,构建上海曙光推拿微博班级,开展微视频、微话题、微思考、微论文、微活动、微投票等微博互动,并通过后期的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俊昌 李丹丹 等 《河北中医》 2013年35卷4期 639-640页ISTIC
【摘要】 《推拿学》是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练功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及原理的一门中医临床科学[1].《推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抓好推拿实践课教学意义重大.《推拿学》是新疆医科大学针对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军 刘艳 等 《中医药学报》 2012年40卷6期 101-1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从循证推拿学的角度评价《按摩与导引》杂志刊载文章所反映出的推拿临床研究质量,并向国内推拿临床研究工作者介绍循证医学及其意义.方法:通过检索1990年~1999年和2000年~2009年两时期《按摩与导引》刊载的所有临床研究性的文章,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立江 范炳华 等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1期 91-92页ISTIC
【摘要】 随着信息网络逐渐普及与深入,新教学模式的不断尝试与实践,推拿网络课程也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形象、多样化表达及交互性强的特点,将推拿学中的内容、图片、动画、录像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制作了推拿学网络课程.推拿网络教学实践表明: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淼 田文静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9卷18期 79-81页
【摘要】 目前推拿顶层设计已初具规模,层次较高,然而低层次学习推拿的学生却不尽如人意,推拿根基不稳,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推拿学教材目前就存在着诸多问题、推拿手法技能水平的高低参差不齐、实训教学重视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将从实际出发,给教学改革提出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宏亮 肖易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8年9卷9期 85-87页
【摘要】 目的:探讨项目教学法在推拿学系列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20名针灸推拿专业高等专科学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60名针灸推拿专业高等专科学生作为试验组,采用项目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通过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 尚可新 等 《中医教育》 2018年37卷4期 72-74页
【摘要】 小儿推拿是推拿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儿推拿在各大高校中医专业教学中多存在以下问题:①小儿推拿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其论述完整,且不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以及尽快地提高临床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彼 许慧艳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26期 99页
【摘要】 在整个临床学科当中,推拿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性.在开展推拿教学的过程中,其中的《推拿手法学》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就是对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在推拿手法的临床实践中实际的应用效果开展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伟 王朝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26卷3期 478-478页ISTIC
【摘要】 <篇首> 现行的<推拿学>教学,一直沿用先课堂理论学习,后到医院实习的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大多采取分步骤、阶梯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也是在老师灌输、手法演示中,模仿老师的手法操作.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感到一是难以掌握操作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奕望 戎倩雯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44卷4期 1-2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郑风胡教授精通现代医学神经、解剖、生理等学科,结合传统中医腧穴、经络理论,形成了指揉按拨动为主的推拿复式手法.突破常规,扩大推拿的治疗范围,把推拿广泛运用到内、外、妇、儿、骨伤、五官等临床各科中,使这种无创伤、无药物、经济简单、疗效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国兵 戴晓晖 等 《北京中医药》 2010年29卷4期 268-270页ISTIC
【摘要】 通过对<黄帝内经>关于"溪谷"的论述和各家注解的重新整理,从中医推拿学临床的角度阐述"溪谷"与五体经络、脏腑气血的关系,以及"溪谷"为病的病因病机、"溪谷"理论的临床应用等内容,认为"溪谷"包含脏腑气血在五体的输布和五体之间的气血往来两层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庆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8卷4期 213-21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毕业后将会遇到的真实临床问题为基础,学习他们所需要学习的内容[1].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较少注重教师的教,而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个体的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25卷4期 643-64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教学模式的探索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由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从而决定了中医教育各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做相应的调整.积极变革教育理念,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运用于教学中,是中医推拿学教学模式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晓慧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6卷22期 154-154页ISTICCA
【摘要】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医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本文就近年来我校推拿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做一总结,以期与同道共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宗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年10卷8期 187-188页ISTICCA
【摘要】 推拿学是人类古老的一种医疗方法,又是一门年轻而有发展前途的医疗科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能力与再学习能力,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推拿专业人才,是推拿学科发展的需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强 孙丹 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年15卷4期 111-112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推拿学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推拿手法学>课程一直是推拿学教学中的基础和重点.在传统的"以手法姿势形态为主"的继承性教学方法下,学生往往过分注重手法动作形态,却忽略了力的训练,使掌握的手法看起来标准,实际上力度不够或力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国栋 任莉萍 《中国医药导报》 2008年5卷24期 94-95页ISTICCA
【摘要】 推拿功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既可以提升推拿工作者的体质,又可以提高推拿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用于自我保健,防病治病,是整个推拿学的基础,在推拿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琳 王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31卷2期 141-142,147页ISTIC
【摘要】 <篇首> 《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不仅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且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理论与实践的形成和发展.《内经》中共有29篇、40余条涉及到推拿学领域,对后世推拿学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影响十分巨大.本文针对《内经》中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华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25卷6期 39-4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推拿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全面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对高等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和临床能力的培养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故笔者对推拿学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庆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5卷3期 162-163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既往的本科生教学中,多强调中医理论和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传统医学相关学科课程的设置.天津中医药大学开设实用性中医课程《推拿学》,为培养具有传统特色的现代新型高素质的人才探索了道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铁浪 李江山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年26卷6期 60-6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推拿手法是中医推拿所研究讨论的首要课题,没有手法也就称不上推拿[1].推拿手法为我校三、五、七年制针灸推拿专业《推拿手法学》的核心内容及五、七年制中医类专业《推拿学》的主要部分.由于推拿手法的技术性较强,学之不易,因此,提高中医高校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超 房敏 等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6年21卷4期 23-24,32页ISTIC
【摘要】 <篇首> 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前沿,从基因及分子水平探索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是生命医学科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这也是医学生命学科的重大革命,亦对中医推拿基础与临床产生重大影响.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重组DN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均如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24卷2期 75-7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推拿学是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练功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中医临床学科,属于手法治疗学的范畴.其基本特征是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在推拿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好的适应临床需要,历来是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贵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24卷4期 210-21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推拿学是一门临床技能课,其教学模式与临床实习形式已运行了多年.随着中医学教学改革和临床发展的需要,对于这样一门重点在于临床技能操作的课程,需对课堂与临床教学的整个过程重新思考.笔者就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设想,敬请指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延昌 田雪梅 等 《甘肃中医》 2005年18卷12期 10-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针灸学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及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历史十分悠久.从文献记载、出土文物、社会发展规律等方面来考察,针灸疗法远在文字创造之前即已萌芽,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灵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钧梵 夏惠明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27卷1期 61-62页ISTIC
【摘要】 手法学是推拿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正确的手法,从教师素质、手法摸仿教学、及时纠错、学生参与教学、沙袋人体交替练习等方面进行改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淼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年8卷22期 86-88页
【摘要】 推拿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训教学是推拿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手法技巧的重要环节,但是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并不高,存在着很多问题,针对重理论、轻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分数偏低、学习目的模糊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20期 21-22页
【摘要】 推拿学是传统中医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实践能力是衡量推拿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笔者近5年来对推拿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行探索和改革,取得了明显效果,总结以下几个经验与体会:①认真学习针灸经络腧穴学;②提高解剖学的利用能力;③推拿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