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06
- 19
- 1
- 1
- 88
- 40
- 27
- 26
- 2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占小登 肖培村 等 《杂交水稻》 2007年22卷5期 82-83页
【摘要】 中5优111是用中5A与抗病高配合力恢复系中恢111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优势强、丰产性好、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5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东海 严钦泉 等 《湖南农业科学》 2005年3期 21-22,32页
【摘要】 通过对38个杂交晚稻新组合F1代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株高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发现影响杂交晚稻产量最重要的因子是每穗实粒数;其次是单株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株高整齐度;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东海 严钦泉 等 《广西农业科学》 2005年36卷3期 205-207页
【摘要】 对38个杂交晚稻新组合杂种一代主要性状的整齐度与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5个性状的整齐度与产量的简单相关均不显著,但株高整齐度与产量的简单相关接近显著水平.进一步通径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仁祥 宋武 等 《中国种业》 2021年11期 107-109页
【摘要】 两优88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用自选的强优恢复系R88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早熟型两用不育系HD9802S配组育成的两系中熟杂交晚籼稻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生育期适宜、适应性强等特点.对两优88亲本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智谋 方杰 等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10期 203-205页
【摘要】 D两优311是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与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选育的两系杂交晚稻新组合,是以强恢复系R311为父本,与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选育的优质两用不育系HD9802S为母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晚籼中熟组合.文章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选育过程,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仁 邬小胜 《中国稻米》 2017年23卷1期 100-101,103页
【摘要】 五丰优105系江西省国穗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R105与三系不育系五丰A配组而成的杂交晚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抗性较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等特点。2015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接楼 欧阳佰玲 等 《浙江农业学报》 2016年28卷12期 1970-1978页
【摘要】 研究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为水稻抗倒伏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以3种不同抗倒伏水平的籼型杂交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水平、3种栽插密度,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和栽插密度对水稻茎秆基部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长水 韩君 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5卷6期 89-92页
【摘要】 两优黄占系江西翃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杨振玉先生选育的两用核不育系Y20S,与自主选育的恢复系黄占配组而成的籼型早熟两系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在江西省水稻区试中表现综合性状好、高产优质、熟期早等特点,2014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利兴 李清华 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35卷3期 225-231页
【摘要】 以6个籼型野败三系不育系为母本,5个晚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籼型杂交晚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碱消值和胶稠度等5个性状同时受到种子遗传效应和细胞质遗传效应的控制,但细胞质遗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左晓斌 廖家槐 等 《中国稻米》 2006年5期 15-16页
【摘要】 江四优992系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且抗性较强的一个优势杂交晚籼新组合.本文介绍了江四优992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和制种技术要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周磁 陈嘉勤 等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0年23卷3期 80-83页
【摘要】 检测湖南省不同地域82份大米中的Pb平均含量为 0.288-mg/kg,Cd平均含量为0.085-mg/kg,Cr平均含量为0.1-155-mg/kg.水稻补施低浓度的Se可降低大米中Pb,Cd,Cr等重金属的含量,早籼稻施Se效果大于杂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桂章 文承志 等 《昆虫知识》 2000年37卷6期 321-3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根据湘北49年水稻三化螟Tryporyza incertulas(Walker)种群密度消长的历史资料,着重分析了1996~1998年连续3年三化螟在湘北猖獗为害的原因,即中稻、一季晚稻面积增加,杂交中、晚稻"双两大"的推广,晚稻的大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德林 《激光生物学报》 1999年8卷3期 201-204页ISTICCA
