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6
- 12
- 7
- 2
- 1
- 1
- 7
- 7
- 5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曹亚苏 范敏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8期 1-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景观格局是影响植物物种多样性(PSD)和功能多样性(PFD)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目前对景观格局动态的作用机制仍然不清楚.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丘间低地、湖泊和建设用地镶嵌分布,形成了复杂的景观格局,是揭示这种机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世苹 游翠海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44卷4期 291-30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量观测是定量描述土壤-植被-大气间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的基础.涡度相关技术作为直接测量植被冠层与大气间能量与物质交换通量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通量观测标准方法.随着涡度相关技术在全球碳水循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长期连续的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屹立 王斌 等 《生物多样性》 2016年24卷1期 30-3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的分布格局是物种分布格局的重要内容.局域尺度内因地形差异引起的生境异质性是地上生物量分布格局形成的环境基础.本文以弄岗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a动态监测样地2011年第一次普查数据中每木个体为研究对象,尝试以每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云 王婷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1期 1179-11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木札岭世界地质公园3 hm2的温带落叶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胸径结构、群落分类和主要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显示:样地内共有木本植物31科52属85种,以蔷薇科、桦木科、卫矛科、忍冬科、杨柳科和槭树科为主,锐齿槲栎(Q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屹立 王斌 等 《生物多样性》 2015年23卷2期 183-1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多种机制的交互作用而形成,是探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基础.北热带喀斯特季节性雨林是我国北热带石灰岩山地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被,其生境的典型特征在于土层浅薄、岩石裸露率高、贮水能力低和周期性水淹,以及富钙强碱性环境等.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宁 王美菊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5年26卷5期 1297-130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红松阔叶林是中国东北山区地带性顶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长白山是研究温带森林对大气降水变化正负反馈的理想地带.本文以长白山原始红松阔叶林为对象,研究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5-9月的生长季中,土壤微生物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靳静静 张钦弟 等 《生态学杂志》 2014年33卷9期 2316-23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山西七里峪地区白桦种群的生活史动态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本文对七里峪高海拔地区白桦种群的生命表特征、年龄结构、存活曲线以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里峪地区白桦种群径级结构呈纺锤形,属衰退型种群;白桦种群的存活曲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卜庆国 庞保平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1期 135-1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给马铃薯田蚜虫种群监测及防治提供必要的基础,田间实地调查了呼和浩特地区马铃薯田蚜虫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地区马铃薯田中的蚜虫主要为桃蚜(Myzus persicae)和棉蚜(Aphis gossypii),其在田间的空间格局为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东云 黄晓磊 等 《生态学杂志》 2012年31卷11期 2914-292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天津1999、2003、2007年的3期TM影像为数据源,获得天津湿地类型转移概率矩阵,然后利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天津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天津湿地总面积先增加后减少,总面积从1999年的3120.89 km2增加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晓榕 陈阳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2年49卷6期 1598-16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2010-2011年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格根塔拉草原对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B.-Bienko)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种群空间格局为随机分布;亚洲小车蝗于6月中旬开始孵化出土,1~3龄蝗蝻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柳 张龙田 等 《兽类学报》 2011年31卷3期 226-23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通过种群个体识别、社区监测网络、样线调查和村寨访问等方法对尚勇保护区亚洲象的种群动态和季节性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在尚勇保护区的亚洲象种群数量约为68头;拍摄到亚洲象共计347头次,通过个体识别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清贺 刘世梁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10期 2343-23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GIS、RS技术,以云南漫湾水电站为例,对电站建设前后库区景观格局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74-2004年的30年中,林地与灌丛面积呈现减少趋势,草地、农田、水域和建设用地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景观总体呈现破碎化与离散分布的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文涛 仇贵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11期 3053-305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苹果全爪螨是影响我国苹果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为明确其在苹果树冠上的时空格局,在2007年5-11月整个生长季节,采用不同方位、不同层面随机取样的方法调查害螨数量.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Iwao回归测度法分析苹果全爪螨在苹果树上的分布型及其变化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小艳 常学礼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6期 1198-120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GIS技术分析了1985-2006年张掖绿洲农田和草地的斑块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985-2006年,农田以未变斑块和延展斑块为优势斑块类型,草地的优势斑块则为未变斑块和收缩斑块.农田和草地斑块动态格局的共同点是:未变斑块平均斑块面积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宾 李小玉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11期 2216-22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综合运用GIS、RS及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锦州湾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TM、2000年ETM和2007年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在类型和景观2个水平上分别对研究区的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5年间,研究区的景观格局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赛霞 彭焱松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10年28卷3期 315-3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每木定位监测方法分析了后河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hm2固定样地主要乔木树种6年的(2001~2007年)动态变化.样地主要分布有14种普通树种和5种珍稀树种.对这19个树种胸径≥5 cm的林木动态进行分析.2001年,样地有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大川 卢志军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10年28卷6期 711-71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三峡大坝下游的湖北宜都关洲设立1个40m×40m的同定样地,利用高度分级,比较2008与2009年两年间的疏花水柏枝(Myricaria laxiflora)种群数量动态,并运用点格局的Ripley's K函数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及种群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健 田光进 等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6期 1257-126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选取海拔、坡度、到河流距离、铁路距离等21个驱动因子,利用CLUE-S模型对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的Kappa系数为0.8014,具有较高可信度.利用模型对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耕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全泉 田光进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4期 721-7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1990、1995和2000年三期Landsat-TM/ETM+遥感影像解译的江苏省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运用GIS的缓冲区分析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对南京、苏州、无锡和常州4市10年来的城市扩张规律和动态格局变化模式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在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祥征 林英志 等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0期 2123-212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地系统动态模拟对土地利用规划、国土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基于经验统计的方法、多智能主体分析的方法、栅格邻域关系分析的方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土地系统动态模拟系统(DLS)方法是当前开展土地系统动态模拟的主要手段.