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2
- 1
- 5
- 4
- 2
- 2
- 2
- 5
- 4
- 3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丁碧粉 邵雷 等 《法医学杂志》 2016年32卷4期 290-29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毒品在体内尿苷二磷酸葡醛酸转移酶、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磺基转移酶、丁酰胆碱酯酶、儿荼酚-O-甲基转移酶和吗啡6-脱氢酶等代谢酶催化下,发生葡萄糖醛酸化、水解、氧化、磺酸化等多种反应,生成有活性或者无活性的代谢产物,然后经尿液、胆汁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朱海燕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年12卷1期 30-3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毒品犯的人格分类模型.方法:以252名在押女性毒品犯接受CPI测验数据为基础,以20个变量所组成20维空间对女性毒品犯进行Q型聚类.结果:通过Q型聚类得到四种基本的人格类型,经F检验和LSD检验,表明四种人格类型在大多数分量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水晶 张慧华 等 《实用预防医学》 2015年22卷11期 1329-1331,135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男性吸毒者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测定153例男性吸毒者和65例男性健康对照者血小板聚集率(PAR)和vWF水平,并问卷调查吸毒者的吸毒年限,吸毒类型和吸毒方式. 结果 吸毒组PA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芸菁 朱海燕 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13卷1期 7-1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在押女性毒品犯人格的基本特征、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52名在押女性毒品犯为被试,对CPI的测验数据进行t检验、Z检验和F检验.结果①女性毒品犯不仅与常模团体相比较具有显著特征,而且与男性毒品犯相比较也存在特殊性;②女性毒品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朱海燕 等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年11卷6期 401-405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毒品型与暴力型、财产型罪犯的人格特征及其类型分布特征.方法以378名毒品型罪犯、259名暴力型罪犯和99名财产型罪犯为被试,对CPI的测验结果进行F检验、LSD检验、Z检验和χ2检验.结果①3个罪犯群体在绝大多数分量表上的平均值低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伦英 林颖瑜 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23卷14期 138-141页CA
【摘要】 目的 分析新会区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哨点监测中不同类型毒品吸毒者的血清学检测和行为学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对2010~2015年新会区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纳入分析的吸毒者共229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临静 杨寅 等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2021年30卷3期 211-214,224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考察人格因素、吸食毒品类型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女性强戒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对北京市某戒毒所146名曾使用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的女性强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怀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鹏翔 廖玫珍 等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7年23卷11期 1013-10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艾滋病和梅毒的感染状况,分析相关高危行为,为制定吸毒人群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2012-2015年吸毒人群哨点监测资料,分析其人口学特征、毒品种类、行为学特征及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感染状况. 结果 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木兰 居睿 等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年31卷3期 818-8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强制及自愿戒毒人员的中医体质差异,以及使用不同毒品类型对体质的影响.方法:吸毒者分成自愿组(191例)和强戒组(200例),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毒品使用类型与体质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戒毒人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 赵继伟 等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5年21卷6期 488-4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驻马店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哨点监测中,不同类型毒品吸毒者的血清学检测和行为学监测结果及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连续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2013年驻马店市强制戒毒所内,符合国家哨点监测方案中纳入标准的新关押吸毒人员,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海燕 张锋 等 《应用心理学》 2002年8卷2期 8-14页
【摘要】 本研究以378名在押毒品犯为被试,以CPI为测量工具,探讨了在押毒品犯的基本特征和类型特征,并采用方差分析技术研究了影响毒品犯人格的若干因素.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押毒品犯除了在"自我控制"分量表上未发现显著差异外,其余的19个分量表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锋 朱海燕 《心理学报》 2002年34卷2期 205-211页
【摘要】 目的:探讨毒品犯的人格分类模型.方法:以378名在押毒品犯接受CPI测验数据为基础,在20个变量组成的20维空间内对毒品犯进行Q型聚类.结果:采用分层聚类中的Q型聚类方法分析在押毒品犯的人格类型,得到3种基本的人格类型,经F检验和LSD检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康博 魏朝明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1期 87-89页PKU
【摘要】 人教版教材(2019版)对毒品相关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加深了对毒品成瘾机理的表述.本文从毒品类型、吸毒成瘾机理及戒毒手段方面进行概述,以期提供相应的禁毒教育资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赵泽勇 2016中国禁毒论坛 2016年
【摘要】 合成毒品凭借原料易获得、制作易伪装、成品易携带等特点,使众多人卷入其制、贩及滥用中,合成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亟需开展.文章从合成毒品预防教育的受众、内容与工作形式进行讨论,为合成毒品预防教育提供建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田飞 姚晓欣 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4年35卷3期 476-4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广州市在校大学生新型毒品滥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探讨在高校大学生中开展毒品预防教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十所高校在校大学生2650名,以自填式问卷调查学生的一般情况、新型毒品相关态度、社会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会芳 刘超 等 《法医学杂志》 2013年29卷1期 43-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微束X射线荧光(microbeam X-ray fluorescence,micro-XRF)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微束分析技术,以其灵敏度高、所需检材微少、检测精确、非破坏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近年来micro-XRF在司法鉴定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芙蓉 朱永铭 等 《福建中医药》 2019年50卷5期 14-1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男性合成毒品依赖者中医体质情况. 方法 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149例男性合成毒品依赖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结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判定. 结果 平和质合成毒品依赖者占35.57%.偏颇体质合成毒品依赖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伟 邱国松 等 《河北医学》 2013年19卷6期 861-8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了解被强制戒毒人员的人格障碍状况.方法: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按照整群抽样的原则调查被强制戒毒人员262人.结果:被强制戒毒人员PDQ+4总分为(46.52±12.79);十二项人格障碍分量表分都高于国内普通人群,样本比较差异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牟明燕 张道宾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9年11卷3期 208-209页ISTICCSCD
