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42
- 5
- 1
- 1
- 177
- 9
- 8
- 5
- 5
- 28
- 22
- 21
- 19
- 1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丁元辰 殷忠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9卷6期 769-774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主要方剂分类法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方法]根据各方剂分类法的分类思想与相应的时代背景,挖掘病证分类法、治法分类法、组成分类法、笔画分类法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结果]病证分类法是历代方书使用的主要分类方法,其源于医家对于普及用药经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奕 蔡永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4年26卷5期 1111-1117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前的治法分层分类未能全面合理展示治法体系.本文提出新的分层分类方法,以构建中医治法新体系.中医治疗主流是辨证论治,构成为证的各成分(如病势、病态等),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标的(即靶点).故将构证成分这类靶点作为划分标准进行划分.以靶点范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刘国鑫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5期 1-4页ISTICCA
【摘要】 月经后期为妇科常见疾病,症见月经周期延期7d以上,甚至3、5个月一行,持续2个周期以上者.历代医家对妇科疾病的研究不外乎经、带、胎、产,其中月经病可起于女子二七之龄,至七七天癸竭方止.故文章通过查阅历代相关书籍文献,按历史脉络梳理月经后期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刘国鑫 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23卷3期 11-14页ISTICCA
【摘要】 产后汗证多为妇女产后体虚血伤而发之,为妇女产后常见疾病.常有自汗、盗汗之分,或涔涔汗出,持续不止,动则益甚,或寐则通身汗出,醒则汗止,更甚者大汗淋漓、亡阳脱汗,故不可不察.文章通过查阅历代相关书籍文献,按历史脉络梳理产后汗证病名,并讨论历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玉燕 张立平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4卷5期 436-439,47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认为治法分类最经典的是程国彭医门八法,但难以概括所有治法,目前治法分类尚无全策.治法的确立是主观思辨过程,治法存在多种角度的表述方式,治法分类有主观性、局限性与多维度属性.从主流中医理论体系出发,联系病机入手,辅以按因分类等的方法,对治法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昌宝 王晓丽 等 《中国医药学报》 2004年19卷6期 329-33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重新确定反佐法的概念,论述了反佐法的起源与立法依据,并将反佐法概括为反佐六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桥 王键 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年19卷37期 231-232页
【摘要】 《时病论》是一部介绍时令病的佳作,其"秋伤于湿"一章对"湿"的见解独特,对临床病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病邪夹湿多难治,今笔者通过对雷丰《时病论》中对"湿"的阐述,使临床工作者对"湿"邪的认识与治疗更加全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金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4年10卷11期 14-16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按治法分类,即以治法为纲对《伤寒论》方进行分类,这是古今诸多《伤寒论》方分类法中较为重要的一种,也是方剂分类中最常用的分类法.现代方剂学分类主要是按照治法分类,如发表剂、攻里剂、温里剂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张仲景类方的影响,张仲景方实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时觉 刘尚平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27卷1期 5-8页ISTIC
【摘要】 方药层次,即方药编排和分类的层次,是与辨证层次、治法层次相一致的,三者构成了整个辨证论治层次体系.形而上的药性理论与阴阳层次的辨证、治法相对应,气血津液层次是基本证候的处方用药,脏腑虚实寒热和六淫病证用药则是治疗的基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庆文 《中医外治杂志》 2010年19卷1期 3-5页
【摘要】 对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进行阐述,提出中医外治的基本概念;探讨了中医外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分类、药物外治法的刺型、促透方法;对近30 a中医外治法发展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段;展望中医外治的未来并提出个人意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在文 《中医临床研究》 2009年1卷3期 32-33页
【摘要】 "湿温病"是长夏和初秋易患的疾病,属<温病学>七大病证分类之一证型.该病的病因属湿热,而病机则在脾胃;一旦患上湿温病,临床上也很难区分证型,但细心观察鉴别,又能从中辨别出不同的湿温病证型,并采用相应的治则及恰当的方药治疗,如:湿重于热证型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开春 龙俊吕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年14卷5期 57-58页
【摘要】 <篇首> 土家医认为,天地之间万物皆有毒,人生天地之间,所接触和所摄入的各种物质均为有毒之物,故人体内环境中亦具有世间万物之毒.人体内的毒与天地之间的毒对人的健康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大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也是一个整体.天和地这个整体相互影响,处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诗聪 范颖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1年39卷7期 217-2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对古代本草学的治法分类法和功能分类法的特点与意义的对比研究,发现治法分类法具有针对病位明确、药物功能内容全面、药物作用层次分明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临床精准选药有重要意义.而功能分类法不具备此些特点,主要是以病症、病因、病性为导向,对临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德友 邹展鹏 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27卷10期 201-204页ISTIC
