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29
- 41
- 22
- 1
- 393
- 193
- 142
- 140
- 129
- 115
- 68
- 67
- 54
- 51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吕健康 林梦莹 等 《现代实用医学》 2024年36卷4期 516-519页
【摘要】 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具有治愈率较低,复发率高的特点.相当一部分患者会在抗抑郁治疗后仍残留一定的症状,临床称其为MDD残留症状[1],此类症状可表现在躯体、情感、睡眠等多个方面.急性期MDD的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峰 张坚学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9年33卷4期 248-2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索药物合并正念认知疗法(MBCT)治疗复发性抑郁障碍残留症状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方法,入组31例符合ICD-10复发性抑郁障碍标准、目前存在残留症状患者,接受8周MBCT.研究期间,患者的抗抑郁药基本保持不变.分别在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娜 王晓红 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年32卷11期 903-90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急性期治疗后残留症状的性别差异、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和治疗方式 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发作或复发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男性559例,女性944例),此次抑郁发作已治疗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飙 王祖承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5年24卷9期 680-6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抑郁症的残留症状主要表现为疲劳感,躯体、精神性焦虑,睡眠障碍,性功能问题等.它们和抑郁症复发、复燃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合适的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复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娟 付冰冰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9年19卷3期 277-28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索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急性期治疗后的残留症状、功能损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筛查2016年2—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双相障碍且最近一次是抑郁发作的患者130例.通过标准化的问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燕 叶姜兰 等 《河北医药》 2019年41卷15期 2250-2253,22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认知行为治疗与抗抑郁药物联合应用于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以为抑郁症残留症状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治疗后有相关抑郁症残留症状的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患者分成2组.参照组给予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青 吴常征 等 《广西医学》 2018年40卷4期 449-450,4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晕痛针治疗耳石症经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经手法复位后眩晕症状消失但仍存有头昏和头重症状的耳石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经手法复位后采用晕痛针治疗,对照组服用敏使朗治疗.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旭 朱雪泉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18卷6期 386-389页ISTIC
【摘要】 目的 评价经过8~12周急性期治疗达到临床缓解的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对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两期研究,第一周期为横断面调查,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4月,第二周期为队列研究,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8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久敏 《中国药业》 2018年27卷18期 65-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涤痰止晕方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住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口服倍他司汀治疗,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振东 关永林 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27卷10期 1046-1048,11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凸后路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后残留症状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分别在术前、治疗后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真 闫占峰 等 《现代中医临床》 2017年24卷1期 45-47页ISTIC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俗称“耳石症”,是常见的耳源性眩晕疾病。管石复位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1-2],其临床有效率可达90%以上[3],但仍有观察性研...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永良 王育梅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17卷6期 381-383页ISTIC
【摘要】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全球性非致命性疾病负担排第十位,具有反复发作,致残率高,自杀率高的特点[1].WHO全球疾病负担调查显示,双相障碍致残率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排名第六位[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元洪 童萍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27卷1期 50-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片对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将经治疗后仍有残留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分为低动力组(68例)和非低动力组(16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及氟西汀替换原有的抗抑郁药治疗8周。治疗前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春兰 方芳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7年27卷1期 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双相障碍(BD)患者稳定期残留症状及其社会功能。方法:收集64例 BD 稳定期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应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评估;以10≤YM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勇 周英杰 等 《吉林中医药》 2017年37卷7期 738-7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内部制剂加味益气丸联合针刺夹脊穴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术后残留症状的影响.方法 将7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常规手术+口服加味益气丸、针刺夹脊穴)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甲钴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童蓓 周丽丽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7年17卷11期 807-81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耳石复位后残留症状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共收集42例门诊确诊BPPV的患者在发病时和耳石复位成功1周后的一般情况,以及眩晕残障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眼肌前...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抑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计莉 彭新 等 《武警医学》 2016年27卷7期 655-65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患者复位成功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对本院收集的37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8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例混合半规管(同侧水平半规管合并后半规管...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留症状;头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仓志兰 陆海芬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16年25卷10期 2005-2008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止眩饮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BPPV成功复位后患者按抽签法分为止眩饮组、倍他司汀组和空白组,止眩饮组给予中药颗粒剂口服,倍他司汀组给予敏使朗口服,空白组不使用药物治疗.分别于...
