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6
- 3
- 23
- 6
- 1
- 1
- 1
- 13
- 6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邸学 王添敏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16期 29-31页
【摘要】 无线数码互动系统作为实验教学新的辅助手段,已逐渐被应用到各个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它不仅具备显微镜技术优势,同时也兼具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显微图像采集分析技术的重要特征,功能强大且灵活.文章探讨了无线数码显微互动实验系统的功能和优点以及在中药鉴定学...
【关键词】 无线数码显微互动实验系统;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庆勇 林水花 等 《海峡药学》 2021年33卷4期 105-106页
【摘要】 中药显微鉴定技术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50种以上中药饮片的显微特征,并能够对中成药进行简单的鉴别.因传统显微教学方法有缺乏课堂互动性,显微特征不易观察,图片采集困难等特点,本课题研究采用云课堂+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学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勉 谢帆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05年20卷6期 503-5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来自全国10个地区的诃子类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为诃子类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诃子类药材进行显微鉴别.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分别为诃子Terminalia chebula Retz.和绒毛诃子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艳艳 张勉 等 《中药材》 2005年28卷5期 375-37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对来自全国10个地区的12件菖蒲类商品药材进行性状和显微的数码鉴定,结果12件商品药材的原植物分别为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菖蒲A.calamus L.和茴香菖蒲A.macrospadiceus (Ya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勉 付晓丽 等 《中药材》 2004年27卷6期 400-402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来自全国10个地区的肉苁蓉类商品药材进行数码显微鉴定.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性状不易区别的种类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10件商品药材样品的基原植物分别为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悦 左代英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5期 1192-1194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快速检验龙胆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 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 龙胆药材与其伪品通过不同的显微特征,可以一一区分.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有效,可以控制龙胆药材的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辉 张勉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17卷4期 544-546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全国9个收集地的豨莶草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以了解目前市场上豨莶草的真伪情况.方法采用性状鉴别与数码显微鉴定技术.结果市场上流通豨莶草均为正品,3种基原植物分别为豨莶Siegesbeckia orientalis L.、腺梗豨莶S.pu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丹 谢海龙 等 《中国医药导报》 2016年13卷24期 181-184页ISTICCA
【摘要】 结合中药鉴定学的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探讨如何应用数码互动显微系统改革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从更新与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方法方面研究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在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及方式,解决传统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不足,以提高学生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阎婷 袁久志 等 《科教导刊》 2019年29期 156-157页
【摘要】 结合本实验中心建立的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介绍了其构成与特点、在中药鉴定实验课中的应用优势及维护管理几个方面的内容.该系统的应用在我校中药鉴定实验课中不仅促进了师生交流,还扩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学生实验兴趣,为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提供了平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春荣 《中医药导报》 2010年16卷10期 86-88页ISTIC
【摘要】 目的:利用数码显微测量技术测量扶桑叶中显微结构的大小和显微常数.方法:采用Motic BA300数码显微镜,Motic DigiClass 1.2图像观察与拍照软件及Motic Images Advanced 3.2图像处理软件对扶桑叶粉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志云 潘利明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7年23卷4期 466,469页ISTICCA
【摘要】 介绍数码互动实验室在药用植物学和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认为数码互动实验室与传统实验室相比具有的明显的优势,不但改变了传统形态实验学的教学模式,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勉 付晓丽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05年20卷6期 246-2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收自全国11个地区的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了解龙胆类药材的主流品种和真伪情况.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为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条叶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凤来 余鸽 等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63卷8期 9-11页
