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8
- 2
- 37
- 4
- 3
- 2
- 1
- 7
- 4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汉清 李浩 《河南中医》 2021年41卷3期 332-334页 ISTIC
【摘要】 认知功能障碍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有关,病机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亏虚、脾胃亏损为主,标实则为风、火、痰、瘀互结内阻.其中,肾虚、瘀血、痰浊互结贯穿疾病始末.瘀血泛指因痰浊、食滞、瘟疫、暑热、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导致的血液循行...
【中文期刊】 张若宣 吕文良 等 《中医学报》 2020年35卷2期 304-307页 ISTICCA
【摘要】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变的始动因子及持续因素是湿热疫毒,发病之本是正气不足;病机在于“毒损肝络”,疾病渐进深入;瘀、毒、湿、热是主要致病因素.治以化瘀通络、扶正解毒之法.①肝络失和:湿热疫毒初袭肝络,络脉气机不畅,多以气滞表现为主,常...
【中文期刊】 付达 郝晓丹 等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2期 257-259页 ISTICCA
【摘要】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早期“瘀毒蕴结”是导致后期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病机.支架植入术后早期冠状动脉局部受损,瘀毒凝聚,导致炎症反应剧烈、血栓迅速形成,虽应用强力抗血小板药物以及涂层、洗脱支架等治疗方法,但整体仍有明显的血瘀、热毒表现.随着病情的发...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瘀毒蕴结; 祛瘀解毒法;
【中文期刊】 赵昌林 《中医学报》 2016年31卷11期 1633-1636页 ISTICCA
【摘要】 毒邪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病因,恶性肿瘤所产生的内源性毒邪是肿瘤进展和转移的中心环节.因此,解毒抗癌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具体分为清热解毒、健脾解毒和活血解毒三类,其中清热解毒法用于治疗毒热内结证,健脾解毒法用于治疗正虚毒盛证,活血解毒法用于...
【中文期刊】 臧志萍 孙志升 等 《北京中医药》 2015年34卷7期 520-522页 ISTIC
【摘要】 气虚血瘀是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的发病基础,毒损脑络是其关键病机,气虚血瘀、毒损脑络是其主要病因病机.基于“气虚血瘀-瘀热生毒-毒损脑络”的病机渲变过程,确立清热解毒、益气活血法,并自拟益消复瘫汤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中文期刊】 蔡辉 《四川中医》 2015年33卷4期 186-189页 ISTIC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症范畴.该文综述类风湿关节炎的理论研究概况.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理论研究主要有旭痹论治说,从肾论治说,气血论治说,从毒论治说,从瘀论治说.
【中文期刊】 贾海骅 王仑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4年20卷7期 890-892页 ISTICCSCDCA
【摘要】 高血压痛即眩晕、头痛的发生与五脏病变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痛时要注意其与五脏的关联.历代文献虽有痰、瘀致病的论述,但未发现痰瘀互结致眩晕、头痛的明确认识,故分析痰瘀同源、痰瘀同病、痰瘀互结而现拐点,当择其痰瘀多寡而治的理论思...
【中文期刊】 李志军 李银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9年31卷2期 135-13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三证三法"是中国急救医学先驱王今达教授提出的治疗脓毒症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卫气营血"辨证是清代名医叶天士提出的用于治疗温病的辨证理论."三证三法"理论中"毒热证"(即炎症"风暴")向?"血瘀证"(即凝血"风暴")的转化主要借鉴了"卫气营血...
【中文期刊】 刘蔚翔 姜泉 《中医杂志》 2019年60卷14期 1198-120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受“肾主骨”理论的影响,在类风湿关节炎骨破坏的病机论述上多不离肾.通过梳理痹证骨损的中医论治思路以及后世发展变化,阐述各医家中医整体观念下的多角度辨证思路,提出见骨损而非独责之于肾的观点.认为湿热瘀阻、伏邪、毒邪、肝脾失调等均与类风湿关节炎...
【中文期刊】 方子寒 张琴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21期 1812-1814,182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阮士怡教授认为,冠心病虽病位在心,但以痰、瘀、热结聚于脉道管壁为病机关键.因此,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提出了“脉中积”的概念.认为血中痰、瘀沉积为发病的始动环节,正气不足为病变的内在因素,并将其病程分为痰浊积聚、瘀阻脉络、热毒...
【中文期刊】 王俊壹 程海波 等 《中医杂志》 2018年59卷21期 1819-1823页 ISTICPKUCSCD
【摘要】 结直肠癌前病变主要包括结直肠腺瘤与炎症性肠病.对结直肠癌前病变的中医理论进行探讨分析,提出其病因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禀赋不足;基本病机为脾虚不健,湿浊瘀毒阻滞肠道;主要病理因素为癌毒、湿浊、瘀血;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益气健脾...
