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499
- 293
- 48
- 34
- 20
- 10
- 56
- 48
- 30
- 17
- 1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冀洪艳 《光明中医》 2022年37卷2期 203-205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内服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灯塔市中医医院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小香 《吉林中医药》 2019年39卷3期 357-359,384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应用中药烫疗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联合中药烫疗进行治疗.治疗15 d后,比较2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曙辉 张明强 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8卷3期 324-327页ISTICCA
【摘要】 遗精属男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致病因素较多且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秦国政教授研究男科疾病30余年,对遗精的诊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遗精的发病皆与"不通"密切相关:君相火旺,心肾不交者,法当交通心肾,固守精室;湿热下注,精关失固,应清热利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志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6卷6期 610-6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活血行气、化瘀止痛法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ADA、IFN-y及IL-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2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相同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自拟中药组方,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
【关键词】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活血行气、化瘀止痛法;胸腔积液炎性物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飘婷 王松坡 《吉林中医药》 2016年36卷3期 223-227页ISTIC
【摘要】 中医对大肠癌的认识经过了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及理论探索,病名病证的描述日渐具体、确切。病因病机从外感六淫到正虚邪实、内伤饮食、情志不畅而导致湿、热、毒、瘀蕴结日久,肠道失司而发病的认识也更加客观全面。历代医家治疗该病多遵崇着眼整体、以人为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红 邹清芳 《四川中医》 2012年30卷4期 38-39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皮下脂肪瘤的疗效.方法:皮下脂肪瘤临床多见,以“行气活血化瘀”立法,起到行气散结、化瘀消肿的功效.结果:用桃红四物汤加味内治皮下脂肪瘤,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结论:行气活血化瘀法是治疗皮下脂肪瘤的有效手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卫华 周小伟 《山东中医杂志》 2012年31卷10期 725-727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行气化瘀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均未做放化疗,仅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元胡止痛胶囊联合吗啡缓释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吗啡缓释片治疗,在治疗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方 吕文良 等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2期 139-141页ISTIC
【摘要】 肝硬化腹水属中医学"臌胀"范畴,肝气郁滞、血脉瘀阻、水湿内停是臌胀形成的主要病理变化,肝硬化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脾、肾同治.注重治肝先实脾,脾胃健运,精微得以运化转输,则可水消胀减,同时补益肾脏;全程运用活血化瘀法,血脉通畅则腹水自消;配合...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疗法;臌胀;黄疸;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小伟 《河南中医》 2008年28卷9期 30-31页ISTIC
【摘要】 在活血化瘀法的运用上,强调十六字法则,即:贯穿始终,峻缓适度,配伍得宜,扬长避短.另总结出治瘀六法:清热解毒活血法,养阴活血法,行气活血法,健脾补肾活血法,止血活血法,温阳活血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子震 《北京中医》 2007年26卷2期 100-102页ISTIC
【摘要】 <篇首> 笔者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与复方丹参片对照,结果显示具有良好的疗效,无不良反应,证明其药理作用虽为多方面的,而以抗凝血、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最为突出.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俊萼 《河南中医》 2005年25卷12期 12-14页ISTIC
【摘要】 <篇首> 慢性胃炎(CSG)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粘膜层的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病史较长,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本病对正常生活和工作有严重影响,尤其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存在着癌变可能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解月波 《山西中医》 2015年31卷11期 23-24页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中药口服、中药灌肠加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对照组35例单予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12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祛湿清热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新民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28卷15期 64-64,96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局部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藤药局部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本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坤涵 刘万里 《中医学报》 2021年36卷11期 2310-2313页ISTICCA
【摘要】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程中,气滞、郁热、痰湿、气虚等病理因素皆可致血行瘀滞,且常相兼为病,致胃络壅塞,进而表现"久病入络"的络病病理特征,可出现病位由浅至深、病邪由气及血导致胃络瘀阻的病理改变.针对本病气滞、郁热、痰湿、气虚与血瘀相兼为病的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静 杜雨楠 等 《中医学报》 2015年30卷12期 1698-1702页ISTICCA
【摘要】 邵梦扬教授通过60余载的肿瘤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实践,总结出"三观指导下全方位综合防治肝癌"的策略."三观"即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全方位综合防治肝癌包括:①战略上要宏观调控、微观调治;②战术上要健后天脾胃、固先天肾精、疏肝调志、健心益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曲建强 《新中医》 2012年44卷4期 142-143页ISTICCA
【摘要】 消化性溃疡(PU)指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我消化作用而导致胃肠道发生的黏膜缺损.溃疡可发生于胃肠道与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但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较为多见.其症状以反复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痛为特点,并常伴有暖气、泛酸、恶心、呕吐等症.消化性溃疡归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谷远洋 梅伟 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41卷3期 416-4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总结周福贻教授从"血瘀致衰"理论辨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经验,认为退行性膝骨关节炎证属本虚标实、本痿标痹,以肝、脾、肾亏虚为本,正气亏虚抗邪能力减弱,风、寒、湿邪侵袭,邪恋瘀阻,久病入络,夹湿夹痰,血瘀血虚,互为因果.从瘀论治退行性膝骨关节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德 林镛 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25年35卷7期 900-903页ISTICCA
【摘要】 梳理并总结龙富立教授基于肝肺气机循环理论从调气论治肝病的经验.本文归纳了龙富立教授在肝肺气机循环理论背景下,提出的肝病首要中医关键病机为肝之气机失调的新观念;同时,结合其自身临床经验,提炼了"益气祛痰化瘀法""益气解毒祛湿法""理气通络温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金狄 周晓明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5年34卷15期 85-88页
