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84
- 53
- 23
- 1
- 106
- 89
- 29
- 22
- 16
- 66
- 41
- 28
- 16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叶永峰 朱凌峰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7年23卷1期 15-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微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抗肾小球足细胞膜黏蛋白(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标记毛细淋巴管对人的脉管瘤及毛细血管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微淋巴管被标记成棕红色,而毛细血管未被标记,微淋巴管与毛...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毛细淋巴管;肾小球足细胞膜黏蛋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建江 温玉明 等 《口腔医学纵横》 2000年16卷3期 180-1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评价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在毛细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荆豆凝集素及IV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内层细胞和基底膜,对舌、颊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结果:毛细淋巴管由于仅有一层内皮细胞构成而呈单层着色,而毛细血管则由于内皮细胞外还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亓庆国 汪竹平 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0年18卷4期 222-225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人正常牙髓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牙髓包埋块不经半薄定位,直接制作超薄切片,经电镜观察。结果:内皮细胞间有3种基本连接方式,重叠连接(51%),端端连接(36.1%),插入连接(10.6%),内皮细胞中可见到Weibel-...
【关键词】 牙髓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武 汪竹平 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38卷4期 417-41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炎性牙髓毛细淋巴管超微结构的形态改变与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常规透射电镜法,对正常和急性牙髓炎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壁进行观察.结果:在正常牙髓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壁中可见微吞饮泡和多种内皮细胞连接方式,在急性牙髓炎毛细淋巴管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旺 《中国美容医学》 2012年21卷z2期 47-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揭示肾脉管系统的构筑特点,为尿液形成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重吸收机制分析及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HE染色和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相对比,对大鼠肾组织结构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观察发现在肾小管用围分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志坤 马丽萍 等 《解剖学杂志》 2010年33卷5期 602-6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兔心室肌淋巴管道的分布特点和形态特征.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法、墨汁注射法和透射电镜技术显示左、右心室肌组织中的淋巴管道.结果:光镜下显示心肌间淋巴管道分为少量较粗的淋巴管、毛细淋巴管,有些毛细淋巴管无管腔.电镜下显示心肌内有较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克呈 史树堂 等 《解剖学杂志》 2009年32卷4期 506-510页ISTICCA
【摘要】 径较大.透射电镜观察表明,舌内毛细血管的管壁较厚,而舌内毛细淋巴管仅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管腔较大而且不规则,内皮外无周细胞,存在开放性间隙,管壁外缺乏基膜.结论:大鼠舌腹侧与舌背侧的黏膜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能与功能有关;舌的毛细淋巴管的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莹 李文媛 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8年17卷1期 70-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鉴别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间接注射法,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显色法(5'-Nase-ALPase),针对基底膜的免疫组化显色法.结果 酶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毛细血管和血管显示有清楚的蓝色轮廓,而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跃光 王莹 等 《解剖学研究》 2007年29卷2期 150-15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喉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层黏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基底膜对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毛细血管由于内皮细胞外有一层完整的基底膜管壁呈现连续的棕褐色,而毛细淋巴管由于内皮细胞外缺乏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克俭 冯玉宽 等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7年16卷1期 71-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为肺内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鉴别提供更好的技术方法.方法 采用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显色法(5'-Nase-ALP)、针对基底膜的免疫组化显色法及特殊染色法.结果 5'-Nase-ALP显色法能够较客观、较清楚地区分肺内毛细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同浩 彭正银 等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06年20卷4期 39-40页ISTIC
【摘要】 <篇首> 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无法准确区别毛细淋巴管及血管,而目前显示淋巴管的染色方法不多,我们在这方面做一些探讨.应用Factor Ⅷ及CollagenⅣ为第一抗体的双重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同一张切片两种抗原分别在毛细血管和毛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均 杨孝军 等 《癌症》 2006年25卷2期 159-162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以细胞膜电穿孔效应为核心的电化学治疗已开展二十余年,其主要机理为脉冲电场的膜穿孔促进外源药物、抗体或基因向胞内弥散.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已证实高能陡脉冲电场能使肿瘤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性电穿孔,从而导致肿瘤细胞的直接死亡.本实验主要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玉宽 冯克俭 等 《解剖科学进展》 2006年12卷2期 124-1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家兔肺内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征,探讨肺淋巴生成途径.方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肺内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富含质膜小泡,小泡数密度为167.44±2.46个/μm3 ,体密度为 0.086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平 冯克俭 等 《解剖科学进展》 2005年11卷4期 350-35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为探讨肝脏淋巴液的生成机制,研究了家兔肝脏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并测量了有关数据.