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1
- 9
- 9
- 1
- 1
- 1
- 2
- 2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翟奇琛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20年41卷1期 10-14页CA
【摘要】 医药行业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也较高.为了降低药品生产的能耗,合理设置净化空调系统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医药净化厂房特点,结合GMP和国家相关设计规范,提出解决方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翟铁伟 丁恩峰 等 《医药工程设计》 2013年34卷5期 37-41页CA
【摘要】 在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人员是对药品质量的最大潜在污染源,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人员的污染风险,便是无菌制药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人员更衣程序的科学设计和严格执行,是控制人员污染的主要手段.汇总分析国内外关于人员污染控制的法规和文献,对这个问题进行...
【关键词】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更衣;污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玉石 《中华医药荟萃》 2003年2卷1期 26-27页
【摘要】 目的:通过实验比较,选择合适的中成药生产洁净区操作人员手消毒液.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消毒实验和现场消毒实验,比较新洁尔灭和乙醇对微生物的消毒效果.结果:75%的乙醇能迅速杀死细菌繁殖体,而0.1%的新洁尔灭对革兰氏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不敏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缪国忠 蒋建章 等 《现代预防医学》 2012年39卷1期 165-16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掌握江阴市桶装纯净水微生物污染状况,提高产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方法]2007~2009年不同季节对江阴市18家桶装纯净水生产的125批次样品进行采样检测.[结果]江阴市桶装纯净水的合格率为73.6%,影响桶装纯净水的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亚琴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7年27卷11期 1611-161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如何防霉.方法:针对流化床、喷雾制粒机干燥时间缩短,限菌制剂粉尘对回风管道及空调净化系统的污染、洁净区的密闭与积露等,提出了一些措施.结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与提高.结论:现代设备给中药制剂生产提供了更好的生产条件,但也存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晋 吴荣荣 《中国药房》 2007年18卷34期 2669-26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为探索医院药房的现代化工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药房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分别从自动化门诊药房、一体化洁净住院药房、信息化中药房的建设以及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医院制剂的生产等方面加以阐述.结果与结论:我院现代化药房工作模式体现了以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鸿义 周维新 等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6年24卷12期 748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2005年11月3日,江阴市某精细化工厂发生一起溴气和氢溴酸生产事故,造成大量溴气和氢溴酸泄漏,使邻近的江阴市某环境洁净工程有限公司44名工人发生急性中毒.我们于2005年11月4日对该化工厂进行了事故调查,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萍 贺承山 等 《中国药房》 2003年14卷5期 274-275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均一.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1],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监控来实现.但是,药品在应用环节上的质量控制尚缺乏有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阳 刘皋林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年22卷11期 693-69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随着新<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的实施,国家药品监督局(以下简称SDA)对医院制剂室的硬软件要求越来越规范.1 统一认识医院制剂要长期存在,就必须规范其产品质量.医院制剂具备药品所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莉萍 夏铭 等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年21卷6期 378-379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查找灭菌注射用水NO-2污染的原因.方法:对灭菌注射用水生产全过程的物料、环境等多方面进行逐项检查.结果:洁净间空气含NO-2.结论:灭菌注射用水NO-2污染的原因与洁净间空气有关.
【关键词】 灭菌注射用水;亚硝酸盐(NO-2);洁净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佩 李毅 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9年42卷1期 6-10页CA
【摘要】 目的 对疫苗生产车间半成品配制区域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和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便携式悬浮粒子采样仪,于2016和2017年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洁净车间进行日常悬浮粒子检测,其中A、B级洁净区域为每班次检测,C级洁净区域为每周检测.对2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璐敏 吴福丽 等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年12卷11期 2631-2632页ISTICCA
【摘要】 我院于2005年开始启用洁净手术室,依据各级医院仪器设备制度、规定,运用现代管理学设计了一整套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并贯穿于常规工作的各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1 完善“仪器设备注册表”,实施档案管理从仪器设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迎春 王巍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08卷12期 23-27页ISTIC
【摘要】 目的:为医学生物实验室提供纯化水、注射用水,同时解决纯蒸汽灭菌所存在的弊端。方法:对原有工艺用水系统进行改建,采用不锈钢管道化输送方式,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要求设计、安装。结果:解决了工艺用水的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兆民 侯传林 《职业与健康》 2010年26卷6期 67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饮水观念、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桶装饮用水以其洁净卫生的感官性状、饮用方便的品质特征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1].为全面掌握无锡市桶装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保障消费者的饮水安全,我们于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锐军 阴海静 《职业与健康》 2009年25卷4期 355-35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我国现已成为石油消耗大国,但中国石油资源短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建设煤化工项目,生产石油替代产品,是解决我国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甲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也是宝贵的液体洁净燃料,是石油资源的替代品之一,随着我国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我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丽萍 鲍鹤玫 等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6年6卷4期 309-31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要求是安全、有效、稳定、均一.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通过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GMP),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实施科学的全面管理和严密监控来获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佩 彭兴梅 等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7年40卷4期 161-164页CA
