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41
- 97
- 66
- 45
- 1
- 918
- 284
- 133
- 91
- 71
- 231
- 221
- 203
- 149
- 9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欧阳学军 宋柱秋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1期 90-9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鼎湖山物种分类学研究的历史,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采自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主模式标本共含202种生物 (亚种或变种) , 分属3界10门20纲54目104科146属, 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超 张培育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年43卷3期 589-59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实验通过模拟传统方法制作和保存蜡质标本,旨在探究制作和保存的不同阶段对3种沉水植物碳、氮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制作和保存标本的过程均会对沉水植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值产生影响.植物标本压制的过程显著降低了沉水植物平均碳稳定同位素值,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仁赞 李世晋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2年20卷6期 634-6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充分利用植物标本信息,从植物标本与物种信息系统数据库中对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维管植物标本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馆馆藏标本统计时已录入696298 号、716469份腊叶标本,分别隶属于354科5813属48707种(包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晓琳 赵志国 等 《广西植物》 2010年30卷6期 899-90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植物标本资源整合共享为主线,寻求和探索"信息孤岛"现象的原因,进一步体现共享整合的价值.通过开展深入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整合方式和共享模式,来实现植物标本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大才 孙航 《生物多样性》 2008年16卷4期 381-3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标本是植物空间分布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估算物种丰富度的主要数据资料.本文收集了有关数据库和标本馆的标本资料,以分析横断山区树线以上区域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现状和物种丰富度.将树线以上区域(4,100-5,500 m)划分成14个10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春蕊 刘演 等 《广西植物》 2008年28卷2期 278-2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更了解广西植物标本馆概况与各类标本构成情况,该文以标本馆信息数据库的标本信息为基础,分别从标本的种类、石山植物标本、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采集人等5个方面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在统计的20万份维管植物标本中,共隶属314科2 504属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和 《生物学教学》 2017年42卷1期 59-60页PKU
【摘要】 本文就动植物标本的特点、解说员应具备的艺术表达与知识修养,针对不同层次的观众,以解说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解说方法,提升解说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青锋 王勇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年19卷5期 421-42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Cissus quadrangularis L. 为材料用不同的技术处理并比较其收缩程度、色彩保真程度以及茎附属物的保留情况.试验了3种常规预处理方法及2种针对肉质组织的处理方法,并进行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
【关键词】 Cissus quadrangularis;标本馆技术;肉质植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安科 《生物学教学》 2006年31卷4期 52页PKU
【摘要】 在改变传统绿色植物浸制标本保存的方法上作了一些改进的尝试:绿色植物经保色、水溶性塑料聚乙二醇(PEG)处理后,制成不需加入甲醛、乙醇等防腐剂浸泡,能防霉防虫的标本,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作英 戴佳朋 等 《生物学教学》 2005年30卷7期 40-42页PKU
【摘要】 基于网络的植物标本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一种方法,是把植物标本利用WEB和网络数据库相结合的技术构建成适于学习、管理、研究等的植物标本管理平台.本文主要从本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设计、系统结构和运用等几个方面说明了如何构建植物标本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润美 肖凤霞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34卷4期 576-58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保色法对药用植物腊叶标本、 覆膜标本和树脂标本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经保色或未经保色处理后,将7种不同类型和质地的药用植物分别制作成腊叶标本、 覆膜标本和树脂标本,对比观察保色与未保色处理的3种标本的保存效果.[结果]未保色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秀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17卷9期 135-137页
【摘要】 药用植物采摘后至运达实验室进一步固色防腐处理之前,仍会有呼吸、代谢等生理变化.在此期间做好保湿、保鲜处理,防止失水萎蔫等伤害,对于后续制作高品质药用植物标本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历年文献从微孔膜、乙烯吸附剂、保鲜气体等方面来论述可使用的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成梓 刘小芬 等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23卷1期 37-39页ISTICCSCDCA
