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99
- 6
- 1
- 26
- 14
- 14
- 8
- 7
- 9
- 7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明钰 扎珍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31卷8期 572-576页
【摘要】 无创性皮肤功能检测技术由于其方便、快捷、无创等优势,可用于多种常见皮肤病的辅助检查,对指导疾病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皮肤生理功能测试仪是近年来新兴的无创性皮肤功能检测技术,可以通过检测经皮失水量(TEWL)、表皮pH值、角质层含水量(S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庆文 涂颖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3年37卷2期 235-23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玫瑰痤疮、痤疮、化妆品皮炎等发生于面部的皮肤病常表现为一过性或持续性面部红斑,临床上可通过检测面部红斑颜色的深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由于这类皮肤病多发生于面部,多采用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进行面部红斑严重程度的评估.本文就目前常用于面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榕穗 吴植强 等 《光子学报》 2023年52卷9期 121-129页
【摘要】 基于空间位移拉曼光谱原理,搭建了一套可以实现微小空间位移的装置,确定了最优的空间位移距离为300 μm,用于穿透皮肤表层,减少皮肤表面水份、油脂等污染物的干扰,最终采集到皮肤内层的水份拉曼信号.该装置采用拉曼波数在3390 cm-1(水拉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元梁 李桂香 等 《中国医疗设备》 2022年37卷6期 153-157页ISTIC
【摘要】 微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常发生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阶段,并且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及时检测微血管调节功能障碍并进行干预和治疗,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降低多种慢性病的发病率.皮肤是非常适合进行微血管功能检测的器官,目前反应性充血测试已在临床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瑶池 辛聪 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55卷8期 1250-125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评价以修复皮肤屏障为目的皮肤屏障修复剂在敏感性皮肤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入选80例敏感性皮肤患者为病例组,5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均使用皮肤屏障修复剂,在使用前、使用后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楠 何弘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20年29卷7期 36-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舒敏保湿特护霜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女性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口服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面部红光照射治疗,外用0.03%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外用舒敏保湿...
【关键词】 舒敏保湿特护霜;0.03%他克莫司软膏;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倩 李咏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20年29卷8期 49-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含有西藏温泉水的修护霜(商品名:珀芙研舒缓保湿修护霜)对于敏感性皮肤的辅助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患者使用珀芙研舒缓保湿修护霜,早晚各1次,连续使用28d.入组前和试验结束时进行乳酸刺痛值评分.同时在入组前和入组第1d、第7d、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思宇 孙金才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0年44卷5期 384-389页MEDLINEISTIC
【摘要】 针对皮肤粘弹性参数的无创实时检测及其定量评价、满足人们日常的皮肤监测需求,基于动态微印压法,构造了弹簧-阻尼-质量的单自由度受迫振动模型,提出了新型皮肤粘弹性检测方法,并开发了便携式皮肤组织粘弹性无创性实时检测系统.对两种弹簧及猪皮组织进行...
【关键词】 皮肤粘弹性;单自由度受迫振动模型;无创检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勤 涂颖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年41卷6期 380-3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估改良配方后含青刺果油、马齿苋的清痘修复精华液(po-1),对改善寻常型痤疮皮损情况及促进皮肤屏障恢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3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3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使用清痘修复精华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君怡 《智慧健康》 2020年6卷15期 49-52页
【摘要】 皮肤屏障在抵御外界有害刺激侵袭及稳定机体内环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由角质层、结构脂质、表皮脂质构成.无创性皮肤屏障功能检测技术是一种方便、快捷的科学检测方法,它实现了皮肤屏障功能的量化、客观化、精准化.测量参数包括经表皮水分流失、角质层含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粟丽雷 涂颖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17年39卷2期 102-105页
【摘要】 皮肤科疾病特别是损容性疾病往往发生于颜面等暴露部位,而传统的病理检查、手术等方式可能加重皮损,甚至进一步影响美观.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新型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我们更加客观、具体、方便的了解皮肤屏障功能以及皮肤受损程度,对皮肤疾病...
【关键词】 无创性皮肤生理功能检测;皮肤镜;皮肤C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高宏 王小霞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年21卷20期 3941-3944,39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无创性皮肤屏障功能检测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患者...