【摘要】 目的 建立疫苗生产车间环境监测微生物数据库,分析生产车间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从2012至2016年,每年按一定频次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生产洁净车间进行动态环境监测.对收集的微生物进行鉴别和分类,建立微生物数据库.对5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珉 陆国红 等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02年2卷1期 19-19,3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涤纶薄膜在输液生产中直接与药液接触,普遍认为其洁净度是影响输液澄明度的重要原因,因此输液用涤纶薄膜的处理是医院制剂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涤纶薄膜具有强烈的抗水性及静电吸附作用,极易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微粒、纤维及有机杂质,而且难以去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潮江 王林 《武警医学》 1993年04卷2期 115-116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国家卫生部在1989年7月下达的文件中对输液生产的灌注岗位、配料、过滤、准备岗位的洁净级别都已行文规定.根据这一要求,空气净化技术在许多医院制剂室已广泛应用.笔者就空气净化技术在制剂室建造和改建中的应用提出几个问题以供同行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邓盼盼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5年4期 26-29页CA
【摘要】 以某血液制品生产车间的洁净空调设计过程为依据,结合该类药品生产的特殊情况及设计要求,介绍了洁净空调系统设计的原则及方法等问题,分析探讨了洁净空调设计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以及该类药品的洁净空调设计的特殊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永忠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5年4期 63-63页CA
【摘要】 2015年7月22日,由中国医药工程设计协会组织,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主编的国家标准《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送审稿召开审查会。全国医药设计、生产、施工及监管部门的22位专家参加会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骏 《化工与医药工程》 2015年5期 23-26页CA
【摘要】 基于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换气次数普遍偏大的现状,提出换气次数按需设计的概念。分析了换气次数可按需设计的内在原因,即工艺生产引起的产尘量的动态变化。提出了一次性调试按需设计和实时调节按需设计两种解决方案,并分别分析了两种方案的技术措施、优缺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旭云 胡大文 《医药工程设计》 2014年2期 30-33页CA
【摘要】 2010版GMP大幅提高了对无菌药品生产的控制要求,无菌原料药的生产复杂,除了环境的洁净要求外,对设备及管道的清洗和灭菌设计,物料、工器具及内包材转运均有不同于制剂生产的要求。根据无菌原料药精制车间的设计经验,归纳设计要点及主要经验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因宝 臧恒昌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年22卷9期 3568-3569页
【摘要】 新版GMP修订最突出的变化在无菌药品部分,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高对无菌药品(注射剂)生产质量的监控要求,是中国新GMP的核心亮点,对提升我国药品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产生深远影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华东 《医药工程设计》 2012年33卷1期 27-31页CA
【摘要】 从洁净区区域划分设计、洁净级别设置、厂房立面和平面布局选择、关键工艺设备选用、注射用水系统的使用及设计、隔离操作技术的使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设计等方面探讨新建头孢无菌原料药生产设施如何符合2010版GMP要求.
【关键词】 无菌原料药;无菌原料药厂设计和厂房改造;头孢生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娜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11年10卷6期 501-503,506页CA
【摘要】 随着生物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我国对生物制药企业生产环境的规范化要求也逐渐提高.而空调自控系统不但能够满足各制药企业对生产车间空气洁净度以及温湿度控制的要求,还具备了合理分配、智能启停、充分利用系统资源等特点,使整个控制过程更加简便智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树新 陈翠环 等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17卷6期 699-70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湿度对制剂室洁净度的影响,提高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确保所生产药物的质量.方法 洁净区其它各参数都在规定范围的条件下,在45%-65%不同的湿度条件,对洁净室洁净度进行检测.结果 各湿度条件下≥0.5μm的悬浮粒子数、浮游菌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佩 杨炎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24卷7期 3505-3506页
【摘要】 洁净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内之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之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的温湿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分布、照明、噪声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之房间.洁净室目前在电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使用,尤其广泛应用于制药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星 宋宇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5卷4期 939-940页
【摘要】 冻干粉针制剂生产企业洁净室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微生物,不加以控制对人体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微生物多指细菌和真菌,可以在一切地方产生,有很强的繁殖力[2].由于微生物不断生长和繁殖,因而对微生物的控制是洁净室的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中,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汉武 《大众健康》 2010年6期 107-107页
【摘要】 <篇首> 多吃瓜类蔬菜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比其他季节要多,由于出汗血液浓缩,中老年还易发生血栓.因此,必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通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厂生产的饮用水所无法比拟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文勇 万蓉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6年21卷2期 97-99页CA
【摘要】 <篇首> 随着互联网为代表的社会信息化革命的兴起,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和个人计算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促进了集成电路市场的扩大.由于芯片封装测试属高新技术,生产环境往往是洁净或超洁净空间,公众对其职业病危害认识有限,甚至忽视其职业病危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