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8
- 4
- 26
- 9
- 8
- 8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腾雯 程俊豪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210-12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当前我国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NbS)理念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以应对多样化挑战,实现"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生命共同体理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家星 倪雨淳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305-5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和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城市精细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立足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从陆域、水域两个层面进行量化计算,构建水-陆耦合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虹 张子墨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5期 1981-1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空间途径.但目前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过于强调综合,简单叠加多种生态系统服务的方法忽视了不同服务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难以直接支撑不同目标下的生态保护决策.以广东省为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陇强 郭泽呈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4期 5799-58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的识别与构建是保障半干旱区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西北内陆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县级行政单位为研究对象,结合RS和GIS技术,在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水土流失敏感性的基础上,识别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飞 邵媛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8期 3255-32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遥感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领域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城市化使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状况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了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遥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亮洁 王晶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7期 5915-592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识别及构建是保障干旱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空间途径.石羊河流域是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其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敏感.基于石羊河流域生态本底特征,选取并定量评估水资源、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和沙漠化4种生态系统服务,识别生态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冲 董建权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948-89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优先区识别,是科学有序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基础.以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之一的四川华蓥山区为例,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提取生态源地共1392.63 km2,占华蓥山区总面积的35.60%;结合土地覆被类型与地质灾害敏...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电路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野 冯启源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826-88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的重要目标是维护和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从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现状与功能出发,对乌梁素海流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敏感性及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重要性进行系统评价,形成基于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玉 冯喆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3期 8725-8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认为:生态要素之间存在普遍联系.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也应着重维护生态过程的完整性与连通性.以宁波市下辖6个城区为研究区,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以景观连通性评价与栖息地质量评价为基础提取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孔坚 王春连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6期 5909-592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面临着多方面、复杂的水生态问题:洪涝、干旱、水质污染、水生生境丧失以及人水关系日益疏远等等.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依赖单一目标的灰色工程方法,而必须从维护和保育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出发,来系统地解决问题.为此,如何定义一个相对完整的水生态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鲍超 邹建军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2期 4180-419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扰动强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不仅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安全,而且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人水关系协调视角,从水资源本底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等3个方面建立了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孔坚 李海龙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0期 5163-51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资源,脆弱的生态系统,加上史无前例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速度与规模,对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必须明智地进行土地的规划和利用,通过国土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为明智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扬 虞思佳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659-16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作为国家粮食稳产保供的"压舱石",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学界围绕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少有研究关注主产区粮食生产、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基于粮食主产区2000-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乐 雷金睿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646-16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南岛三大流域是全岛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屏障区,近年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生态系统脆弱,开展流域景观生态风险评估研究,对于加强区域生态安全保障和可持续发展利用至关重要.以海南岛南渡江、昌化江和万泉河三大流域为研究区域,综合采用景观生态学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风约 徐志文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1799-181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长江干流两岸广布的滨岸洲滩湿地,具有净化水质、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是长江流域水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江流域湿地的分布格局、动态变化及其生态意义受到广泛关注,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长江干流滨岸洲滩湿地研究报道相对较少.通过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泽鑫 罗俊杰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3期 1090-11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土沟壑区作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区域,其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LUCC)对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影响.以晋西三川河流域为例,运用SWAT和PLUS模型,从景观格局的宏观视角,设置了流域上中下游极端土地利用、沟谷川地缓冲区土地利用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梓渊 王赛鸽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1期 4650-46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评估生态韧性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源地识别-阻力面构建-廊道提取"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模式,定量评估固碳释氧、土壤保持和水源涵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孔凡斌 段淑慧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4期 11359-113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敏感性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能够系统性、整体性地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浙江省钱塘江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分析、生态敏感性评价、有序加权平均(OWA)算法...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电路理论;有序加权平均(OWA)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勾容 苏维词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636-96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国天眼"工程FAST(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工程,其半径30km内的宁静区生态脆弱,经济社会发展滞后,面临生态保护与加快发展的双重压力.构建...
【关键词】 有序加权平均模型;电路理论;"中国天眼"(FAST)宁静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易 蒙吉军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期 171-1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区划对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基于自然资源数据、生态环境数据和相关区划资料,从生态敏感性与生态服务重要性角度构建了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揭示了中国自然资源生态安...
