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
- 35
- 8
- 6
- 1
- 1
- 5
- 5
- 4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李韦 李化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8年33卷12期 1425-14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栽培黄芩和野生黄芩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收集不同产地栽培和野生黄芩共30余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黄芩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并对黄芩苷、黄芩素和汉黄芩素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国药典>方法对黄芩的浸出物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河北和内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磊 孙平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21卷9期 2251-2253页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比较野生与栽培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掌叶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含量,利用聚类分析对测定结果进行分类,通过相关分析研究海拔对掌叶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野生掌叶大黄中芦荟大黄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慧森 张宏伟 等 《中草药》 2024年55卷23期 8197-82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鲜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指纹图谱及多指标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鲜地黄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PDA法建立鲜地黄指纹图谱,烘干法测定水分,药材横断面图像面积比值采集测定菊花芯指数;运用《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莉 梁翠云 等 《中药材》 2024年47卷10期 2448-2453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河北省顺平县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的种类、蕴藏量和分布特征,为该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样线调查和走访调查等方法对顺平县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进行实时记录,采集标本,后期通过资料汇总,对物种类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甘家霞 李豆豆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24年26卷8期 1332-1336页ISTICCA
【摘要】 失眠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酸枣仁是常用的具有养心安神、改善睡眠功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是治疗失眠类中成药及保健品的必备药味.然而,野生资源锐减、种植技术落后、基于品质的品种选育滞后等问题限制了酸枣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慧 王素娥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26卷10期 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从化学成分及农药残留两方面,比较青钱柳野生品与栽培品的质量差异,为青钱柳的合理利用及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黄酮类成分异槲皮苷、槲皮苷、阿福豆苷为含测指标,采用HPLC法对青钱柳的野生品与栽培品进行测定,并通过气相色谱法检测青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俊玲 刘艺 等 《新疆中医药》 2024年42卷5期 73-76页
【摘要】 目的 采用熵权TOPSIS模型,初步探讨新疆不同产地肉苁蓉野生和栽培品的多元指标质量差异.方法 采用HPLC测定10批新疆不同产地肉苁蓉中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并测定水分、总灰分的含量,借助熵权TOPSIS法构建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丰璞 高莹 等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47卷5期 56-61页
【摘要】 目的 对礼泉县药用植物种类、分布、栽培与野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地中药资源现状,为礼泉县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 以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调查、标本采集与制作、普查数据整理等对礼泉县中药资源从植被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双鸽 赵亚臣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23年48卷14期 3722-37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比较野生和栽培宽叶山蒿生长和叶片品质的差异,为宽叶山蒿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集生长于不同海拔的宽叶山蒿野生品和栽培品,测定农艺性状,出绒率,叶绒燃烧热解质量,挥发性成分、黄酮类和酚酸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宽叶山蒿栽培品较野生品更加高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敏 李紫琴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47卷6期 776-782,811页ISTIC
【摘要】 目的:调查枣庄市山亭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明确山亭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现状,为进一步探讨山亭区中药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走访栽培基地等方法,对山亭区野生和栽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山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茸 尹海波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5卷4期 48-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东北三省产野生与栽培龙胆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区22批次龙胆样品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以独立样本t检验,辅以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统计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22个产地龙胆样品含量均达到2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荣 凡强 等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23年52卷5期 453-464页
