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6
- 1
- 5
- 4
- 2
- 1
- 4
- 3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张艳会 李伟峰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4期 4337-43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湖泊水华是全世界面临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对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都有重大影响.由于湖泊水华受流域面源、点源污染、气候、水文因子以及湖泊生态系统自身特征等众多因素影响,水华是否爆发、其严重程度及时空分布特征呈现明显的复杂性.以我国太湖为研究区...
【关键词】 太湖;水华程度;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虎 何宇虹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7期 5562-55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设计了双因素四组处理(对照组,加螺组,加藻组,螺藻组)的室外受控实验,模拟湖泊沿岸带水华蓝藻的堆积以及底栖螺类的牧食活动对沉水植物苦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藻堆积(水体叶绿素a浓度为220 μg/L)对苦草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和对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全民 陈峰 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8年29卷3期 290-294页ISTICPKUCA
【摘要】 研究了铵氮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oginosa)FACHB905的生长、生化组成和毒素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铵氮不利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藻细胞最大比生长速率的铵氮浓度为0.2 mmol/L;藻细胞生化组成与铵氮的消耗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蔡冲 李志凌 《现代预防医学》 2008年35卷6期 1140-1144页ISTICPKUCA
【摘要】 饮用水水体的营养化程度的加剧导致藻类产生"水华",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对人类造成极大威胁.本文简述了影响水体中MC产生的内因和外因,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在分析与检测MC方面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其优缺点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程 常学秀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6期 2595-26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生物法,尤其是水生植物化感控藻方法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及水华现象中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该领域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备受世界各国关注.采用初始添加种植水和连续添加种植水的方法,研究挺水型粉绿狐尾藻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藻效应,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 尹立红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06年33卷5期 681-683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以DiFMUP为底物,建立微囊藻毒素的荧光蛋白磷酸酶抑制检测法(F-PPIA)并探讨其在水体微囊藻毒素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太湖水华期间水样分别应用F-PPIA和HPLC方法检测微囊藻毒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F-PPIA方法检...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荧光蛋白磷酸酶抑制法;水体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阚振荣 王欣伊 等 《微生物学杂志》 2006年26卷5期 14-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研究菌-藻、藻-藻间相互抑制作用,寻找抑制藻类水华的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选取的 12 种细菌均未见对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所试4种丝状真菌中,总状毛霉、黑曲霉对藻有不同程度的抑制;选取 4 种藻做单独培养与两两混合培养,观察生长情况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广杰 况琪军 等 《水生生物学报》 2006年30卷1期 37-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三峡水库一期工程蓄水近两年(2003年7月-2005年4月)期间,库区发生过多次藻类"水华",尤其在阳光充足、气温回升的春季.经鉴定形成水华的藻类主要有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1,sp2),新星形冠盘藻(Stephan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马超 导师:潘伟斌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09年
【摘要】
水华频繁爆发给全球环境带来灾害。溶藻细菌是防治水华和赤潮的潜在微生物,其在控制水华爆发方面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作者所在课题组曾从广州某池塘筛选、鉴定出1株溶藻细菌L7,该溶藻细菌通过分泌一些具有热稳定性的胞外溶藻物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勇 刘洁生 等 《卫生研究》 2003年32卷3期 195-197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水华束丝藻粗提物进入小鼠血液后不同时间的毒性作用情况.通过培养水华束丝藻来提取石房蛤毒素,计算各种细胞的数量和成分变化来分析毒素对血液学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鼠在0.5 Mu/ml STX中毒后30分钟、6、12、24小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红萍 王涛 等 《工业微生物》 2013年43卷3期 7-11页ISTICCA
【摘要】 通过对太湖水进行室内多年模拟培养并观测,发现pH、溶解氧浓度(DO)、二氧化碳反应速率(CRR)、叶绿素a之间紧密相关.结果表明:(1)在太湖水华暴发过程中,参数pH、DO以及叶绿素a具有相同的趋势,而与参数CRR具有相反的趋势;(2)太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思逸 陈建中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9期 209-211页
【摘要】 [目的]探讨八角金盘对水华蓝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方法]以南太湖水华蓝藻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下八角金盘对水华蓝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八角金盘叶片提取液、高压灭菌叶柄和叶组织以及新鲜叶组织对水华蓝藻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燕晓雯 林晓 《江苏预防医学》 2008年19卷4期 85-86页CA
【摘要】 <篇首> 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日趋严重问题.富营养化导致藻类过量繁殖产生的水华,一方面使水质恶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另一方面,一些藻种产生藻毒素给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藻毒素的种类繁多、污染程度和范围也在扩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应根 《中学生物学》 2007年23卷9期 8-10页
【摘要】 由富营养化程度加重而引起的湖泊蓝藻水华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大型浅水湖泊、城市观赏娱乐性湖泊及供水性水库爆发蓝藻水华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广泛性,并且蓝藻水华具有很大的危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昭琪 李祥麟 等 《抗感染药学》 2007年4卷4期 151-153页
【摘要】 目的:探索水华蓝藻萃取物及其混合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水华蓝藻混合藻中铜绿微囊藻、浮游念珠藻、水华鱼腥藻及其混合藻的萃取物,分别植入细菌、大肠菌群,检测其抑菌率.结果:铜绿微囊藻、水华鱼腥藻、浮游念珠藻及其混合藻的萃取物均具有抑菌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文弟 钟仙龙 《江苏农业科学》 2006年4期 189-192页
【摘要】 研究了5种有机磷农药对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不同有机磷农药对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按影响大小依次为,鱼腥藻:辛硫磷>虫胺磷>三唑磷>二嗪磷>杀扑磷;铜绿微囊藻:虫胺磷>杀扑磷>三唑磷>辛硫磷>二嗪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桂森 吴玉梅 等 《湖泊科学》 2005年17卷4期 373-377页
【摘要】 调研结果显示,2003年北京城区河湖(11个监测水体)总磷、总氮含量分别为0.142mg/L、1.481mg/L,已达到比较严重的富营养状态.北京城市河湖属于藻型水体,初级生产力主要决定于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与密度.河湖水体中浮游藻类密度为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