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24
- 7
- 4
- 2
- 1
- 392
- 272
- 119
- 67
- 57
- 26
- 22
- 22
- 21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传池 胡镜清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5期 361-36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在厘清整体论与还原论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整体论的特点.指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皆属于有边界的相对整体论范畴,其中中医学整体论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时间与空间的不断流动变化中生成发展,属于生成论基础上的整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翔鹤 王济 等 《世界中医药》 2024年19卷18期 2870-2875页ISTICPKUCA
【摘要】 婴幼儿时期作为人体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具有独特的体质.肠道菌群是一个庞大的微生态系统,有"人体第二基因组"之称.从中医体质学说四大基本原理发现,婴幼儿体质和肠道菌群具有密切关系.生命过程论:婴幼儿体质在发展时相、体质特点上与肠道菌群的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温晓年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24卷5期 524-531页
【摘要】 从马克思主义人的需求理论视阈出发,对高校辅导员获得感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全面分析了辅导员获得感的构成要素,提出了针对性、实效性的辅导员获得感提升策略,从而增强高校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有效破解辅导员队伍职业"倦怠化"问题,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昀峰 马健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年40卷3期 1251-12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药本身的"系统性"特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要求,共同决定了系统科学理论在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在系统构成论指导下建构的保护系统,由物理层、活动层与抽象层3层结构组成,分别涵盖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人造资源分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今庸 《中医药学刊》 2003年21卷1期 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我国传统医药学--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财富.它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早在两千年前,就已具有了自己独特的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理论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彰炫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4卷1期 17-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对于构成人的要素,中国古代哲学不但有气本体论之一分的见解,而且有精神与肉体二分的 思想,还有精、气、神或形、气、神三分的思想,这些思想对《内经》都有影响。《内经 》主要采用一分、二分的人体生命构成论,此外,还有三分、四分、五分的人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燕 裴坤 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6卷12期 5-8页
【摘要】 目的 探究Donabedian质量理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血液净化患者血管通路构成比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血液净化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关键词】 Donabedian质量理论;护理干预;血液净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曼婷 孔靖玮 等 《中医学报》 2025年40卷6期 1177-1181页ISTICCA
【摘要】 肠道微生态是机体维持健康的重要结构,肠道微生态的失衡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中医体质学认为过敏体质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调节过敏体质是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方法.禀赋遗传论、生命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是中医体质学的基本原理.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廖绮霞 《卫生软科学》 2013年1期 22-23页ISTIC
【摘要】 该文分析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局限性,提出生物—心理—社会—伦理医学模式,旨在运用生态伦理学、生命伦理学等方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阐述了生物—心理—社会—伦理医学模式的理论构成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渊 田怀谷 等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06年23卷1期 13-15页ISTIC
【摘要】 从理论的一般构成入手,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理论构成,即10个基本概念、3层逻辑关系、6个命题.医学模式的理论构成对医学模式转变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卫生服务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其中的核心是健康相关社会技术.
【关键词】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论构成;健康相关社会技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守宽 马力文 《甘肃中医》 2001年14卷2期 1-2页ISTIC
【摘要】 <篇首> 笔者在习读<伤寒论>过程中,将其方药性味,主治功效罗列、对比,认为其性味与配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且自成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卫明 安国辉 等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年7卷3期 22-24页
【摘要】 目的:研究肾性贫血(RA)患者中医证素的构成及组合规律,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方法:采用证素辨证学研究方法,依据"证候辨证素量表"制定《肾性贫血患者中医证候量表》,并对相应证素赋值,建立证素研究数据库,运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婷 李宇欣 《体育科学》 2015年6期 73-77,82页
【摘要】 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正大量出现。为了介绍目前国外的线上运动干预项目内容及评估其有效性,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检索2001年至今在 Medline和Sciencedirect两大数据库收录的线上运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延辉 《衡水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89-93页
【摘要】 关于生命构成问题,黄老道家在形、神的基础上加入了气的部分,认为人的个体生命由气、形、神三个要素构成,这是对中国传统形神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在三者关系问题上,以形为“生之舍”,气为“生之充”,神为“生之制”,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富有生机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14年10卷9期 58-59页
【摘要】 分析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历史,并基于“组分构成”理论对药物中的量-效关系进行分析,以完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越隆 《科技信息》 2013年22期 92-93页
【摘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近十年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的执政和建设理念,同时,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特定的阶段,为解决当前的一系列问题并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所提出的管理方针和目标.而在和谐发展的各项议题中,就业及扩大就业无疑是当前及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沐凡 《科技风》 2012年18期 277-278页
【摘要】 文章基于02年~05年某综合医院业务收入构成的分析,揭示业务收入构成的不合理既影响医疗机构经营状况,也增加患者就医负担.因此,建议采取某些措施改善业务收入的结构,降低药品收入构成比,改善目前的“以药补医”,科学合理地提高医疗收入,体现医疗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维栋 薛秦芬 等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年21卷4期 514-518页
【摘要】 有关研究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并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为: 期刊数量相对较多而影响力相对较低;发表论文数量较多而被引次数相对偏低;期刊进入国际重要检索系统的数量不尽人意;开放存取出版模式尚处于起步阶段;期刊的发行量有限.针对我国科技期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养生 杨轶 等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31卷1期 1-3页
【摘要】 中医理论体系是以医疗卫生、养生保健、人体科学、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综合文化体系.在分析中医理论知识要素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学科理论及其构成体系,从而促进理论概念总量的明显增加,促进基础科学思维与方法的系统植入,密切中国文化与中医理论、自然科学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海波 方俐洛 等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12卷3期 462-471页