【摘要】 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3个方面梳理产后血晕的学术脉络.气血两虚、血逆而上、痰火上扰、瘀阻脉络为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益气固脱、凉血养阴、化瘀祛痰等为产后血晕的内治法,以醋涂鼻及针灸眉心等为产后血晕的外治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浩中 沈宏春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10年37卷10期 1913-1914页ISTICPKUCA
【摘要】 从治法在理、法、方、药中是证治的中介体谈起,提出方剂治法的逐级分类体现出治法的层次性,治法的分类和层次性中存在同证异治的现象.同证异治可以使辨证更加精细,更为准确,从而提高辨证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建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年24卷1期 5-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中医史研究应当为当今中医学发展服务,方剂学史研究者应当思考当今方剂学发展问题.作者提出当前中医方剂学发展的3个问题:第一是方剂学的学术分野问题,如治法与剂型的学科归属;第二是方剂分类与中医理、法一致的问题;第三是<药典>对方剂的局限问题,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庞境怡 张如青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年24卷8期 1031-1033页ISTICCSCDCA
【摘要】 本文旨在梳理已公布的出土涉医简帛中的外科、骨伤科史料,按现代中医病证进行分类,通过其病名解析、疾病治疗等方面,尽可能地厘清战国秦汉时期的外科、骨伤科概况,以期对这一时期中医外科作出更为全面恰当的评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重阳 张荔 《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1999年1卷3期 42-43页ISTIC
【摘要】 <篇首> 清末湖北名医田宗汉,根据多年观察,发现与痰饮有关的疾病,临床上比比皆是.乃上禀医经之旨,广搜百家之言,盖以己验有效之方,编成<医寄痰饮治效方>一书.
【关键词】 痰饮;治则治法;田宗汉中国图书分类号 R251.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阳 顾漫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31卷4期 561-565页ISTICCSCDCA
【摘要】 天回医简内简长 35.8 厘米的竹书,整理者定名为《脉书·下经》,其内容是以经脉为基础类分疾病,论述疾病的变化,涉及病因、病机、病候、诊法、治则治法、传变预后等.《脉书·下经》包含两种互为表里的疾病分类系统,其一为匹配镵石砭灸治法的"经脉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逸文 付广威 等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44卷6期 632-636页ISTIC
【摘要】 本研究聚焦《临证指南医案》中对叶天士医案整理的思维模式及其对中医发展的潜在价值.华岫云在整理叶天士医案时,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疾病分类方法,区分主症与兼症,并在医案编排中引入传变层次思想.华岫云的思维模式呈现"结构主义"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旦增曲珍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17卷4期 57-62页
【摘要】 目的:系统分析藏医药中关于热病的理论和治疗方法,为藏医临床治疗热病和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四部医典》等藏医药经典中所载热病的病因和诊断分型等进行系统分型.结果:热病是一种"赤巴"偏盛、偏衰和紊乱为病理表现的一种疾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玉旺胆 裴露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14期 66-70页
【摘要】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傣医在带状疱疹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有着独特之处.文章通过回顾近30年来傣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相关研究,从傣医药对带状疱疹的病因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劲松 赵欣 等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5年13卷4期 241-245页
【摘要】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往往伴随情绪问题或情绪障碍,这增加了诊疗的复杂性.西医(即现代医学)依据《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宇欢 李友山 等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19卷12期 2357-2361页ISTIC
【摘要】 目的 基于Python语言分析《外科正宗》中中医外治方剂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外治法提供科学的文献学依据.方法 搜集《外科正宗》中中医外治方剂的处方,构建方剂数据库,应用Python语言统计出高频药物、功效分类、性味归经等,并采取Aprior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袁鹏辉 导师:刘英锋 江西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中医内科学(硕士) 2023年
【摘要】
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文献的查找梳理,对基于广义表证的解表法进行分类方法的探索研究,并对已分类的各解表法的相关具体内容(如适应证、证候表现、代表方药、药后向愈反应等)进行系统列述,以期能补充现行解表法种类的不足以适应临床表证的复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桂丽 阚俊明 等 《吉林中医药》 2023年43卷3期 338-342页ISTIC
【摘要】 通过归纳、分析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治疗下利条文,总结仲景治疗下利方药及证治规律.结果显示《伤寒论》治疗下利有30个方,《金匮要略》有11个方,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重复的7个方,《伤寒论》《金匮要略》治疗下利共34方.根据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文龙 程春生 等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31卷10期 13-15页
【摘要】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筋痹)是手部筋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介绍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定义、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并对程春生教授运用筋病理论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治则治法进行阐释,认为治筋应重视整体观念、分期分类施治,调筋应注重力学平衡,养...