【关键词】 止眩饮;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后残留症状;DHI症状评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娟 张玲 等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6年16卷4期 478-481页ISTIC
【摘要】 双相障碍是一种具有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重性精神障碍,其导致的伤残调整生命年在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中排第6名[1]。即使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相当一部分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仍然存在很多残留症状。国内关于双相障碍缓解期残留症状的研究还非常匮乏,本文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孝 李启洪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6年26卷4期 257-25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影响重性抑郁障碍患者残留症状相关因素. 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规范治疗后目前已不符合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门诊复诊的抑郁障碍患者分为残留症状组(HAMD 8~20分,40例)和无残留症状组(HAMD<8分,4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学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32卷10期 1445-1447页CA
【摘要】 目的:调查探究某院4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残留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于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来某院就医的4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验组)及同期来某院治疗的70例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作为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志坚 零勇胜 等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35卷29期 85-86页
【摘要】 目的:探究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症状患者58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29例.A组予以常规对症处理;B组在常规对症处理基础上加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术后残留症状;身痛逐瘀汤;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燕 叶姜兰 等 《现代临床医学》 2019年45卷4期 282-283,287页
【摘要】 目的:调查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所接受治疗后的抑郁症残留症状患者家属71例,使用SCL-90量表对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使用SCSQ量表对家属的应对方式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建军 闻祥旺 等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9年33卷11期 100-10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缓解期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对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门诊收治的62例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急性期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根据席汉残疾量表(SDS)分为功能正常组(n=40)和功能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传斌 张成爱 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9年41卷1期 25-27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抑郁症残留症状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100例抑郁症患者经急性期治疗后仍存在残留症状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rTMS治疗,对照组给予假磁刺激.治疗4周后重新进行HAMD-17评分并比较其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嘉 黄孝华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40卷8期 955-956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银杏叶片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BPP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前庭康复训练,观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菁 周德祥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1期 34-36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社区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影响。方法将社区中伴有残留症状的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两组治疗前后采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培林 骆磊 等 《浙江中医杂志》 2015年50卷5期 360页ISTIC
【摘要】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眩晕中常见病种之一,约占所有眩晕病的25%左右.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短暂的眩晕发作及眼震,其历时短,一般小于1分钟即自行缓解,但易反复发作.通过手法复位大部分患者症状能得到迅速缓解,...
【关键词】 定眩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小娜 王勇 等 《精神医学杂志》 2014年27卷5期 328-330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表达性艺术治疗对于抑郁症残留症状的疗效.方法 60例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存在残留症状的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30),分别给予为期4周的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表达性艺术治疗和单用艾司西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东波 徐松泉 等 《浙江医学》 2013年23期 2093-2095,209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合并认知治疗对社区老年抑郁症患者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且经过充足抗抑郁药物治疗20周以上,症状部分缓解而未达到痊愈的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佩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2卷7期 1178,11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豁痰通窍平肝止眩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有残留症状的患者给予豁痰通窍平肝止眩的中药汤剂治疗,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1周后显效11例(68.75%),有...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残留症状;豁痰通窍平肝止眩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芳传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1年21卷6期 432页ISTICCA
【摘要】 编辑先生:精神分裂症的亚型中有一种称为"残留型",一般指精神分裂症的急性阳性症状已经消失,而某些阴性症状却长期存在,请问抑郁症有没有这种亚型呢?应该怎样防治?精神科医师:李娟答读者来信李娟医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和美国精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建辉 邵先舫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30卷9期 204-20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臭氧并胶原酶消融术后残留症状(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腰椎问盘突出症经皮臭氧+胶原酶消融术后残留症状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补阳还五汤配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在治疗后1个月、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银娣 汪作为 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0年20卷2期 76-7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调查抑郁症残留症状及危险因素和其对疾病结局影响. 方法:选择100例治疗12周以上抑郁症患者,评估人口社会学资料、抑郁症状、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结果: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15分和汉密顿抑郁呈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聂颖 姚共和 《中医药导报》 2009年15卷9期 24-25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汽化克炎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患者经皮激光减压术(PLDD)后残留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LID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汽化克炎汤治疗.结果:治疗6d后,总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鹏 王飙 《精神医学杂志》 2009年22卷4期 318-32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患者经过抗抑郁治疗后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残留症状,不管是在那些对抗抑郁剂有部分反应的,还是按现行的评定标准有效或临床痊愈的患者.残留症状的出现对预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复发、复燃、工作能力的损害以及悲观的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森 许建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18卷7期 817-81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留症状的恢复,是多年来骨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笔者在阅读诸多文献的基础上,将术后残留症状的原因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第一,术前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引起一系列病理反应,当压迫被解除后,神经根内的充血水肿可能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科 谭最 等 《医学新知杂志》 2007年17卷5期 264-266,2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EVLT(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后残留症状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其预测术后残留症状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方法 对163例(241条腿)下肢静脉曲张行EVLT术的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静脉炎史、家族遗传史...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暖 周昊 等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7年13卷3期 114-119页
【摘要】 目的:比较360°旋转复位与Epley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被随机分入研究组(35例,接受360°旋转复位治疗)和对照组(34例,接受Epley手法复位治疗).比较2...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后半规管;360°旋转复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