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41
- 47
- 9
- 133
- 85
- 58
- 34
- 22
- 43
- 14
- 14
- 11
- 9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尹佟明 朱其慧 等 《植物分类学报》 2004年42卷5期 464-479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木本植物有许多不同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家提出将木本植物作为研究多年生植物的模式体系.杨属Populus树种由于研究基础较好且基因组较小,目前已被广泛地接受作为多年生植物基因组研究的模式物种.随着杨属树种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婧怡 陈晓霞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471-34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川西亚高山森林作为西南林区主体,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该区域植被恢复方式主要为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比较不同恢复方式下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对于川西亚高山森林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博中 郭小龙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8期 3492-35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物种共存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但以成对物种间直接相互作用为主的传统共存理论,并未在实际群落中得到普遍证实.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高阶相互作用,即一个物种对另一个物种的直接作用强度受到其他物种的间接影响,在群落竞争过程中的重要性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少伟 胡慧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4期 1647-16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岷江干旱河谷生态环境脆弱,植被恢复困难,大规模的公路建设极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筛选适宜的植被恢复措施对干旱地区道路边坡的乡土植被恢复重建和生态功能提升尤为重要.以岷江干旱河谷极端退化的土石混合的道路边坡为案例,选取乡土灌木和草本植物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雨梅 窦红亮 等 《四川动物》 2024年43卷5期 481-489页ISTICPKU
【摘要】 自然界中许多穴居动物都会建造洞穴,这些洞穴会被其他穴居和非穴居动物广泛使用,不同海拔由于温度和降水等环境特征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动物对洞穴的利用模式.2018年12月-2022年2月,应用红外相机对广东省内3个地区的中华穿山甲Manis p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伟 雷江丽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1期 164-17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随着全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全面实施,急需开展林分改造模式效果评估.采用4种改造模式的马占相思纯林(12年林龄)经过16年森林群落演替后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稳定,拟从林分密度、物种多样性、径级分布等方面对这4种林分改造模式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倩 魏晨辉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3期 9712-97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对物种地理分布格局具有较大影响.东北森林物种丰富度较高,目前尚缺乏基于主要树种、未来不同气候模式的综合研究.基于12种建群树种的分布数据及23个环境变量(19个生物气候因子、土地利用类型、海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盘李军 许涵 等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39卷1期 55-64页
【摘要】 以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林场2004年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改造后形成的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12种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群落内设置调查样地和功能性状取样,利用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人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艳 赵懿琛 等 《广西植物》 2021年41卷2期 274-2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杜仲基因密码子使用模式,该文以杜仲基因组密码子为研究对象,运用CodonW软件对杜仲的320个蛋白编码基因进行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率(RSCU)分析、ENC-GC3s关联分析编码基因的密码子ENC值、PR2-plot偏倚分析编码基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丽霞 王进鑫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23期 8729-874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多维度探索排矸平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期植物群落稳定性、系统自组织能力、环境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构建费省效宏的西北干旱荒漠区排矸平台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提供技术支撑.以排矸场平台区4种植被配置与保育模式(乔灌草(M,)、灌草(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波 王司航 等 《中国酿造》 2022年41卷11期 20-23页
【摘要】 我国传统酒类历史悠久,但功效成分的研究工作还很不足.啮齿类动物是以往开展酒类功效研究的主要模型动物,但存在着明显缺陷.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模型动物被开发应用于此类研究,以弥补啮齿类动物模型的不足,其中非常适用的当属模式物种斑马鱼.该文介绍了斑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蕾 杨立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3期 1082-10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广泛影响着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变迁.优化模型模拟结果,获取气候变化影响下的优先保护区域将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物种保护政策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提升保护绩效.选取东北地区五种代表性动物,包括黑熊(Ursus thibetanus)、驼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晋东 李玉杰 等 《四川动物》 2015年34卷5期 671-676页ISTICPKU
【摘要】 2011年11月-2013年3月,使用40台红外相机调查卧龙自然保护区核桃坪区域的兽类物种组成及相对丰富度.重点分析相对丰富度前4位的珍稀野生兽类:水鹿Cervus unicolor、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小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宁 付美云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11期 2324-233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土壤种子库特征,利用土壤种子库“萌发法”,对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种子库在封山育林(20 a)模式(Ⅰ)、退耕还林(2 a)模式(Ⅱ)、农耕模式(Ⅲ)的土壤种子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土地利用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玲玲 林振山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1期 4506-45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似Allee效应对物种续存是潜在的扰动因素,稀有物种更易受其影响,可能增加生存于破碎化栖息地中的珍稀物种的死亡风险;但似Allee效应对多物种集合种群续存的影响及其在珍稀物种保护中的应用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将似Allee效应引入集合种群动力模...