【关键词】 无创性皮肤屏障功能检测;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经皮水分丢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阮冰冰 黄熙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26卷1期 76-78页ISTIC
【摘要】 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皮肤血管性疾病,痊愈率较低.一些无创检测技术可预判疗效和提高治疗效果,如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高频超声、反射分光光度计、三色色度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激光多普勒血流测量等.概述常用无创检测技术在鲜红斑痣预判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宜均 黄海艳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3年27卷12期 1286-1288页ISTICPKUCSCDCA
【关键词】 无创检测;色素减退性皮肤病;Non-invasive techniqu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琼予 孙东杰 等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8年24卷4期 274-278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黄褐斑分期的评价指标.方法 收集黄褐斑患者195例,根据近期皮损面积扩大、颜色加深、皮损泛红、搔抓后皮损变红、玻片压诊有褪色将黄褐斑分为活动期和稳定期.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皮肤镜、Mexameter18、LAB分光测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瑶池 导师:杨森 安徽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研究背景:
皮肤是机体最外的保护层。皮肤的老化是衰老最明显的可见信号。皮肤衰老可分为内在性时序性的身体器官的正常衰老过程,和外在性由于暴光于环境因素而发生是衰老,如光老化。长期的日晒会使皮肤屏障功能逐渐降低,皮肤生理指标有明显改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拉娃拉·巴扎尔 导师:侯伟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对几种无创性测量护肤品保湿功效的方法进行评价。
方法:46名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使用保湿产品(保湿霜及化妆水)4周,试验前(基线)及试验2、4周时评估,使用Corneometer测量角质层含水量及皮肤保水功能试验,使用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晶 导师:徐可欣 天津大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硕士) 2008年
【摘要】 光子学及其技术广泛应用或渗透到生物科学和医学的诸多方面,其研究成果为人类解决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光子学及其技术,不仅要求理论模型、实验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而且对模拟生物组织光传输的组织光学仿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吕莹 导师:蒋献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皮脂、水分、PH值和透皮水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可以间接反映皮肤的屏障功能,是皮肤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而且这些参数往往是相互影响的。现代无创皮肤检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全面了解皮肤的生理状况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莉 导师:李利 四川大学 临床医学 皮肤性病学(硕士) 2006年
【摘要】 皮肤弹性和粗糙度是人类皮肤表面生物学状况研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外已开发出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对象已经从健康人群扩展到疾病人群,并且在化妆品,美容整形手术和激光疗效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尚无中国人皮肤弹性粗糙度相关资料报道。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利 第四届中韩皮肤病会议、第二届中英皮肤病会议暨2004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2004年
【摘要】 无创性皮肤检测技术是工程与皮肤生物学的核心技术.该技术以活体皮肤为研究对象,高科技仪器设备为手段,为身体无创伤非侵入性为特征,在皮肤生理学、病理学、药代动力学尤其是美容皮肤科学中日益突显其重要地位.本文就该领域研究进展作概要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永勤 导师:邓亲恺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03年
【摘要】 该文深入研究了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与有关临床诊断方法,根据国内外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结合临床早期无创检测以及神经病变状态量化要求的需要,系统进行了糖尿病早期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无创检测方法的研究.并重点从心率变异性(He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融 陈利红 《中国美容医学》 2023年32卷5期 195-197页ISTICCA
【摘要】 玫瑰痤疮是一种累及面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变,包括潮红、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和增生肥大等,容易与其他面部皮肤病混淆,导致误诊.其中红斑与毛细血管扩张是玫瑰痤疮的常见临床表现,这两者的量化检测在诊断疾病、评估严重程度和随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登蓉 陈姣宇 等 《皮肤病与性病》 2023年45卷3期 174-178页
【摘要】 临床工作中,医疗美容领域同样也需要准确的诊断,皮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是检测的"金标准",但它是一种侵入性检查,具有损容和遗留瘢痕的风险.一些无创性检测技术,如皮肤镜、皮肤高频超声、皮肤共聚焦显微镜,以及一些新的皮肤成像设备和软件,如VISI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那君 吴艳 《皮肤科学通报》 2022年39卷5期 392-400页ISTIC
【摘要】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和生活质量,治疗的需求迫切.但由于黄褐斑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光老化、遗传、内分泌、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单一治疗的效果不理想,需要多靶点、多种手段的联合治疗.