【摘要】 陈皮是著名传统中药,药材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品种的干燥成熟果皮.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并结合近现代相关研究成果对陈皮的基源进行考证,包括基源植物、原产地及种植历史、有效成分及药效分析、分子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博洋 李文龙 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3年25卷8期 33-52页
【摘要】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物质需要经过糖转运蛋白运输到其他器官进而发挥其重要功能.SWEET(sugars will eventually be exported transporters)是一类可实现糖类物质运输的蛋白,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济齐 魏晓芳 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3期 105-110页
【摘要】 查阅相关文献,从中药材混淆掺伪鉴别、栽培品和野生品鉴别、不同产区鉴别、不同药用部位鉴别、中药材与炮制品鉴别5个方面对热微扰下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进行简要概述,发现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可以提高光谱分辨率,基于整体性直接对药材粉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钱广涛 薛涛 等 《世界中医药》 2018年13卷12期 2949-2955页ISTICPKUCA
【摘要】 半夏(Pinellia ternata)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巨大,致使半夏野生资源不断破坏、濒临枯竭,人工种植是解决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的有效途径.由于人们缺乏对半夏科学化种植的知识和技术,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产量.低、品质差等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林雷 沈真辉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25年41卷2期 574-58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麦角硫因是具有较强抗氧化和抗炎作用的天然抗氧化剂,已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广泛应用,食用菌(含野生和栽培)是最大宗的能够天然合成麦角硫因的生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食用菌中麦角硫因的含量、生理功能、提取检测、合成基因及途径、通过菌丝体发酵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成才 向增旭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17卷12期 44-47页
【摘要】 目的:对百蕊草栽培品和野生品紫云英苷、百蕊草素工和山柰酚含量进行比较分析,为百蕊草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 (250 mm×4.6mm,5μm),以甲醇-0.4%磷酸溶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志敏 刘艳华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3期 614-62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TTC法测定2个野生烟草材料(花烟草、哥西氏烟草)和1个栽培品种(K326)的花粉活力及其日变化情况,通过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3个烟草材料的柱头可授性、利用直接授粉法测定不同开花天数柱头可授性变化,并通过估算花粉胚珠比(P/O)、杂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翔 喻本霞 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年4期 839-844页ISTICPKUCSCD
【摘要】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种,重点品种143种,占重庆市重点品种的7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俊 戴思兰 《植物学报》 2009年44卷5期 526-5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菊花(Chrysanthemum×morifolium Ramat.)是花卉王国中的一朵奇葩.她起源于中国并被传遍世界.在1 600年的栽培历史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园艺栽培技术,经培育形成了近3万个品种,其变异类型之丰富被称为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世华 李绍清 等 《遗传》 2007年29卷4期 455-46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嵌合基因orf79和orfH79分别被认为与BT-型和HL-型水稻CMS有关,两者具有98%的同源性,并且其DNA序列只存在4核苷酸的差异.对于这两个嵌合基因,前者来源于栽培稻(Oryza.sativa L.),而后者则来源...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orf79和orfH79;稻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年23卷5期 491-49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从野生稻遗传资源在育种中的作用出发,概述了栽培稻与野生稻远缘杂交和多倍体化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对远缘杂交中的杂交不亲和性以及杂种不育等问题采用激素处理、胚挽救等途径解决,对所获杂种从形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鉴定,对栽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汉勇 魏兴华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年6卷1期 96-1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1949年以来,中国共引进国外普通栽培稻品种(系)23890份和野生稻种质资源2201份,这些资源中许多已被直接或间接用于生产或育种.其中,年种植面积超过6.67万公顷的品种23个,年种植面积0.667~6.67万公顷的品种75个;直接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毅 蒋舜媛 等 《中草药》 2003年34卷10期 附12-附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从事羌活研究的实践,对羌活的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导致资源危机的内外原因等进行剖析,为羌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羌活资源面临严重危机;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区域狭窄,恶劣的气候环境和生态破坏,缺乏资源保护措施、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思宏 尹秀梅 等 《中草药》 2002年33卷9期 846-84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长白山地区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核磁共振特征图谱.方法采用赵天增总提取物通用方法,用液-质联机作比较,同时以长白红景天作对比.结果采用赵天增总提取物通用方法,薄层层析后都可以得到有效成分红景天苷特征明显的核磁共振特征图谱,长白红景天有...
