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1
- 1
- 28
- 8
- 5
- 4
- 3
- 4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贺琪珺 王敏存 等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2023年37卷z1期 36-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中药复方配伍作用的整体定量药理学表征体系,诠释君、臣、佐、使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 以丹膝颗粒抗缺血脑血脑中风为例,根据生物流量平衡建立成分与靶点的网络动力学,获得平衡常数拓扑矩阵,运用因子转旋分析其作用层次、组合、强度与方向,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傅安国 张再生 等 《心理学报》 2020年52卷1期 66-80页
【摘要】 内生动力是世代贫困个体得以脱贫的核心心理资源.当前,对脱贫的内生动力仍然缺乏系统性的解释框架.文章以脱贫的内生动力为切入点,基于内生和外生融合性视角,采用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方法,运用强度抽样的策略,以海南岛某深度贫困村的成功脱贫个体(7...
【关键词】 脱贫内生动力;整体内生动力资源枯竭模型;精准心理扶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燕梅 雷孝文 等 《环球中医药》 2025年18卷8期 1616-1618页ISTICCA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引起的多因素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脑—肠"轴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表明,"脑—肠"轴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肠道菌群等多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旭光 陈文信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22卷19期 186-189页
【摘要】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西医治疗措施主要有饮食、情绪调控以及药物治疗(包括抑制胃酸药、促胃肠动力药等),但效果一般,易反复间断发作.此病归属于中医"胃痞"范畴,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配合中医外治法、中医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邢怡青 李伯阳 等 《中国卫生经济》 2023年42卷8期 1-4页ISTICPKU
【摘要】 因我国医疗卫生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较为突出,健康服务供需不适配的困境亟待从体系设计上突破.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析框架,并基于现阶段居民健康需求在主体、内容、方式三个方面的全景式演变对现有体系的短板进行系统性回应.结合健康需求演...
【关键词】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康需求;整体性治理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祖康 《经济师》 2023年4期 253-255页
【摘要】 基于公平理论,通过对案例医院绩效分配公平性的分析,说明公平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政策,对于公立医院引进人才,稳定职工队伍,提高职工凝聚力,激发职工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能有效激发医院发展内在动力,提升工作业绩,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娜 武正权 等 《基层中医药》 2023年2卷12期 14-18页
【摘要】 反流性食管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现代医学利用抑酸剂、促胃动力药及黏膜保护剂等虽可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明显,且停药易反复,易进展为难治性食管炎.中医学中,反流性食管炎病位在食管,但与肝、胆、脾、胃等脏腑密切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志英 杨志华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4期 60-62页
【摘要】 小儿厌食是一种以饮食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消瘦的脾系疾病,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很常见.近几年随着社会对小儿厌食的关注,基于对脑-肠轴理论的研究,有研究表明小儿厌食与脑肠肽的分泌异常以及胃肠动力不足关系密切,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玉 李玉锋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36卷6期 105-108页
【摘要】 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又称碱性反流胃炎(alkaline reflux gastriti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胆汁液反流入胃内,导致的胃黏膜的一种慢性炎性反应,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比较常见.在中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元玲 张庆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2卷5期 357-3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恒动观是指在认识事物变化规律包括生老病死等医学问题时应持有的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动"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动力.气一元论是先秦重要的哲学思想,认为"气"为宇宙的本原、"气"为事物联系的中介、"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继稳 陈立兵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8年6卷1期 48-5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目的:建立以中药多组分整体为对象的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理论. 方法:基于中药化合物组的整体谱特征,运用Kalman滤波法,计算获得溶出介质中化合物组含量,建立多组分中药的化合物组释放/溶出动力学评价理论;采用随机模拟数据,验证Kalm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英丰 董宇 等 《中国天然药物》 2008年6卷5期 321-324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研究思路已成为其深入研究的瓶颈,需要整合中医药理论,现代分析技术、数据挖掘理论打造符合中医药特色的复方药动学研究模式.