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
- 4
- 19
- 17
- 3
- 2
- 2
- 6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莎 陈兴福 等 《中药材》 2011年34卷3期 332-335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以川产地道药材附子为材料,研究喷施烯效唑对其原植物植株形态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为附子高产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在附子生长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观测不同处理下植株主要形态特征并测定子根中总生物碱含量....
【中文期刊】 付玉豪 李凤梅 等 《生态学杂志》 2017年36卷7期 1965-197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集张士灌区下游彰驿站镇水田土壤及水稻植株样品,测定土壤和水稻植株各部位中总镉浓度及土壤中不同形态镉浓度,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水田土壤及糙米的镉污染现状,并根据镉在水稻中的迁移系数、富集系数、土壤中不同形态镉对植株的贡献率及镉形态与土...
【中文期刊】 郜舒蕊 赵志刚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10期 1925-192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丹参植株生长的影响.在丹参整个生长期内,动态观测植株株高、株幅及地径的变化,并对收获期丹参叶、茎、花果、根的生物量及其所占生物量比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烯效唑后,丹参植株形态发生明显变化,主要...
【中文期刊】 陈风晨 王长林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5年40卷22期 4389-439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12个居群条叶旋覆花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居群植株形态特征值、光合参数及化学成分含量,为条叶旋覆花种质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居群条叶旋覆花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多样性,植株形态特征值、光合参数及化学成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植株...
【中文期刊】 杨妮 苏伟敏 等 《抗感染药学》 2014年11卷4期 287-291页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品质优良的广西莪术的植株形态、药材性状特征,明确优良种质广西莪术的植株形态和药材性状的特征;为选育高产优质的广西莪术品种以及建立广西莪术种质资源数据库提供依据.方法:测量21份优良种质植株苗期、成熟期的外观形态,分析成熟期采收...
【中文期刊】 郭祖国 王梦馨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0期 3615-362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昆虫与植物之间色彩通讯是彼此信息交流的渠道之一,基于害虫趋色性研发的诱虫板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已广泛用于农林害虫的虫情监测、预测预报、大量诱杀以及天敌诱集和指引,效果良好.本文概述了昆虫趋光趋色机理、诱虫板诱杀害虫机制和诱虫板色彩、形状、...
【中文期刊】 陈蒙 林龙飞 等 《中草药》 2019年50卷13期 3237-32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是促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和提高临床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经典名方中药材基原的确定对其研发尤为重要,是保证质量、药效及安全性的源头.“术”入药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为经典名方中常用中药.但南北朝以前“苍术”“白术”均...
【中文期刊】 雷丽 郭巧生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9期 1818-1824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设置丹参与决明、辣椒、紫苏、玉米4种混作复合种植群体,分析4种搭配植物对丹参植株形态、根中干物质积累量、活性成分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通过根系隔离处理,初步探索4种搭配植物对丹参产量与质量形成的作用机制,从中选择适于与丹参建立复...
【中文期刊】 刘开桃 陈建祥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5期 1070-1076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了解区域内野生虎杖分布的基本情况,收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虎杖种质材料,为人工栽培虎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调查了解野生虎杖分布规律,以及贵州及其周边地区地理气候情况,确定调查线路;运用路线调查、走访调查等方法,考察不同地理气候环境...
【中文期刊】 邢豹 陈振华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7年33卷9期 110-11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分蘖、株高、植株形态是水稻理想株型的3个主要农艺性状.目前对水稻理想株型的分子调控机制认识还非常有限.而叶片形态建成是决定植株形态特征的主要因子,鉴定控制水稻叶片形态建成的关键基因至关重要.本研究通过筛选水稻突变体库,获得一份光合效率显著提...
【中文期刊】 岳敏 陈崇顺 等 《中药材》 2011年34卷1期 4-8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获得半枝莲多倍体植株.方法:离体条件下应用氨磺灵对半枝莲茎段外植体进行了不同浓度和时间的处理.结果:获得了半枝莲变异株,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变异植株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植株株型紧凑,叶片颜色深绿,叶型指数变小,茎段变粗,气孔、保卫细胞明显...
【中文期刊】 陈育平 王军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3期 525-53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紫外-B辐射与浓度倍增的CO2复合处理对大棚黄瓜(Cucumis sativus)生长发育过程中植株形态、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POD、CAT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形态方面,UV-B辐射明显降低了植株的株高...
【中文期刊】 魏胜利 王文全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1年23卷23期 4614-461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甘草地向部分形态特征地理变异规律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方法:采用样方调查的方法测定全国8省区35个旗县甘草野生种群的地上植株形态特征,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甘草地上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规律及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结果:(...
