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63
- 1
- 1
- 383
- 265
- 206
- 157
- 90
- 227
- 146
- 141
- 94
- 9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杨美恋 方素娟 等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656-659页CA
【摘要】 目的:分析术后贴敷中脘穴及足三里穴对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漳州市医院2024年1月至2月收治的40例肠道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该医院2024年3月至4月收治的40例肠道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子兆 黄梅红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卷21期 157-15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敷脐护理干预促进肝胆脾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4例肝胆脾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宝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16卷5期 184-18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药电热海盐奄包联合音频治疗仪在妇科腹腔镜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电热海盐奄包联合音频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联合艾灸对促进全麻腹腔镜急性阑尾炎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选取于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全麻腹腔镜急性阑尾炎术的患者共60例,按"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秋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19卷13期 71-7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指导剖宫产手术后产妇进行早期产后运动对其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期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3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产妇分为对照组(n=65)和研究组(n=65).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瑞 裴金霞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55卷11期 805页ISTIC
【摘要】 笔者比较小茴香配合大黄贴敷治疗与常规对症治疗对患者胃肠功能指标及恢复时间的影响,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4例剖宫产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雅丽 陈方蕾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27卷17期 1314-131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肝胆手术可由其自身所致创伤、手术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泵及活动减少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的肠蠕动功能,导致患者出现肠麻痹、肠胀气等.患者术后的肠内压持续增高,可影响其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还可导致其膈肌上升、胸部活动受限,从而引发呼吸困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资青兰 《护理学杂志》 2002年17卷9期 67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胃肠术后病人腹胀对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的愈合均有影响,故预防和处理腹胀是术后应该重视的问题.我科2001年1~6月对80例胃肠术后病人采用湿热敷加薄荷膏按摩以促进肠蠕动,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80例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娇英 徐桂月 《浙江创伤外科》 2020年25卷1期 175-176页
【摘要】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竖脊肌阻滞与硬膜外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本院行剖宫产术的孕妇5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式将其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对照组,n=282)与竖脊肌平面阻滞组(观察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帆 陈佳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18卷24期 138-140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对骨科术后患者行莱菔子热敷+腹部按摩对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影响.方法 选择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所收治的106例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研究的主体,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研究的患者分为单纯组和综合组,每组分别53例骨折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磊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年5卷9期 63,78页
【摘要】 目的 评价食管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食管癌术后患者88例.分为A组和B组,共44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A组给予肠蠕动恢复的临床医疗治疗.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情况、术后生化指标、腹胀或肛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文涛 胡娜 等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17卷11期 1178-1180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红霉素对腹部损伤术后肠蠕动功能以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2016年手术治疗的腹部损伤患者80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患者采用生长抑素(静脉泵注,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萍 王丽 《四川中医》 2016年34卷4期 212-214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循证护理对肝胆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双盲法将100例肝胆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胃动素水平及护理满意度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曙 《当代临床医刊》 2019年32卷2期 137,13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下床活动对肠癌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在本院收治的肠癌术后患者中,抽出病例数58例,根据患者自愿性给予常规护理(29例)、常规护理+早期下床活动(29例),前者设为对照组、后者设为观察组.本次研究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崇杜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0卷13期 144-146页
【摘要】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肠蠕动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号、双号完成平均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接受早期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志方 崔晓光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年24卷9期 1146-1148页ISTICCA
【摘要】 右美托眯啶(Dexmedetomidine,DXM)是一种最新的高效、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由于其在镇静、镇痛、减少术后寒战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ICU患者,麻醉术前用药及在神经外科、心外科、普通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手术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钟元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12期 149-15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索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的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开展临床对比研究。结果:护理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瑞兰 陶红伟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7卷22期 160-161页ISTICCA
【摘要】 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常会出现腹胀、停止排便、排气等胃肠道功能紊乱的表现,有些患者术后3~5 d后胃肠道功能尚不能恢复,主要是因为手术直接刺激或通过反射机制抑制胃肠运动[1].胃肠道蠕动消失或减弱后,消化道分泌也将受到抑制,肠道腐败发酵加剧,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秀红 周云慧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12期 185-18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按摩足三里联合莱菔子烫熨腹部用于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方法:将70例食道癌手术后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按摩足三里联合莱菔子烫熨腹部,2次/天,每次10 ~ 1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吟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8卷18期 106-108页
