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49
- 6
- 4
- 25
- 16
- 6
- 5
- 5
- 73
- 6
- 6
- 5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珂 易小燕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3期 10619-106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哈尼梯田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稻鱼共作这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的实践与推广,对农田水土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和农产品价值增值具有积极作用.揭示稻鱼共作模式的碳足迹和经济效益,可以客观评估该模式是否符合哈尼梯田这一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滕胜 钱前 等 《遗传学报》 2002年29卷3期 235-24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贫乏和旱灾的日趋严重,水稻耐旱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对籼稻窄叶青8号(ZYQ8)和粳稻京系17(JX17)以及由它们构建的加倍单倍体(DH)群体,参照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耐旱鉴定方法,在苗期进行断水.调查其耐旱性.利用该群体的...
【关键词】 水稻;耐旱性;加倍单倍体(DH)群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华 严长杰 等 《遗传学报》 2001年28卷5期 445-45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利用是克服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重要途径。但在广亲和性的遗传上不同研究者的结论不尽一致。以3种有广亲和品种参加的三交组合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品种Ketan Nangka的广亲和性遗传。结果表明水稻亚种杂交F1同时存在着雄性不育和雌...
【关键词】 水稻(OryzasativaL.);亚种间杂种不育;广亲和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辉 刘鸣达 等 《生态学报》 2012年32卷15期 4753-47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取田间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有机稻蟹、常规稻蟹与单作水稻生产模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水稻模式相比,有机稻蟹模式下的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中活性有机碳(MLOC)、高活性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金燕 嵇朝球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6期 632-6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株高是典型的数量性状,易受遗传背景的干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单片段代换系(singl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SSSLs)能减少遗传背景的干扰.以85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其受体亲本为籼稻广陆矮4号(O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国华 顾铭洪 《遗传》 2001年23卷2期 177-18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稻亚种间杂种不育性是一个普遍现象,但其遗传基础复杂。本文对这种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的类型和表现,特别是前人推导两种解释杂种F1不育性遗传模型的研究方法、优越性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与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在水稻亚种间杂种F1不育性遗传研究上已经取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明明 董伟 等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0年18卷5期 431-43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根系不仅是水稻吸水吸肥和支持地上部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许多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器官,发达的根系是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基础[1,2].在我国水稻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杂交水稻之所以高产稳产,其生理基础之一就是其根系发达,吸肥吸水能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章志宏 陈明明 等 《作物学报》 2002年28卷1期 86-89页
【摘要】 采用籼、粳亚种间杂种F1花药培养获得的DH群体对水稻穗颈和倒2节间维管束等性状进行了数量遗传分析. 结果表明, 颖花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颈大、小维管束数的遗传力在70%以上, 倒二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的遗传力则在50%以上; 颖花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金燕 杨梅 等 《植物学报》 2015年50卷3期 338-3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芽期耐冷性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数量性状,易受遗传背景的干扰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利用单片段代换系(SSSLs)能减少遗传背景的干扰.该研究以85个单片段代换系为材料,其受体亲本为广陆矮4号,供体亲本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艺馨 李玥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4期 2011-20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定量分析未来气候变化下中国水稻产量预估结果的差异来源,为制定未来水稻的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依据.采用Meta分析方法,通过检索和筛选得到相关文献42篇(2000年以来),共有1129个样本.以水稻单产变化率作为因变量,对导致水稻产量预估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硕 何永刚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5年26卷2期 249-2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淹水直播既可以免去育苗、插秧、排水等人工成本,又可以有效防控杂草和鸟害、鼠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水稻栽培品种大多低氧成苗率低,不适宜淹水直播,品种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淹水直播技术发展与推广.鉴定筛选淹水成苗性强的水稻种质资源是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斌 导师:吕川根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硕士) 2012年
