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1
- 36
- 8
- 4
- 4
- 3
- 9
- 8
- 4
- 3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盛丽英 王丽英 等 《职业与健康》 2008年24卷4期 387-38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软肝缩脾胶囊治疗活动性乙肝肝硬变临床疗效.方法 68例乙肝肝硬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保肝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软肝缩脾胶囊每次4粒口服,每日3次,疗程24周.对照组只给予保肝对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睿 王坚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6年14卷29期 2860-286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抗病毒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ALC)114例的长期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LC 11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降肝隆煎剂1付/3 d或丸剂4.0 g,3次/d,LAM 0.1 g/d,YMDD变异后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爱梅 《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25卷3期 4,13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膦甲酸钠(可耐)治疗活动性肝硬变的疗效.方法:对8例病人采用膦甲酸钠(可耐)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血清HBV标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永平 胡岳林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2年23卷4期 35-36,63页CA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活动性肝硬变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AI(APOAⅠ)、载脂蛋白B(APOB)与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速率比浊法检测60例活动性肝硬变患者的血清APOAⅠ、APOB水平,并与其他肝脏生化试验进行比较.结果: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雪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1年17卷7期 8-9页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软肝汤治疗活动性肝硬变的效果.方法:用益气养阴软肝汤治疗32例肝硬变.结果:显效13例(40.6%),有效15例(46.9%),无效4例(12.5%),总有效率87.5%.结论:益气养阴软肝汤对肝硬变有一定的疗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振铎 王学锋 等 《中华内科杂志》 1989年28卷12期 722-7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39名正常人和7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浆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测定结果。在慢性肝病时,测定数值均有降低,并和肝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滨 林秀英 等 《中国综合临床》 2001年17卷5期 402-403页ISTIC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各组肝病患者血浆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与血清Ⅲ型前胶原蛋白(PⅢ)、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之间的比较来进一步探讨血VWF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用VWF Laurell免疫火箭电泳法,PⅢ、HA、LN...
【关键词】 人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蕊 柏娜 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26卷17期 58-59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慢性重型肝炎是内科常见危重疾病,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变的基础上发生的亚急性肝坏死.其病死率极高,文献[1]报道达60%~80%.我科于2008年5月收治1例慢性重型肝炎合并曲霉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血气胸、呼吸衰竭、腹腔出血、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生旺 章廉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01年17卷1期 41-42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将1023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资料输入计算机,用SPSS8.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各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76.9%,诊断符合率依次为慢性肝炎重度组(CHs)81.9%,慢性肝炎轻中度组(C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文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年24卷3期 62-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韩某,女,68岁,2000年10月9日初诊。素患肝硬化腹水,平时服双氢克尿噻,安体舒通等利尿剂。近2月来,形体消瘦,食欲不振,腹部逐渐膨隆,再次以“肝炎肝硬变,乙型,活动性并腹水”收入我院。给予保肝利尿降酶等对症处理,病情未能控制,腹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维 苌新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21卷5期 431-4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IV型胶原(IV-C)在诊断肝纤维化中的意义。方法以放免分析法检测正常对照者(NC)及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V-C浓度,并与Ⅲ型前胶原(PCⅢ)比较。结果各慢性肝病组血清IV-C、PCⅢ浓度均显著高于NC组(P均<0.01)。血清I...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玉香 牛俊奇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9年15卷4期 218-219,224页ISTICPKUCA
【摘要】 为探索HBV前C区A83点突变与临床关系,采用错配PCR(mp-PCR)与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相结合的方法,对66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HBV前C区A83点突变的检测,结果:66例患者中,36例(54.5%)检出了A83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小田 骆抗先 《临床肝胆病杂志》 1999年15卷2期 71-7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慢性肝炎曾分为慢性持续性肝炎(CPH)和慢性活动性肝炎(CAH),CAH被认为是容易发生肝硬变的进展性炎症性疾病[1,2].但随后人们才认识到肝实质细胞的损害尤其是桥样坏死(BN)和致病因子在慢性肝炎进展到肝硬变过程中的重要性[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效敏 芦瑞萍 等 《医药前沿》 2019年9卷11期 32-34页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肝脏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确诊的260例不同各类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 L T)水平的高低和肝脏病变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的血清丙转谷氨酶水平根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丽 李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7年27卷7期 721-728页ISTICCA