方法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内皮细胞中含有大量的质膜小泡,小胞的数密度为44.16±4.0个/μm3,体密度为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平 冯克俭 等 《解剖学研究》 2005年27卷1期 73-7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在肝脏淋巴管研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层黏蛋白单克隆抗体标记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的基底膜,对肝脏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毛细血管由于内皮细胞外有一层完整的基底膜,管壁呈现连续的棕褐色:而毛细淋巴管由于内皮细胞外缺乏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慧冬 赵玲辉 等 《解剖学报》 2004年35卷5期 513-516页ISTIC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人胃癌组织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探讨癌细胞淋巴道转6机理.方法取人胃癌中心区、周边区及正常区组织块,常规制作,树脂包埋,半薄切片,光镜下定位、检出淋巴管经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胃癌中心区未见淋巴管.胃癌周边区较正常区毛细淋巴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晶 李益民 等 《解剖科学进展》 2004年10卷1期 30-33,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大鼠原发性结肠癌毛细淋巴管的微细分布、超微结构特征,观察毛细淋巴管的形态结构变化,为进一步探讨癌组织的淋巴道转移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4周龄大鼠50只,用MNNG(甲基硝基亚硝其胍)灌肠,建立大鼠结肠癌模型,分期取材,应用半薄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琴 曹友德 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4卷1期 1-3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采用淋巴管显影技术和酶组化技术,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兔乳腺肿瘤毛细淋巴管的破坏作用.方法采用美蓝灌注显示法和酶组织化学法5'-AMP-ALPase双重染色法观察VX2兔移植性乳腺肿瘤HIFU治疗后毛细淋巴管形态学变化.结果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武 汪竹平 等 《上海口腔医学》 2000年9卷3期 158-16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牙髓毛细淋巴管在炎症状态下的超微结构改变与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和急性牙髓炎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壁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正常牙髓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之间的连接方式复杂,可见端-端、重叠、插入及更复杂的连接方式,未见开放连接;内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旺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年2期 126-128页CA
【摘要】 目的:观察大鼠肾脉管系统的分布特点,为尿液形成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重吸收机制的分析及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通过HE染色和5′-核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酶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相对比,对大鼠肾组织结构进行光镜观察。结果观察发现在肾小管周围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瑞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年33卷6期 373-375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鼠直肠壁内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特点,为探讨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的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取30只大鼠直肠,做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浆内囊泡极其丰富,数密度为118个/μm3,体密度为0.0714;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星 孙平 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年25卷3期 8-11页
【摘要】 目的:研究家兔肝脏毛细淋巴管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并测量了有关数据,为研究肝脏淋巴生成机理提供必要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电镜观察方法.结果:肝脏毛细淋巴管仅存在于小叶间的结缔组织内,而肝小叶内无毛细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跃光 赵玲辉 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4年25卷3期 6-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小肠壁内毛细淋巴管的超微结构,从形态学方面探讨小肠淋巴的形成机理.方法:大白鼠10只,采用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作技术,制成半簿切片用光镜观察及超簿切片用电镜观察,并用多功能图像分析系统做定量分析.结果:大白鼠小肠壁内毛细淋巴管的超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艳红 汪竹平 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10年20卷8期 430-432,4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5'-nucleotidase-alkaline phosphatase,5'-Nase-ALPase)双染色法进行改良,并用其染色观察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层是否存在毛细淋巴管.方法:选用牙根发育完成的健康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宫艳红 汪竹平 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04卷8期 61-62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牙髓成牙本质细胞层中有无毛细淋巴管及其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取牙根发育完成的健康恒前磨牙15颗,纵向劈开后在2.5%戊二醛中4℃固定1 h,完整地取出牙髓,切成截面积约为1 mm2,长约3 mm的小长条,再在同一固定液中固定2 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俊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年15卷18期 126-129页
【摘要】 目的 局部注射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型淋巴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型淋巴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
【关键词】 口腔黏膜毛细血管型淋巴管瘤;平阳霉素;局部注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玲 梁志清 等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0年26卷3期 196-198,前插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分离培养人皮肤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LECs),为进一步研究淋巴管生成在肿瘤转移扩散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皮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免疫微珠进行细胞分选,克隆柱纯化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及结...
