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
- 16
- 5
- 1
- 1
- 1
- 7
- 4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谭晓丹 张鹏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1期 85-9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灌丛化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普遍存在,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包括全球变暖、CO2浓度增加、过度放牧和人类活动等.灌丛化对草地生态系统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且该影响的方向和强度依赖于环境条件.虽然已有诸多研究探讨了灌丛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但其对昆虫植...
【中文期刊】 杨安婷 张翔 等 《生态学杂志》 2023年42卷6期 1299-130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幼苗叶片数量对虫食强度的影响对揭示小尺度上食物丰富度与虫食强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哀牢山亚热带森林内的木本植物幼苗为对象,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叶片数量对虫食强度的影响,并比较这种影响在不同季节和物种间的规律是否...
【中文期刊】 孙玉诚 郭慧娟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1年48卷5期 1123-112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及其伴随的全球变暖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极大关注.CO2浓度升高主要通过改变植物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影响以之为食的昆虫.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着重于以CO2浓度升高为作用因子,以植物和植食性昆虫的相互关系为对象,比...
【中文期刊】 吴凯旋 陈瑾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24年46卷5期 1151-1160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土壤镉(Cd)污染不仅危害植物,还会通过植物吸收进入食物链进而影响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本研究使用含不同Cd浓度(0、4.06 mg/kg和40.6 mg/kg)的人工饲料饲喂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和草地贪夜蛾Spodop...
【中文期刊】 蔡香云 王亚如 等 《昆虫学报》 2024年67卷2期 284-30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和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类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如植物进化出了复杂的防御策略来抵御昆虫为害,同时,昆虫为了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也进化出了更多的适生方式.因此,分析和了解昆虫与寄主植物相互适应的研究进展对...
【中文期刊】 顾亚欣 王向向 等 《广西农学报》 2022年37卷2期 84-89页
【摘要】 研究植物挥发物影响植食性昆虫的定向行为对于绿色防治应用具有积极意义.概述植物挥发物的类型、植食性昆虫的类型、植物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定向行为影响以及植物挥发物在绿色防治上的应用研究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挥发物具有多种功能,经过长时间的相互...
【中文期刊】 陈珂璐 石国玺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6期 2237-22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开顶式生长室(Open top chamber,OTC)模拟增温和苯菌灵抑制丛枝菌根研究上述两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的生长速率、蛹化时间和蛹重.结果表明,增温和丛枝菌根抑制及其交互作用均对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生长速率产生了显著影响...
【中文期刊】 徐芳芳 陈进 《云南植物研究》 2009年31卷6期 543-550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外引植物如何和当地生物建立相互关系是入侵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本实验以西双版纳当地自然分布的长叶西番莲(Passiflora siamica)和近年从南美新引种的红花两番莲(P.coccinea)为材料,探讨两种西番莲植物-...
【中文期刊】 刘雨芳 李菲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3期 613-62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广食性捕食者广泛捕食植食性昆虫,常被用于有害生物的生物防治,也因此影响植食性昆虫对杂草的生物效果.空心莲子草叶甲(Agasicles hygrophila)(鞘翅目:叶甲科Chrysomelidae)作为入侵恶性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
【中文期刊】 戴建青 韩诗畴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0年32卷3期 407-41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植物信息化学物质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定向、产卵、聚集、传粉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也可为提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昆虫寄主选择定向中起关键作用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
【中文期刊】 舒迎花 袁才亚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0年32卷3期 338-34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在人工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Zn2+连续胁迫3个世代的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幼虫,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检测分析了连续3个世代6龄幼虫肠道不同部位对食物中Zn2+的积累作用.结果表明,Zn2+可在六...
【中文期刊】 杨伟伟 李振基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8期 1386-139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挥发性气体(VOCs)在植物一植食性昆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植物间信息传递及适应性改变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释放VOCs具特异性、系统性、时序性与节律性等特点,VOCs主要在寄主选择行为、产卵行为、求偶行为、引来昆虫夭敌干涉等方面影响...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气体(VOCs); 营养关系; 信息传递;
【中文期刊】 王琛柱 钦俊德 《昆虫知识》 2007年44卷3期 311-31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数10年内,Ehrlich和Raven于1964年提出的协同进化理论及Jermy于1976年提出的顺序进化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对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文章首先简要介绍有关理论,对植食性昆虫与植物关系研究的若干核心问题进行评述.主要问题包括...