【中文期刊】 邢玉瑞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4期 1171-117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对现代有关浊毒理论研究的系统梳理,分析浊毒概念定义与表述存在的问题,在明晰浊邪、毒邪、浊毒概念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学者所言浊毒是指具有秽浊、黏滞、胶着特性的毒邪,是其属概念毒邪划分的结果,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其外延可包括脂毒、糖毒、蛋...
【中文期刊】 张浩洋 庞立健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8期 1562-156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慢性复杂性疾病“络虚邪瘀”理论,探讨器官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从络病角度提出“脏络虚损,痰瘀热毒阻络”为器官纤维化的共性病机.在络病“承制调平”核心理论指导下结合器官纤维化临床特点提出“补虚通络贯始终,分期论治是关键,以调为要平为期”的中...
【中文期刊】 漆仲文 王晓景 等 《中医杂志》 2017年58卷14期 1192-1195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中医整体观的指导,国医大师阮士怡提出“育心保脉”理论,结合治未病理论,在现代医学疾病发展观体系下,将冠心病从治疗转为预防、调护.提出冠心病危险因素有易损患者、易损斑块、易损血液、易损心肌,基于育心保脉理论,分别从调气和血、养心安神,稳斑...
【中文期刊】 王筠 鞠大宏 等 《中医杂志》 2012年53卷3期 205-206,23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从“髓”、“肾”、“络”的理论内涵出发,分别阐释了“髓与脑”、“肾与脑”、“络与脑”的解剖基础和结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脑的生理状态下当是肾精生脑,以髓为充,以络为荣.肾精亏虚,则无以化血以充养脑络,脑络失荣无以滋养脑髓,髓空则痰浊、瘀血...
【中文期刊】 李澎涛 王永炎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23期 1981-198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针对“毒损络脉”病机概念的模糊问题,对损络之“毒”与中医学传统“内毒”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提出“毒损络脉”病机之形成乃各种原因引起络脉拘急或阻滞,导致络脉气血出入失常,使营气与卫气失于交汇协调,卫气壅滞而化生火毒灼伤络脉,其现代病理学基础是...
【中文期刊】 苏芮 韩振蕴 等 《中医杂志》 2011年52卷16期 1370-1371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对于老年性痴呆(AD)的中医病机,历代医家认为心、脾、肾与脑髓的关系密切,肾精亏虚,痰浊瘀血闭阻,脑髓空虚是痴呆的基本病机.随着中医对AD发病更深入的认识,发现"毒损脑络"也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中医病机.具有神经元毒性的病理产物可以造成神经元...
【中文期刊】 牛豫洁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37卷8期 1500-1502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首先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痰浊内闭是其发病主要病机,腑实不通是其加重的重要条件,瘀毒互结是神昏关键所在,然后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涤痰泻浊、开闭解郁,通腑急下、祛邪安神,祛瘀逐毒、开窍醒神的治疗思路...
【中文期刊】 刘晓可 谢春光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3期 468-470页 ISTICCA
【摘要】 伏邪是指邪气留恋,潜伏于人体,逾时而发的邪气.于糖尿病肾病而言,痰浊、瘀血、水湿内毒是最主要的伏邪,这些伏邪是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根据不同的伏邪辨证,予以化痰消饮、行气活血、化浊祛湿等不同的...
【中文期刊】 刁雅静 宋鲁成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12期 2521-2524页 ISTICCA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可归于中医“脉痈”范畴,治疗上可采用类似于中医痈病的治则,即清热解毒、疏通气血.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条纹期,中医辨证属实证,治宜消法为主.化痰消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均为消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期,中医辨证属虚实夹杂证,治宜消中...
【中文期刊】 李潇 侯丽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7期 1382-1385页 ISTICCA
【摘要】 化疗药可导致造血干细胞耗竭及骨髓微环境紊乱,产生骨髓毒性反应.陈信义教授为主的学术团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提出,“毒瘀骨髓”是化疗骨髓毒性反应的关键病机.本文从化疗药毒直中骨髓,毒聚骨髓不得逾越而成瘀和毒瘀骨髓新血不得生化的角度来阐述化疗导致...
【中文期刊】 张建强 仝光照 等 《中医学报》 2019年34卷4期 723-726页 ISTICCA
【摘要】 下肢静脉疾病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其中下肢静脉性溃疡是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最难治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原因是三泵功能异常导致静脉高压后所形成的炎症级联反应.把西医所谓的静脉高血和慢性炎症与中医的浊毒理论结合,并依据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CEAP分期...
【中文期刊】 王定寅 唐娥 《河南中医》 2019年39卷10期 1478-1481页 ISTIC
【摘要】 中医历代医家对“热证可灸”一直争论不休,但历代典籍均有“热证可灸”的记载,为“热证可灸”提供了理论依据.灸法之所以能治疗虚、实、寒、热诸证,主要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灸法具有退热、抗炎、抗病毒作用,还可调节中枢神经传导功能,调节免疫应答功能....
