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36
- 3
- 20
- 9
- 6
- 3
- 2
- 14
- 11
- 8
- 8
- 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平顺 臧旭超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2期 802-8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干旱-半干旱地区采煤活动往往会导致含水层疏干、湖泊萎缩消失、植被衰退、地表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煤矿开采排水是引起地下水-土壤-植被系统发生演化的主要驱动力.以泊江海子流域为例,在水文地质及生态植被调查的基础上,使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
【关键词】 地下水;地下水-土壤-植被系统;生态演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然·亚合甫江 邹杰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9期 9515-95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低土壤水分(SM)和高饱和水蒸气压差(VPD)之间存在强耦合性,因此很难确定二者对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影响,且鲜有研究二者与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之间的关系.通过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分箱解耦分析方法,系统地剥离了土壤干旱与大气干旱对生态系统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泽凌 周莹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3期 6544-65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NEE)和蒸散(ET)是表征半干旱区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能力的重要指标.对碳水通量动态变化的准确模拟和驱动机制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明确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基于黄土高原铁杆蒿草地生态系统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荐圣淇 丁欣明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1期 9470-94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水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相关成果难以应用到实际土地利用规划中的问题.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在小流域尺度上划分土地利用结构,结合In VEST模型探究土地利用结构对水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以阳泉市为典型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家星 倪雨淳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3期 5305-531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快速城市化和国土空间规划大背景下,评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城市精细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本研究立足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效能,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从陆域、水域两个层面进行量化计算,构建水-陆耦合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盛 李亚文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3期 5391-540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张家口-承德地区是京津冀环境优化的战略要地,开展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定量评估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综合运用InVEST模型、空间偏相关统计制图及情景模拟等手段,分析了张承地区近20年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亚楠 李巧 等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3年40卷10期 59-65页
【摘要】 新疆奎屯河流域是典型的原生高氟区.运用数理统计、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奎屯河流域沉积物化学组分相关性、地下水及沉积物化学组分特征及水-土系统中氟的释放机理.结果表明:奎屯河流域沉积物F含量与沉积物Mg、Ca、Mn、Fe、Cu、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月 万忠梅 等 《生态科学》 2020年39卷3期 212-2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CoupModel模拟范围广泛,几乎涉及了陆面过程的各种环节,且具有动态预测性.该模型不但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森林、农田、湿地以及冻土等多种生态系统的土壤水热运移和碳氮循环等过程,还能够科学地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增温潜势.通过对CoupM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翠 王继军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6期 5820-58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水土保持技术通过对农业产业-资源系统的作用过程影响系统的耦合效果,这一过程及效果成为农户选择水土保持技术的关键点.为此,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典型流域—县南沟流域为对象,通过对2017年130户农户调研资料的分析,揭示其作用过程和耦合路径,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艳 蒋忠诚 等 《广西植物》 2019年39卷1期 98-10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该研究以广西桂林岩溶石山区的两种典型植被(香椿林和云实灌丛)为例,利用野外长期定位监测降雨、穿透雨、树干径流、钻孔和表层岩溶水中总有机碳(TOC)的变化特征,探讨不同植被林冠层TOC浓度和通量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降雨通过大气-植被-土...