【中文期刊】 蒋金炜 黄翠虹 等 《昆虫学报》 2007年50卷11期 1162-117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丁布(2,4-dihydroxy-7-methoxy-1,4-benzoxazin-3-one,DIMBOA)为代表的苯并(口恶)嗪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禾本科作物中的次生物质,对植物病虫害具有广谱抗性,上世纪中叶开始即引起人们重视并开始了...
【中文期刊】 李月红 刘树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2期 395-39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食性昆虫成虫对非寄主植物源驱避素的经历,可导致其对这类化合物产生习惯性反应或诱导嗜好性.让小菜蛾雌蛾对源于印楝的驱避剂--"保卫德"(BIOACT-TTM EC508)经历2~6次或2~6日后,测定它们对经过保卫德处理的白菜植株的产卵选择...
【中文期刊】 戈峰 陈法军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3期 935-9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气CO2浓度增加已经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CO2浓度升高不但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改变植物体内的化学成分的组成与含量,从而间接地影响到植食性昆虫,并进而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以之为食的天敌.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多年的研究,系统介绍了CO...
【中文期刊】 高宝嘉 高素红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3499-35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转双抗虫基因741杨(简称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中,基位物种的植食性昆虫丰富度显著降低,但中性节肢动物丰富度却明显增加.高抗和中抗的节肢动物群落中位物种和顶位物种较之对照有所增多.转基因741杨节肢动物群落的害虫功能团,其优势状况,与...
【中文期刊】 高素红 高宝嘉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0期 3491-34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时间序列过程中,转基因741杨对目标害虫鳞翅目食叶害虫表现出持续的抗性,其数量明显减少,高抗和中抗741杨之间差异不大.研究表明,转基因741杨对目标昆虫和非目的植食性害虫存在负效应,而对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组成和发生无明显负作用.因而在制...
【中文期刊】 王进闯 潘开文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年11卷1期 36-3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单一种植和复合种植两种模式的花椒林地(即有草模式和无草模式)进行了相关生态因子的对比调查,以评价现存花椒林单一模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单一种植模式下,花椒林的高度、地径和冠幅虽显著优于复合模式,但是病虫害严重;两种模式中土壤含水率均是随...
【中文期刊】 吕要斌 刘树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1期 193-19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1引言茉莉酸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抗逆信号物质,许多植物被昆虫取食时,体内茉莉酸含量会迅速上升[7,8].茉莉酸含量上升激活植物体内防御性化合物的控制基因,在植物体内合成对植食性昆虫幼虫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的次生化合物,如蛋白酶抑制素(...
【中文期刊】 周强 徐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2期 345-34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挥发性化合物是联系植物、害虫和天敌间3层营养关系的哪实践的基础.首先,介绍了水稻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基本化学特征及其在植食性昆虫和天敌昆虫寄主选择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水稻挥发性信息化合物的产生与作用机制及其生态学功能和水稻挥发性信息化合...
【中文期刊】 成新跃 徐汝梅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2期 237-24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表观竞争是资源竞争以外的一种新型的种间关系,是指由共同享有的自然天敌中介的、物种之间在种群数量上表现出明显负效应的现象.物种之间的表观竞争被认为和资源竞争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植食性昆虫来说更为重要.近十年来关于昆虫表观竞争的理论和实验...
【中文期刊】 刘芳 娄永根 等 《昆虫知识》 2003年40卷6期 481-48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述了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相互作用的进化过程.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的特征和功能是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长期进化的结果.在植物、植食性昆虫与天敌相互作用的进化过程中,3个不同营养级,包括植物、植食性昆虫和天敌有着各自的调节和利用虫害诱...
【关键词】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进化; 植物;
【中文期刊】 张茂新 凌冰 等 《昆虫天敌》 2003年25卷1期 28-36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产卵是植物性昆虫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反映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某些特点以及植食性昆虫对植物利用的策略.植物中的驱避物质在调节昆虫产卵行为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许多非嗜食植物含有对昆虫产卵有驱避作用的次生化合物....
【中文期刊】 周强 徐涛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6期 739-74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稻叶片在遭受害虫的危害时,释放一些特异性的挥发性物质.这些挥发性信息物质在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的相互关系中有重要作用.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褐飞虱对虫害诱导的11种水稻挥发物(浓度为2μL化合物溶解在100μL丙酮溶液中)的行为...
【关键词】 水稻; 褐飞虱; 虫害诱导的植物挥发物;
【中文期刊】 宗娜 阎云花 等 《昆虫学报》 2003年46卷4期 533-53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蛋白酶抑制素是植物重要的防御物质之一,一般是分子量较小的多肽或蛋白质,能够与昆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形成复合物,阻断或削弱蛋白酶对食物中蛋白的水解,使昆虫厌食或消化不良而致死.植物蛋白酶抑制素在植物体内一般是诱导表达的,昆虫取食危害后,导致...