本文在反思中药复方药动学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综合和分析,提出符合中医药整体观的中药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福元 邓凯文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年4期 790-79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中药制剂研究特点,明确该学科的长期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科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方法:根据中药制剂研究的发展轨迹,结合中医药基础理论、现代新药研究技术与本人从事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经验,从中药制剂发展方向、特点、亟需解决的关键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肖蕊 周文霞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14期 1653-165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复方是通过大量临床实践产生的具有显著疗效的治疗方法,它强调整体观及辨证论治.将系统生物学宏微并举的成果渗透到中药复方的研究中,形成中药复方研究的系统生物学思路,从药材和制剂的获得、药理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到中药复方二次开发研究,以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 陈林 等 《中成药》 2007年29卷8期 1225-12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引言中药复方具有完整的理论基础和确切的临床疗效,但临床使用中药的灵活性使得其体内作用机制很难用现代科技的公式和数据表达.在中药复方中,君药是复方的核心,是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使药的作用为引经和协调诸药,使复方药成为一个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华 冯怡 等 《中草药》 2006年37卷10期 1590-15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及其相结合的PK-PD模型等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对其在物质基础研究、整体观认识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表明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和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丽娟 贺达仁 等 《医学与哲学》 2004年25卷6期 39-41页ISTICPKU
【摘要】 脑神经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是:它具有非线性、混沌性、突变性、自组织性及不可逆性等.脑神经系统是人类生命的中枢系统,这个系统是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的复杂系统,由一个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综合构成了脑神经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脑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本尤 周德生 等 《中医药学刊》 2002年20卷9期 106-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平压舒治疗高血压病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EH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服平压舒汤,对照组(40例)服尼群地平,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降压疗效、血脂、血糖及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平压舒与尼群地平组降脂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时达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年21卷9期 703-7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西医对心力衰竭(心衰)的认识,从80年代末以来,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观念认为心衰是血液动力障碍所致,目前人们知道血液动力障碍只不过是心衰的后果,而心衰的本质是神经内分泌参与造成的心脏超负荷综合征。这种观念的革命,使心衰的治疗决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辉 杨明静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0年19卷2期 152-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Lyapunov指数谱的方法,利用MIT-BIH心电数据库,计算了其中正常心律、起搏心律、室早搏心律和束支传导阻滞心律四组共24例心电图数据中R波峰序列的Lyapunov指数谱,提出了收敛发散比的定义,并以此来衡量系统整体特...
【关键词】 Lyapunov指数谱;收敛发散比;动力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典谟 马祖飞 《生态学报》 2000年20卷6期 1083-10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首先简要回顾了20世纪数学生态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的发展.然后指出了生物学的进步为数学生态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作者列出了当前数学生态学和生态模型研究的几个热点:(1)非线性动力学;(2)种群的时空动态:包括异质种群动态,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贞 李伦兰 等 《重庆医学》 2018年47卷7期 998-1001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临床实习是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也是护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工作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形成的重要阶段[1].实习初期(≤3个月)是护生临床实践的关键时期,是护生正确理念及职业素养形成的重要时期,该阶段的实习经历将会对护生后期的实习产生极大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哲 翟双庆 《吉林中医药》 2016年36卷10期 983-987页ISTIC
【摘要】 《内经》中“肾藏志”的观点被普遍接受,但也存在“肾藏精志”的说法.古代医家多依据《难经》中肾有两枚左肾、右命门故可分别藏精与志来理解和应用“肾藏精志”理论,这似乎并非《难经》中“肾藏精与志”的认识基础.道文化中非常重视“精”,精为生生循环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艳 《糖尿病天地》 2019年16卷3期 38页
【摘要】 糖尿病合并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与遗传因素、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糖代谢异常、血管活血物质代谢异常等多种因素所致.临床治愈率低,疗程长、疗效差.西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磊 陈莉丽 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年23卷3期 350-352页ISTICCA
