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9
- 14
- 15
- 9
- 3
- 2
- 1
- 7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蔡华安 廖若夷 《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1年02卷11期 38-39页
【摘要】 对临床上常用的桥式运动从应用解剖、肌动学、运动学、生物力学等方面进行分析,探寻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及其应用价值,并提出常见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指导临床更好地掌握这一训练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劼 易毅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38卷5期 707-71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渐进式步行运动锻炼对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后患者活动能力及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CABG患者8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CABG常规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华群 《湖南中医杂志》 2016年32卷5期 91-93页
【摘要】 目的:观察蜡疗联合桥式运动治疗腰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肌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蜡疗联合桥式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片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98.8%,组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扬政 传播康复新技术,推广治疗新理念-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 2012年
【摘要】 研究目的:本研究尝试将表面肌电图引入桥式运动,分析膝关节屈曲角度与下肢主要肌群收缩的相关性,同时判断轻瘫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区别,为偏瘫患者利用桥式运动提高相关肌肉肌力提供临床指导意义.研究方法:12名脑卒中偏瘫患者按有无肌张力增高分两组,无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王希悦 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2012年
【摘要】 目的:观察强化个体化桥式运动对偏瘫病人平衡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发病2-12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个体化桥式运动训练组(A组)和强化个体化桥式运动训练组(B组),A组予个体化桥式运动训练每天1次,每次运动10~15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廖志平 2015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2015年
【摘要】 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桥式运动下竖脊肌与多裂肌表面肌电(sEMG)信号变化特征,为桥式运动的临床应用提供电生理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例健康同龄成年人(正常组)与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患者组),对两组受试者行桥式运动时的竖脊肌与多裂肌sEM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丁旭 2014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目的观察强化经典桥式运动对目前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恢复起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桥式运动康复组(A组)和普通康复对照组(B组),A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强化桥式运动,B组常规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平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天佳 吴小平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年34卷3期 227-22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抓握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良肢位摆放、体位转换、偏瘫肢体被动活动、翻身和桥式运动、床边坐站训练、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美红 时美芳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年29卷12期 830-83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作业疗法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92例,随机分为2组.运动疗法组(n=46)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在接受临床常规处理的同时先后予以床上摆放良肢体、被动关节活动、桥式运动、神经促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钦刚 贾晓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年27卷6期 374-37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桥式运动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功能训练中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运动训练方法,也是早期康复训练的主要方法之一,它能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但目前国内外对桥式运动进行深入研究的报道却不多.为探讨偏瘫患者做桥式运动时健侧、患侧用力情况及健侧代偿程度,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志宏 《双足与保健》 2018年27卷7期 64,66页
【摘要】 应根据患者处于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的不同,采取心理护理、体位摆放、肌肉按摩、关节被动活动、握手训练、起坐训练、桥式运动、早期床上活动、日常生活锻炼等早期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要采取心理护理、患肢护理、防止血液高凝状态护理、静脉护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定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年21卷18期 24-2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组90例患者由护士进行踝关节护理,包括下肢的正确摆放.伸髋、屈膝、背屈踝运动、桥式运动等,对照组60例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3周后,以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雪梅 刘肇清 《现代护理》 2002年8卷5期 334-33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病人在发病早期进行床边康复的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50例病人在发病早期进行床边康复护理.主要采取卧床期康复护理:包括床上的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桥式运动、体位转换.离床期康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立霞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年10卷11期 926页
【摘要】 目的:探讨踝关节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踝关节护理,包括伸髋、屈膝、桥式运动以及背屈踝运动等;对照组采用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彩鸿 程敬亮 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年38卷9期 1589-1594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 探索运动通路不同位置水平梗死后慢性期脑血流改变模式及其差异性.方法 搜集43例左侧基底节区、17例左侧脑桥梗死患者及62名正常对照者(HC)行3D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扫描.采用SPM 8软件对脑血流量(CBF)数据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毕霞 王雪强 等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2年34卷3期 208-2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腰腹部肌肉在稳定平面与不稳定平面运动时表面肌电信号的变化.方法 采用FlexComp Infiniti十通道表面肌电分析系统测试33例健康青年人腰腹部肌肉的肌电信号.所有受试者分别在稳定平面和不稳定平面下各完成端坐、双桥运动、屈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天舒 王吉耀 等 《中华消化杂志》 2007年27卷11期 736-7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下调对胃癌细胞株MKN28和SGC7901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并合成OPN的小干扰RNA(siRNA),通过荧光标记测定2株细胞的转染效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OPN蛋白下调情况.实时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喻爱喜 陈振光 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2年25卷4期 307-3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复杂伤肢体离断再植的术式和效果.方法清创采用"三步法";骨固定先用骨圆针,待血供重建后再加用外固定器或石膏外固定;血管缺损取大隐静脉桥接;先缝后壁法吻合血管;缺血时间超8 h或软组织损伤重者行深筋膜切开减压.结果12例再植肢体全部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倪叶彬 段霞 等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33卷17期 1348-1351页ISTIC
【摘要】 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运动康复的发展、开展的模式、运动康复的团队、运动康复的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综述.目前运动康复指导人员参差不一,运动康复模式及运动形式、运动时间存在异同,针对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客观、科学的运动康复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凌瑜 陈豪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19期 4713-471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脑干梗死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的形态学分析,更全面地认识脑干梗死.方法:分析45例脑干梗死患者不同临床表现,并将磁共振检查结果按不同部位分类并统计.结果:本组病例临床有22例桥脑梗死表现为偏侧肢体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类似于大脑半...
