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48
- 212
- 29
- 26
- 5
- 139
- 84
- 52
- 33
- 20
- 469
- 324
- 86
- 63
- 6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诗音 罗雅琪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41卷1期 55-57页ISTIC
【摘要】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为SLE的一个独特亚型,发病机制与针对Ⅶ型胶原的自身抗体显著相关,多累及 20~40 岁的年轻女性.本文报道 1 例青少年男性BSLE,该病例患者对糖皮质激素、JAK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免疫球蛋白治疗均反应不...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水疱;氨苯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海波 杨欣欣 等 《中国药房》 2015年34期 4770-477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测定大鼠体内咖啡因、氨苯砜和氯唑沙宗的血药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方法:取大鼠6只,ig咖啡因、氨苯砜和氯唑沙宗混合溶液,给药剂量分别为1.5、2、3 mg/kg,于给药前及给药后0.5、1、2、3、4、6、8、12、24 h取血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霞 向美 等 《护理研究》 2015年23期 2934-2936页ISTICPKU
【摘要】 总结了1例瘤型麻风病人抗麻风治疗后出现氨苯砜综合征、溶血性贫血、肺部感染、感染性心内膜炎最终导致呼吸及循环衰竭的抢救与护理体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红萍 彭偲偲 等 《医药导报》 2013年32卷9期 1226-122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氨苯砜(DDS)凝胶的体外释放规律及释放动力学.方法 采用透析法研究1%,2%DDS包合物凝胶和2%DDS普通凝胶的体外释药特征.结果 DDS包合物凝胶26 h基本完全释放,而DDS普通凝胶仅释放64%,3种凝胶的体外释放过程符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静 高琳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3年42卷5期 287-28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报告1例疱疹样天疱疮.患者女,76岁.全身红斑、水疱伴痛痒2个月.既往原发性高血压病史17年,2型糖尿病病史7年.皮肤科检查:全身多发环状红斑,散在水疱、脓疱、糜烂及结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质层下可见一水疱,棘细胞海绵水肿,有较多嗜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洁 罗丽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2年41卷10期 6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患者男,23岁.因全身红斑、糜烂、渗出伴疼痛、发热1周于2010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于省疾病防控中心诊断为瘤型麻风,给予氨苯砜、利福平等口服治疗,15d前面部及双下肢水肿于某医院诊断为肾炎,当地私人诊所给予黄芩、红花等中药治疗....
【关键词】 氨苯砜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珏成 倪健 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2年18卷2期 202-2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芩提取物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1A2,CYP3 A4,CYP2E1,CYP2C19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4种探针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用Cocktail探针药物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为烤 居文政 等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9年20卷5期 435-4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茶碱、氯唑沙宗和氨苯砜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相互作用,以评价3药作为Cocktail探针的可行性.方法 21只大鼠随机均分成3组,分别单独灌胃给予茶碱(30 mg·kg-1)、氯唑沙宗(50 mg·kg-1)和氨苯砜(20mg·kg-...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蓝红梅 陈彬 等 《中国药房》 2008年19卷7期 545-54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氯霉素乳膏中氯霉素与氨苯砜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流动相为舍0.1%庚烷磺酸钠的溶液(取0.1%庚烷磺酸钠溶液500mL与二甲基甲酰胺5mL、冰醋酸0.5mL,混匀)-乙腈(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月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8年22卷10期 599-60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5例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临床资料.结果 5例氨苯砜超敏综合征用药潜伏期较长,为20~42天,均以发热或皮疹为首发症状,皮疹呈多形性.为麻疹样型、多形红斑型和红皮痛型,所有患者...
