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8
- 1
- 42
- 3
- 2
- 2
- 2
- 15
- 15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文铎 齐淑艳 等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7期 1059-1063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开放式气室(OTC)持续观测了2个生长季(2005-2006年).在每年9月30日停止供气后,采样1次.观测高浓度CO2和O3处理的银杏(Ginkgo biloba)成年叶片气孔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700 μmol·mol-1C...
【中文期刊】 庄东红 宋娟娟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5年13卷1期 49-5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测定了木槿属植物裂瓣槿(Hibiscus schizopetalus(Masters)Hook.f.)、木芙蓉(H.mutabilis L.)和扶桑(H.rosa-sinensis L.)及扶桑的3个栽培变种重虹中玫槿(H.rosa-sin...
【中文期刊】 李旭 吴婷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0年44卷12期 1203-121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红枝蒲桃(Syzygium rehderianum)、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和木荷(Schima superba)4种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红外-箱式...
【中文期刊】 郗连连 李嘉宝 等 《植物科学学报》 2020年38卷1期 32-3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糍粑沟花楸(Sorbus cibagouensis H.Peng&Z.J.Yin)、大理花楸(S.hypoglauca(Cardot)Hand.-Mazz.)和川滇花楸(S.vilmorinii C.K.Schneid.)为材料,采用流式...
【中文期刊】 段贝贝 赵成章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6年40卷12期 1289-129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叶脉和气孔性状的关系反映了叶片的水力特性,对认识它们与植物水分利用有关的生理功能间的关系及其调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利用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与实验生态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
【中文期刊】 王永飞 杨颖 《生物数学学报》 2012年27卷1期 145-149页 ISTIC
【摘要】 主要观察了气孔在四季秋海棠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上的分布和发育情况,并分别对叶片和翅上气孔簇大小、气孔簇密度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叶片的下表皮、雌花和雄花的花被片、苞片、小苞片和翅上有气孔分布,而在茎、花梗上却未见气孔分布.叶片...
【中文期刊】 牛孟莹 郭辉军 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22年42卷7期 84-95页
【摘要】 为探讨高原湿地植物的叶形态适应性,选取滇西北典型湿地碧塔海、纳帕海、泸沽湖和拉市海为研究地点,测定其共有的湖滨带植物黑三棱叶形态性状,并收集研究地小环境因子,探讨黑三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检测影响黑三棱叶形态性状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
【中文期刊】 周玲玲 陆嘉惠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5年27卷5期 525-533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应用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国产甘草属植物10种1变种共16个代表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统计并测量叶表皮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表面观)为多边形和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浅波缘、深...
【中文期刊】 唐敏 胡玉熹 等 《植物学报》 2002年44卷4期 384-390页 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气孔是植物控制气体交换和调节水分散失的门户.大部分高等植物气孔的分布格局是相邻气孔之间被一至多个表皮细胞所间隔.而在有限分布的几个科属的植物种中发现气孔成簇分布的现象,即由2至多个紧密相邻的气孔器组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称为气孔簇(stoma ...
【中文期刊】 马云路 姚昳昳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4年34卷10期 2020-202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8属16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为金星蕨科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分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16种金星蕨科植物的叶片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表皮细胞垂周壁大多呈深波状.(2...
【中文期刊】 王虹 张卫红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5期 952-96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新疆12种黄芩属植物叶片上的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有多种形式;而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均为深波形,不具分类学意义,但叶片两面分布的气孔器,在不同种间...
【中文期刊】 董连新 关雪莲 《西北植物学报》 2012年32卷6期 1155-116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石竹属12个种的植物叶表皮特征进行观察,统计并测量叶表皮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结果表明,石竹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表面观)为长方形和不规则多边形.乳突只存在于针叶石竹、高石竹和细茎石竹中.按气孔形状可将其分...
【中文期刊】 Le Cong Thanh 姜二花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2年31卷3期 276-2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研究应用除草剂氟乐灵处理两叶一心幼苗生长点,进行同源四倍体萝卜种质诱导,对变异植株进行形态、细胞学鉴定和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鉴定.结果表明,应用0.2 mmol/L和1.0 mmol/L氟乐灵处理,6个萝卜品种都获得同源四倍体植株,10 ...
