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3
- 1
- 12
- 3
- 39
- 10
- 9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伍倩 闫文德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4131-41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冠对降水的截留是森林生态系统水分平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分循环和水资源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商品材树种,研究杉木人工林各生长阶段的林冠截留,能更好的了解杉木各生长阶段的水循环过程以及涵养水源的能力.以湖南会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向阳 王根绪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期 501-50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截留是水文循环的一个重要过程,水文功能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林冠和枯落物截留实现对大气降水的二次分配过程.为深入认识生态系统截留的水文效应,采用野外观测和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08年和2009年5-10月贡嘎山亚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鸿雁 吴钦孝 《生态学杂志》 2002年21卷6期 20-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The intercepting dynamic processes of P. tabulaeformis forest canopy have been studied by local measuring methods for e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新建 贺康宁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7期 137-144页
【摘要】 目前模拟林冠截留的Gash模型的应用多是针对某一特定点或特定林分开展,而在区域范围内的应用国内尚无报道,在国外也仅见其在澳大利亚水资源评价系统 AWRA-L 模型中的应用。该研究介绍了 AWRA-L(Australian water re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洋 蔺芳 等 《北方园艺》 2011年10期 77-80页
【摘要】 对不同月份叶面积指数时空分布及其对林冠截留、透流及干流的影响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2~8月份叶面积指数一直在递增,9~1月份叶面积指数一直在递减,8月份叶面积指数达最大值7.5,2月份叶面积指数达最小值为3.1.各月林冠截留、干流与叶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晖 关文彬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12期 10-11页
【摘要】 为了验证Gash林冠截留解析模型时于四川贡嘎山暗针叶林单场降雨的适用程度,利用2001年贡嘎山暗针叶过熟林单场降雨数据,运用Gash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并将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当林外降雨达到或超过使林冠饱和的降雨量时,运用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吉红 张洪江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年6卷3期 71-75页
【摘要】 为探讨长江三峡地区的森林水文作用,并为长江三峡的植被建设提供依据,研究重庆缙云山自然保护区3种森林类型典型林分的林冠截留作用.结果表明:3种林分截留率的大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18.87%)>常绿阔叶林(11.76%)>楠竹林(10.6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战伟庆 张志强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6年4卷3期 26-30,35页
【摘要】 为说明林冠截留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其空间异质性,采用网格状机械布设采样点测定穿透降雨量.结果表明:穿透雨的变异系数随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冠层达到饱和后变异系数趋于一稳定值,接近林冠叶面积指数的变异系数0.18.认为冠层叶面积指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力轩 常顺利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630-76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冠截留是森林生态水文的重要环节,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对其模拟过程还较为粗糙,为了在流域水文模拟中更精细的刻画林冠截留过程从而得到更佳的模拟结果,以SWAT模型为基础,使用半理论林冠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日升 康文星 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6期 108-116页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植被系统对水分的调蓄功能,为水源涵养林营造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2年生杉木人工纯林、马尾松人工纯林、马尾松与柠檬桉混交人工林等3种不同类型林分及天然的矮小灌木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林分的生物量、植被层对降水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秋文 朱红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2期 43-49页ISTICPKUCSCD
【摘要】 喀斯特地区林冠截留对降水再分配和水源涵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以涟江流域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植被截留观测数据为基础,基于Horton模型建立涟江流域马尾松林冠截留模型.结果表明:观测期内,涟江流域降雨总量为520.67 mm,叶面积指数平均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宇 余新晓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3期 4199-42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内降雨通常在开始和结束的时刻上都要迟于林外降雨,这种作用可称之为林内降雨的时滞效应,目前对该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研究地点设在北京妙峰山林场,利用侧柏林样地林内和林外的两台全自动激光雨滴谱仪在2010年雨季自动观测获取的数据,研究了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汝杉 蔡体久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4期 1276-1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原始红松林是我国小兴安岭地区的顶级植物群落,理解它的降雨截留过程,对区域生态、水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定位研究法,于2010-2011年21场降雨数据对原始红松林的降雨截留和分配效应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当地的气象和林分资料,利用修正的G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彬 韩海荣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5期 1645-16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2011年5-9月生长季观测的30场降雨数据,分析了山西太岳山不同郁闭度下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穿透雨以及树干茎流与降雨量的关系,以及林冠截留过程的特点.