【中文期刊】 王晓锋 吴洋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33卷5期 8-10,25页 CSCD
【摘要】 以药用植物细叶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大田种植实验条件下,长期调节中波紫外辐射(UV-B,280 ~ 320 nm)对细叶远志植株生长发育、植株形态、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UV-...
【中文期刊】 李卫萍 魏长玲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9年44卷3期 454-45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收集来自国内各地的不同栽培紫苏种质50份, 种植后观察记录了20个形态特征, 采用GC-MS对叶片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确定其化学型.形态特征中不同紫苏种质的株高、叶颜色和形态、果实颜色和质量的多样性明显, 依据形态特征聚类分析结果, 5...
【中文期刊】 高文童 张春艳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9年43卷1期 37-4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雌雄异株植物根系生长,尤其是对邻近生长的不同雌雄个体的影响还鲜有研究.该研究以泥土∶河沙∶蛭石体积比为1∶1∶1的混合物为培养基质,分别在雄-雄、雌-雌和雄-雌3种组合栽培模式下对青杨(Populus cathaya...
【中文期刊】 周文利 《中药材》 2019年42卷2期 260-263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丹参苗期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丹参栽培中氮肥的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酰胺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对丹参苗期生物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不同形态氮处理下丹参苗期地上部生物量表现为铵态氮>酰...
【中文期刊】 柯树炜 吕金慧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9年35卷3期 47-5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开发植物内生真菌这一微生物资源,采用组织分离法从番木瓜植株的叶片、果实和茎中分离内生真菌.通过黄酮类化合物显色反应、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光谱法(UV),对番木瓜内生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初步分析,筛选出1株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菌株...
【中文期刊】 杨艺 王娜 等 《植物学报》 2019年54卷5期 596-60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铁线莲属植物在花部形态和结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遗传背景相对复杂.因此,在杂交育种前对其进行胚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大叶铁线莲(Clematis heracleifolia)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中文期刊】 张景波 李新乐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10期 3367-3375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降雨变化对荒漠优势植物形态特征、空间点格局及空间关联性的影响有助于预测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荒漠植物唐古特白刺和油蒿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10年的模拟增雨试验,运用Programita软件,采用Ripley...
【中文期刊】 吴训锋 罗勇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9年37卷1期 18-2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报道了产自滇东南的中国兰科植物—新记录种——聚叶钗子股(Luisia appressifolia Averyanov).研究发现,已往文献报道该种时,对其花部特征(如花颜色、萼片及花瓣形状、大小等)的描述仅依据腊叶标本,因标本严重失水导致描...
【中文期刊】 张欢 花莉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4期 983-99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分别采用秸秆炭(SBC)和果木炭(FBC)孵化锑(Sb)污染土壤,以番茄为受试植物进行盆栽实验,采用连续提取方法测定了各孵化土壤中的Sb形态,并将土壤中Sb各形态含量与番茄植株中Sb的积累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测定番茄植株的叶片叶绿素含量、...
【中文期刊】 李婉莎 王春涛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年34卷1期 28-32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叶的极性建立直接决定叶的平展性发育,极性改变导致叶形态异常,影响植物体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从拟南芥基因激活标签突变体库中分离到一个叶片边缘锯齿状表型的突变体(命名为pCB1294),该突变体同时表现出叶表皮腺毛形态发育异...
【中文期刊】 郭涛 李婉莎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年33卷6期 645-652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哥伦比亚(Columbia)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实验材料,用含有激活标记双元质粒pCB260的农杆菌浸花进行转化,构建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库.通过突变体的筛选和表型分析,获得了两株光形态突变体,...

【中文期刊】 李焘 林文媛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1年33卷2期 225-228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探讨菘蓝花药处于单核晚期的形态指标,并以适宜发育时期的花药为外植体,进行花药培养及单倍体诱导.实验结果表明,4℃低温处理2 d后,在含有6-BA 0.5 mg·L-1和NAA 1.0 mg·L-1的MS培养基上,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为23....
【中文期刊】 王红飞 尚庆茂 《植物学报》 2018年53卷2期 276-28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植物下胚轴伸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也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实现自养的必要前提.但下胚轴过度伸长容易造成幼苗徒长,使植株长势弱,抗逆能力差,不利于产量提高和品质改良.该文综述了被子植物下胚轴的发育过程、下胚轴伸长的细胞...