【中文期刊】 钦俊德 王琛柱 《昆虫学报》 2001年44卷3期 360-36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与植物是陆地生物群落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昆虫选择植物作为食物和生长场所、昆虫为植物传授花粉两方面.该文集中讨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有哪些因素与进化有密切的关系.植食性昆虫根据其寄主植物范围,通...
【中文期刊】 彭金英 黄勇平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2005年31卷4期 347-353页 MEDLINEISTICCA
【摘要】 植物遭到病虫害时质膜两侧的离子发生跨膜交换、释放钙离子、产生大量的活性氧并产生蛋白质磷酸化,通过水杨酸、茉莉酸以及乙烯信号转导途径激活了PR1、BGL2等防御相关基因.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如蛋白酶抑制剂(proteinase inhibito...
【中文期刊】 钦俊德 《生物学通报》 2003年38卷6期 1-3页 ISTICCA
【摘要】 昆虫对食料植物的选择,是各种昆虫行为最为明显的表现,和人类的农林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在蝗虫、甲虫等昆虫种类中,幼虫和成虫常取食相同的植物,但鳞翅目、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的食料植物与成虫的不同,常在成虫产卵时决定幼虫取食的植物.昆虫对植物的选择依...
【中文期刊】 曹彬 黄长礼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4年41卷10期 85-89页
【摘要】 植物受到植食性昆虫为害后,会通过间接防御途径产生和释放一种挥发性气体(HIPVs),HIPVs对植食性昆虫及其天敌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于害虫可以起到有效防治作用.HIPVs的释放机制主要分为JA和SA两种信号途径,不同植食性昆虫会诱导不同...
【中文期刊】 李东文 陈志云 等 《山东林业科技》 2009年39卷4期 8-11页
【摘要】 在3月和4月,对用森得保粉剂防治油荼尺蛾的木荷林昆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森得保粉剂虽对木荷防火林带林冠层昆虫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的抑制,但其极大地降低木荷防火林带林冠层内植食性昆虫的数量,导致植食性昆虫在群落中的比例降低;而对捕食和寄生...
【中文期刊】 蔡鸿娇 尤民生 《华东昆虫学报》 2007年16卷1期 1-7页
【摘要】 2004年9-11月于福建省琅岐岛针对大蒜与小白菜间作(CG1)套种(CG2)对节肢动物群落功能团影响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CG1提高了植食性昆虫、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丰盛度,CG2可在降低植食性昆虫数量的同时提高寄生性天敌的数量;多作田...
【中文期刊】 王霞 周国鑫 等 《科学通报》 2007年52卷24期 2852-2856页
【摘要】 已有研究表明, β-葡萄糖苷酶处理植株能诱导其产生与植食性昆虫为害类似的挥发物, 然而其诱导产生的机理至今尚不明确. 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和过氧化氢是植物诱导防御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信号分子. 为此, 本文对β-葡萄糖苷酶处理后水稻体内这4...
【中文期刊】 周琼 梁广文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5卷4期 55-60页
【摘要】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是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短链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植物定位、交配、寻找合适的产卵场所、取食等行为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还可调节天敌寻找寄主等行为,以及作为植物的间接防御手段和昆虫外激素的协同素.综述植物挥...
【中文期刊】 王振宇 黄志群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1期 1501-150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木本植物的植食率存在巨大的种间差异,并极大地调控着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生长-防御权衡假说认为,植物的固有生长率决定着其在防御和生长方面的投资权衡,从而影响植食率的种间变异.但生长-防御权衡假说的普适性仍然存在巨大争议,尤其在物种高度丰富的亚热...
【中文期刊】 江婷 付道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7期 2511-252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如何提升农田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当前景观生态学和害虫防治学的前沿研究热点.基于区域农田景观格局可显著调节植物-植食性昆虫-天敌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基础,本文系统概括总结了农田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对农田重要天敌多样性与生态控害功能的影响.从不同天敌...
【中文期刊】 余文生 郭耀霖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4期 433-43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盐沼生态系统导致了土著广食性昆虫素毒蛾(Laelia coenosa)发生宿主转移.但是,目前对素毒蛾在互花米草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上的生活史规律的比较...
【中文期刊】 吴龙飞 姜文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期 308-31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研究近自然森林经营下的樟子松人工林不同林分类型对昆虫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文以塞罕坝自然保护区内的樟子松纯林与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对5种林分类型(樟子松、樟子松-落叶松、樟子松-白桦、樟子松-山荆子、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荆子-山刺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