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3
- 2
- 1
- 2
- 2
- 2
- 2
- 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鲁顺保 周小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0期 2567-257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州典型森林类型——湿地松、南洋杉和贝壳杉林为对象,开展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氮(SOC和SON)、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和MBN),以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剖析森林类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土壤SOC、SON含...
【中文期刊】 魏孝荣 邵明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11期 2710-271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pH、阳离子交换量(cation exchange capacity,CEC)和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地形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pH、CEC和有机...
【中文期刊】 刘洋 张健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5期 382-39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了解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森林-苔原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的特征和季节变化,研究了米亚罗鹧鸪山原始针叶林、林线、树线、密灌丛、疏灌丛和高山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和季节动态对MB...
【关键词】 高山森林-苔原交错带; 季节动态;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中文期刊】 朱雁鸣 冯人伟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0期 2657-266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湖南省水口山矿冶周边土壤进行采样分析,以土壤砷总量与有效态砷含量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pH、有机质含量、土壤粘粒含量)为参数,研究各参数在两种土地利用类型(菜地土和水稻土)间的差异以及有效态砷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口山水稻...
【中文期刊】 陈登稳 王孝国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2年39卷3期 334-3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对新疆艾比湖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柽柳群落、盐节木群落、芦苇群落)和土壤深度(0-5 cm、5 cm-15 cm、15 cm-25 cm、25 cm-35 cm)中氨氧化细菌数量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对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
【关键词】 艾比湖湿地; 氨氧化细菌; MPN-Griess;
【中文期刊】 王国兵 王丰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4期 784-789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阐明我国中亚热带森林区土壤微生物量N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福建省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选择了常绿阔叶林(EBF,500 m)、针叶林(CF,1200m)、亚高山矮林(SDF,1800 m)和高山草甸(AM,2100 m)4种不...
【中文期刊】 田中平 庄丽 等 《生物多样性》 2011年19卷3期 335-34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是天山山脉中一个重要的植被类型,对其种间关系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野果林群落的动态特征.我们于2009年在野果林的不同群落中设置了10个样地,记录了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测定了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等...
【中文期刊】 谢瑾 李朝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2期 3169-31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测定了西双版纳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8种土地利用类型(自然林、玉米地、茶园、水稻田、橡胶林、亚麻地、香蕉地和甘蔗地)的表层(0~20 cm)土壤理化性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并采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
【中文期刊】 唐杰 徐青锐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11年38卷5期 677-68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和基于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方法,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退化阶段土壤类型(泥炭土、沼泽土、草甸土,风沙土)和土壤深度(...
【中文期刊】 赵哈林 郭轶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7期 1657-166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不同植被覆盖对沙地土壤生物结皮及其下层土壤的影响,于2006年调查了科尔沁沙地冷蒿、小红柳、杨树和樟子松等植被封育区土壤生物结皮及结皮下0~5 cm土壤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经过15年的封育保护和植被建设,科尔沁沙地天然植被和人工植被...
【中文期刊】 欧阳资文 彭晚霞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6期 1329-133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网格(10 m×10 m)取样,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4类典型干扰区表层土壤(0~20 cm)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分布,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制.结果表明:随着干扰强度降低,植被由农作物(Ⅰ)-人工林(Ⅱ)-次生林(Ⅲ)-原生林...
【中文期刊】 张娟娟 田永超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8期 1896-190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5种不同类型土壤风干样本的有机质含量与近红外(1000~2500 nm)光谱反射率和一阶导数两波段构成的比值、差值及归一化指数之间的关系,构建了适合土壤有机质含量估测的光谱参数及定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用多元散射...

【中文期刊】 孙慧珍 陈明月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12期 2871-287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研究基地中9种人工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黑皮油松林、黄波罗林、胡桃楸林、水曲柳林、白桦林、蒙古栎林、针阔混交林)及附近的农耕地和撂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林地土壤不同层次pH值、有机质及主要养分含量的测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