【摘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重叠的治疗,以益生菌和胃肠动力剂为主;精神心理和行为疗法具有协同作用,能增加胃肠动力,改善患者症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利 李艳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20期 1848-1850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探索形成性评价在护理社会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在《护理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对2011级护理本科班200名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考勤、课前分享、课堂讨论和论文评价。结果大部分学生满意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认为提高了学生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曙睛 《中国医刊》 2014年4期 6-7页ISTICCA
【摘要】 盆腔脏器脱垂( POP)多发于女性,据估计60岁以上的女性25%存在某种程度的POP[1]。该类疾病是指包括膀胱、子宫、阴道及部分肠道因盆腔结缔组织退化、创伤、先天发育不良或某些疾病引起损伤、张力下降等导致其支持及括约功能减弱,引发盆腔器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小平 侯秀娟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4年1期 19-20页ISTIC
【摘要】
1温习文献,研究病因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为侵蚀靶点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该病在免疫病中发病率最高,是造成劳动力丧失及致残的主要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不明,但许多研究提示该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佳佳 李智慧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4年49卷4期 299-302页ISTIC
【摘要】 目的:考察桂枝茯苓丸的物质组释放特征,并对其进行可视化评价.方法:运用中药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理论,测定桂枝茯苓丸的物质组释放度,并采用物质组释放图谱、释放增量图谱、释放速率图谱,可视化评价桂枝茯苓丸的物质组释放动力学特征.结果:桂枝茯苓丸具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潘金波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23卷11期 2050-2052页ISTIC
【摘要】 重症医学是现代医学发展的产物,凭借先进的监测技术及治疗手段,对危重患者器官或系统提供支持[1].休克是重症医学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现代医学对其研究的比较透彻,借以PICCO、肺动脉漂浮导管等尖端科技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据其特点进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孟仁 《中国临床医生》 2014年6期 7-9页ISTIC
【摘要】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致死率高。中医药在降低血压值,使之快速达标以及高血压急危症抢救等方面不及西医快速有效,但中医药整体观念的思维方式、辨证论治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临床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光善 张红 等 《北京中医药》 2012年31卷6期 424-426页ISTIC
【摘要】 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学的特点,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近年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出现的中医体质学说,在一定范围内更有针对性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减少药物副作用.但均不足以说明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得不到应有疗效或出现副作用而停止治疗方案,在现代医学领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宏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 2010年29卷4期 274-276页ISTIC
【摘要】 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心力衰竭的病位和病机,认为在心力衰竭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五脏失调表现,以心气虚为本,而五脏失调促进了水湿、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的产生,形成了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心力衰竭的现代医学的治疗重点已从过去的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海滨 沈承玲 等 《北京中医药》 2009年28卷5期 355-357页ISTIC
【摘要】 脑与肺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密切.肺主气,维持着脑的正常功能活动,包括肺主宗气,为气血津液布散至脑提供了动力源泉;肺主营卫之气,为脑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肺主清阳之气,保证脑主五官七窍的功能正常.肺助心行血,朝百脉,保证脑的正常血运.肺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林 谢鸣 《中医药通报》 2008年7卷3期 25-28页ISTIC
【摘要】 中医药在航天领域中的应用是我国航天医学中具有特色的部分.目前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1)结合中医理论,对人体所出现的证象进行了辨证分型;(2)针对证型选药组方,考察中药复方对模拟失重状态下机体多系统生理适应性变化的影响;(3)探索有关方药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泳涛 宋红普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13卷3期 174,176页ISTICCSCDCA
【摘要】 命门是生命形成和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是生命活动整体的综合的反应,决定着先天体质和先天禀赋的强弱,是中医藏象学说中唯物史观的思辨结果;三焦一统六腑,彰显了通的特点,是正气流通、邪气传变的通道,是沟通表里内外上下左右而高度抽象的虚拟通道,为生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卫民 《江苏中医药》 2007年39卷10期 7-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近年来逐渐认为它也是一种代谢病.胰岛素抵抗(IR)是高血压病常伴有的代谢异常,它可通过多种机制导致和(或)加重高血压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因此高血压病的治疗目的不仅是要控制血压水平,而且是要改善IR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永红 郭遂 《四川中医》 2004年22卷12期 26-28页ISTIC
【摘要】 中医脉诊形成过程最主要的变化是<内经>遍身三部九候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通过研究认为,这种过渡和"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整体观念及其与脏腑功能的关系,二是古代元气论和道德观.前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存在与发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