【摘要】 多层面理论(multievel theory)已成为组织研究中的一个新范式,它可以研究微观和宏观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了给组织研究者提供一个思考和决策框架,文章在简要回顾多层面研究的来源后,介绍了3种集体层面的结构、集体层面结构的5种"构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帆 孔靖玮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年38卷2期 775-77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过敏体质是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内在条件,嗜酸性粒细胞(EOS)是过敏反应的主要效应细胞.EOS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被证明在调节过敏体质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基于中医体质学基本原理对EOS与过敏体质的内涵进行相关性梳理,认为"生命过程论""环境制约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彤 何丽云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年36卷3期 1567-15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过程,其内涵也随时间不断扩充,然而,经脉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经络,血脉,穴位是如何联系到了一起,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始终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文章以足厥阴经为例,通过梳理秦汉时期保存较完整的中医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燕波 严辉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17期 1446-14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体质过程论、形神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四个基本原理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分别从四个基本原理的角度, 综述近年具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成果及其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提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质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可以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妍彤 庞立健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年36卷4期 786-78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38文献用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探究中医从络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通过计算实验干预靶标的构成比,并探究其相关性,意在揭示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治法的主要作用靶点,以明确中医络病理论的作用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旭珺 谢静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29卷6期 174-175页
【摘要】 文章对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从类化学质量控制、药物分类质量控制、中药指纹图谱、代谢组学质量控制和一测多评体系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对组分构成理论的演变进行了总结,对组分构成理论与中药质量控制的关联性进行了思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磊蕾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年29卷4期 137-138页
【摘要】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为中国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中医用药目前在临床仍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标准,对中药组成成分的质量控制也并不完善,这是导致中医治疗效果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中药组分构成质量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成伟 张玉静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14卷17期 1939-1940页ISTIC
【摘要】 分析了护理学论文文题的构成特点,即其由护理学论文设计的三大要素--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的 构成.护理学论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人,且均是患者.在患者这一总体范围内,研究对象又可以按照疾病种类、年龄特点、性别进行细化.研究方法是自己确立的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凯 齐玉龙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4期 20-24页
【摘要】 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具体表现在:调查研究活动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实践基础;调查研究思想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构成;调查研究规定是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制度安排。毛泽东通过调查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丽 盛立会 等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年22卷2期 105-107页
【摘要】 目的:分析急诊猝死病例临床特点,探讨尸检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例急诊猝死病例回顾性研究,总结临床资料及尸检报告,比较临床诊断与尸检结论.结果:10例患者中,1例患者的生前临床诊断存在漏诊,2例生前临床诊断病因不明,7例患者生前诊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浩军 《神州(下旬刊)》 2011年4期 78-79,81页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是人们基于对思想政治理论所具有的满足自我和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而对思想政治理论产生的一种内在渴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需要构成包括内容构成、社会意义构成、意识构成和时间构成.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需要具有潜在性、自由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颜香清 容桃 《中国保健》 2007年15卷10期 120-121页
【摘要】 目的:对我院2005年住院死亡病例的死因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掌握人群健康状况,为今后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医疗信息并加强对病种的监控.方法:通过我院2005年住院病例10283例,对其性别、年龄及死因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5年病死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烈深 曾绮 等 《中国医院管理》 2025年9期 69-7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患者获得感体验的要素构成,为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提供理论借鉴.方法 采用目的性抽样与方便抽样在全国范围选取46名来自高校、医院、政府和学会的卫生管理领域专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资料进行质性分析.结果 根据三级编码,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刚 吕雅郁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437-4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体质学原理是基于对人体复杂性存在的合理性解释之上,凝练出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和禀赋遗传论的“四个基本原理”,成为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这些基本原理隐含着人体体质具有的耗散性、整体性、开放性、非线性和涌现性等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殷 张家玮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30卷2期 77-80,8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生成哲学概述所谓"生成哲学",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伴随复杂性科学研究而形成的一种以"生成论"为认知特点的哲学[1]45-119.一般说来,科学思想从探讨宇宙的本原和秩序开始,对于宇宙"本原"生成或构成的理解不同,在哲学上形成"构成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琦 《中医杂志》 2006年47卷4期 250-2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提出"体质为本,形神构成,体病相关,可分可调"假说,主要论点是:(1)体质可分论,即体质可以客观分类;(2)形神构成论,即体质是特定躯素质与一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威铭 胡继红 《江苏中医药》 2014年8期 72-73页ISTICCA
【摘要】 体质因素与肺癌发病关系密切,体现在体质学说的环境制约论、心身构成论、禀赋遗传论、体质过程论中;辨体论治,改善患者偏颇体质是肺癌治疗中的新路径;体质学说在肺癌预防方面有极大发展空间,且有重要临床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萌 倪诚 等 《中医药通报》 2013年12卷1期 29-31页ISTIC
【摘要】 本文针对目前中医体质研究现状,提出基于现代应激理论研究中医体质内外环境适应性的意义在于:应激理论为中医体质学“心身构成论”和“环境制约论”研究提供新思路,为“体病相关”研究提供新方法,为“体质可调”研究提供新途径.文中还指出应激源的选择要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晖 《养生保健指南》 2018年13期 335页
【摘要】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中医体质学说开始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诸多理论学说,如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等,为临床疾病的防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由于小儿处于生长的特殊时期,其体质特点具有特殊性,因此,对小儿疾病防治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吉全 《中医研究》 2014年27卷2期 10-12页
【摘要】 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把五行看作5种基本元素,这是从西方近代科学构成论的角度来看中医五行的本质.文中以如何看待中医五行学说的本质,追本溯源,从其源流和《黄帝内经》对五行学说的运用去分析.中医五行学说源流是哲学的五行学说,《黄帝内经》将哲学五行学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美之 倪诚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13卷3期 149-151页
【摘要】 当前医学模式正经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中医体质学历来注重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心身构成论”认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是中医“形神合一”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