【关键词】 生境丧失;似Allee效应;n-物种集合种群模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巧红 宫渊波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6期 599-60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hnnon-Wien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Pielou)和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和Menhinick指数)对广元市7种人工森林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植被恢复与重建使生物多样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杨云 罗巧玉 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年35卷6期 1046-1053页
【摘要】 [目的]了解3种管理模式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分异特征,探究草地稳定性维持的适宜管理模式.[方法]定量分析封育(EG)、传统冷季放牧(TG)及连续放牧(CG)管理下,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主要植物种重要值、群落结构、功能群生物量构成、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晨旭 王忠锁 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33卷4期 32-37页
【摘要】 2007~2008年对菜子湖鱼类多样性和渔业方式进行了调查,采集到鱼类8目18科68种,包括3种新记录.历史记录的13种洄游性鱼类本次仅见2种野生群,湖区野生洄游性鱼类经济绝灭.养殖鱼类产量占渔业总产的91.4%,成为渔业主体.杂食性鱼类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凤 邓洪平 等 《贵州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4期 27-31页
【摘要】 为监测缙云卫矛种群动态变化,对重庆市北碚板子沟、北温泉内、北温泉后山和鸡公山4个地点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等进行了研究,并与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群中间龄(4~11龄级)占比较大;2)板子沟种群幼苗(1~3龄级)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洋毅 王玉杰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09年18卷6期 2260-2266页
【摘要】 以重庆缙云山8种不同构建模式的水源涵养林及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用物种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Pieiou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以及用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非毛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龙翠玲 余世孝 《林业科学》 2007年43卷9期 7-12页
【摘要】 分析茂兰喀斯特森林林隙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随林隙发育的动态变化,并对林隙主要树种的更新模式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发育时间为10、20、30和40年的序列上,林隙中乔木层优势度最大的物种分别是小叶柿、黄连木、掌叶木和云贵鹅耳枥;灌木层优势种包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俊姝 李文忠 等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年21卷3期 1-6页
【摘要】 研究结果表明,大通县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下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均匀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优势度呈显著负相关.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在浅山区为模式C(青杨+枸杞)>模式D(中国沙棘)>模式B(紫花苜蓿)>模式A(川赤芍)>模式E(柠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育华 毛晓宁 等 《兽类学报》 2024年44卷6期 706-71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优势顶级捕食者的存在如何影响群落中其他各级捕食者的时空动态,对于理解动物群落多样性的维持至关重要.在地处三江源南部的青海省白扎林区,基于2021-2023年冬季(10月至翌年4月)46个有效红外相机位点监测数据,共记录到12种食肉动物,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雪青 杨雪飞 等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年35卷1期 62-72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以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丰产区云南省为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物种分布模型,并通过影响印度块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和气候因子,共同模拟现在及未来生境分布模式.结果表明结合环境因子和气候因子,在建模过程中能提高模型预测准确度,在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伟 刘恩德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年35卷6期 682-68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澄清植物种类是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开展iFlora编研的前提,而植物物种调查则为其提供了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研究素材.传统的植物物种调查,或以植物区系调查为目的,或是专类植物资源搜集,往往较为忽视种群层面的调查.iFlora计划中,基于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舒江平 罗俊杰 等 《植物学报》 2018年53卷6期 793-8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地球上有多少物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极度关注的问题,而存疑物种是造成该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阻碍之一.目前,模式标本是存疑物种得以确定的唯一凭证标准,然而,因其特殊的分类学地位而难以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研究.因此,前往模式产地寻找存疑物种的原始信息成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理乐 李俊生 等 《生物多样性》 2014年22卷2期 231-2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化石燃料资源的减少和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全球生物质能源的生产增长迅速,生物质能源植物种植面积不断增长.