【摘要】 光合作用是作物生物产量形成的基础。C4植物比C3植物具有更高的光能利用效率,主要是因为C4植物叶片中有Kranz结构和具有独特的CO2固定途径。PEPCase是C4途径的首要关键酶,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转基因手段将C4植物的PEPC基因导入水...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 双夹心ELISA方法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辉 导师:张桂权 华南农业大学 作物学 作物遗传育种(硕士) 2007年
【摘要】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约有超过一半的人以其作为主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全面平衡营养观念的重视,人们对优质特种有色稻米的喜爱逐渐增加。在水稻品质性状遗传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单片段代换系进行品质基因聚合是改良稻米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本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宋晚平 导师:张玉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生物学 植物学(硕士) 2004年
【摘要】 本论文首次通过活性跟踪对向日葵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并对向日葵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作了评述和讨论。 通过系统预试法、初步分离预试法对向日葵根中所含化学成分进行了预试,确定了向日葵根中含有酚类、萜类、黄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高文丽 导师:王金发 中山大学 基础医学 遗传学(硕士) 2003年
【摘要】 该研究工作围绕着RRD3序列在单子叶(水稻)的双子叶植物(烟草)中的启动子活性分析,取得了以下结果:(1)构建了一套水稻转化体系,含三个启动子片段分别为Act1启动子、CaMV35S启动子、RRD3启动子的质粒和无启动子的阴性对照质粒转化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玉静 陈祖武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4年25卷10期 1748-17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qCTS-9是在多种苗期低温条件下稳定发挥作用的水稻耐冷基因,研究其耐冷优异单倍型及适应性进化模式,有利于为水稻耐冷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技术支撑.本研究利用116份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37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承哲 陆金城 等 《昆虫学报》 2023年66卷3期 351-35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是为害水稻的重要害虫.本研究旨在明确褐飞虱为害诱导的抗性水稻品种(IR64,ASD7和IR56)挥发物对感性品种TN1抗虫性的影响,为褐飞虱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以水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侠丽 段春锋 等 《气象科技》 2023年51卷5期 764-770页
【摘要】 利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开路式甲烷气体分析仪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淮河流域稻麦轮作农田不同生育期甲烷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淮河流域甲烷通量一年中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夏季.甲烷通量日变化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出现在午后,白天高于夜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峰 余军平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6年33卷7期 627-634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TSH1,是通过搜寻GenBank的EST库而获得的一个来源于水稻的含AP2/EREBP保守结构域的蛋白质.为了详细分析TSH1蛋白与其DNA顺式元件的结合特性,首先采用传统的凝胶阻滞实验和酵母单杂交技术,证实TSH1在体内和体外均专一性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开 陈宇峰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35卷6期 1233-1242页
【摘要】 [目的]以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武运粳8号"水稻的M2和M3代根系突变后代多样性和群体变异情况为切入点,归纳水稻根系性状与其生理功能的关系,以期强化根系发育对植株表型和作物产量影响的认知,为进一步改良和利用武运粳8号水稻品系提供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剑锋 唐双勤 等 《中国种业》 2022年8期 126-128页
【摘要】 嘉87是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选育出的早熟软香型粳稻新品种,2019年参加上海市水稻区域试验,2020年续试和生产试验同步,202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沪审稻202100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建荣 余永红 等 《西南农业学报》 2022年35卷5期 1117-1127页
【摘要】 [目的]拟运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目标基因进行预测分析,为后续展开水稻白叶枯病菌FabG及脂肪酸代谢途径的实验室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FabG(EcFabG)序列,在Xoo PXO99A菌株基因...
【关键词】 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生物信息学;3-酮脂酰ACP还原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桂权 《遗传》 2019年41卷8期 754-7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设计育种"是21世纪初提出的新概念,是指有目的地利用作物基因组中有利等位基因来设计并培育人们所需要的品种.在过去的20年中,本实验室制定了"三步走"的策略开展水稻设计育种研究,构建了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single-segment 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桂富 杨剑 等 《遗传学报》 2007年34卷7期 608-615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水稻抽穗期是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对水稻品种的地理分布和适应性起到关键性作用.适宜的抽穗期是获得高产的前提.因此确定水稻抽穗期的遗传基础在育种计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一套来源于亲本IR64/Azucena的双单倍体(DH)群体在两个种植...