【关键词】 脑干梗塞/放射摄影术;磁共振成像;人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锐 顾承雄 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5年21卷4期 234-235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总结46例不停跳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冠脉搭桥)加左心室室壁瘤闭式成形术的手术经验.方法在非体外循环及不停跳下以1.0~1.5mg/kg体重肝素抗凝.明确室壁瘤基底位置及其长度以2-0 Surgipro 843缝线平行左心室长轴加毡片行间...
【关键词】 心脏室壁瘤/外科学;冠状动脉分流术/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征 韦后清 《中国基层医药》 2001年8卷6期 515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喉返神经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我院近15年行甲状腺手术1447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41例,本文就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男12例,女29例.术前均行间接喉镜检查声带运动良好.声音嘶哑发生情况:①病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新杰 《特别健康》 2014年11期 16页
【摘要】 运动不当很可能会诱发心脏病,77岁的英国心脏病人艾克·赫里克却依靠运动成功控制了自己的病情,每天快步行走5公里是他成功的秘诀.他不仅治好了自己的心脏病,还实现了一个梦想——在跑步机上步行34563公里,相当于成功绕地球一圈.改变固有生活方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李扬政 2014年浙江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研究目的:"桥式运动"-选择性髋伸展运动,是病人早期床上体位变换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因姿势像"桥"而得名.可以减少褥疮的发生,能促进髋和膝的分离运动,增加患者对髋、膝关节的运动控制,以及腰部肌肉和髋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有利于患者步行功能的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傅建明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全国运动疗法大会暨"5·12"康复医学国际论坛 2009年
【摘要】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单侧忽略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单侧忽略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组(治疗组)32例,同时给予头皮针长时间留针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组(对照组)32例,在接受临床常规处理的同...
【关键词】 头皮针长时间留针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厉红 中国医师协会第二届康复医学论坛、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会议、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2005年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康复组利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待生命征稳定10-20天后,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康复治疗,康复组由康复技师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张巧俊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九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 2005年
【摘要】 目的:了解早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1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多项量表评分方法,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月时各评定一次.对照组采用相关的药物治疗+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如: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刘钦刚 第四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大会 2004年
【摘要】 目的: 对偏瘫患者做桥式运动时健侧和患侧用力情况进行定量分析,以便为提高训练效果提供依据.对象和方法1999年12月至2003年5月期间,对解放军康复医学中心的19例及对大连船舶神经康复医院12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2例,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马诚 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 2003年
【摘要】 背景:脑卒中患者常发生偏瘫侧肢体肌痉挛,严重影响其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常规康复治疗可暂时缓解,但远期效果不理想.目的: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对照研究, 在治疗的6周内观察患肢痉挛发生的情况,并对患侧上下肢的功能做治疗前后的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冯尚武 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 2002年
【摘要】 目的:探讨患侧单腿桥式运动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照康复治疗常规进行治疗,治疗组另给予患者下肢单腿桥式运动控制训练,每天2次,每次15分钟.两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石玉兰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 2001年
【摘要】 目的 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简称"PNF"是一种治疗性锻炼,通过治疗性锻炼,达到改善运动控制,肌力协调和耐力,最终改善功能的方法,它是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我国近几年应用较广泛,在临床实践中,PNF技术时脑血管病人特别适用,并能起到积极的治疗的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冉春风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 2001年
【摘要】 目的 探讨抗痉挛治疗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40例脑卒中患者均经头颅CT证实,脑出血11例,脑梗塞29例,年龄43-79岁,病程均在2个月以内.方法 上肢训练:Bobath握手、抗痉挛推压手法、对侧触摸手法、压髋训练等;下肢训练:下肢屈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蔡忠民 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 2001年
【摘要】 脑卒中是神经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诊断与抢救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随着死亡率的下降,70-80%的致残率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如何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是我们每个神经科医生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我科开展脑卒中康复已2年多,做了一定的工作,其中15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