【摘要】 二系法杂交稻是在三系杂交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目前一批比现有三系杂交稻增产15%以上的两系杂交组合已开始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其基础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应用放射性32P示踪法标记不同的杂交组合,以了解两系杂交稻对磷素营养的吸收运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仁 林国卫 《种子》 2013年32卷8期 114-115页
【摘要】 "岳优华占(区试名岳4A/Q8)"是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三系不育系"岳4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华占"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晚稻早熟组合,2012年4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近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金仁 《广东农业科学》 2013年40卷1期 11-12页
【摘要】 荣优华占是以荣丰A为母本与华占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晚稻区试,2年平均产量7 560.15 kg/hm2,比对照天优998增产3.59%.2010~2011年生产试验,2年平均产量7 447.9 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 黄庆海 等 《中国农学通报》 2012年28卷33期 139-143页
【摘要】 为了解施肥对水稻生长和衰老进程的影响,通过肥料运筹田间试验,研究晚稻产量及根系和叶片衰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及缺N处理在整个生育进程中根系伤流量及叶绿素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且生育后期衰老速率快于其他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NP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长水 《农业科技通讯》 2004年8期 29页
【摘要】 <篇首> 一、选育经过1990年晚稻,在当地晚粳糯品种--"高梁糯"生产大田中发现一株籼粳亚种间自然杂交后代单株,该单株植株增高、分蘖力强、穗大颖花多,但结实率极低,表现为典型的籼粳亚种间杂交后代.1991年晚稻,单本种植该单株后代150株,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娜 熊强强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8期 2566-25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设置4种施氮水平,低氮(N1,90kg N·hm-2)、正常氮(N2,180 kg N·hm-2)、高氮(N3,250 kg N·hm-2)和超高氮(N4,330kg N·hm-2),研究了抽穗扬花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曹娜 陈小荣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2期 3935-394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超级杂交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设置日排夜灌,灌溉水深4~5 cm(H1);日排夜灌,灌溉水深8~10 cm(H2);深水灌溉,保持水深8~10cm(H3)等3个处理,以稻田湿润处理水层0~1 cm为对照,研究了抽穗扬花期遭遇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601420620 广西 S511.330.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5年
【成果简介】 该项目从1977年起,把“三系”杂交水稻育种机制引入到优质谷培育中去,用不育系“博A与恢复系测64-7”配组育成杂种一代具感光性的杂交中熟晚籼新组合。因“博A”具有感光性控制基因,因此,该组合具有分蘖力强、适应性好、丰产性能高、米质优等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000300012 江西 S511.330.4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10年
【成果简介】 品种来源:协青早A×C1429;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晚稻品种,全生育期124左右,比汕优46迟熟2天。茎秆粗壮,后期熟相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外观米质较差,感稻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7205383 上海 S511.02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该品种是由垦桂/科情三号∥黎明复交育成。能作单季晚稻和后季稻栽培。全生育期155天。株高90厘米左右,杆韧、弹性好、耐肥抗倒。叶片短、宽而挺、后期转色好。分蘖中等,成穗率高。耐寒性强,在17℃时仍能正常灌浆结实。对稻温病具有较强的田间抗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401340098 湖北 S511.330.2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2年
【成果简介】 该成果是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用不育系“新香A”与恢复系“R96”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18-20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91201039 浙江 S511.330.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汕优85是用珍汕97A与籼粳交育成的籼糯恢复系台8-5配组选育而成。其熟期比汕优6号略早1-2天,茎秆粗韧,不易倒伏,穗大粒多,后期耐寒性强,冠层叶片不易早衰,青秆黄熟,根系发达,耐瘠性强,较省肥、较抗稻瘟病,苗叶瘟抗3.68级,穗颈瘟抗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601460028 浙江 S511.22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5年
【成果简介】 农虎6号是1963年以“农垦58”为母本,“平湖老虎稻”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1965年基本定型,开始试种、鉴定、推广。农虎6号的主要性状:①既具有“农垦58”株型紧凑、矮秆多蘖的基本特点,又有“平湖老虎稻”穗大粒多、着粒紧密等优良性状;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900090195 广西 S503.51 S511.3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9年