【关键词】 长白山地区;野生和栽培高山红景天;长白红景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华英 李允尧 等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40卷3期 284-28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丹参为常用中药,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清心除烦之作用.目前主要用于扩张冠状动脉,抵抗血栓形成,增强微循环,抑制转氨酶上升等方面.同时还具有解热、抗菌消炎作用,尤其对治疗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具有显著疗效[1].野生丹参资源已不能满足药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思罗 覃瑞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年19卷5期 353-35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药用野生稻具有多种抗病虫性,是水稻品种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之一.本研究采用与栽培稻遗传图第4连锁群中与RTSV和Glh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RZ262及其筛选出来的BAC克隆作探针,对药用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供试探针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宝荣 《生物多样性》 1998年6卷1期 63-7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由于近年来栽培稻众多改良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使之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地方品种,造成栽培稻基因源的大量基因流失,导致栽培稻品种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狭窄以至不能承受新病、虫害和不利环境的袭击.同时,由于人们长期施用杀虫剂、灭菌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农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虞文妹 武煦峰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2年23卷12期 3210-3211页PKUCSCDCA
【摘要】 大黄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其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植物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关于大黄的描述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点 吴玉霞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年38卷2期 56-59,65页CSCD
【摘要】 新疆野苹果是我国重要的野生果树资源,在栽培苹果起源研究和砧木利用方面有重要价值.本文在收集整理近年来有关新疆野苹果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苹果砧木利用角度,就新疆野苹果对主要生物逆境、非生物逆境的抗性以及与主栽品种的嫁接亲和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叶青 胡云飞 等 《德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29-32页
【摘要】 目的:考察九华黄精"九蒸九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法提取取样品,HPLC法测定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色谱条件:Waters Sunfire TM C18柱(4.6*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毅 王艳 等 《西部中医药》 2012年25卷11期 8-11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甘肃乌拉尔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的分离,对甘草同属不同品种内生菌的优势菌种进行初步鉴定,比较二者的生理活性差异.方法:采用NA、PDA培养基对甘草野生与栽培品内生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以分离频率比较判断各自优势菌种.结果:野生甘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宣新中 蔡中齐 等 《中国药业》 2012年21卷22期 38-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充分利用和开发藤梨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样品1中总黄酮的含量为6.99%,样品2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96%,样品3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27%.结论 栽培藤梨根中总黄酮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巧珍 黄政德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2卷11期 27-3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比较市售9批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差异.方法 按照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采用HPLC测定9批市售丹参药材中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 丹参酮ⅡA含量6号(安徽野生)样品最高,为0.3093%;8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文蓉 王雪岩 等 《西部中医药》 2011年24卷10期 11-14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对甘肃栽培柴胡与野生品柴胡的生药学比较研究,以确定柴胡品质的评价依据.方法:采用传统鉴别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从来源、性状、显微、理化及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等方面对甘肃野生与栽培柴胡进行研究,确定其品质优良度.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谷强 吴海峰 《中国现代中药》 2009年11卷11期 8-1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国的人参资源包括野生人参和栽培人参,栽培人参的变异类型较多.栽培人参依据根和根茎的形态可分为3类:(1)大马牙(根形粗短,须多,产量高);(2)二马牙(根形较长,须少,产量略低);(3)长脖类(根形美观类山参,根茎细长,须长,生长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华 杜勤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24卷1期 59-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不同品种的青天葵药材进行质量标准的比较研究,初步建立青天葵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集不同来源的青天葵野生种和栽培种,按叶片大小分为大叶、中叶、小叶3种,并采集青天葵替代品--同属植物毛叶芋兰,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检测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年军 李伟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24卷2期 41-4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皖东地区丹参栽培品的质量,为该地区建立GAP基地提供丹参质量参考数据.方法:采集试验栽培丹参样品,用色谱法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结果:丹参栽培品和丹参的标准品的色谱主斑点一致;丹参酮ⅡA的含量为0.43%.结论:可以在安徽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成明 刘晓清 等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2年4卷10期 58-5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为豆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以根和根茎入药,是我国主要的常用中草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行业[1,2],80年代后,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人们开始研究人工栽培技术[3,4,5],在野生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爱敏 孙明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26卷1期 62-63页ISTIC
【摘要】 <篇首> 对于栽培与野生黄芪,现有分析方法主要是对少数黄酮类、皂苷等脂溶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不一定全面反映出两者的差异性.而对不同生存环境下的黄芪,在缺少大量化学对照品和疗效组分不清楚的情况下,采用"黑箱"方法,对水溶性与脂溶性组分进行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