【中文期刊】 王丰青 谢彩侠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8年43卷21期 4203-4209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黄具有丰富的栽培品种和野生资源,育种历史超过100年.然而,地黄现有品种谱系不清,遗传基础狭窄,种质创新和育种手段落后,品种的选育已无法满足地黄生产的需求.该文综述了地黄物种及其分布、地黄植株形态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的品质概况以及100年来地...
【中文期刊】 董鲜 马晓惠 等 《中药材》 2018年41卷1期 8-12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明确其致病作用,为三七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经显微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尖孢镰刀菌,以一年生三七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栽培的方法,研究尖孢镰刀菌侵染对植株生长、光合作用...
【中文期刊】 高思涵 葛珏希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8年42卷9期 917-92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形态性状叶面积简单易测,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响应,指示生态系统的功能与过程.在野外测定叶面积时,叶片取样数量往往采用约定俗成的10-20片,但到底采集多少叶片才是最优和最具代表性,却少有探究.该研究以浙江金华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
【中文期刊】 方欧娅 贾恒锋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7期 738-74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青海省同德县高原河漫滩地区存在乔木状的甘蒙柽柳(Tamarix austromongolica),且在即将修建的水电站库区成林分布,引发了学者和公众在其是否属于古树而需要保护以及如何保护问题上的广泛关注.该研究利用树木年轮学方法,调查了水库...
【中文期刊】 尉莹莹 梁晨 等 《菌物学报》 2017年36卷10期 1369-13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辽宁丹东新发现一种软枣猕猴桃根腐病害,罹病植株叶片枯萎,老叶变干凋谢,最后干枯死亡.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分离法获得纯化菌株HMQAU150043和HMQAU150044.经形态学观察、ef-1a序列分析、mtSSU序列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
【中文期刊】 魏国芹 曹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0期 3267-327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盆栽平邑甜茶为试材,分别将盆浸没于5种浓度硫化氢(H2S)释放剂硫氢化钠(NaHS;0、0.02、0.05、0.1、0.2 mmol·L-1)水溶液,以及添加有次牛磺酸(HT;H2S清除剂)的NaHS水溶液中,10 d后调查根系形态构型、...
【中文期刊】 李巧峡 黄小霞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11期 1190-119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是具典型开放花与闭锁花混合繁育系统的植物, 其两型花的形态差异为花器官发育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模型.该文以不同光周期下生长的或在不同光周期间调换的紫花地丁植株为研究对象, 基于形态解剖学方法,研究了过...
【中文期刊】 蔡磊 秦燕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7年35卷5期 647-65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云南百部(Stemona mairei (H.Lév.)K.Krause)及其形态相似种金沙江百部(S.jinshajiangensis X.D.Cong et G.J.Xu)和变种滇北百部(S.jinshajiangensis va...
【中文期刊】 王丽丽 李利超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17年35卷4期 551-55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microRNA(miRNA)参与植物多种生理代谢过程,在调控植物形态建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164作为植物特有的miRNA,其主要的靶基因是NAC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茎、叶顶端分生组织的建立、器官的分化和植株衰老等过程.本研究以毛竹...
【中文期刊】 辛亚龙 邱芬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6期 1266-1269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多倍体育种技术对金铁锁进行多倍体诱导试验,以期获得金铁锁多倍体植株.方法:在组织培养条件下,利用秋水仙素作为诱导剂,对二倍体组培苗进行诱导,比较不同预培养时间和不同处理浓度、不同处理时间下秋水仙素对金铁锁进行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果....
【中文期刊】 马羚 马逾英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3期 572-575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确定藏药“榜间嘎保”基原植物之一高山龙胆的鉴别特征.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对其进行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特征的观察;组织、粉末图用显微描绘镜绘制,并对部分显微特征进行显微摄影.结果:确定了高山龙胆“无茎”“有茎”的药材性状、组织构...
【关键词】 高山龙胆“无茎”植株; 高山龙胆“有茎”植株; 性状鉴定;
【中文期刊】 权文利 产祝龙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32卷10期 34-4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紫花苜蓿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人工牧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干旱是影响紫花苜蓿分布及产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土壤水分不足可导致紫花苜蓿的形态结构发生一定改变,从而使植株能够更好地适应胁迫环境。同时,苜蓿植株体内可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
【中文期刊】 李猷 张斌 等 《应用昆虫学报》 2016年53卷6期 1387-139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本文描述了首次在贵州猕猴桃上发生的一种害虫——端齿材小蠹 Anisandrus apicalis (Blandford)。【方法】通过对当地修文县谷堡乡平滩村猕猴桃病树上小蠹的观察和形态研究,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此次发现的端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