结果表明:(1)实验观测期间,该地区降雨总量为634.79mm,单次平均降雨量为2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风霞 赵传燕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4期 1066-10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位于祁连山中段大野口关滩森林站的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观测期间(6月12日至10月8日)34场降雨的大气降雨量、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观测资料,对青海云杉林的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林的总穿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书军 陈存根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4期 1142-1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研究秦岭典型地带性植物油松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及延滞效应,选择陕西宁陕县秦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5龄天然次生油松林,从2006-2008年(5-10月份)对林外降水、穿透降雨和树干茎流进行定位观测.利用其中100次实测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萍 王力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7期 5445-54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验证Gash林冠截留解析模型在黄土高原人工林中的适用性,基于2009年黄土丘陵沟壑区吕梁市王家沟小流域刺槐林样地降雨观测数据,采用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进行了模拟.所选刺槐林分为人工纯林,林龄约30a,阴坡,坡度24°,密度为990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固堂 陈俊华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0期 2716-27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四川盆地丘陵区是长江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之一,该区大面积柏木纯林林分结构不合理、天然更新不良、林分稳定性差、产品产量和水土保持功能低,急需进行结构调整.通过群落样地调查和坡面径流场观测,对比分析了四川盆地4种柏木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结果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永正 胡海波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2期 3537-35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冠截留是一个复杂的水文过程,受降水特征及林分特性的影响较大.以北亚热带苏南丘陵地区人工毛竹林(Phyllostachys edulis)为研究对象,利用2007年度各场次降雨观测数据,分析了降雨量和降雨强度与林冠截留降雨的关系,研究了林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常清 薛建辉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5期 1125-11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具有较好的物理基础,是目前估算和预测林冠截留的有效工具.基于2007年6月到9月的降雨数据、气象和林分结构资料,采用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对岷江上游川滇高山栎林冠截留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林冠持水能力为0.23mm,树...
【关键词】 修正的Gash解析模型;川滇高山栎林;林冠截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时忠杰 王彦辉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76-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2004和2005年生长季(6~9月份)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的香水河小流域内华山松天然林的穿透降雨、树干径流和冠层截留量观测资料,通过对华山松林降雨再分配特征和穿透降雨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所得结果表明华山松天然林的穿透降雨量、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常清 薛建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9期 1871-187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2007年6-9月岷江上游地区的气象数据,采用定位研究方法对该区川滇高山栎林的降雨再分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486.7 mm,林内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占总降雨量的82.6%、0.9%和16.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馨 张一平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3期 722-7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验证Gash林冠截留解析模型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中的适用性,基于2003年的热带季节雨林气候及林冠特征观测数据、采用Gash模型对林冠截留进行了模拟.结果显示,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样地年降雨量为1244.4mm,穿透降雨为867.3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巩合德 王开运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4期 17-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观测了川西亚高山白桦次生林一个生长季节内的穿透雨和茎流的特征.结果表明,幂函数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林冠截留量、茎流量与总降雨量之间的关系,而线性方程能较好地拟合穿透雨量和总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平均林冠截留量占总降雨量的18.9%,穿透雨量占总降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杰 张一平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7期 1430-14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2001年11月~2002年10月的林缘和林内雾水截留及相关环境因子观测资料,对西双版纳热带人工橡胶林林冠截留雾水的边缘效应进行了研究.西双版纳热带人工橡胶林内的雾日数及雾日频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全年雾日数可达172 d,其中雾季(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世香 蒋德明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7期 1403-14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穿透雨量是林内有效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量能占90%以上.由于林冠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难以对林内穿透雨量进行精确地测量.