本文综述了上述4种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态学杂志》 2009年28卷11期 2353-23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海岸带景观动态是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研究了1994-2005年快速城市化阶段上海海岸带的景观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人类干扰导致了海岸带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隔离程度加大,景观多样性增大;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克 邓紫妍 等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25年29卷2期 186-1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明确肺结核流行的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为肺结核空间流行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Dagum基尼系数、重心-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及时空跃迁分析2006-2020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率的整体和局部时空动态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啸林 吴友贵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2期 21-3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百山祖常绿林是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保存较好的森林类型,群落结构复杂.本研究以百山祖25 ha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简称百山祖样地)为平台,对样地内胸径(DBH)≥1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其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士玲 杨保国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8期 1021-10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树干径向生长量(GROrate)和水分亏缺量(TWD)是树木响应环境因子的重要表征,分别受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也不同.研究径向变化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关系,对了解树木生长和生理特性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利用高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学红 王巍伟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12期 128-14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是研究群落尺度森林动态变化的最优途径之一.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CForBio)始建于2004年,是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ForestGEO)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CForBio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一般为20 h...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研究;大型森林动态监测样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冰 朱湾湾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9期 1310-13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最关键的组分之一.研究降水量变化下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的时间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联系,可为深入理解降水格局改变下脆弱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调控机制提供数据支撑.该研究基于2014年在宁夏荒漠草原设立的降水量变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瑞霞 郭屹立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2期 13-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幼树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的重要组分,关系着森林的群落结构和生长动态.因此,开展幼树更新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对森林群落动态至关重要.本文以广西弄岗桂西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明慧 陈昭铨 等 《生物多样性》 2023年31卷9期 82-9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结构受生境过滤、扩散限制、种内和种间相互作用等多重过程的影响.研究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物种关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利于揭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探索群落稳定演替的生态过程.季风常绿阔叶林作为我国热带-亚热带交错区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鲁梦珍 曾馥平 等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4期 33-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树木死亡在森林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因子是影响树木死亡的重要因素.为了阐明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林死亡个体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本研究以木论25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两次木本植物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死亡个体的物种组成、径级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芸芸 郝占庆 《生物多样性》 2022年30卷7期 239-2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性系统是被子植物繁育系统的核心,决定着植物种群的遗传特征、进化方向与速度,在种群动态、群落结构及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维持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被子植物性系统的发展历程及研究方向,总结了近30年基于性系统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包括性系统的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守江 尤优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年33卷3期 350-35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3S技术作为信息获取和处理的手段,将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植被变化研究的传统方法相结合,对小相岭山系主要植被类型在近30年发生复杂相瓦转化的主要表现和动态变化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针阔叶混交林与针叶林的变化趋势相似,在30年中持续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世彤 吴浩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7期 749-7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黄梅秤锤树(Sinojackia huangmeiensis)当前唯一的野生种群为依托建立了1 ha的固定样地,研究了黄梅秤锤树野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的径级结构、黄梅秤锤树的空间分布格局、种内与种间空间关联性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怡超 赵莹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8期 841-8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河岸带是河流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错带,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河流的冲刷与地势的作用使得河岸带往往形成弯道,弯道内外两侧水流速度、泥沙性质与植物繁殖体聚集程度不同,影响到植物生长与种群动态,可能导致河岸带弯道凸岸、凹岸两侧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和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德鑫 刘向 等 《生物多样性》 2018年26卷7期 655-6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已有大量研究利用功能性状或系统发育来推断群落构建机制,然而不同过程可能会导致相似的格局.本文基于对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去除处理后群落恢复过程的跟踪调查,对比了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物种定殖与消失过程对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杰 罗亚皇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2期 163-17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多样性演化和维持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环境要素中,地质和气候的影响最大.地质和气候过程对青藏高原及毗邻区植物多样性的演化和维持的影响尤为强烈.本文从不同时空尺度综述了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季风气候演变、冰期旋回的气候波动及偶联的环境变化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华 陈智发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3期 255-2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冷杉林是玉龙雪山东坡保存最完整的森林植被,为了更好地了解其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按照CTFS (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的样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隋丹丹 王悦 等 《生物多样性》 2017年25卷4期 382-39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窗数量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对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物种共存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 ha动态监测样地2015年的植被调查数据,结合无人机航拍图像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样地内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正虎 王传宽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2期 1257-126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会显著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群落结构、生物量C:N:P化学计量及其代谢活动。然而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C:N:P化学计量的时间格局及其协调关系还不明确。为此,该研究收集了2016年5月以前发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辉荣 周新年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2年30卷3期 230-2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长期跟踪复测数据,利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3个结构参数,研究了4种不同强度择伐(弱度13.O%、中度29.1%、强度45.8%、极强度67.1%)后天然林林分空间结构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弱度和中度择伐后林分平均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呈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