【中文期刊】 戴锡玲 王全喜 等 《植物研究》 2009年29卷1期 33-3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裸子蕨科(Hemionitidaceae)风丫蕨属(Coniogramme)6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它们的叶片表面无附属物;具7种气孔器类型(极细胞型、腋下细胞型、不等细胞型、无规则四...
【中文期刊】 贾成森 徐增莱 等 《广西植物》 2009年29卷5期 607-61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解山药种质资源间的相互关系、消除品种混乱,为选育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33份山药种质资源的叶下表皮微形态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山药叶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形,表皮细胞大小变化显著,垂周壁类型有平直、微波状弯曲、波状弯曲及深波状弯曲...
【中文期刊】 常生辉 邓传良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2期 278-28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27种木犀属植物的叶表皮,测量并统计了气孔器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腺点密度等指标,以明确各种的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表皮角质膜、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具体特征.结果显示;木犀属植物叶下...
【中文期刊】 杨利民 韩梅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期 16-2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沿中国东北样带, 从长春到阿巴嘎旗, 大约每个经度设1个样地, 共10个样地, 研究了草原段关键种羊草的水分利用效率、叶片下表面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的变化, 以及它们与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土壤水分和海拔的关系. 结果表明: 自东向西, 随年降...
【中文期刊】 武季玲 牛俊义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07年32卷18期 1854-1857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对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及微形态特征观察,为其遗传育种及分类研究提供重要微观特征和依据.方法:利用扫描电镜观察6种麻黄属植物茎、叶表面气孔密度、气孔长轴、短轴、气孔形态及茎、叶表面特征.结果:6种麻黄属植物之间气孔密度、茎、叶表...
【中文期刊】 刘卫群 石永春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年25卷3期 222-22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检测并分析了转BnDREB1-5基因烟草叶片的持水性能,上、下表皮气孔大小和密度及叶绿素含量,并在自然失水7 h后检测了细胞的离子泄漏状况.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叶片单位时间内每平方厘米的失水量是野生型烟草叶片的62%;上表皮的气孔大于野生型...
【中文期刊】 王任翔 周巧劲 等 《广西植物》 2007年27卷1期 40-4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9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结果表明,9种植物叶下表皮的细胞都为长方形,垂直壁为直的,垂周界限为凸的,外层周壁凹陷.气孔椭圆形至卵圆形,气孔外拱盖表面多平滑,其内缘近平滑、浅波状或锯齿波状;角质膜多为脊状条纹、...
【中文期刊】 赵凤君 沈应柏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7期 2079-208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试验于2003年6月10日至8月20日在温室中进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4个水分处理(充分供水、轻度胁迫、中度胁迫、重度胁迫),6次重复.各水分处理严格控制浇水间隔:充分供水,每2d浇水1次;轻度胁迫,每3d浇水1次;中度胁迫,每4d浇水...
【关键词】 黑杨; 无性系; 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L);
【中文期刊】 邓传良 周坚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2期 355-36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借助显微和扫描电镜技术对石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石蒜属植物的叶表皮,统计并测量了气孔类型、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及气孔指数等,描述了气孔及气孔外拱盖的有关特征.结果表明:石蒜属植物叶表皮气孔器为...
【中文期刊】 马清温 李凤兰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4年24卷11期 2020-202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常认为气孔参数(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和大气CO2浓度有负相关关系,但不是每种植物的气孔参数都与CO2浓度的变化有负相关关系,气孔参数对大气CO2浓度的显著反应也只在一定的CO2浓度范围内发生.大气CO2浓度是影响气孔参数变化的主要因素,同...
【中文期刊】 马书荣 李海英 等 《植物研究》 2004年24卷1期 45-4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系统对裂叶沙参和泡沙参进行了不同遮光水平蒸腾速率的测定,并同步测定了叶片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开度和气孔导度等气孔行为.采用相关系数和通径系数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遮光水平裂叶沙参和泡沙参气孔行为与蒸腾特性的关...
【中文期刊】 段喜华 孙立夫 等 《植物研究》 2003年23卷3期 334-33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泡沙参叶表形态、气孔特征进行了观察,比较了不同海拔高度对泡沙参叶片生态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泡沙参叶表皮角质层较厚,被有大量表皮毛和蜡质颗粒,海拔越高越明显;泡沙参气孔复体类型均为不规则型,气孔保卫细胞角质层较厚,气孔口较小...
