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0
- 24
- 8
- 2
- 6
- 4
- 2
- 2
- 1
- 23
- 10
- 8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世东 翟洪波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11期 1976-19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全面分析世界20多个著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的基础上,对其中11个重点工程的建设规模、工程范围、投入资金、建设期限和启动时间进行了单因素对比分析,并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大工程进行了多因素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世界10大林业生态工程及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建忠 《内蒙古林业》 2011年11期 24-25页
【摘要】 树种选择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树种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苗木栽后不易成活,从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即使成活,也可能长期生长不良,难以成材、成林,达不到预期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单奇华 张建锋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6期 1411-141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业生态工程是当前国内滨海盐碱地生态改良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对滨海盐碱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揭示林业生态工程措施对滨海盐碱地草本植物的影响,在杭州湾余姚段滨海盐碱地上,应用生态工程措施营造一条长约3.5 km、宽约30 m的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耀 张昌顺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6期 5847-58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北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功能是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器,然而,三北防护林体系水源涵养研究仍较缺乏.动态评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三北工程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影响因素,对科学认识、保护和调控三北防护林体系森林水源涵养,制定三北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筱 孙启祥 等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8年30卷4期 472-475,47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基于文献资料,系统阐述了林业血防工程抑螺防病的机理和生态服务价值,全面梳理了我国林业血防工程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林业血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我国消除血吸虫病和新时期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麟 邵全琴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9期 5346-53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江湖工程"实施的20多年间,以人工造林为主的消灭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建设使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由36%提升至60.05%.利用江西省中南部典型样带4个县181个村508户农户的入户实证调查资料及相关辅助数据,分析了"山江湖工程"实施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小飞 代力民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2期 129-1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足迹是评价可持续发展状况和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以统计年鉴和林业年鉴为主要数据来源,对延边林区1996~2002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人均生态足迹逐年下降,人均生态承载力波动较小,而人均生态盈余逐年增长.人均万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宗宝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17期 74-75页
【摘要】 森林是地球之肺,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自然一个无法取代的生态系统。我国现有森林面积约1.24亿公顷,位居世界第八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世界排名第121位。因人口基数较大,森林面积人均只有0.107公顷,而世界人均森林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尚光 张仪 等 《安徽林业科技》 2012年38卷2期 31-33,39页
【摘要】 运用不同调查方法对安庆沿江滩地杨树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等5个植被类型区的钉螺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了钉螺样本的形态指标和阳性率,以及对其与已采取的灭螺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成熟杨树林地、中龄杨树林地均无钉螺分布;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夏尚光 刘和香 等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2年08卷2期 4-6页
【摘要】 对安庆沿江滩地杨树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等5个植被类型区的钉螺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区钉螺的形态指标和阳性率.结果表明:①成熟杨树林地、中龄杨树林地均无钉螺分布;杨树幼林地、江滩草地、芦苇丛螺口密度分别为4只/0.11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宸宇 朱建华 等 《生态学杂志》 2021年40卷12期 3788-379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使长江经济带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而生境质量是区域生态环境恢复的关键.林业生态工程的开展使长江经济带植被覆盖度得到有效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遏制了生境质量的下降速度.本研究采用InVEST生境质量模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晨新 张守红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8期 8021-80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引起了土地利用变化,进而深刻影响黄土高原等区域的碳储量.然而,目前尚缺乏林业生态工程驱动下土地利用变化对黄土高原碳储量影响的定量研究.基于1987-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2017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 李贤伟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0期 6721-67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植被的重建、恢复和保护,不仅改变了景观的类型组成,也强烈地影响着景观的空间构造.以四川盆地山地丘陵区边缘的四川省洪雅县为研究对象,采用景观生态学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桂珠 曾绮微 等 《生态科学》 2004年23卷2期 171-174页ISTICPKUCSCD
【摘要】 广东是我国红树林分布最多的省份之一,有红树植物17科31种,红树林湿地面积21 438.3 hm2,主要分布在粤西,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红树林具有防灾减灾、净化环境、调节区域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在广东林业生态省建设中,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教君 姜凤岐 等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4期 76-80,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随着世界人口不断增长、自然资源的不断减少,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挑战正日趋严峻.防护林以其防护性、资源性和可再生性等强大的森林功能作为迎接这一挑战的工具,在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中正在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世界各国对此都给予了极为广泛的重视.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庆丰 王兵 等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0卷4期 524-529页ISTICCA
【摘要】 涵养水源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其维持区域水资源安全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东北多条江河的发源地,在吉林省内此功能的作用更为重要.采用2006,2011和2013年吉林省森林资源数据和森林生态站及辅助观测样地的长期监测数据,对吉林省森林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洪辉 杨清 等 《广东林业科技》 2015年31卷6期 85-89页
【摘要】 为更有效监管林业生态工程的营造林质量,总结珠海2005-2014年营造林工程监理技术及其成效,并对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立平 《科技展望》 2014年24期 23-23页
【摘要】 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环境污染现象都与森林被破坏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频发发生的自然灾害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森林作为保护环境的主要手段,实施生态森林已成为当今林业工作重点。本文从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存在问题入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篇首> 几年来,四川省林业系统认真贯彻<血吸虫病防治条例>,结合退耕还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大力建设林业血防工程,投入林业血防工程建设的资金达到8.9亿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华兴 李笑吟 等 《林业科学》 2007年43卷4期 17-23页