借助先进的无创性检测手段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成松 王贻坤 等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2年25卷2期 236-2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皮肤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水平变化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依据眼底检查结果,按有无视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外科亚专业委员会 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11卷8期 23-2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高频皮肤超声技术是传统超声技术的延伸, 20~75 MHz的高频超声拥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适合皮肤组织的穿透深度,在皮肤科疾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于各种良/恶性皮肤肿瘤,高频超声可以提供丰富的无创诊断依据,并且可以提供肿瘤累及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叶山东 章秋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7年25卷9期 827-8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评估皮肤AGE无创检测技术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8例T2DM患者和119名健康体检者行体征检查、生化检测,采用基于AGE光学检测技术的糖尿病无创检测仪(DM Scan)对受试者上臂皮肤组织中的AGE进行无创检测,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少云 周薪传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33卷2期 163-1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观察病程对Ⅱ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皮肤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的Ⅱ型糖尿病患者346例,及非糖尿病对照组(C) 102例,按病程长短分为初发组(E) 84例、短病程组(S) 148例、长病程组(L) 114例.利用超声皮肤成像技术测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恩珍 《护理研究》 2015年2期 233-23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比较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与传统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两种方法中儿童的依从性,以探讨更加有效﹑依从性更好的过敏原检测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进行过敏原检测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进行生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艳 杨岚 等 《医药导报》 2014年11期 1416-14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bFGF)调节皮肤创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培养来源于正常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FB),加入含有不同浓度bFGF(0,0.1,1,10,100,1000 ng·mL-1)的无血清培养液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家伟 刘艳春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35卷2期 263-2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检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并与本实验室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正常参考数据相比较.方法采用多导诱发电位仪,无创伤的表面皮肤刺激,三导联同时记录,检测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脑三叉神经诱发电位,获得患者脑三叉神经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辉 董建勋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36卷3期 170-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观察回阳生肌膏及其不同拆方对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4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回阳生肌膏全方组(简称全方组),回阳生肌膏温阳益气拆方组(简称温阳益气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翔 蒋献 等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40卷2期 364-3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采用3种无创性评价方法 分析女性年龄与皮肤纹理、粗糙度、弹性的关系,并探讨这3种皮肤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Cutometer MPA 580、VISIOSCAN VC98、VISIOMETER SV600对56名30~59岁女性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霞 栗大超 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8年27卷6期 933-9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探讨基于低频超声和真空负压微创抽取组织液,预测血糖浓度,实现血糖的无痛、微创、连续检测的可行性.对3位青年健康志愿者的前臂内侧皮肤,采用55kHz的低频超声破坏角质层的脂质双层结构,提高皮肤的通透性,然后采用254mmHg的真空负压透皮抽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书全 葛良鹏 等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7年17卷10期 568-571,62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比较巴马香猪与人无细胞真皮植入大鼠后的相容性、血管化和收缩率等移植效果,为猪无细胞真皮替代人无细胞真皮用于深度创伤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以机械去表皮法制备巴马香猪与人无细胞真皮经辐照处理后移植于Wistar大鼠全厚皮肤缺损创面进行初步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颖 魏泓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06年16卷11期 671-674,插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制备来源于巴马香猪皮肤的无细胞真皮,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为其异种无细胞真皮应用于烧伤及创伤修复临床形成积累基础研究资料.方法 研究两种不同的酶(0.1%dispaseⅡ和0.25%胰蛋白酶)处理去表皮,结合去污剂0.5%Triton X...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呼和塔娜 郭丽 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年11卷1期 13-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皮肤深Ⅱ度烧伤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扩增的MSCs悬液,以2×106 /ml(A组)和2×107/ ml(B组)两种细胞密度移植给皮肤深Ⅱ度烧的受体鼠创面,观察创面愈合速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因子Ⅷ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勤 王胜军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4年24卷10期 1140-1142,11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在研究皮肤流电响应(GSR)检测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研制样机并进行临床研究,以实现对糖尿病早期自主神经病变(DAN)的无创检测与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5名糖尿病患者(包括14例伴有明显的DAN),采用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旺 肖仕初 等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3年28卷10期 869-870,89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体外构建表皮细胞-无细胞真皮活性复合皮,移植于裸鼠背部创面,并与单纯移植表皮细胞膜片相对照.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行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示复合皮移植后创面覆盖率高,外观情况良好,收缩程度低.组织学检测提示复合皮移植后上皮分化充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