【关键词】 人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分离;培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寿柏泉 寿卫东 等 《口腔医学研究》 2004年20卷2期 186-18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各类淋巴管瘤(LPGM)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对不同类型LPGM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3年6月,用PYM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毛细管型、海绵状型和囊肿型(囊性水瘤)淋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庆伟 许世雄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4年21卷z1期 107-108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实体肿瘤结构复杂,内部血管和淋巴分布均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本文考虑毛细血管滤出作用和淋巴吸收作用,建立球对称实体肿瘤内流体动力学模型,考察肿瘤内流体的流动.根据Starling定律建立跨毛细血管壁输运模型,间质中流动由Darcy定律决定,由此...
【关键词】 实体肿瘤;淋巴管密度分布函数;毛细血管密度分布函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刚 朱佳芳 等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8年29卷12期 714-7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CLAPO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的认识.方法 收集自2009年9月至2017年3月确诊的CLAPO病例,进行临床特征、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共入选34例患者,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龄5个月至47岁,平均8.3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子优 孙笛 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6年12卷4期 243-247,26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索淋巴水肿过程中皮肤微淋巴管的病理生理改变。方法自2013年11月至2015年9月,对37例淋巴水肿患者(原发性淋巴水肿26例,继发性淋巴水肿11例)行皮肤活检术,切取足背或上臂内侧全层皮肤,以正常人皮肤标本作为对照组(n=7),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瑶 包鹏举 等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196-198,20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五步蛇咬伤后肢体肿胀与淋巴循环的关系。方法:复制蛇伤肿胀大鼠模型,记录肠系膜集合淋巴管的运动频率。行大鼠乳糜池插管获取淋巴液,经离心、超滤后,应用毛细管电泳对淋巴浆进行分析。结果:大鼠左后肢注射五步蛇毒30 min时明显肿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寿柏泉 寿卫东 等 《南京部队医药》 2002年4卷2期 24-2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淋巴管瘤是发育畸形所致的一种先天性良性肿瘤,常见于小儿及青少年,好发于口腔颌颈部[1].笔者于1996年10月~2000年10月,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简称PYM),行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颈部各种类型的淋巴管瘤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尚修 阎卫华 《中兽医学杂志》 2011年4期 38-38页
【摘要】 急性腹膜炎指腹膜的急性炎症。因腹膜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丰富,吸收与渗出能力较强。若腹膜受细菌、病毒或化学物质等不良刺激后,易发生炎症过程。2010年3月,商丘市阎××一条牧羊犬,1.5岁,体重40㎏,突然发病,诊断为犬急性腹膜炎,有关诊治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淑琴 赵瑞波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29卷3期 293-294页
【摘要】 目的 研究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毛细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及癌灶内毛细淋巴管密度(LCD).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OX-2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尚福 张伟 等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年29卷4期 1-3页
【摘要】 目的:观察家兔肺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为探讨肺淋巴液生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取家兔肺组织用半薄切片光镜观察、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肺内淋巴管的形态、分布特点,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了有关数据.结果:肺的淋巴管主要位于富含结缔组织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继祥 纪斌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年36卷12期 3000-3004,后插13-后插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小鼠局部淋巴管结构与分布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其对关节退变的治疗效果.方法:清洁级雄性C57BL/6小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打开小鼠右膝内侧皮肤及关节囊而不损伤其他结构;其余小鼠则切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娜 朱冬冬 等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年51卷12期 923-928页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周细胞覆盖率及淋巴管密度在鼻息肉组织中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取26例鼻息肉患者的息肉组织(鼻息肉组)及下鼻甲组织(下鼻甲组)和11名健康对照组的鼻黏膜组织(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织中白蛋白的表达量,同时用淋巴管特异性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秋实 陈喆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20年28卷10期 809-810页ISTICCA
【摘要】 1病例报道患者,以“腹泻3个月”于2018年8月19日经门诊收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3~10次/d,色黄,水样便,无黏液脓血,饭后0.5h即便,伴里急后重、排便不尽、肛门下坠感,伴脐周隐痛,胃纳差,伴头晕...
【关键词】 继发性小肠毛细淋巴管扩张;华氏巨蛋白血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希 林晓曦 《皮肤科学通报》 2018年35卷5期 568-575页ISTIC
【摘要】 脉管畸形是较为复杂的病种,其治疗在近年来进展迅速.针对不同类型的脉管畸形,多样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能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也为专科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针对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PWS)可采用激光、光动力及手术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