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
- 11
- 4
- 1
- 1
- 7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任玉茹 马珍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43卷11期 32-34页
【摘要】 目的:观察旋覆代赭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痞)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我院2023年1月-12月选取80例确诊为胃痞的病例进行随机分组,各40例.A组应用西药配合运动疗法,B组应用旋覆代赭汤联合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病情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曾玉玮 导师:梁超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通过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以脾胃虚弱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PDS)作为临床疗效的观察切入点,比较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运用与临床常用方旋覆代赭石汤加减运用对此病证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治疗组...
【关键词】 黄芪建中汤合枳实消痞丸加减 ; 方旋覆代赭石汤加减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丽 江宇泳 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10卷14期 21-24页
【摘要】 江宇泳教授认为各种类型肝病患者多合并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而中上二焦湿阻是其病机之一.故在北京地坛医院"健脾化湿顾中焦"的学术思想基础之上,结合吴鞠通温病三焦辨证纲领,江教授以甘露消毒丹、三仁汤、旋覆代赭汤为基础方,自拟"化湿消痞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冬妍 吕冠华 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36卷2期 382-386页
【摘要】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胃虚气逆痰阻之"心下痞"的代表方.现代临床扩大了旋覆代赭汤的应用范围,旋覆代赭汤不仅应用于消化系统,在其他系统中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文章对近年来旋覆代赭汤的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玲 阚湘苓 《吉林中医药》 2019年39卷11期 1426-1429页ISTIC
【摘要】 《伤寒论》痞证以心下痞为主症.临床上痞证可以分为热痞证、寒热错杂痞证和虚痞证3种,其病机均与心相关.热痞证与寒热错杂痞证皆由心中有热所致,治疗采用泻心汤类方,清泻心中热邪以消痞.热痞证如大黄黄连泻心汤证的病机为心火亢盛,附子泻心汤证则兼有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洋 李婷 《陕西中医》 2015年3期 306-3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健脾消痞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吗丁啉;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方案的基础上,口服中药(黄芪、薏苡仁、陈皮、半夏、党参...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胃肌轻瘫/中医药疗法;益气健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瑞 《陕西中医》 2011年32卷10期 1319-132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健脾助胃,疏肝理气,降气止痛类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的调胃汤主方(茯苓、焦神曲、佛手、砂仁、白芍、旋覆花、元胡、莪术、郁金等),配合辨证,治疗本病63例.结果:治愈49例,总有效率92.06%.结论:慢性胃炎的...
【关键词】 胃炎/中医药疗法;慢性病;疏肝解郁剂/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春润 《江苏中医药》 2011年43卷3期 57-5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旋覆代赭汤源自于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66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功在和胃降逆,下气消痰;主治胃虚痰阻,气逆不降;症见心下痞硬,噫气频作,呕呃,苔白滑,脉弦虚.笔者运用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四清 《江苏中医药》 2006年27卷9期 51-5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病历摘要韩某某,女,55岁,2002年10月31日初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20多年,做过多次胃镜检查,自去年2月至今消瘦15kg,近做胃镜检查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HP(+)、活动性浅表性胃炎",多处诊治无效.脘部经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彩云 《光明中医》 2015年8期 1791-1792页
【摘要】 在中医的临床治疗中,经方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它不仅治愈疾病,提高生活质量,还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为社会节约资源。全文共摘5个病例,其中,半夏厚朴汤、四逆汤、乌梅丸、旋覆代赭汤都可治疗消化系统的疾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失眠。案例讨论是笔者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乌日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年17期 313-313页
【摘要】 旋复式赭石汤为仲景方。该方由旋复花、代赭石、党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所致之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胃反呕吐等证。《伤寒论》说:“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本条所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聪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24卷9期 889-890页
【摘要】 旋覆代赭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原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法半夏、大枣7味药组成.方中旋覆花苦辛咸,微温,能下气消痰、降逆除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莉 赵淑斌 《山西中医》 2009年25卷9期 58-58页
【摘要】 <篇首>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功能降逆化痰,益气和胃.本方以辛味之旋覆花宣气涤饮,下气消痞;生赭石重镇,使饮邪不得上泛;参、草养正补虚;姜、枣调和脾胃;姜夏相配,以消除噫气,使浊邪下降,中气得升.临床中,不必拘泥于汗、吐、下后,只要切中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德军 《山西中医》 2009年25卷7期 40-40页
【摘要】 <篇首>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内科常见病之一,属中医痞症、胃痛的范畴.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早饱、暖气、腹胀、恶心呕吐、反酸嘈杂等症状.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笔者采用旋覆代储汤加减治疗该病7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素银 卓鹏伟 《国医论坛》 2008年23卷4期 7-8页
【摘要】 <篇首> 旋覆代赭汤始载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第七"篇,原文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本方具有调补胃虚、和降胃气、化痰消痞之功,主治胃虚气逆痰阻之胃痞证.胃痞证是以胃脘部痞满不舒、闷塞不通...
【关键词】 胃痞证/中医药疗法;旋覆代赭汤/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如茂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8年24卷7期 457-457页
【摘要】 <篇首> 旋覆代赭汤为<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人参、生姜、炙甘草、大枣7味药物组成.用治伤寒在表,汗、吐、下不当所致"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痰气痞证.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降逆止噫,代赭石重镇胃中冲逆之气,两药协同,镇逆降气、消痰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冰 韩凌 《内蒙古中医药》 2001年20卷2期 40-41页
【摘要】 <篇首> 旋覆代赭汤出自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为和胃降逆,化痰下气之剂.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甘草、半夏、大枣组成.用于治疗胃气虚弱,痰浊内阻,心下痞硬,噫气不除之症.大量临床资料显示旋覆代赭汤对于消化道疾病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