【关键词】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筋痹;筋病理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霍烽 刘新瑞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10期 81-83页
【摘要】 古籍文献的"水气病"相当于通常所说的"水肿"病证,是内科临床常见病证.中医学对水气病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它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与特色.此文运用文献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整理了有关水气病的古代文献,尤其是有代表性的文献.对水气病病名沿革、理论思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宁 李鼎鹏 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7年23卷9期 1224-123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筛选和分析相关文献对膝关节滑膜炎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和特点,对中医外治法为主治疗膝关节滑膜炎及临床常用的其他疗法的疗效进行分类探讨.中医外治法为主配合其他诸多治疗方法,但临床缺乏统一的治疗规范.中医外治法为主结合其他疗法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朱庆文 2017世界中医药科学家中关村高峰(春季)论坛 2017年
【摘要】 目前对于中医外治的一般定义认为外治是与内治(口服给药)相对而言的治疗方法.《中医大辞典》对外治法所下的定义为:“泛指除口服药物以外施于体表或从体外进行治疗的方法.”此表述界定了中医外治法包括除口服药物以外的所有治法,但表述仍然不是特别明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超男 徐笋晶 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37卷7期 452-4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数学理论,以《伤寒论》方药知识库中方剂、药物和方剂-药物关系为概念进行形式背景的生成,并根据王子接《伤寒古方通》的分类方法(和剂、温剂和汗剂)进行形式背景的对象子块分割和优化,进而借用描述事物普遍性和特殊性层次的复杂概念网络...
【关键词】 多层次复杂概念网络表示方法;《伤寒论》;方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亮 王莹莹 等 《世界中医药》 2013年8卷4期 472-476页ISTICPKUCA
【摘要】 在临床上中医外治疗法广泛用于治疗腰痛,对近十年来中医外治疗法如针刺、灸法、推拿、刮痧、拔罐、外敷、小针刀、埋线等疗法治疗腰痛进行分类整理和总结.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腰痛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是在临床研究上仍然存在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符合循证医学要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贺成功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 2014年
【摘要】 从通脉温阳灸的特点、治法分类、治疗特点、作用机理、应用等方面,对蔡圣朝主任医师通脉温阳灸进行了论述,认为技术创新是继承和发展传统铺灸的最佳途径,并通过通脉温阳灸的技术分析,进一步佐证了通脉温阳灸法的可行性,为今后通脉温阳灸的技术推广奠定了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贺成功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 2014年
【摘要】 本文从隔物灸的定义、分类、操作方法、适应证、灸具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蔡圣朝主任医师隔物灸治疗经验进行了论述,认为继承与创新传统灸法和灸具,是促进隔物灸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通过蔡老师隔物灸临床应用经验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隔物灸在保健和临床推广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骆仲遥 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十四次推拿学术交流会 2013年
【摘要】 中国推拿界骆竞洪老先生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传承自己独特的骆氏腹诊推拿学术思想与临床实践的同时,70年如一日地致力于继承和弘扬中国推拿各学术流派的工作,并在中国推拿学术领域卓有建树及创造性贡献.本文仅用有限的篇幅就其部分创造性贡献的内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范忠泽 梁芳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5期 679-681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对晚期胰腺癌的中医药诊疗现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对近20年来发表在各类杂志的关于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文献,包括个案报道进行综合分析,对胰腺癌的证候类型、治则、常用药物的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并作一归纳总结.结果:①胰腺癌属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小玉 连建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年23卷6期 533-5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药对是药物配伍的最基本单位,文章筛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中有关肝病证治的方药,按治法分类,将仲景治肝病常用药对归纳成疏肝、活血、治风、退黄、清肝、温肝、补肝、调和等八个方面,并研究其配伍的规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学龙 王明杰 等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9期 1300-1301页ISTICPKUCA
【摘要】 韦贵康教授对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和调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治疗上融合中、西医两法两用,既突出了中医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中医手法治疗为主,同时辅以中药内治法对脊柱相关疾病进行辨证分型分类治疗,在临床上得到突出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振华 吴相锋 等 《中医杂志》 2007年48卷8期 751-754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医学个体化诊疗特色.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依据准确辨证确立的治法与方药才能发挥更具针对性的治疗作用.正是基于辨证在中医诊疗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证候规范化研究始终是中医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