【关键词】 总有机碳;通量;大气-植被-土壤/岩石系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飞达 陈文业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6年36卷1期 165-17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水分是内陆荒漠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为了揭示该区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200 cm内各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海拔、土壤质地和植被对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亚军 王小国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9期 2910-29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应用静态暗箱-化学发光氮氧化物分析法对成都平原水稻-小麦轮作系统进行了1.5个轮作周期的NO排放定位观测,分析了NO排放特征及施氮、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作物参与对N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成都平原水稻-小麦轮作系统在不施氮情况下,表现为土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海朋 李文鹏 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21年48卷3期 162-171页
【摘要】 华北平原年地面沉降量大于50 mm的严重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量的80%,防治形势严峻,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为有效防控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华北平原建立了较完善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基本掌握了地面沉降现状及演化规律,但受华北平原含水层系统影响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大尚 李屹峰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期 70-8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挑战是在区域尺度上管理生态系统服务并提高当地居民福祉.以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利用InVEST模型和空间制图在乡镇尺度上对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资源供给服务、土壤保持服务、水质净化服务、产品供给服务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自翔 李晶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9期 2907-29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体调节服务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固碳释氧功能,对于人类社会和整个动物界以及全球气候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光合作用方程式,利用遥感估算模型,基于植被NPP(第一性生产力)物质量测算结果,测算关中-天水天经济区绿色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诗生 李德鹏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6期 1749-175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江西鹰潭红壤生态实验站的长期施肥定位试验,采用田间微域研究了五氯酚(pentachlorophenol,PCP)在红壤性水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降解动态和稻谷的富集特征.四种长期施肥处理包括:未施肥(对照,CK)、施尿素(N)、施有机肥(O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悦 吴忠斌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09年18卷14期 1364-1368,13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土荆芥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MTH-SMEDDS)的体外释药特性.方法:测定土荆芥油在不同分散介质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及自微乳化制剂中土荆芥油的相分布,考察释放度实验方法、释放介质、不同制剂组成比例对于药物释放特性的影响,并对释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国彬 莫测辉 等 《生态科学》 2009年28卷2期 169-173页ISTICPKUCSCD
【摘要】 通过施用畜禽废物和抗生素污染进行芥菜盆栽试验,从而研究典型抗生素(QNs、SAs和TCs)在土壤.水一蔬菜系统的迁移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蔬菜、渗漏水、土壤中均检测到多类抗生素,抗生素在不同介质中的含量与施加抗生素的种类及其含量等因素有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广林 王立龙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5年16卷2期 328-3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对冶炼厂污灌区土壤和水稻中Cu、Zn含量分析以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研究了距冶炼厂不同距离土壤Cu、Zn含量状况、水稻对它们的吸收和分配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冶炼厂造成了周围农田土壤的Cu、Zn污染,其中Cu污染较严重,距离冶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兆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11期 2947-29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把土壤-植物系统水分运移作为-维水流运动由阻容电路进行模拟,在于将Darcy-Richards方程从对单点的描述扩展到对一段流路的描述.由此出发,考虑到水流的非稳态性,某一流路的水阻定义为其水势差与平均流量之比,水容为其贮水量对平均水势的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良纲 徐晓炎 《生态学杂志》 2004年23卷3期 120-1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土壤-水稻系统镉污染的影响和植物对重金属镉吸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土壤受镉污染后水稻生长性状的变化以及水稻吸收的镉在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同时分析水分控制、肥料施用和缓解镉污染的改良剂等农业管理措施对水稻吸收镉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文兆 李秧秧 《西北植物学报》 2003年23卷8期 1320-132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就断伤作物根系对作物生长、产量形成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若干问题.断根对作物地上、地下部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与断根时间、程度直接相关.现有的能够与作物断根效果相联系的田间管理措施,以中耕为代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俊祥 宛志沪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13卷4期 390-39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淮北平原的杨-麦间作系统的小气候效应和土壤水分的研究表明,在冬小麦发育的拔节期和灌浆期,林粮带状间作与对照地相比可以降低农田地面温度1~7℃,提高相对湿度 2%~8%,农田日照时数减低量随间作行间距和时间而变化,范围在4.1%~15.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志剑 朱荫湄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1年12卷2期 229-23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测试表明供试土壤已富P.大田试验结果表明,P肥投入提高了土壤树脂P和田面水总P水平,且两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施P后的20d内,有机无机配施P肥对土壤有效P的贡献大于单施化肥P.在施P第7d时,有机无机配施P的田面水总P水平是单施化...
【关键词】 水稻田 土-水系统 施P P素流失(潜能) 环境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朔阳 吴勇 等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年20卷2期 854-859页
【摘要】 为了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迁移规律及分布特征,在基于整体土壤重金属背景值的基础上,选用四川西坝镇高产农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所取土样进行淋滤实验,得到不同时间渗漏液中Cd、Cu、Zn、Cr离子浓度变化量,并运用Hydrus-1D对研究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钰薇 何宏斌 等 《生态环境学报》 2019年28卷9期 1793-1801页
【摘要】 为解决我国南方冬季稻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杂草丛生问题,在湖南湘西地区引入“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 L.)-水稻(Oryza sativa L.)”轮作(IRR)系统,探讨冬种黑麦草施肥管理对农田杂草的影响.黑麦草季...
【关键词】 “黑麦草-水稻”轮作系统;施肥;杂草防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毕华兴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年36卷1期 89-94页
【摘要】 以晋西黄土区典型苹果-花生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间作系统界面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土壤水分的主要竞争区域,旨在提高该地区果农间作系统降水生产力、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采用烘干称重法对苹果树行(行距为5 m)距苹果树不同距离处0~60 cm土层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尹鑫卫 李晓玲 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年26卷5期 746-758页
【摘要】 水文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优化和验证对提高模型计算精度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探讨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Laio 模型)各参数在垄沟集雨系统的敏感性, 同时, 确定参数优化和模型验证的最佳方案,本文结合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法以及改进单纯形...