从林冠截留降雨的作用机理出发,在做出几个假设的基础上,用数学方法建立了林内穿透雨量模型,即:当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一平 王馨 等 《生态学报》 2003年23卷12期 2653-26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季节雨林和橡胶林是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系统中可以代表原始林和大面积种植的人工林两种林型,采用水量平衡法,利用对以上两种林分林冠水文各分量1996~2001年的观测结果,初步分析其林冠水文效应,结果表明:一年内,季节雨林林冠截留量660.6m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世香 裴铁番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0年11卷5期 671-67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林冠对大气降雨截留的实测资料,采取同雨量下取最大值的方法近似确定了两种不同林分的截留能力与雨量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林冠枝叶空间分布均匀的人工林分, 截留能力随雨量增加较快,不仅对<30mm的中小雨量表现出了较强的截留作用,而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曦 毕华兴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7年15卷6期 27-33页
【摘要】 为验证Gash模型对华北落叶松和油松人工林林冠截留模拟的适用性,分别实测了3块落叶松和油松人工林样地的大气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以及同步的相关气象环境资料,利用Gash模型,对6块样地的林冠截留分别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汝航 赵仲辉 等 《水土保持学报》 2017年31卷4期 320-324,344页
【摘要】 利用湖南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第Ⅱ集水区2015年的林外降雨、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及气候观测数据,研究了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特征,分析了影响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子,验证了Gash(1995)模型模拟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的适用性....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林冠截留;Gash(1995)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丽华 张艺 等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3年21卷3期 423-431页
【摘要】 为研究北京山区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再分配过程的影响,通过生态站定位观测林下穿透雨、树干茎流及林外降雨特征和气候因子,分析影响林冠截留量的主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并通过引入郁闭度因子改进林冠截留模型模拟以反映动态条件下林冠截留特征.结果表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凤 陈丽华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13年40卷18期 172-173,212页
【摘要】 针对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分析了北京西山4种典型森林植被对降雨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北京特大暴雨历时16h多,累积降雨量164.4 mm,存在3个高峰期,70%的雨量集中在21日11:00~18:00;各林分内穿透雨的波动趋势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霞 王玉杰 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7期 9-14页
【摘要】 以位于西南亚热带的天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年4—10月期间的60场林冠截留观测资料,对降雨再分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并应用修正的Gash模型对6—8月份的17场林冠截留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总降雨量1086 mm,林内穿透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珉 吴志祥 等 《南方农业学报》 2012年43卷8期 1183-1188页
【摘要】 [目的]研究海南岛橡胶林雨季林冠截留特征,为橡胶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经营和水资源的合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在降雨过程定位监测中提供的降雨量、降雨强度、截留量、截留率等数据,对橡胶林林冠相关水因子量进行统计,探讨穿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燕 毕华兴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年10卷2期 44-49页
【摘要】 为探讨晋西黄土区刺槐人工林生态水文过程和影响机制,以2007和2008年7-10月的19场降雨和气象及林分结构资料,用修正的Gash林冠截留模型,对刺槐人工林林冠截留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林冠持水能力和树干持水能力分别为0.55和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家洋 孙汝斌 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35卷4期 58-62页
【摘要】 对北亚热带毛竹林冠截留影响因素如林外降雨、透流雨强度、叶面积指数、林冠干燥度和蒸发系数等进行观测研究,构建了林冠截留模型.结果表明:当实际截留量较大时,模拟值误差大;当实际截留量小时,模拟效果较佳.为了反映林冠截留模型相对误差分布状况,按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舜磊 由文辉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10年5卷5期 387-392,396页
【摘要】 为了揭示我国东部沿海常绿阔叶林降雨再分配的生态学机制,2007年6月-2008年6月间在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林外总降雨量1 348.8 mm,林内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林冠截留量分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洋 陈丽华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年7卷1期 37-42页
【摘要】 在2006年雨季,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试验区的人工林林冠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特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单次降雨过程中,林冠截留量、穿透降水量和树干茎流量占大气降水量的比例,油松人工林分别为8.46%~68.97%、30.80%~9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庆艳 余新晓 等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年3卷3期 73-78页
【摘要】 在充分考虑林冠结构特征与降雨特性的条件下,采用机械布样的方法,对密云集水区4种主要的防护林树种生长季的降雨再分配特点进行研究,并对4种防护林树种进行林冠截留模拟.结果表明:林内降雨量与林外降雨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其回归系数可用来估计林冠蓄水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秀博 吴勇 等 《地下水》 2009年31卷4期 142-144,160页
【摘要】 对贡嘎山地区两种植被类型降水再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林冠层和针阔混交林林冠层单位面积截留降雨量分别为 0.14 和 0.27 kg/m2,亚高山针叶林树干单位面积截留量为 0.005 8 kg/m2,针阔混交林树干单位面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