全球生物质能源植物的大面积种植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但直接或间接侵占了大片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原生栖息地的退化和消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传鹏 崔佰慧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11期 2944-29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明确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中国南方地区稻-稻-闲轮作系统早稻田杂草群落及早稻产量的影响,在28年定位施肥试验田中,调查了稻田杂草密度、地上生物量、冠层光照透过率及早稻产量构成因素,并测定了土壤有效养分、杂草及早稻植株N、P、K含量和吸收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尚蕾 央金卓嘎 等 《生物多样性》 2010年18卷6期 533-54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入侵植物基因组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利用基因组学方法研究与植物入侵性相关的分子基础和表达调控机制,甄别入侵性基因型,进而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外来种入侵性产生和进化的分子机制.本文扼要综述了可用于植物入侵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基因组学方法,包括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Mathias Christina Fawziah Limbada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0年13卷1期 42-50页
【摘要】 认识近期扩张的外来入侵物种将有助于了解在当前全球变化的时间尺度上,气候生态位如何漂移.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在世界和区域范围内,入侵灌木(常见的金雀花,Ulex europaeus)气候生态位漂移问题,用以评估其如何有助于增加入侵性.根据2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徐江 中药与天然药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模式物种是用于研究某种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而被选定的物种,是生物学、医学和农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药用模式物种研究体系是以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典型次生代谢途径的物种作为模式进行系统研究的体系。本文从药用模式物种的选择、药用模式物种研究体系的建立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罗红梅 中药与天然药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 2012年
【摘要】 灵芝是重要的传统药物,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氧化等的功效。灵芝较小的基因组、己知的全基因组数据、较短的生活史等优势使得其作为药用模式物种成为可能。本文分析了灵芝成为药用模式物种的生物学、化学及药理基础,探讨了灵芝作为药用模式物种的科学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殷伟 武晶菁 等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5卷2期 44-51,80页
【摘要】 传统的blast+软件包中的blastp搜索,在大数据时代下,序列搜索速度已经慢得难以接受.同源搜索软件的开发在过去十几年取得了巨大进展,但缺乏综合的评估.本研究对7个快速同源搜索软件与blastp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发现,diamond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动物学报》 2008年54卷2期 383-38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本文的意图是让研究者审视研究方法,并在研究设计中充分使用假说检验,并在选择模式物种时充分理解其自然史.我们的总前提是,按照"强推论"(指假定拒绝某一假说而不是支持某一偏爱假说)的逻辑,科学能够进展得更快、更可观、更有确定性.我们强调并提供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祁得林 郭松长 等 《动物学报》 2006年52卷6期 1058-1066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裸裂尻鱼属[Schizopygopsis (Steindachner)]鱼类广泛分布于青藏高原各河流上游干支流及其湖泊之中,由于其广泛的分布域和特殊的生态环境而被生物学家视为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淡水鱼类物种起源、进化的模式物种.然而,该属鱼类...
【关键词】 裸裂尻鱼属;裂腹鱼亚科鱼类;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易梅生 余其兴 等 《动物学报》 2002年48卷1期 135-138页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篇首> 脊椎动物有一些共同特征,这些共有性状都是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保留下来的,因而极具保守性.这种进化上性状的保守性反映了它们的基因组结构存在一定的保守性.人类和硬骨鱼类在进化地位上相差甚远,正因如此,它们基因组之间的保守结构才真实代表了脊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炜 刘依娜 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20卷3期 293-296,30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酵母Nar1p是人类早老症关键蛋白prelamin A相互作用蛋白NARF在酵母中的同源蛋白,目前未见其在寿命和衰老中的功能报道.本研究以酿酒酵母为模式物种,研究Nar1p在酵母复制寿命和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首先通过基因重组的原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安 张博 《遗传》 2013年35卷4期 545-54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本文主要介绍斑马鱼(Danio rerio)研究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主要包括物种专用综合数据库ZFIN, 以及通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Ensembl、Vega 和UCSC Genome Browser.1 斑马鱼模式物种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霞 《生物学教学》 2018年43卷3期 61-63页PKU
【摘要】 模式生物是长期和反复作为实验模型的物种,通过对这些物种的科学研究来揭示具有普遍规律的生命现象.研究模式生物得到的结论,通常可适用于同类的其他生物,有助于阐明生命的一般规律.本文介绍了植物的23种模式物种及其研究和应用状况,为教学提供参考资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荣荣 阎光宇 等 《植物研究》 2010年30卷3期 355-3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莱茵衣藻是研究绿藻产氢的模式物种.为了研究添加外源葡萄糖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的影响,本实验通过向莱茵衣藻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检测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莱茵衣藻细胞数、叶绿素含量、产氢量和耗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的添加量为4 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