【摘要】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可产生多种临床结局,包括自限性感染(病毒被清除)、非活动性HBV携带状态、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变等不同的临床表型.导致HBV感染结局个体差异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宿主因素可能是影响HBV感染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本文对近年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荀华 杨桂林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6年16卷3期 388-389,41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亚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40例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3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20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建梅 陈香妮 《河北中医》 2006年28卷12期 931-931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重症肝炎多由慢性肝炎病变持续反复波动,肝细胞大量破坏,或活动性肝硬变肝组织功能容量已很少,又有大量融合性坏死所致.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目前仍无特效治疗方法.2003-09~2005-12,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文睿 王坚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年13卷20期 2509-25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降肝隆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变90例5 a的长期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患者9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降肝隆煎剂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m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姜慧娜 姜艳娜 《医药论坛杂志》 2005年26卷9期 53-53页ISTIC
【摘要】 <篇首> 金水宝胶囊系用虫草菌丝粉制成,我们于2003年6月~2004年6月治疗活动性肝硬变患者47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莉 《海南医学》 2005年16卷3期 14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乙型病毒肝炎(简称乙肝肝炎或乙肝)为国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人群感染率约60%(包括血清中乙肝病毒抗原或抗体阳性者),且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带原者及发病人数众多,因而该病对社会劳动力的影响极大,本病病程迁延,易转变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丁跃玲 朱芳 等 《河北中医》 2004年26卷2期 159-160页ISTIC
【摘要】 <篇首> Ⅲ型前胶原(PCⅢ)主要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变时增高,反映胶原的合成,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呈高度正相关[1];Ⅳ型胶原(COLⅣ)是基底膜和网状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肝纤维化时,血清Ⅳ型胶原升高,两者相关性较好[2],是较为公认的反映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俊杰 孙大墉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4年16卷2期 127-12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肝硬变病人施行腹部手术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134例肝硬变病人施行腹部手术预后状况,分析肝硬变不利因素及造成各种并发症和死亡的原因. 结果: 本组病例中术后发生并发症48例(35.85%),死亡16例(11.9%),远高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松 王亚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7年17期 54页
【摘要】 云芝为多孔菌科真菌彩绒革盖菌的干燥子实体.又称彩绒革盖菌、杂色云芝.云芝性平味甘,归心经、脾经、肝经、肾经,有健脾利湿、止咳平喘、清热解毒的功能.对肿瘤、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永东 熊家德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3年11卷1期 36-37,3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和活动性肝硬变肝组织病变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和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在Knodell的乙肝肝组织炎性活性指标(HAI)分类上采用3次密码读片;用常规的方法检测血清胆红素(S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行健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28卷4期 332-333页ISTIC
【摘要】 <篇首> 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IV)是反映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测定血清PⅢP、HA、CIV对了解肝纤维化的程度及转归具有重要价值.国内外有关肝硬变患者血清PⅢP、HA、CIV变化报道较多,但用前列地尔脂微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玲 张丽萍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2年17卷1期 15-1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空腹与餐后2小时血清总胆汁酸(TBA)在病毒性肝炎中的变化水平.方法 对3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空腹和餐后静脉血清TBA含量,并进行分组比较.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各组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清TBA含量显著高于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一民 刘兴明 等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02年9卷3期 127-129页ISTICCA
【摘要】 测定血清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的含量, 用于诊断肝硬化的临床评价. 用自行研制的PCⅠ、PCⅢ放免试剂盒, 同时测定100名健康献血员和162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PCⅠ、PCⅢ的含量. 结果显示, 肝硬化组与肝硬化合并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陶亚平 吴艾萌 等 《临床中老年保健》 2001年4卷2期 89-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变低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5例血清白蛋白<35 g/L、A/G<1.3的肝炎后肝硬变(活动性)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生长激素4 IU,皮下注射,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结果经10 d重组...