【关键词】 垄沟集雨系统;土壤水分动态;Laio土壤水分动态随机模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裴俊敏 李金全 等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6年11卷3期 72-80页
【摘要】 选择典型亚热带稻-麦轮作农田,比较不同施加量的玉米芯生物质炭对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CO2排放的影响,并结合同位素分析研究了生物质炭的分解程度及其在水作影响下的田间存留量.结果显示,施加生物质炭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总有机碳含量,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丹 毕华兴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年34卷6期 150-155页
【摘要】 为了定量判定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系统水肥主要竞争区域,以核桃-谷子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进行定位监测,采用移动窗口法定量判定间作系统中土壤水分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域.结果显示:当窗口宽度为2时,移动窗口法能有效地判定出土壤水分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姗 莫非 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4年32卷1期 100-109页
【摘要】 从土壤水动力学典型的裸地蒸发模型、蒸发蒸腾量模型、土壤水分入渗模型出发,综述了SPAC系统下国内外现行的植物根系吸水模型、溶质运移模型、农业生态系统模型等研究进展,归纳和讨论了目前土壤水动力学模型在SPAC系统建模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非 周*宏 等 《农业工程学报》 2013年8期 1-17页
【摘要】 过去30 a,田间微集雨技术逐渐发展成为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的主要耕作技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同田间微集雨及覆盖(地膜、砂石和秸秆)栽培技术在黄土高原不断更新换代,先后经历了垄沟无覆盖技术、平地覆盖技术、垄沟半覆盖技术和垄沟全覆盖技术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潇潇 李建龙 等 《天津农业科学》 2012年18卷4期 40-46页
【摘要】 为了解张家港市土壤-水稻系统的重金属积累与转移情况,对城区外各处农田随机抽样,分析土壤-水稻系统的有关重金属残留,并对重金属的累积现状及生物富集情况对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研究表明,所有采样点的土壤重金属的综合污染指数值均小于0.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潇潇 李建龙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2年40卷5期 324-327页
【摘要】 为了解张家港市土壤-水稻生态系统的重金属积累与转化情况,于2010年12月在张家港市城区以外20处农田进行定点采样,分析了农田表层土壤以及土壤残留水稻根中的Hg、As、Se、Pb和Cu含量,并结合相关国家标准对样品的污染程度以及粮食安全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刚 房岩 等 《农业与技术》 2009年29卷1期 23-26页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分层取样法对稻-鱼(泥鳅)复合种养水田的土壤酶活性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稻鱼复合种养水田的土壤酶活性高于对照样地.底栖鱼类增加了水田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及脱氢酶活性,其中对脱氢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毛克彪 王建明 等 《高技术通讯》 2009年19卷3期 295-301页
【摘要】 介绍了用GPS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水分的原理及反演研究的进展,并用改进的积分方程模型(AIEM)和实地观测数据对利用GPS反射信号反演土壤水分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单个频率的雷达信号受地表粗糙度、角度和地表类型(裸地和植被类型)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刚 房岩 等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年4期 21-24,47页
【摘要】 2007年和2008年对稻-鱼(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与对照相比,养鱼稻田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9 g/cm3,土壤总孔隙度平均提高9.15%,>0.25 mm团聚体平均增加4.64%,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刚 房岩 等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27卷6期 53-56页
【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平板表面涂抹法和稀释法对稻-鱼(泥鳅)复合体系的水田土壤微生物生理群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底栖鱼类对水田土壤特殊微生物生理群具有重要影响,促进了土壤固氮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和氨化细菌的生长,抑制了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丽娜 宗良纲 等 《土壤通报》 2007年38卷6期 1182-1186页
【摘要】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有机肥和生态肥对镉污染土壤上水稻生长和土壤中镉形态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改善糙米品质安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有机肥和生态肥因性质差异,其效果不尽相同.和有机肥相比,生态肥不仅在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方面的作用更加显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宗良纲 张丽娜 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年25卷4期 834-840页
【摘要】 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钙镁磷肥、石灰和硅肥作为土壤改良剂对几种中度污染水稻土中Cd的赋存形态以及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和改善糙米品质安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于各种改良剂的性质和改良机理上存在差异,改良效果各不相同,其中硅肥的改良效果最好,其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