【中文期刊】 李海聪 史载祥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年19卷5期 33-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为探讨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近年来,我们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运用补益气阴除痰消瘀法治疗各种室性心律失常19例,同时采用慢心律作为对照组治疗14例,发现补益气阴除痰消瘀中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无毒副作用....
【中文期刊】 胡磊磊 《河南中医》 2017年37卷3期 412-414页 ISTIC
【摘要】 李小娟教授基于传统辨证理论提出“靶向辨证”,其特点是在对疾病生理基础、病理反应的充分认知、分析后,不拘于何种辨证方法,以疾病痛位为靶、病性为向,用药直抵病所,力专效宏.痤疮好发于头面,由热毒始动,痰瘀互结为主要病机,恰符合靶向辨证注重病位、...
【中文期刊】 陆乐 蔡辉 《中医学报》 2017年32卷3期 402-404页 ISTICCA
【摘要】 毒邪是反应性关节炎发生的重要条件,且始终贯穿整个病理过程.其中先天禀赋不足,内生虚毒是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的内因;外感毒邪是导致反应性关节炎发病的先决条件;痰瘀互结而成内生之毒,是反应性关节炎的继发改变.在防治反应性关节炎的临床实践中,需遵循解...
【中文期刊】 高丹 张成博 等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38卷12期 1057-1059页 ISTIC
【摘要】 基于温病理论,探讨病毒性疾病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则.文中提出病毒性疾病传变为"病毒首先犯肺,继传脏腑",基本病因病机是"热、虚、痰瘀",治疗原则为"清、养、通"等.在此基础上,阐释中药抗毒新药创制的组方原则,即"治外感如将"、审不同病因、察不...
【中文期刊】 陈亚男 卢秉久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1期 27-29页
【摘要】 介绍卢秉久教授采用疏肝理脾法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经验.卢秉久教授提出酒精性肝病的辨治应重视肝脾两脏,并主张以五行生克理论作为依据,采用疏肝理脾法予以治疗.临证分为3期论治:酒痞期治以健脾利湿,解酒消毒;酒癖期治以利湿消积,化瘀解毒;酒臌期治以扶...
【中文期刊】 黄艳梅 吕雄 《国医论坛》 2018年33卷1期 30-31页
【摘要】 目的:总结吕雄教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分析吕师医案,对吕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进行梳理.结果:吕师首提“类病同治”概念,创“浊毒瘀滞”理论,重视祛湿与化瘀同用,以期取得“湿化则瘀消,血活则湿化”之功,并且结合现...
【中文期刊】 王姝瑞 胡茜茜 等 《国医论坛》 2018年33卷1期 22-23页
【摘要】 目的:总结李鲜教授治疗肝纤维化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分析病案,总结经验.结果:肝纤维化是肝病进展的非常阶段,是治疗的关键时期,及时采取手段,往往能够逆转病情.中医认为肝纤维化的发生不离气滞、血瘀、痰浊,李师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以“以通为用...
【中文期刊】 吴钱生 夏孟蛟 等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34卷2期 115-117,129页
【摘要】 痰毒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证实与肿瘤微环境理论相关.痰毒非痰和毒之合称,乃一物也,痰毒才是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变化的关键原因.对于其治法,当以“豁解痰毒”名之.三生饮具有豁解痰毒之功用,可消散痰浊、瘀血、湿毒等胶结而成的肿...

【中文期刊】 刘延泽 陈士林 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2年27卷4期 323-337页 ISTICCA
【摘要】 中草药的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对于各种疾病包括肿瘤的治疗都取得了十分宝贵的人体经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也为寻找新抗癌药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从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科学发现从4个方面阐述了进一步从中草药中发现新抗癌药的途径,以期对天然产物来源...
【中文期刊】 李美花 朴凤花 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年12卷4期 774-776页 ISTICCA
【摘要】 朝医药是朝鲜民族在长期生活经验中总结出的抵抗病邪的智慧结晶,其理论核心是四象医学,在治疗上,倡导“药乃局限于人”的药性观.熊胆是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胆汁,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解毒,明目,止痉的功效.在朝医药中,熊胆属于太阴人药,具有活血化...
【中文期刊】 华琼 《中医学报》 2011年26卷2期 203-20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自拟肾炎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效果,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药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8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肾炎方,治疗56 d后...
【中文期刊】 汪超 陈莉 等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09卷3期 416-417页 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中医理论中药内服外用相结合辨证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 将66例面部黄褐斑女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总疗程为3个月.治疗组36例,分肝郁气滞型、气虚血瘀型、肾虚血瘀型三型进行辨证施治.肝郁气滞型予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之剂.气虚血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