【成果简介】 博Ⅱ优859是博白县农科所承担广西区科技厅“十五”攻关项目成果之一。该组合于2005年已通过广西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05027号。博Ⅱ优859的选育过程:1995年早造博白县农科所利用湖南的R64-7、该所的R08及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99028777 湖北 S511.3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该成果适用于两系杂交晚粳稻大面积生产,经多年试验较常规栽培法每亩增产50-70公斤,增产10%以上。其增产原理主要是通过重视培育带蘖壮身、重施底肥和分蘖期不施肥,以耕品肥代替分蘖肥、够苗晒田,使之在分蘖期个体与群体稳健生长,提高了群体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6201451 四川 S511.3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宜晚五号”系粳四号与欧洲稻种“罗马”杂交育成。它较当地晚稻品种增产10%左右,一般亩产在500斤以上。该品种综合性状良好,是作双晚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在宜宾地区部分县、市推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700290341 湖南 S511.3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16年
【成果简介】 选育推广优质杂交晚稻中熟品种是发展双季稻的技术关键。然而,杂交晚稻中熟品种选育存在三大技术难题,一是“有优势不早熟、早熟没有优势”的技术难题;二是大多杂交晚稻中熟品种稻米品质欠优,尤其是因重金属积累超标造成卫生品质不安全的问题;三是多数品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99024307 广西 S511.32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云国一号是玉林市农科所84年用云玉糯杂交IR36于90年育成晚灿种,为广西“八五”接标完标项目。91-93年参加地区及广西区试,亩产分别为407.9、456.9、404.35、387.79公斤,评为入选种。97年通过广西省级品审。91-9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931117 江西 S511.330.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该品种是采用广秋15号与农垦8号进行亚种间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籼粳中间型晚稻迟熟品种。生育期135天左右,株型紧凑、茎秆坚细、分蘖力较强,穗型中等,结实率高,中感白叶枯病。1988—1989年参加江西省区试,平均亩产380.9公斤,比粳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200460009 浙江 S511.21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1999年
【成果简介】 该组合是以珍汕97A分别与密阳46和T28两个不同的密阳46株系配组而成,原名为汕优46和汕优T28,经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并而定为汕优10号。该组合作连晚栽 培全生育期127-130天,比汕优6号早熟2-3天。一般亩产可达45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501960179 广东 S511.3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5年
【成果简介】 该新品种为弱感光型晚稻杂交稻组合,是根据农作物杂种优势原理,培育成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2001年、2003年先后通过广东省、海南省和国家品种审定。该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全生育期为117.6天,茎杆粗壮、耐肥抗倒、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000300032 江西 S511.330.4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10年
【成果简介】 品种来源:新A/752;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124.5天,株高95-100cm,分蘖力中等,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茎部2个伸长节间粗短,耐肥抗倒,后期落色好。叶片前披后挺,受光姿态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30601 湖北 S511.330.2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鄂晚5号是以鄂晚3号为母本,以籼粳品系424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是一个具有籼粳稻优点的早熟、多抗、优质的晚粳新品种。一般亩产600-700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计50-100斤。该品种全生育期125天,适应性广,需肥中等,高抗白叶枯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800190095 广西 S511.330.4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7年
【成果简介】 根据该地区晚稻产量低而不稳的实情,1988年开始引进“博优64”。经多点试种证明“博优64”对气候适应性好,分蘖力强,易栽培管理,用种少、米质好、出米率高。在推广中采取了如下措施:①适时播种,②下足本田基肥,③合理密植,④巧施追肥,⑤严密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1000971032 湖北 S511.3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9年
【成果简介】 天丰优134品种来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天丰A”与恢复系“R134”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稻品种。2008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8009。品质产量: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晚稻品种区域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86202736 浙江 S511.102 S511.330.3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成果简介】 ①中籼“花繁四”表现株型好,结实率高,耐肥抗倒。该品种米质优,直链淀粉含量19.58%,糊化温度硷试值为7,胶稠度软,生育期比汕优6号短10天,产量略低于汕优6号。②籼型杂交晚稻“温优3号”为抗瘟优质新品种,比汕优6号早熟3天,产量相似而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成果】 0401340100 湖北 S511.330.2 基础研究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2002年
【成果简介】 该成果是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用不育系“荆楚814A”与恢复系“R148”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017-20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