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7
- 11
- 2
- 1
- 41
- 17
- 14
- 9
- 4
- 16
- 16
- 16
- 13
- 1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亚南 马露莎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5期 4412-442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元素平衡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的焦点和热点,生态化学计量学结合了生物学、物理学和化学等基本原理,是研究生物系统能量平衡与多重化学元素平衡的科学,为研究元素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态过程中的规律及其之间的计量关系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茜 刘增文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9期 6067-60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采集树木枯落叶与土壤进行室内混合分解培养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常见的樟子松和落叶松与其他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存在的相互作用,从而为不同树木种间关系的探索和该地区人工纯林的混交改造提供科学指导.结果表明:12种枯落叶单一分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文 段而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19卷4期 704-71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秦岭山区日本落叶松、油松、灰楸和锐齿栎4种典型人工纯林2年的枯落叶客置试验,探讨了枯落叶客置对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树种的种间关系.结果表明:阔叶林枯落叶的年分解速率高出针叶林33.70%.当针叶林枯落叶被客置到阔叶林地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浩 庄雪影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2395-2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 Lec.)、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和黎蒴(Castanopsis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锋 李佳佳 等 《水产养殖》 2016年37卷1期 49-52页
【摘要】 为探究林地枯落叶对克氏原螯虾仔虾群体生存的影响,选取了常规栽培树种意杨、构树以及垂柳,以仔虾(0.016±0.003 g)群体为研究对象,设置了空白对照、意杨叶、构树叶以及垂柳叶四个处理组,其中三种枯落叶设计两个浓度梯度,即覆盖养殖箱底一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谋会 王震洪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7期 72-76页
【摘要】 为了探明不同树种枯落叶的持水性能,为喀斯特地区造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实地调查法研究了喀斯特50种阔叶树种不同特征枯落叶的持水性能.结果表明:1)除纸质叶片外,其余特征枯落叶的最大持水率均以半分解状态大于未分解状态,纸质、有表皮毛叶片未分解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秀芸 伍文慧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7期 3027-303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落叶松枯梢病(Neofusicoccum laricinum)是威胁落叶松人工林的检疫性林木病害.明确当前该病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在未来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影响该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环境变量,对落叶松枯梢病的早期预警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春雪 刘廷玺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6期 1994-20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科尔沁沙丘-草甸相间地区为研究区,运用LI-6400土壤呼吸配套系统对沙丘-草甸过渡带人工杨树林和固定沙丘小叶锦鸡儿群落土壤呼吸及其相关因子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生长期和生长末期人工杨树林保留和去除枯枝落叶土壤呼吸的日变化表现为“多峰...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沙丘-草甸相间地区;枯枝落叶;土壤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薄业华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32卷16期 11-13页
【摘要】 为发挥枯枝落叶的生态作用,本文在阐述枯枝落叶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从生态资源保护与再利用、景观生态学、美学等不同角度,论述了枯枝落叶的再利用,提出了五种途径:堆肥法、落叶饲料、景观生态砖、落叶工艺品、落叶艺术展,并对五种途径进行了详细介绍,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文 杜良贞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8期 2596-26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混交林中不同树种枯落物混合分解是否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是评价种间关系和混交适宜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以黄土高原主要树种为对象,通过室内枯落叶混合分解模拟试验,结果表明:(1)沙棘、白榆、柠条和小叶杨枯落叶分解最快(周转期1 a左右),其次为旱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菲 于澎涛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6期 2868-28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六盘山南坡野外调查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两个林分的枯落物数量特征,其厚度分别是3.6cm和4.0cm,储量为16.83 t/hm2和9.0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光水 杨玉盛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4期 1748-17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收集国内62个森林样地的土壤呼吸及相关因子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土壤呼吸模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土壤呼吸年通量与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年凋落物量和年地上净生产力均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土壤呼吸的Q10则与年均气温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贺新 李根柱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1期 83-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探讨枯枝落叶层对树种天然更新的障碍机制,对于实现天然次生林的科学管理以及采取适当营林措施促进目的树种天然更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枯枝落叶层的物理阻断影响 (物理因子)、枯枝落叶层的化感作用(化学因子)、动物侵害和微生物致病(生物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增文 高文俊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0期 4149-41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工纯林的长期经营会引发连栽障碍,影响森林的可持续发展,解决途径是引进更新树种形成混交林.