【关键词】 肝硬变;低蛋白血症、重组人生长激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文丽 《天津中医》 2001年18卷6期 3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千金方>所载方剂6000余首,其中温胆汤、温脾汤、鲤鱼汤、补肝汤、犀角地黄汤等,皆为古今临床习用而疗效卓著的处方.爰举医案3则,藉见其临床应用之一斑.1 肝硬化腹水周某,男,36岁,工人.1999年7月在当地某医院确诊为肝炎肝硬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邹正升 陈菊梅 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1年9卷7期 848-849页ISTICCA
【摘要】 <篇首>迄今国际上尚无慢性重型肝炎命名.我国慢性重型肝炎的存在与否及其归属曾是一个争论性问题,曾有一段时间取消其分型[1-6].国内有学者提议将活动性肝硬变引起的重型肝炎划归为失代偿性肝硬变范畴[7].为了进一步说明慢性重型肝炎分型存在的必要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江 石岳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8卷z1期 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促肝细胞生成素治疗肝炎后肝硬变的症状改善及肝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79例肝炎后肝硬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及观察组.治疗组42例,男3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5.4岁;对照组37例,男29例,女8例,平均年龄57.2岁.两组在病程、病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0年10卷3期 10-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FN·γ和IL-1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和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标本各16份.16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型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修书军 孔洪斌 等 《河北中医》 2000年22卷10期 744-745页ISTIC
【摘要】 <篇首>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多发国家,慢性肝炎多发展为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如何阻断和治疗肝纤维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998~1999年,我院自行研制的中成药活血软肝胶囊治疗肝纤维化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137例肝炎后肝硬化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俭 旷正新 等 《山西医药杂志》 2000年29卷6期 483-48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实验证明,HCV感染后,即可表现为急性肝炎,也可表现为慢性携带状态,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变,甚至肝癌.对这种临床表现复杂,慢性化倾向高,中和抗体水平低或不产生,并与原发性肝癌有较为密切关系的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应引起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0年10卷3期 1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们1993~1998年收治的24例肝硬变并发低钠性脑病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26~72岁,平均51.2岁.24例均为活动性肝硬变(依据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0年8卷z1期 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Ⅱ(GGT-Ⅱ)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原发性肝癌90例,男81例,女9例,年龄17岁~68岁.良性肝病84例,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8例,男4例,女4例,年龄33岁~62岁;慢性活动性肝炎22例,男20例,女2...
【关键词】 肝肿瘤/诊断;肝肿瘤/病理学;γ-谷氨酰转移酶同功酶Ⅱ/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又平 王龙成 等 《临床荟萃》 1999年14卷7期 307-30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与肝炎病毒相关性再生障碍性贫血(HAAA)及与肝炎病毒相关性再生不良,与肝炎病毒相关性单种血系统再生障碍等均是近年来人们所关注的一项研究.我院近几年来对肝炎后肝硬变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的血象及骨髓象作了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粤 韩玲霞 等 《华人消化杂志》 1998年6期 487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笔者对比分析肝病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肝组织检查结果在诊断及判断病情中的价值.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患者组:1996/1997住院的肝病患者120例,男108例,女12例,年龄18岁~84岁. 其中急性肝炎30例,血清谷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余天奉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23卷2期 225-22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肝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55例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酒精肝损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2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肝功能复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建纯 王新明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年26卷16期 3617-3618页CA
【摘要】 目的 对血清IL-1、sIL-2R检测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监测中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16份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急性肝炎组)、16份慢性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肝炎组)、16份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慢性重型肝炎组)、16份活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