【关键词】 数量性状位点(QTL);上位性;QTL与环境互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恭好 徐才国 等 《遗传学报》 2004年31卷1期 63-72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主效QTL、上位性效应和它们与环境的互作(QE)都是数量性状的重要遗传因素.利用籼粳交珍汕97/武育粳2号F1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组织培养得到的190个双单倍体群体和179个微卫星标记,通过两年两重复田间试验,采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分析了9个控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蒋苏 陈彩艳 等 《遗传学报》 2004年31卷12期 1381-1387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以花药愈伤组织作为转化的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已克隆的Xa21基因导入粳稻栽培品种台北309中.共获得7个转基因株系,其中2个单倍体,4个二倍体,1个混倍体.PCR、Southern、FISH以及白叶枯病抗性的分析结果都表明Xa21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运江 郭文武 等 《植物学报》 2003年45卷8期 906-909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从水稻(Oryza sativa L.)、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和黑松(Pinus thunbergiiParl.)等植物的22对叶绿体SSR引物中筛选出 5对能用于柑橘叶绿体SSR分析的引物,应用这5对引物对9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长杰 梁国华 等 《遗传学报》 2003年30卷3期 267-276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对典型籼粳杂种育性遗传基础的研究是快速进行广亲和系培育的前提.以回交群体Balilla/南特号∥Balilla为育性基因的分析群体,利用SSR标记研究了该群体中控制小穗育性和花粉育性的基因位点,对于小穗育性共检测到2个QTLs,qSPTF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海波 夏铭 等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11期 1154-116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用蛭石与石英砂作为混合培养介质研究了低磷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 a L.)苗期侧根发生发育的影响及其与磷吸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低磷对水稻的侧根发生发育具有明显的诱导作用及基因型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 单位侧根长度的增加与单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植物学报》 2001年43卷7期 769-770页SCIMEDLINEISTICCSCDCABP
【摘要】 <篇首>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的总体安排,于1999年10月至2004年9月立项进行“水稻重要性状的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1 立项依据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我国农业,特别是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晓 张鹏博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5期 1600-160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中镉的积累造成人类健康的风险,增加水稻硅素能减轻镉中毒症状,降低稻米镉积累,但是硅对重金属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主要研究了在中度和高度镉污染的土壤中,通过施用固态和液态的富硅物质对土壤-水稻系统中镉的吸收和转运的影响,探明决定镉和硅在根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邵会茹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25年41卷9期 44-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TurboID邻近蛋白标记技术是一种基于生物素连接酶的新型蛋白互作研究技术,具有标记速度快、时空分辨率高和毒性小等优点.目前该技术仍处于逐步推广阶段,并在少数物种中得到应用.通过构建多种代表性物种的TurboID表达系统,评估其在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董海娇 邢永忠 《遗传》 2016年38卷12期 1112-111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不断提高作物的产量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株型是决定水稻群体产量的重要性状,提高水稻的种植密度是增加水稻产量的有效方法。水稻的分蘖角(Tiller angle, TA)是指侧生分蘖和主茎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顺菊 向珣朝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1978-198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研究利用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基因(Wxb)与可溶性淀粉合成酶Ⅱa基因(SSⅡ-3)均相同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S’和潜力恢复系CG173R为亲本,经过回交和多代自交,以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s) BQ F10代株系为供试材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卫民 欧一智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8期 5467-54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成本收益分析和能值分析理论,构建经济效益指标和生态经济效益指标,对江西省水稻(早稻和晚稻)、棉花、油菜种植系统的经济效益、生态经济综合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经济效益方面,分析比较了单位面积作物成本构成,构建了净利润(Rev)和净利润率(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龙 陶永宏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年13卷6期 992-996,100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取5份云南地方香型软米水稻种质资源和6份自育香型软米保持系按5×6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NCⅡ)配制成30个组合,采用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分析云南香型软米11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云南香型软米多数农艺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加×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比 韩忠民 等 《遗传》 2012年34卷2期 215-22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是重要的遗传资源,发掘其优良等位基因将对水稻遗传改良产生重要影响.文章从以珍汕97为轮回亲本,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BC2F1群体中选择一个与珍汕97表型明显不同的单株BC2F1-15,经过连续自交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树坤 张喜娟 等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年13卷6期 1018-1022,10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单子叶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理想模式植物,水稻幼穗和颖花的发育还是最终产量赖以依托的基础.对水稻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研究已成为植物分子遗传学和作物科学共同的研究焦点.近年来,有关水稻幼穗和颖花发育的研究取得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谈聪 翁小煜 等 《遗传》 2012年34卷7期 901-9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唯一能量来源,剑叶是水稻开花后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Ghd7 是一个多效性产量基因,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为了研究Ghd7 对水稻剑叶形态的遗传效应,文章利用一个包含190 个家系的BC2F2 群体对水稻剑叶长度(FL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德卫 曾美娟 等 《植物学报》 2011年46卷6期 617-6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稻(Oryza sativa)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矮秆材料的引入掀起了第1次“绿色革命”.但近年来,在水稻育种中矮生基因遗传单一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水稻产量的持续提高.利用60Co-Y射线辐照籼稻亲本材料M804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