【摘要】 为建立太白七药拐枣七的生药学鉴别标准,利用性状鉴定和数码显微鉴定的方法对该药材的根茎、茎、叶进行了系统的鉴别研究.结果表明,拐枣七的显微特征明显:根茎粉末中存在成片的不规则星状细胞和成束的具有密集斜纹孔的木纤维;茎粉末中纤维胞腔内有大型草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丹 谢海龙 等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26期 43页
【摘要】 数码互动显微系统给中药鉴定学的实验教学带来重大变革,与之相适应的实验考核方法也需重新确立.从改革实验报告内容、实验考核内容、实验考核所占比例和实验考核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探索新教学模式下的实验考核新方式,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锐潮 郑达敏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 2014年z1期 816-817页
【摘要】 将中药鉴定技术实验教学搬到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效率,较好改善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学校;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中药鉴定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秋玲 刘丽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年26卷2期 57-59页CSCD
【摘要】 威灵仙为常用中药材,对来自全国8个地区的10件威灵仙商品药材进行了性状和数码显微鉴定,结果表明10件商品药材中有5份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 chinensis Osbeck.的根和根茎,4份为毛茛科植物棉团铁线莲C.hexa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娟 王咏 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6年29卷5期 31-33页
【摘要】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进一步制定多花筋骨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及数码显微成像技术.结果:明确了多花筋骨草根、根茎及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多花筋骨草的鉴定及区别同科同属植物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涛 王彦祥 等 《华西药学杂志》 2010年25卷2期 138-1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制定人血七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定、显微鉴定与理化鉴定的方法鉴别了人血七的根、茎、叶.结果 茎横切面中,皮层中部的细胞壁增厚,木化,中柱鞘纤维断续排列成环状,维管束外韧型;叶中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粉末中特异薄壁细胞表面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涛 陈吉炎 等 《中药材》 2009年32卷4期 505-507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人血草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结果:茎横切面中,皮层中部细胞壁增厚,木化,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状;叶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粉末中特异薄壁细胞表面有斜向交错网状纹理;皮层细胞壁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琳 胡青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4年25卷5期 1131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为西青果的药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数码显微鉴定的方法.结果 粉末中含果皮表皮细胞、纵横交错的纤维、草酸钙簇晶、木化细胞、管状细胞、索状组织碎片和导管,偶见非腺毛和石细胞.结论 上述特征中管状细胞、木化细胞和纵横交错的纤维可作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滢 郑希望 等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0卷1期 73-77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系统研究偏光显微镜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正常光和偏光显微镜对比研究不同性质的植物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的偏光现象,采用数码实时景深扩展成像技术拍摄,比较目标显微组织在正常光下和偏光下的差异.结果:在正常光下目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丹 谢海龙 等 《中医药导报》 2016年22卷22期 120-122页ISTIC
【摘要】 结合中药鉴定学的教学特点,探讨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应用于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的可行性.从实践内容,授课方式,报告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在中药鉴定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期望通过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推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岩 王红霞 等 《中医药导报》 2014年20卷4期 151-152页ISTIC
【摘要】 阐述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介绍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组成,认为将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引入《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可促进师生互动,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凤琴 于丹 等 《哈尔滨医药》 2025年45卷1期 135-139页
【摘要】 目的 探究构建基于线上线下结合的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方法 对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适用于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资源进行调研,确定中药标本馆、药用植物园、数码显微互动系统、药材市场为本研究教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崔亚君 第十一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 2016年
【摘要】 目的:利用现代显微鉴定技术系统研究偏光显微鉴定技术、微性状鉴定技术和荧光显微鉴定技术在中药快检中的应用。方法:利用正常光和偏光显微镜对比研究不同性质的植物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的偏光现象;利用微性状观察法鉴定不宜破坏的贵重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汪滢 第十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 2014年