【摘要】 植物标本是植物信息资源的集合,是植物分类、植物生态、资源调查、药学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的凭证信息,可最大程度地提供查证比对之用.我们依照2008年6月制定的普查实施方案[1],经过4年多的调查,目前已完成浦城县、南靖县、上杭县、柘荣县、泰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卫华 黄琛 《中医药导报》 2010年16卷1期 76-77页ISTIC
【摘要】 目的:对原有绿色植物标本塑化法在保色制作工艺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良.方法:采用醋酸铜浸渍液煮沸法替代原有硫酸铜、氯化铜饱和溶液浸渍法.结果:改良方法制作的植物标本和原方法相比较,有着色时间缩短、保色效果更逼真、保色时间延长1倍以上、且制作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娟 高静 等 《甘肃中医》 2009年22卷7期 55-56页ISTIC
【摘要】 植物标本主要有干性植物标本(包括蜡叶标本和种子标本)和浸渍植物标本(包括防腐浸渍标本和原色浸渍标本)2种,主要对蜡叶植物标本和原色浸渍植物标本的制作和保存技术进行研究,并对相关实验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植物标本的制作及保存技术提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匡菊香 杨建文 等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5年28卷1期 10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院是一家高校附属医院,是教学实习的重要基地.1999年学院新开设了药学系,从此医院药剂科承担了学院药学系多门专业学科的教学任务,<药用植物与生药学>是其中之一,这是一门客观性、实践性强的自然科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宏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湘 黄衡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15卷24期 155-157页
【摘要】 植物标本在科学研究、教学陈列、艺术观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体内复杂的化学成分,使植物浸制标本的保色保存难度大大增加.本文参考、查阅了近几年植物浸制标本的有关文献,以植物的不同部位为实验材料,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浸制标本的制作技术研究,初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芳辉 唐敏 等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35卷11期 81-82页
【摘要】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药用植物标本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主流的药用植物标本有浸制标本、腊叶标本、新鲜标本.我们综合各种标本的优点,采用塑化技术制作出一种新型药用植物标本,既很好地保留了植物的原貌又方便移动,直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芳辉 易欣宜 等 《内蒙古中医药》 2017年36卷20期 129-130页
【摘要】 本文通过对原植物标本进行收集,并对其进行修剪、清洗处理,并采用甘油、醋酸、醋酸铜混合溶液进行固绿处理,之后放在乙醇、苯甲酸、甘油混合溶液中保存,以探究绿色药用植物浸制标本的新方法.多种绿色用药植物通过甘油、醋酸、醋酸铜混恶化溶液固绿处理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丽 周群华 等 《河南科学》 2016年2期 219-222页
【摘要】 配制了由乙醇、苯甲酸、甘油、氯化钠混合组成的新型植物标本保存液,植物标本经水煮法固绿处理后在该保存液中保存8年以上,大多标本色泽自然、无腐烂变质、形态逼真、立体感良好,比甲醛和亚硫酸溶液保存效果好。将四种主要成分按不同配伍制成保存液,考察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海峰 姜明雨 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12卷5期 43-44页
【摘要】 走出传统药用植物标本制作和保存的误区,利用新型高分子塑化材料对绿色药用植物标本进行处理,制成一种能够满足教学、绿色环保无污染的新型标本,提高药用植物标本在教学过程中的实用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广艳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21期 46-47页
【摘要】 植物标本在植物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有腊叶标本和浸制标本2种类型。该文阐述了腊叶标本在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及浸制标本的制作方法。笔者根据野外采集及教学经验,总结了植物标本在植物学教学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为植物学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极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晓铮 陈随清 等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8期 182-182,183页
【摘要】 采集制作药用植物标本是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介绍了河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在药用植物标本采集整理制作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标本后期整理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丽 马素好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2期 90-91页
【摘要】 目的:探索研究一种新的制备绿色植物浸制标本的方法。方法采集原植物标本,把原植物标本修剪、清洗后用醋酸、醋酸铜和甘油的混合溶液进行固绿处理。把固绿处理好的标本放进苯甲酸、乙醇和甘油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保存。结果多种绿色药用植物经醋酸、醋酸铜和甘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丽 周群华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45卷3期 86-87,90页
【摘要】 采集原植物标本,把原植物标本修剪、清洗后用醋酸和醋酸铜的混合溶液进行固色处理.把固色好的标本放入甘油和亚硫酸的混合保存液中进行保存.结果表明许多黄花带绿叶和白花带绿叶植物经醋酸和醋酸铜的混合溶液固色后,其色泽自然接近原植物的颜色.多数固色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海峰 陈幸运 等 《考试周刊》 2015年58期 167-168页
【摘要】 根据现有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原理,文章通过对不同药用植物制作方法和优缺点进行比较,探讨出适合各行业的标本制作技术,为今后的药用植物标本制作技术寻求新方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玉珍 《科技信息》 2014年10期 201-201页
