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1
- 3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晓悦 许艺馨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4期 479-4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多样性是植物群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虽然荒漠草原植被稀少,但其在防风固沙等方面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对荒漠植物多样性如何响应长期极端降水量变化尚缺乏深入理解.该研究依托2014年在宁夏荒漠草原设立的降水量变化(减少5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洪来 张卫华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3期 659-66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在华北农牧交错区,选择线状边界的农田与草地典型区进行调查与土壤水分测定,采用移动窗口法,对农田-草地景观界面表层(0~20 cm)土壤水分影响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水分的影响域为草地6 m到农田4 m,总宽度10 m,属急变型界面;将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雪琪 唐亚坤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2期 147-1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植物整体和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氮利用效率(NUE)对氮添加的响应,有助于了解全球氮沉降背景下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碳、氮循环的变化.然而氮添加对植物生物量和NUE的影响是否一致,影响这种响应的主要因素仍不清楚.该研究收集整理了94篇己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庆水 倪晓凤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6期 690-7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s)包括淀粉和可溶性糖,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增强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抵抗力.热带雨林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缓解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大气氮磷沉降的热点区域.目前,热带雨林原始林和次生林优势植物叶片NSCs对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连佳丽 陈婧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6期 127-1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降水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干旱区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关键因素,研究降水变化背景下荒漠草原植物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以及二者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宁夏盐池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遮雨棚和滴灌技术模拟了5个降水梯度,分别为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欣怡 潘玉梅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9期 77-9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外生菌根(ectomycorrhizal,EcM)树种是温带森林植物群落的优势树种,是驱动包括土壤氮素周转在内的生态系统功能的主要植物类群;EcM树种在群落中的占比往往会影响植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但其生物学驱动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音 同小娟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9期 1157-117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水分利用效率(WUE)是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碳水循环以及耦合机制的重要指标.固有水分利用效率(IWUE)相较于WUE更适于分析日尺度上的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机制.该研究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和微气象观测系统,对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学渊 高翠萍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10期 1291-130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CH4和CO2通量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不同冻融阶段土壤CH4和CO2通量如何响应气候变暖和氮沉降仍未清楚解析.该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开展了 18年的增温和氮沉降野外控制实验为基础,使用SF-...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自然 贾国栋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1期 25-4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能有效计算植物根系水分吸收量,确定植物水分来源贡献,评估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是生态水文学探究大气-植被-土壤系统水分传输过程机制的有效工具.然而土壤与木质部水稳定氢氧同位素比值(δ2H和δ18O)偏移造成植物水分来源贡献率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聪 母艳梅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9期 1322-13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干旱、半干旱区分布广泛,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干旱生态系统对全球碳水循环的长期趋势和年际变异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已有关于陆地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的机理研究和数据产品研制大多关注森林、草原和农田等生态系统类型,针对沙地灌丛的研究仍相对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晨 陈心怡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3年47卷8期 1043-10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细根是根系中最活跃和最敏感的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细根生长和周转会对植物根系碳进入土壤的通量产生强烈的影响.全球变暖对地下生态过程的影响己成为全球变化背景下关注的热点问题,细根生长动态对全球变暖作何响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旭丽 赵明水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2年46卷4期 440-4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境异质性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植物木质部水力系统是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的主要通路,直接影响植物的基本行为和功能,同时也反映了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为对比天目山3种裸子植物枝条木质部水力功能、机械和解剖结构性状在不同生境(自然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孝平 李双 等 《生物多样性》 2019年27卷1期 51-6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生物多样与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对于政府决策具有重要作用.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钱塘江的源头,也是国家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本研究以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研究区,首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青霄 田大栓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12期 1239-125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降水格局的改变.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库向大气释放CO2的重要途径,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该研究收集了来自全球各地土壤呼吸对降水变化响应的控制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以揭示降水格局变化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芑丹 杨温馨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7年41卷3期 348-358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灌丛化是干旱半干旱草原一种常见的全球性变化现象,由于野外土壤、灌丛和草本的蒸散耗水难于拆分的限制,关于灌丛化蒸散耗水效应的研究较少.该文将已有的二源模型应用于我国内蒙古灌丛化草原估算其蒸散发,并用波文比系统观测结果对模型进行了率定.研究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斌 谢甫绨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6期 539-549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蒸发δ18O(δE)是影响大气水汽δ18O(δv)变异的重要因素,也是农田生态系统蒸散组分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拆分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δE主要基于Craig-Gordon模型计算,主要受地表大气水汽δv、相对湿度(h)、平衡和动力学分馏系...
【关键词】 Craig-Gordon模型;大气水汽δ18O原位观测;动力学分馏系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廷龙 孙睿 等 《生态学杂志》 2011年30卷9期 2099-210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Biome-BGC模型通过耦合植被、土壤与大气间的水分与CO2交换过程,实现植被生产力的模拟,但土壤水平衡模块的不够完善,导致在长时间无降水情况下植被生产力模拟存在较大误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Biome-BGC模型中土壤水分胁迫气孔导度方...
【关键词】 哈佛森林;Biome-BGC模型;碳通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鹏 李新荣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1年9期 906-9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氮是除水分之外影响干旱区生态系统生物活性的关键因子.生物土壤结皮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表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荒漠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贡献者.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利用开顶式生长室,模拟不同降水梯度,采用乙炔还原法连续测定了沙坡头地区典型生物土壤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 周广胜 《应用生态学报》 2010年21卷3期 647-653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雨养玉米农田生态系统2007年整个生长季的涡度相关通量资料,对蒸散的日、季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农田生态系统蒸散的日、季动态均呈单峰型变化,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左右和7月.结合修正的Penman-Monteith公式与相应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军回 张元明 《生态学杂志》 2010年29卷1期 133-141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广泛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在干旱和荒漠生态系统中,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干旱荒漠区都有生物土壤结皮的分布.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生物土壤结皮的分布与年降水、凝结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正相关趋势;温度对生物土壤结皮分布的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颖 王传宽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5期 1007-10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东北东部4种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人工红松林、落叶松林、天然次生蒙古栎林和硬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比较其土壤N2O通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4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总体上表现为大气N2O的排放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