【中文期刊】 李寒冰 白克智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2年26卷3期 351-35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ill)、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玉米(Zea mays L.)等4种作物部分非叶器官(油菜和大豆的豆荚;小麦的外...
【中文期刊】 罗毅 程艳芹 等 《中药材》 2001年24卷9期 633-635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弄清菱叶红景天的根茎、根、茎、叶及粉末的显微特征.方法:显微鉴定.结果:菱叶红景天根和根茎的薄壁细胞内常含棕色物质;茎中形成层部位有纤维环,且有纤维束包绕在韧皮部周围;叶上、下表皮细胞大小不一,间有大型细胞;粉末中可见气孔多为不等式,...
【中文期刊】 管燕红 李海涛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13年24卷1期 209页 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利用显微方法了解生态环境对滇重楼叶的生长的影响.方法 对产自云南省元江县的野生滇重楼和露天栽培滇重楼的叶表皮和横切面进行观察.结果 露地栽培重楼较野生重楼下表皮气孔密度较大,气孔大小变化不大.野生重楼维管束导管数比家种重楼多,草酸钙针...
【中文期刊】 谢果珍 舒少华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19卷12期 2956-2958页 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采集于河南、河北、湖北和贵州四省共14个居群栝楼进行叶片气孔显微特征观察,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居群栝楼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形态及分布特性,并对观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居群栝楼气孔在叶...
【中文期刊】 章振华 焦燕波 等 《生物学教学》 2007年32卷6期 37-39页 PKU
【摘要】 本实验以同种植物的不同倍性个体叶片为材料,利用市售指甲油制取植物叶片表皮细胞的复制膜,制成临时装片,通过测量比较气孔保卫细胞的密度和面积,探索植物细胞大小与植物倍性的关系.本实验方法可进一步拓展应用于多倍体植物的鉴定.
【中文期刊】 黎瑞敏 郭栋梁 等 《生物技术》 2008年18卷5期 16-1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外源基因花生NCED1(AhNCED1)对拟南芥的形态特征和抗旱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转AhNCED1拟南芥的表型特征以及在干旱条件下的变化,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植株叶上表面细胞和气孔大小.结果:与野生型相比,AhNCED1转基因植株...
【中文期刊】 郭爱华 杨阳 等 《农业与技术》 2016年36卷20期 252页
【摘要】 本试验主要研究光照强度对华北耧斗菜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试验以中阳县上顶山华北耧斗菜为供试材料,在上顶山的密集树木下(1万以下)、稀疏树木下(1—5万lux)、几乎无树木下(5万lux以上)各选择了3个区组,每个区组中采集了5株华北耧斗菜,采...
【中文期刊】 梅辉 韦琴 等 《花生学报》 2016年45卷1期 29-32页
【摘要】 用0.01%秋水仙素诱导使花生染色体加倍,通过单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鉴定花生倍性,比较不同倍性花生叶片的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的花生叶片气孔更大,单位面积的气孔数量减少,叶绿素含量增加.
【中文期刊】 袁惠君 马清 等 《草业科学》 2015年32卷6期 902-907页
【摘要】 以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um)野生型植株(WT)、液泡膜Na+ /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ZxNHX)的RNA干扰(ZxNHX-RNAi)株系L2和L7为材料,分析了ZxNHX沉默后霸王叶下表皮气孔特征的变化情况.结...
【关键词】 霸王; 气孔; 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ZxNHX;
【中文期刊】 刁俊明 曾宪录 等 《嘉应学院学报》 2015年33卷5期 59-64页
【摘要】 以不同树龄(2a龄、3a龄、5a龄)桐花树老叶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叶片形态和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树龄增大,桐花树叶片数、叶面积、叶片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上升;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大小变化不大;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
【中文期刊】 李雷博 杨利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1期 59-63页
【摘要】 以亚洲百合杂交系‘红骑士’(Red knight)、东方百合杂种系‘索邦’(Sorbonne)及其杂交种幼苗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亲本及杂交种露地苗和组培苗的形态学、叶片表皮细胞和气孔特征.研究表明:露地苗和组培苗杂种的叶片表皮气孔及表皮细胞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