为了指导四川岷江上游人工纯林更新树种和混交比例的选择,尝试通过针阔叶树种林地腐殖质土壤及其枯落物的客置和混合原位培养试验,探讨不同树种种间关系的协调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泽民 王开运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6期 1230-12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川西亚高山3个不同箭竹群落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及生物化学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枯枝落叶层贮量:箭竹-冷云杉林(46.3×103kg/hm 2)>箭竹-桦木-冷云杉林(25.8×103kg/hm2)>箭竹-桦木林(6.5×103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玉盛 郭剑芬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2期 359-3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与季节动态、C库及养分库的研究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现存量分别为8.99 t·hm-2、7.56t·hm-2和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永春 勾影波 等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4期 44-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农田土壤枯枝落叶分解代谢过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田土壤枯枝落叶分解速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分解速率的高峰值主要是在7,8月份.通过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土壤枯枝落叶分解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弹尾类动物、线虫类动物、无机磷转化作用和土壤含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延玲 周广胜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3期 317-3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利用大兴安岭地区根河落叶松(Larix gmelini)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实际观测资料验证CENTURY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林业经营管理方式对兴安落叶松林碳循环的影响,指出:1)目前兴安落叶松林是一个碳汇,每年净吸收碳2.65 t*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波 刘庆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2年8卷3期 234-23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亚高山针叶林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主体,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作用.本文作者对川西地区典型的不同恢复阶段的人工云杉林、迹地、次生林和原始林下苔藓与枯枝落叶层贮量和持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云杉林在生态恢复过程中,苔藓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娓 郭继勋 《生态学报》 2002年22卷5期 655-6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静态气室法的测量结果,分析了羊草群落土壤呼吸量和枯枝落叶分解释放CO2量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地上生物量,枯枝落叶分解量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整个观测期内,羊草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呈现单峰曲线,8月中旬达到最大值13.27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慈英 阮宏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9期 1077-10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宁镇山区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凋落物的分解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6种土壤酶的生化活性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林型土壤中均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随森林的生长周期而发生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晓霞 王志明 等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45卷2期 30-34,40页
【摘要】 在林间应用25%嘧菌酯悬浮剂对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进行共同药效测定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药效测定中,200 g(a.i.)· hm-2剂量防治落叶病效果为86.0%;250g(a.i.)· hm-2和300 g(a.i.)· hm-2剂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金玲 张鹏 等 《河北林业科技》 2015年6期 51-52页
【摘要】 通过对坝上地区落叶松枯死的时间、地点、面积、死亡率、根系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1980年以来的气象数据进行调查、整理和分析,查清了落叶松大面积死亡现象是由极端气候和苗木窝根引起的,而病虫害的发生则加快了落叶松的死亡速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云 赵淑波 等 《吉林农业》 2015年23期 89-89页
【摘要】 延边州落叶松苗木立枯病对落叶松苗木产生极大危害,严重发生时能引起苗木大量死亡。该病病原菌主要有腐皮镰刀菌、茄丝核菌、腐霉菌和链格孢菌等。因为发病时期不同,可出现种芽腐烂型、茎叶腐烂型、幼苗猝倒型和苗木立枯型4种症状类型。对该病的防治主要以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崇颖 王志明 等 《吉林林业科技》 2013年5期 30-32页
【摘要】 利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对落叶松枯梢病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300 g · hm -2和350 g · hm -2防治落叶松枯梢病,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4%和66%,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落叶松枯梢病;25% 阿米西达悬浮剂;防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 杨斌 《吉林农业》 2013年12期 54-54页
【摘要】 作者根据本地(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多年工作经验,探索出的一整套苗圃控制落叶松枯梢病技术和工作程序,总结并提出疫区苗圃内控制落叶松枯梢病的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大川 邓勋 等 《中国森林病虫》 2012年31卷4期 1-5页
【摘要】 把从以色列引进、室内抑菌试验显示对苗木立枯病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腐霉Pythium sp.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绿木霉Trichoderma virens菌株T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根柱 王贺新 等 《辽宁林业科技》 2008年3期 10-12页
【摘要】 对辽宁东部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的花曲柳、蒙古栎、水曲柳3种林型种子进行带菌状况检测,将新成熟种子、在林下置放2个月和在林内枯枝落叶层下置放2个月的种子取回实验室,对其种壳表面上清液中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计数分析,并把剥离种衣的种子在三大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尤冬梅 马广礼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7卷6期 51-53页
【摘要】 水杉为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由于人为干扰等原因.目前水杉自然更新困难.枯枝落叶层是森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室内设置了O cm、1 cm、2 cm、3 cm、4 cm以及5 cm 6个枯落物厚度梯度,模拟研究枯落物厚度对水杉种子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剑芬 杨玉盛 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45卷2期 289-292页
【摘要】 对中亚热带木荷和杉木人工林(monocu1ture plantations of Schima superba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15年生)枯枝落叶层(包括Oi、Oe和Oa层)DOC浓度及季节动态的研究...