【摘要】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肠蠕动以及心理评估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入住妇科病房择期行子宫肌瘤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希凤 陈小雪 等 《系统医学》 2018年3卷1期 147-150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与评价对食道癌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治疗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5年9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88例食道癌术后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4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A组给予穴位按摩与灸疗.对比其肠蠕动恢复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晓骏 《智慧健康》 2018年4卷26期 45-47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78例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病人进行探讨,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效果突出者则优秀.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颖慧 李爱莲 《系统医学》 2018年3卷9期 164-16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和分析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的肠蠕动恢复中排气汤的效果.方法 此次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该院做外科手术的患者(80例)当做分析的对象,遵入院顺序分乙组和甲组,每组40例.此次乙组患者常规促进肠蠕动,甲组通过排气汤来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海燕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8年18卷69期 261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促进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肠蠕动早期恢复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18例患者均采取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18例患者采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颖璐 徐萍 等 《保健文汇》 2018年10期 235页
【摘要】 目的:观察腹部按摩对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腹部按摩,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蠕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桂凤 谢丽娟 等 《中国美容医学》 2011年20卷z6期 10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综合治疗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并艾灸;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胃复安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术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玲 《江苏中医药》 2011年43卷6期 64-6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采用穴位按摩促进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观察3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2008年10月~2010年2月本院在全麻下运用腹腔镜行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修补术后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成2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应学 俞慧仙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0年45卷7期 52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接受胃肠道切除术的患者,通常由于手术创伤、术中牵拉、腹腔暴露、麻醉、恐惧等因素,一般在术后12~24h内患者肠蠕动完全消失,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一般在术后48~72h整个肠道恢复正常,开始排气或排便,若超过72h不能自主肛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健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年19卷29期 3779-378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术后早期恢复肠蠕动的方法.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以临床中的实践问题为出发点,将科研结果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查阅大量资料,设定最合理方法,深入细致地开展护理活动.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并分阶段进行心理疏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强 张静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9卷6期 1032-10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艾柱隔姜灸对胃癌根治术后胃肠蠕动恢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胃癌根治术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艾柱隔姜灸相关穴位,对照组仅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 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海燕 《中医药导报》 2010年16卷7期 82-83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灸疗联合穴位按摩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方法:将60例腹部手术后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手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灸疗联合穴位按摩,2次/d,连续3-5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雪瑛 《安徽医学》 2009年30卷10期 1241-1242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开塞露纳肛对尽快恢复胃癌术后患者的肠蠕动的效果.方法 将收治标准内的37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9例术后第一日即给予开塞露纳肛,对照组18例按传统方法护理,其他治疗和护理相同.追踪观察两组排便、排气时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凤莲 王云霞 等 《江苏中医药》 2008年40卷6期 31-3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运脾催乳汤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蠕动及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运脾催乳汤.结果:治疗组产妇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信群 《北京中医》 2007年26卷2期 103-104页ISTIC
【摘要】 <篇首> 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的及早恢复有利于产妇早期进食,从而促进产妇身体康复和母乳的早分泌,对于母乳喂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们根据传统中医理论,选择穴位按摩的方法,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胃肠功能的恢复[1],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宇 周淑辉 《西部医学》 2006年18卷5期 599-60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新斯的明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腔镇痛(PCEA)对肠蠕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90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各组配方分别为0.1%罗哌卡因+0.001%芬太尼+新斯的明1mg+氟哌利多2.5mg+0.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55卷29期 161-16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断并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采取统一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青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7期 183-184页
【摘要】 目的:对应用隔姜艾灸联合综合护理模式对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实施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术后恢复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干预;采用隔姜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俊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2卷33期 177-17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患者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对术后肠蠕动及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肠鸣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晓莹 杨玲 《医药前沿》 2017年7卷19期 279-280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腹部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的效果.方法:对85名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按普通外科手术后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患者采用耳穴压豆、穴位按摩、针灸疗法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采取中医护理方法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及肛门排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云龙 张志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年33卷7期 842-843页
【摘要】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促进直肠癌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两组予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四黄水蜜外敷.结果:肠蠕动功能恢复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黄水蜜外敷促进直肠癌术后肠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