【摘要】 <篇首> 注射毒品所致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假性动脉瘤,其严重的并发症往往威胁患者的生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焦向阳 贺显建 《陕西医学杂志》 2008年37卷6期 76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选择吸毒患者41例,男32例,女9例.年龄17~59岁.所用毒品分别为海洛因、哌替啶、吗啡.毒龄1~20年不等,吸毒量O.3~4g/d,采用烫吸和静脉注射两种.疾病类型:上肢及颈部外伤13例,下肢开放性外伤9例,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小兰 张威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8年15卷5期 368,372页ISTIC
【摘要】 <篇首> 在常规病理组织制片染色中,日常应用的苏木精多为Harri苏木精染液和Lilie Mayer苏木精染液.自2004-09-2007-09我们对上述两种染液进行了使用和观察,发现前者配制过程中氧化程度不易掌握,易产生沉淀物和氧化膜.尤其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晓敏 《中国病案》 2007年8卷5期 40-41页ISTIC
【摘要】 目的 统计分析我院2000年~2005年中毒患者的病因及构成.方法 对1108例中毒患者的构成类型、性别、年龄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毒病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1108例中毒病人中女性629例,有意中毒占63.75%;男性479例,有意中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玲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3卷6期 51-51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中毒的病因、特点及类型,总结预防经验.方法 对472例急性中毒患者从中毒类型、性别、年龄、病因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酒精中毒和毒品中毒以男性(115例)多见,安眠药中毒以女性(127例)多见;急性中毒以15~34岁(41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骋 陈剑珩 等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17年23卷3期 143-145,151页CA
【摘要】 目的:了解云南省毒品滥用种类变化情况,分析传统毒品滥用者向新型毒品转变的原因,探索实效且区别化的干预模式.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云南省戒毒所内传统毒品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毒品类型转变组(A组)与非转变组(B组)部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德恩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年28卷1期 40-48页
【摘要】 毒品犯罪是万国公罪,而且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台湾虽自1933年即开始对毒品宣战,长期以来毒品犯罪再犯率仍高,近年更有使用年龄层下降趋势,特别青少年对第三级、第四级毒品的使用.因使用毒品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暴力犯罪更是层出不穷,贩毒者为掩饰隐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星海 何建飞 等 《广州医药》 2012年43卷3期 41-43页
【摘要】 目的 调查男性自愿戒毒者的人格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成人版(EPQ)对228名男性自愿戒毒者及200名正常人进行测查.结果 自愿戒毒者在P、E、N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在P分量表上差异程度达到了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丽萍 贺东生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05年30卷5期 41-43页
【摘要】 MDMA(3,4亚甲基二氧甲基苯丙胺)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俗名"摇头丸".该药传入我国内地之后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新型毒品.本文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方法测定MDMA的半数致死量(LD50),并研究它对小鼠的毒性作用.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赟 周冰涛 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4年32卷4期 912-916,79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考察毒品相关线索对戒毒人员时间知觉和跨期决策的影响.方法:首先给被试呈现不同类型的图片(毒品相关线索VS.中性线索),然后要求被试进行时距评估和跨期决策.整个研究分为两个实验:实验1比较毒品相关线索组被试(n=56)和中性线索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华斌 张宁 等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年27卷6期 539-54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犯罪类型男性服刑人员冲动性的特点,探讨冲动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匿名问卷调查的方法,以江苏某监狱1 206名男性服刑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监区服刑人员犯罪详细记录、监区服刑人员人口学资料问卷、物质使用情况调查表、Barra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卫民 宛洋 等 《法医学杂志》 2012年28卷2期 126-12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甲基苯丙胺是苯丙胺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的代表药物,近年来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毒品之一.本文对甲基苯丙胺在体内的作用机制、分布和代谢情况、中毒机理、对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有关的法医学鉴定现状进行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锐 黄英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7期 1526-15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21世纪末,我国出现俗称"冰毒、摇头丸和K粉"的毒品滥用问题.这些毒品被称为"新型毒品",是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另一类毒品的称谓,同传统阿片类毒品相比,此类毒品具有精神依赖性强、而身体依赖性相对弱的特点[1].
【关键词】 苯丙胺类/药理学/副作用;免疫系统/药物作用;综述[文献类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龙 席阿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年9卷27期 6771-677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对毒品注射断针致假性股动脉瘤1例分析如下.1 病历摘要男,34岁.吸毒史2 a,腹股沟注射毒品史3个月,形成右髂腹股沟包块.患者缘于入院20 d前注射毒品时,注射针头断於包块内,活动后轻度疼痛,轻度跛行,无其他局部及全身不适,未作仟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成武 《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7年11卷3期 31-32页
【摘要】 目的: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进行总结,并就近些年来的变化和防治方法进行阐述.方法:选取我疾病控制中心2002年~2016年数据库中心相关艾滋病患者的数据信息,对其血液样本以及访谈内容、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调查,性途径传播占91.4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