【关键词】 自然资源生态安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网络;区划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欣 郑颖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9期 8784-879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是我国划定生态用地,完善和落实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区等区域调控政策的有效工具,可通过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引导限制无序的城市扩张和人类活动,实现国土、区域和城市等各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永久性保护.神木市煤炭资源开发产生了一系列生态问题,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江戈平 孟丽红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5期 22-30页ISTICPKUCSCD
【摘要】 探讨城市群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可为当地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同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以环鄱阳湖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PSR模型构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对研究区 2010、2013、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金凤 门宝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3期 5646-56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几十年来,嫩江流域湿地大面积萎缩、土地盐碱化严重,干旱频发,严重威胁生态安全、水环境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量化嫩江流域干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利用标准化生态缺水指数(SEWD1),结合旋转经验正交函数、累积和曲线和Pearson相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骆新燎 赵海霞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4期 245-256页ISTICPKUCSCD
【摘要】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系统之一,已成为景观生态、环境管理等学科关注的热点与前沿.以绿色基础设施文献为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从研究基础与特点、研究方向与热点和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演变趋势等方面,分别对Web of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姚材仪 何艳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7期 7083-709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对维持区域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岷江流域为研究区,综合运用土地利用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数据,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对岷江流域进行生态重要性分析,将生态极重要区识别为生态源地,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王亚 夏双双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1期 8948-89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生态源地-阻力面-生态廊道"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范式,评估流域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生境质量四项生态系统服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分级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晓琳 郭莎莎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500-951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格局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传统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多以静态生态指示因子为基础指标,对重要物种的迁徙过程考虑较少,容易忽略生态服务和物种丰富度较低、但对物种迁徙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造成栖息地功能性丧失.因此,以日喀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中浩 张永瑶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430-94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反映区域社会经济与自然是否能够协调发展的重要表征.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以"水-能源-粮食"纽带为切入点,基于InVEST模型、CASA模型和Thornthwaite ...
【关键词】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欣珂 林弘 等 《生态科学》 2023年42卷4期 171-181页ISTICPKUCSCD
【摘要】 闽江流域是福建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的工程区,生态服务能力突出.文章基于闽江流域1990—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气候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探索了闽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卫新东 林良国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期 82-9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的国家战略,县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生态问题定量诊断是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的最基本单元.以神木市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电路理论构建神木市生态安全格局,将识别出的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和低质量生态空间作为生态修复关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研 关颖慧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471-94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喀斯特地区生态重要性与脆弱性并存,研究喀斯特断陷盆地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演变对当地土地利用高效管理和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交界处的喀斯特断陷盆地为研究对象,基于 2000-2020 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映梅 李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9期 8153-816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合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高原湖泊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大理市为研究区,将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统筹到生态安全评估,尝试采用土地发展概率修正生态阻力面,运用电路理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大理市生态安全水平呈现出"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冰雄 李杨帆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3期 962-9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海岸带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亦是陆海系统交互胁迫的敏感区域,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导致海岸带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受损、生态网络格局紊乱、珍稀物种安全保障空间萎缩等重大生态安全问题.以闽三角海岸带珍稀物种-栖息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多物种-多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提杨 庄鸿飞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7期 2770-27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境质量是反映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的重要指标,而规划科学、管理有效的自然保护地对于维护生境质量、巩固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以天津市为例,运用InVEST模型Habitat Quality模块评估了天津市2000、2005、2010、20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锦宇 关颖慧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9期 8167-818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是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关键途径.以喀斯特断陷盆地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社会、景观格局三个维度选取 11 个评价因子构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评价研究区 2000-2020 年的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韦宝婧 苏杰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7期 2995-30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传统的生态网络或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研究中,多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最小费用路径作为生态廊道,并人工判别生态节点,这种方式缺少对生态过程中能量流、信息流等交换过程的考虑,导致生态网络在结构、功能上存在一定的缺失.以福建省上杭县为例,...
【关键词】 生态廊道;生态节点;水文分析原理(H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屠越 刘敏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7期 7056-706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必要手段,科学识别生态源地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以高度城市化的大都市区——上海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源地识别体系,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数据源与指标权重对生态源地识别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文静 逯非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6期 2074-208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国土空间修复与保护识别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区域生态系统修复与保护,然而,当前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和规划缺乏从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角度识别关键生态修复与保护区.因此构建了系统的生态修复与保护空间识别方法,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洁 蔡海生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430-744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主导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探讨生态安全格局,是明晰流域内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以抚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空间数据,根据研究区自然条件和生态状况,基于主导生态功能定量评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3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结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立 邓伟 等 《生态学报》 2021年41卷23期 9328-934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确多重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系统服务簇的空间格局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评估四川盆地2015年6种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计算了表征综合水平的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指数;进而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间权衡与协同关系;并基于K-均...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簇;多重生态系统服务景观指数;权衡与协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