【关键词】 氨苯砜超敏反应综合征;不良反应;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廉佳 张峻岭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21卷10期 632-6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有效的药物较少,一些特殊的皮肤病或经过系统治疗而疗效不佳者,有必要寻找有特殊疗效的药物.本文主要对羟氯喹、氨苯砜和沙利度胺(反应停)在皮肤科的新用途、作用机制、代谢及不良反应等做一综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宾 周昕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7年23卷4期 36-3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用探针药物研究黄芪对大鼠CYP450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诱发糖尿病大鼠,正常大鼠为对照组,给予黄芪水提物诱导,通过HPLC检测探针药物的代谢率来评价各组CYP450活性.结果:黄芪给药组动物血液中的氨苯砜、氯唑沙宗的含量与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柳 陈勤 等 《护理学杂志》 2007年22卷23期 60-61页ISTICPKUCSCD
【摘要】 对1例应用氨苯砜治疗致全身皮疹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进行护肝、激素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10 d后病情缓解出院.提出对皮肤病患者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药物剂量用法,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心理支持和皮肤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玉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7年21卷8期 481-4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婴儿肢端脓疱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对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有疥疮患者接触史,2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典型临床表现为双手足掌跖部发生瘙痒性丘疹及脓疱,24 h迅速发展成小脓疱,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庆芳 黄怀球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年35卷9期 560-5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氨苯砜(DD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8例DD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患者均在服用DDS 21~40 d后起病,以皮损或发热为首发症状,都伴有皮肤或巩膜黄染;均有浅表淋巴结增大,6例有肝大,3例脾大;3例有胸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亮 罗永强 《医药导报》 2006年25卷4期 333-33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制备氨苯砜固体分散体,增大氨苯砜溶出度.方法以聚乙二醇6000(PEG 6000)为载体,采用熔融法,按照不同比例制备固体分散体,并进行体外溶出度研究.结果体外溶出实验表明分散体的溶出速率明显快于原料药及物理混合物,且载体比例越大,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溪 林威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6年6卷7期 1192-119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高危儿童应用氨苯砜预防麻风病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麻风病人在院内生育的76名子女为预防组,应用氨苯砜(DDS)作预防用药,用药时间2年;治愈出院病人在院外生育的87名子女为对照组,用维生素B1作安慰剂,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随访观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苗国英 郑凤兰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5年34卷1期 51-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近来笔者应用氨苯砜(DDS)联合转移因子治疗20例颜面粟粒性狼疮(LMF)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丁 田惠迪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年19卷11期 680-6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美满霉素和氨苯砜治疗囊肿性痤疮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57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开放对照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病例57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27例,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3.33%和3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小卫 瞿保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18卷2期 104-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氨苯砜和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凝胶治疗聚合性痤疮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口服氨苯砜,外用红霉素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凝胶;对照组口服四环素,外用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结果两组病例的痊愈率分别为57.88%和16.3%,差异有显著性(P<0.01...
【关键词】 聚合性痤疮;氨苯砜;红霉素过氧化苯甲酰凝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霜红 皮先明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18卷1期 34-3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火把花根片与氨苯砜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火把花根片与氨苯砜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银屑病64例,并与单用火把花根片治疗寻常性银屑病40例的疗效比较.结果火把花根片联合氨苯砜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火把花根片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春雷 周志刚 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3年17卷6期 393-3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氨苯砜治疗淋病后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58例,服用氨苯砜(DDS)50 mg,西咪替丁0.2g,均3次/d;对照组33例,服西咪替丁0.2 g,3次/d.两组均用药4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
【关键词】 氨苯砜;慢性前列腺炎,淋病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亮 何凤慈 《中国新药杂志》 2003年12卷6期 447-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建立氨苯砜固体分散体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Ultrasphere ODS C18柱(250mm×4.6mm,5μm);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6nm;进样量:20μL;流动相:乙腈-甲醇-25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雨娟 郑家润 等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3年32卷6期 329-3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索沙利度胺、氨苯砜、雷公藤内酯醇等药物对内皮细胞诱导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佛波酯(PMA)或脂多糖(LPS)对人内皮细胞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清霞 李新月 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2002年22卷9期 855-85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总结艾滋病(AIDS)并发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治疗经验,分析预防性服药与防止复发的关系.方法对2000年7月~2002年5月作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9例AIDS患者中并发PCP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皓 暴芳芳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35卷12期 735-737页ISTIC
【摘要】 报道1例氨苯砜单一疗法治疗持久性隆起性红斑并对既往报道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80岁.双手掌、臀部、双下肢及足底红褐色斑片半年.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轻度增厚,真皮浅中层血管壁纤维蛋白样变性,血管周围轻度嗜中性粒细胞,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勇虎 初同胜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9年35卷2期 95-96页ISTIC
【摘要】 报告一例以手足肿胀疼痛为首发症状,皮损表现为四肢和躯干多处环状红斑的多菌型麻风.通过传统的方法和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本例患者确定诊断,疗前检测氨苯砜综合征风险因子HLA-B?13:01阴性,给予MDT-MB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甜甜 杨宝琦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32卷2期 93-95页ISTIC
【摘要】 报道疱疹样天疱疮3例,其中男2例,女1例,平均年龄67岁;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红斑、水疱. 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水疱,真皮浅中层嗜酸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表皮细胞间IgG沉积.1例患者接受了间接免疫荧光检查,抗天疱疮抗体滴度为1:80,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乔丽 杨志勇 等 《中国药业》 2015年7期 81-8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线状 IgA 大疱性皮肤病(LABD)的病因、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 LABD 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免疫荧光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表现在红斑基础上的水疱,或外观正常皮肤上...