【摘要】 药用植物标本是药用植物学教师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工具,作为一名药学实验工作人员,药用植物标本的制作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而腊叶标本则是最常见的药用植物标本。现将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做详细介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芦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33卷1期 55-62页CSCD
【摘要】 英国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Kew)是英国最大的植物标本保藏机构,也是世界顶级植物园之一.截止2012年12月31日,该园共有11635份采自中国的植物标本,含206科1 102属6 056种植物.它们采自除黑龙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晗 谭小燕 《科技视界》 2014年9期 203-203,304页
【摘要】 本文对市场上常见的植物标本类工艺品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为开发更加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标本类工艺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岚 雷耘 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45卷2期 284-289,298页
【摘要】 为了解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标本的概况,查阅了相关植物标本馆内的标本,并分别从标本种类、标本采集地、采集年代及馆藏地4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查阅到湖北珍稀濒危植物的标本共有62种,包括在湖北栽培的3种2 546号3 394份;所查阅到的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建孟 龚有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2期 684-686页
【摘要】 以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数据库为源数据,探讨了云南地区维管植物标本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保护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标本密度在各研究单元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标本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包括昆明周边地区、滇西北地区和南部的西双版纳和文山地区.随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春朝 王春雷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10年02卷16期 22-22页
【摘要】 对中药材原植物标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在保存液中加入少量的甘油,开红色、蓝色和紫色花的植物的花颜色不褪,并且能够保存较长的时间,这为浸制标本的制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海忠 王璟 等 《科技资讯》 2010年9期 241-243页
【摘要】 植物标本包含着一个物种的大量信息,在生物学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标本制作的环节较多,在采集、加工和保管等众多复杂过程中,采集是所有工作的基础,关系到标本质量和保存价值.采集技术也同其他技术一样,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不同提高,也得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箐箐 胡思一 等 《海峡药学》 2010年22卷11期 257-258页
【摘要】 目的 药用植物标本是生动直观的教材,是科研生产的资料,是鉴别中药标准的对照品,是药用植物分类工作的物质基础,在中药科研、教学、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和浸泡标本制作方面予以探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欣颖 胡平 等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年26卷9期 824-825页
【摘要】 基于网络的药用植物标本管理系统是信息技术与科研整合的一种方法,是利用ASP的MSSQL数据库平台技术构建成适宜研究、管理的药用植物标本管理平台.主要从系统功能、系统设计、系统结构和运用等几方面介绍了药用植物标本管理系统的构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凤丽 《魅力中国》 2010年27期 96-97页
【摘要】 我们对绿色水浸标本的制作进行了研究,采取对人体无毒害、无色无味、价格低廉的乙醇,苯甲酸,甘油和硝酸钾的混合溶液保存液,取代了对人体有毒害的甲醛保存液.经过对20多种绿色植物标本进行研究,观察一年多,其绿色基本不变.这一研究成果对提高教学质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晓如 郑小吉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8卷21期 89-90页
【摘要】 利用药用植物学野外认采用,指导学生将野外合理采集的标本进行简单修枝、整理、干燥,制作成药用植物手册.根据教师鉴定品种名称,学生查找资料,明确每个品种的中文名称、拉丁名称、科名、形态特征、药用部位、功用、主治,并按科属排列,总结各科主要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飞 张葵东 等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09年22期 68-71,87页
【摘要】 介绍基于C/S架构模式,用于植物标本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系统有别于其他传统管理信息系统,一是将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引入植物资源的空间分布信息的描述和表达中,有机地将其属性信息与空间信息结合在一起;二是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将系统部署到in...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平 崔宏安 等 《江西农业学报》 2007年19卷11期 46-51页
【摘要】 通过多年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的野外实践,总结了常见药用植物标本的采集、鉴定、制作和保存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巧艳 刘晓瑞 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28卷1期 44-49页
【摘要】 基于大量植物标本的研究,对中国产蕗蕨属植物进行了分类修订,认为中国产的蕗蕨属植物为17种并给出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及分种检索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