【摘要】 介绍了中药显微鉴定技术的发展简史以及数码成像技术、偏光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在中药鉴定中的新应用,比较不同植物组织、细胞内含物、动物药、矿物药、非法添物在正常光和偏光下的形态特征,展望了显微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的发展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曹悦 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 2009年
【摘要】 目的:建立快速检验龙胆药材质量的方法。 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龙胆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 结果:龙胆药材与其伪品通过不同的显微特征,可以一一区分。 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有效,可以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轩轩 李钟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19卷12期 252-255页
【摘要】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核心内容是中药的真伪鉴别与品质评价.实验课是《中药鉴定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教学需求,贯彻落实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晋仙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17卷17期 188-191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砂仁与其近似基原品种在生药学方面的特征区别,为砂仁与其近似基原品种的鉴别应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参考植物学中关于形态鉴定及科目分类的专业术语和研究技术,使用显微镜、数码相机等科学仪器对多种砂仁的正、侧面及外表进行全方位的性状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悦云 何顺志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8年30卷4期 423-42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利用数码显微摄影技术对中国Epimedium属小花类群植物15种1变种进行了叶背非腺毛形态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类群叶背非腺毛结构特征专属性强,在种间存在差异,具有分类学价值,以此建立的非腺毛分类检索表有助于商品药材及近缘种类的来源鉴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源 陈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26卷3期 226-227,封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有效、准确地鉴定九香虫的真伪品.方法 采用数码体视解剖镜和显微镜对九香虫及其混伪品小皱蝽的性状特征及粉末特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 二者翅脉性状差异明显;小皱蝽具有一种九香虫所没有的特殊毛窝类型,且镜检率很高,易于识别.结论 本研究对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建珍 韦红群 等 《生物学杂志》 2007年24卷6期 26-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3个地区7个土壤样品中筛选高产菊粉酶的黑曲霉菌株,对筛选出的黑曲霉菌株进行了形态鉴定,探讨了温度、pH值对菊粉酶活力的影响,比较了固体和液体两种扩大培养法对黑曲霉菌株产菊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和复筛得到A4、A6、A8、A12、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勉 徐德然 等 《中国药学杂志》 2005年40卷11期 823-82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市场药材的鉴定和质量分析,了解何首乌药材的质量状况.方法采用数码显微鉴定、TLC和HPLC的方法对来自全国12个地区的何首乌药材进行了研究.结果12件何首乌商品药材均为正品,根据性状、显微构造和TLC图谱可明显分为2大类型;2,3...
【关键词】 何首乌;2大类型,性状与显微特征;TLC图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胜勇 张勉 等 《药学学报》 2004年39卷10期 797-8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对来自全国11个地区(包括香港)商品名为"白头翁"的药材进行鉴定,了解白头翁类药材同名异物的市场现状.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白头翁类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别.结果商品药材基源植物主要为毛茛科植物白头翁Puls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乃中 王龙文 等 《昆虫知识》 2002年39卷4期 315-31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介绍了利用数码显微镜用摄像仪、计算机网络传输图像的远程鉴定技术在昆虫鉴定方面尝试,认为该远程鉴定技术在昆虫的鉴定或复核方面有开发前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琴 倪慧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4期 881-883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新疆地产三种肉苁蓉的组织结构与粉末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 采用石蜡切片法、粉末制片法及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三种肉苁蓉茎的组织结构与粉末特征进行观察、拍照与分析.结果 三种肉苁蓉的横切面组织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三种肉苁蓉横切面维管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立人 程利敏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20卷9期 2338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人参果实进行性状特征及显微特征的研究,旨在为同行提供其性状鉴定及显微鉴定的依据.方法 通过宏观进行性状鉴定;运用显微测量、显微摄影及显微数码技术对各类制片进行显微鉴定.结果 人参果实为浆果状核果,内果皮呈木质化增厚.内果皮的数列狭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勉 谢帆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16卷6期 478-479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来自全国11个地区的蒺藜类商品药材进行鉴定,了解该类药材的市场情况.方法: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采用显微数码成像技术,对蒺藜商品药材进行了显微鉴定研究.结果:11份商品药材样品中均为正品,但是组织构造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不尽相同.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陶陶 李俊 等 《安徽医药》 2012年16卷8期 1212-1213页ISTICCA
【摘要】 面向21世纪,采用数码显微系统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结合中药鉴定学特点及社会需求,培养知识结构合理、鉴别经验丰富的综合性中药人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