【关键词】 溶解有机碳(DOC);季节动态;枯枝落叶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剑芬 林鹏 等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年26卷1期 41-44页
【摘要】 通过对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及在其采伐迹地上营造的33年生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枝落叶层各组分热值及能量现存量的研究表明,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枯叶的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从未分解层(L层)到半分解层(F层)均不断下降.格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亚拉图 哈斯巴根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4年23卷6期 5-6页CSCD
【摘要】 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苦豆子的落叶和枯茎含有丰富的可做为饲料利用的营养物质,具有重要的饲用意义.苦豆子在饲用植物研究上尽管被认为是有毒植物,但它是额济纳蒙古族牧民传统利用的饲料资源,在民族生态系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吉 邵玉琴 等 《农业环境保护》 2002年21卷6期 543-545页
【摘要】 在内蒙古荒漠化草原皇甫川地区,采用网袋法比较研究了具有优势分布的禾草、松树叶和杨树叶的枯枝落叶的分解速率,建立了有机碳残留量与时间的动态模型.不同枯枝落叶在其分解中营养元素的转化并不相同,禾草和油松叶的氮、磷均较快释放,而分解快速的杨树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佳峰 郭钰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4期 1025-10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关帝山林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为对象,将枯落物分为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基于厚度将其划分为8组,探究枯落物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厚度对林地天然更新的影响,以推动华北落叶松天然更新及生态恢复.结果表明:枯落物未分解层厚度在0.32~0.83 c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蒙 李凤日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3期 779-7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1972和1974年分别在黑龙江省江山娇林场及孟家岗林场设置10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8块抚育间伐样地、2块对照样地),采用连年复测数据,分析抚育间伐对人工长白落叶松样地枯死与单木枯死的影响.基于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建立了...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抚育间伐效应;Logistic回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晓华 黄志群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2期 345-35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比较我国亚热带地区19年生阔叶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土壤碳氮储量,探讨树种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结果表明:阔叶人工林0 ~40 cm土层碳储量平均为99.41Mg·hm-2,比杉木人工林增加33.1%;土壤氮储量为6.18 Mg·hm-2,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冉淦侨 王楠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3年10期 131-1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进一步明确枯草芽孢杆菌BS24对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生防作用,分别对BS24菌株在苹果叶面上的定殖作用及其对叶面其它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田间条件下,BS24菌株能在苹果叶面成功定殖,但随时间的变化呈下降趋势;在无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春 罗京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3年24卷8期 2135-214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0年采用挖壕法,利用Li-8150土壤碳通量全自动观测仪对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实验林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各组分呼吸通量进行昼夜观测,研究土壤呼吸通量的昼夜和月变化特征,以及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各月份落叶松的枯枝落叶、根和矿质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可 韩海荣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12期 3173-318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L1-81 00土壤CO2通量测量系统,对山西太岳山马泉林场不同择伐强度的幼龄油松人工林生长季土壤总呼吸速率、土壤分室呼吸速率及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湿度进行观测,研究了择伐后林地土壤呼吸的特征,分析了土壤呼吸影响因素,探讨了土壤呼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茜 刘增文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2年23卷3期 595-60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将小叶杨分别与其他11个树种枯落叶粉碎混合后进行室内分解培养,分析不同树种枯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2个树种枯落叶单独混土分解均明显提高了土壤脲酶、脱氢酶、磷酸酶活性和有机质、碱解N含量,但对土壤速效P含量和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