【摘要】 以水量供耗平衡为基本原理,以土壤水分有效性含量界线作为土壤供水起算值计算土壤的有效供水量,以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的蒸腾耗水与土壤蒸发为耗水量,根据土壤水分供耗的动态平衡推导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区不同植被的适宜覆被率计算公式.并以晋西黄土区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亚飞 朱清科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06年20卷3期 83-87页
【摘要】 生态效益的评价和核算对评价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至关重要.综合运用专家咨询、理论分析法和频度分析3种方法,建立了吴旗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方法,对该县退耕还林6年来的生态效益进行了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圣佳 雷相东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833-68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国家重点林业工程的实施,东北林区的森林正处于恢复状态.然而,对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驱动因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基于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苍林场62块样地的实测数据,研究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来理清不同...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性;结构方程模型;林分结构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汤玉喜 第三次全国林业血防工作会议 2013年
【摘要】 本文在洞庭湖区滩地不同类型杨树抑螺防病林内采取定位观测为主的研究方法,对滩地钉螺种群变化与抑螺防病林营造措施、林龄的关系及其内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前,通过林农复合等林地土壤管理措施,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可有效降低活螺和感染螺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镇华 第三次全国林业血防工作会议 2013年
【摘要】 我国开展抑螺防病林研究有20多年的历史,在血吸虫病疫区建立了大量的抑螺防病林,为疫区人民生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伴随全国林业血防生态工程的实施与推进,如何加强疫区各省、各县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实施管理,实施监测疫区钉螺滋生动态、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镇华 第三次全国林业血防工作会议 2013年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本文阐述了抑螺防病林建设控制血吸虫病的策略,并从生态系统中各相关要素及其变化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抑螺防病林生态控制血吸虫病的机理,为抑螺防病林的深入研究和林业血防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指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镇华 第三次全国林业血防工作会议 2013年
【摘要】 1989年,我国首次开展兴林抑螺项目科学研究,并在全国建立了20多个抑螺防病林试验示范点,因其具有良好的抑螺防病效果,并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逐步推广应用到全国血吸虫病疫区,并作为血吸虫病防治中有效控制血吸虫病唯一中间寄主——钉螺滋生的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蒋俊明 第三次全国林业血防工作会议 2013年
【摘要】 本文以四川仁寿山丘疫区157个样方钉螺密度、草本层特征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方差、X2分统计度量、Oci-hiai、Dice、Jaccacd、Pccc等系列技术分析法,研究了钉螺生境指示植物及其种间联结度.结果显示:在85个草本群落中,与钉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旭东 全国林业血防工程科技支撑工作会议及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1990年以来,我国一些林业学者在总结长期生产和科研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以林为主,抑螺防病”的林业血防生态工程科学设想,即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采取以林为主,生态学、环境学、农学、系统工程学以及流行病学等众多学科结合,林、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彭镇华 全国林业血防工程科技支撑工作会议及学术研讨会 2009年
【摘要】 血吸虫病是与生态环境关系最为紧密、受生态环境影响最为直接的疾病,环境的变化显著影响着血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血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文章就林业血防生态工程的建设理念及策略,林业血防发展的特点以及林业血防建设成效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丁磊 导师:李景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硕士) 2006年
【摘要】 本文对白龙江中上游种子植物区系地理进行了研究。文章将白龙江中上游山地林区作为一个独立的植物区系地理单元,基于实地调查和标本采集鉴定资料,从科、属、种三个层次进行区系统计分析,并通过与相邻地区植物区系的相似性比较,深刻认识和准确判断该地区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辉 郑昌玲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4期 1646-165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是我国天然分布最广的树种之一,太行山南麓属我国林业工程重点区域,对气候变化较敏感,研究该地区栓皮栎人工林叶面积指数(LAI)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温带森林碳汇功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真娥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年52卷6期 164-166页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如何更好地完成抗旱工作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具体的林业运营、生产和发展中,要基于抗旱造林技术进行考虑与行动,深入研讨抗旱造林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成效,从而促进水资源匮乏地区生态环境的转变.在此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以惠 牛香 等 《林业资源管理》 2023年3期 21-28页
【摘要】 基于云南省天保工程区 1998 年和2020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数据,参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应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云南省天保工程区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土壤、林木养分固持、涵养水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辉 郑昌玲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23年21卷5期 90-98页
【摘要】 蒸发皿蒸发量(PE)是估算陆地蒸发量及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参数之一.太行山南麓是我国黄河重点生态区的重要组分,研究该区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维护我国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依托河南黄河小浪底地球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申卓龙 李捷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3年42卷11期 101-107,112页CSCD
【摘要】 目的: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半干旱地带,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是我国北方地区退耕还林、生态修复等工程的重要造林树种,也是我国西北重要的经济林树种.探讨限制宁夏枸杞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模拟其潜在适宜分布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显平 鞠壮 等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7期 76-78页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林业行业规模逐步扩大,林业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在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兴沛 张亮 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3卷4期 6-14页
【摘要】 沛县是江苏省的煤炭主产地,煤矿的开采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留下了许多塌陷地.2013—2021年,在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实行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示范工程,依托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开展了地形重塑、水系贯通、生态保护与修复、智慧监测,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宁 徐永杰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7年29卷3期 263-26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我国实施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过程中,相关工程对流域内血吸虫病流行与传播的影响等问题,是"生态优先"开发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开发中的"生态优先"为基点,分析了林业血防在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中面临的潜在血吸虫病传播风险大、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昆 王玲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3期 4414-4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杨树耗水量的变化特征、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子对杨树生理生态研究、造林树种的选择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以意杨(Populus euramevicana cv.‘I-214’)为研究对象进行盆栽试验,设定了4个处理组,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