【关键词】 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IgA抗体沉积;氨苯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重侠 钟志娟 《临床误诊误治》 2014年27卷1期 40-4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氨苯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例组织样麻风瘤氨苯砜综合征的病例资料.结果 本例因反复发热就诊,先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无好转.经反复追问病史,患儿曾在当地皮肤病医院诊断为组织样麻风瘤,遂给予氨苯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宁湧 熊俊浩 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3年10卷2期 132-133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症氨苯砜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原则.方法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重症氨苯砜综合征表现的5例麻风病患者的临床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在服用氨苯砜30~48天后出现皮疹伴发热、贫血、单核细胞增多、肝功能损伤等重症氨苯砜综合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褚利娟 王景权 等 《护理学报》 2012年19卷16期 59-60页ISTICCSCD
【摘要】 总结2例麻风病患者服用氨苯砜治疗后发生氨苯砜综合征的护理经验,认为此类患者护理的重点是加强发热护理,在容易发热的时段增加巡视观察,配合医生做好物理降温和降温药物效果观察;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富含铁和钙的饮食,纠正贫血和肝功能损害;加强皮肤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方永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3卷12期 196-198页
【摘要】 氨苯砜可称为二氨基二苯砜或双氨基双苯砜,对于麻风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也可用于其他皮肤病的治疗.临床常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介导的皮肤病.随着对氨苯砜研究的不断深入,氨苯砜在皮肤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婷 宋红萍 《中国药师》 2011年14卷8期 1196-1198页ISTICCA
【摘要】 氨苯砜(DDS)于1947年开始用于治疗麻风病,1950年成功治愈疱疹样皮炎,以后临床上常单独或与其他药联合用于中性粒细胞介导等的皮肤病.近年来,其临床应用及制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现拟对DDS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必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英豪 唐增奇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年09卷5期 295-297页ISTICCA
【摘要】 报告2例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均为青年男性.以面部、躯干、四肢红斑、水疱为首发症状.例1患者白细胞总数1.85×109/L;24h尿蛋白定量1.040g/24h;ANA(++);抗SM(+);直接免疫荧光:IgG、IgA、IgM、C3基底膜...
【关键词】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东 闫军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25卷3期 177-179页ISTIC
【摘要】 目的:测定氨苯砜脂质体凝胶透皮吸收性.方法:采用Franz垂直扩散池,测量氨苯砜凝胶,2%、5%氨苯砜脂质体凝胶的透皮吸收量.结果:2%氨苯砜脂质体凝胶>5%氨苯砜普通凝胶>5%氨苯砜脂质体凝胶.结论:2%氨苯砜脂质体凝胶可以显著改善氨苯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雨苗 王洪生 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9年25卷11期 806-808页ISTIC
【摘要】 目的:评价常见分枝杆菌对氨苯砜和氯法齐明的体外敏感性.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M24-A液基微量稀释法测定结核杆菌、海鱼、堪萨斯、田鼠、新金色、土、偶发、龟、脓肿和耻垢分枝杆菌标准株对氨苯砜和氯法齐明的体外MIC值.结...
【关键词】 分枝杆菌;CLSI M24-A;敏感性试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杰 陈安进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8年15卷6期 342-345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血塞通和川芎秦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统不同亚型的影响,预测它们之间及与其他药物问的相互作用,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研究CYP450亚型CYP1A2、CYP3A4的专属探针药物咖啡因、氨苯砜的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石杰 陈安进 等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08年17卷5期 281-2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血塞通)对肝微粒体CYP450酶不同亚型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在肝脏的代谢特点并据此对该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安全性进行预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肝药酶CYPIA2和CYP3A4的专属探针药物咖啡因、氨苯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晓岚 周晓鸿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8年29卷2期 181-18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HS)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随着近年来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已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现就本科收治的氨苯砜引起DHS抢救无效死亡1例报告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