【摘要】 胃癌前病变是消化系领域中具有较高癌变风险的病理改变,及时防治能够延缓甚至阻断胃癌的发生.中医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具有用药灵活、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独特优势,在胃癌前病变的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谢晶日教授从事治疗胃癌前病变多年,有着丰富的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焕珍 尹芳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20卷7期 127-12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活血化瘀行气汤治疗青春期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 例青春期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用电脑Excel软件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应用布洛芬治疗,中医组应用活血化瘀行气汤治疗.比较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珂 李守栋 等 《江苏中医药》 2024年56卷8期 55-58页ISTICCA
【摘要】 尾痛症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伤科疾病,具有骶尾部疼痛缠绵难愈及坐立体位转换痛感加剧等特征,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痹病""腰痛"等范畴,病机为局部气血阻滞,痹阻不通,不通则痛,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八髎穴位于骶骨后孔中,定位与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小连 莫晓枫 《浙江中医杂志》 2024年59卷6期 553-554页ISTIC
【摘要】 偏头痛,其痛急骤剧烈,突发突止,具有"风"的特性;而从病程上看又反复发作,痛有定处,久病必瘀.治疗上重在熄风活血,故以风池、合谷、太冲三穴相伍,重在"平肝熄风止痛";合谷、三阴交、血海三穴,志在"活血化瘀止痛";率谷结合局部阿是穴缠针疗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仲原 霍晶晶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36卷3期 479-483页
【摘要】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2型糖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其并发症也随之显露,而下肢动脉硬化症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应做到早治疗、延缓其发展.文章通过脉痹理论来论述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症,将其与脉痹的病因病机相比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漏佳丽 叶玲 等 《光明中医》 2024年39卷21期 4241-4244页
【摘要】 目的 总结中药治疗耳鸣的核心方药及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处方及药物信息数据库,统计药物频次及功效分类,并对其进行复杂网络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晶 高楠 等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32卷1期 162-166页ISTIC
【摘要】 孙学全教授在治疗胸痹时发现便秘与胸痹的发展、转归密切相关,通过临床积累,根据临床辨证创立通腑八法,分别为补中益气通腑、育阴润肠通腑、疏肝解郁通腑、化痰通络通腑、燥湿健脾通腑、益气补血通腑、行气活血通腑、泻火解毒通腑,经过冠脉CTA前后对比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安琪 陈梅 等 《西部中医药》 2023年36卷8期 38-41页ISTIC
【摘要】 中医学认为气滞、体虚、外邪、医源性因素是卵巢早衰的主要病因,临床常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以行气化瘀法、补血活血法、祛邪活血法、缩宫逐瘀法、补肾疏肝法为具体治疗方法,治疗效果亦较明确,并附验案1则.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勤丽 赵鋆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15卷4期 301-304页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超重、肥胖.肥胖患儿若不及时治疗,将逐渐发展为肥胖综合征,为成年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埋下伏笔,同时也给社会经济以及医疗资源带来负担.中医药治疗儿童单纯性肥胖病有其独特优势,现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艳 张利娟 等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30卷6期 138-141页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中医上归结为"消渴痹症"抑或"脉痹"等消渴病的并发症范畴.气虚血瘀型是其临床中常见的证型,治疗上以"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何樊 黄金元 《中国当代医药》 2023年30卷15期 28-33页CA
【摘要】 顽固性失眠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深远,且发病率逐年升高,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临床上多单独使用西药对其进行治疗,但会带来头昏、日间困倦、认知功能减退、肌张力降低、跌倒、反跳性失眠、戒断反应等副作用.近些年我国中医学界进一步论证了瘀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甄玉花 凌静 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1卷15期 201-205页
【摘要】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妊娠期特有的肝脏疾病,与胎儿早产、窒息等不良孕产结局有关.西医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对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效果欠佳.中医药治疗妊...
【关键词】 妊娠黄疸;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茵陈蒿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婷 秦文敏 等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24卷6期 591-595页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济阴纲目·求子门》中治疗女子不孕相关方剂的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济阴纲目·求子门》中治疗女子不孕的中医处方,构建数据库后上传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中,运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K值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璐 钱军 《光明中医》 2023年38卷16期 3206-3209页
【摘要】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笔者传承国医大师徐景藩、全国名老中医刘沈林教授治疗肿瘤的思想,从气的角度分析肿瘤的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临床重视调畅气机、固护正气,以"理气、行气、益气"大法,辅以清热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母佳鑫 陈翠 等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5期 53-56页ISTICCA
【摘要】 杨骏认为血管性痴呆的发病主要责之五脏功能失调和瘀血阻滞脑络,运用辨经刺井、化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痴呆,重在治神,养调结合.辨经刺井、化瘀通络法可以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学习和记忆功能,在常规养神定志、补益气血兼行气活血针刺法的基础上,通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良田 隋月皎 《中医药导报》 2022年28卷12期 79-82页ISTIC
【摘要】 基于胞脉与女性生殖系统相关的解剖位置及"胞脉主女子行经与孕育胎儿"的生理功能,认为胞脉失养与胞脉瘀滞会导致女性卵巢早衰.从"调心养血、补肾填精、行气解郁、活血化瘀、调和冲任"的角度阐述卵巢早衰的治疗方法,从逆针灸的角度阐述卵巢早衰的预防.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宛秋 张瑞 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28卷10期 1637-164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基于已建立的肺痿病数据库,探索肺痿的用药规律,期望为临床提供参考,并筛选出更适用于中医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方法 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肺痿药物研究数据库》,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法(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隐结构分析法对该数据库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曙霞 潘明沃 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12卷17期 92-95页
【摘要】 目的 统计分析2015—2021年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研究其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收集2015—2021年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245篇文献,经筛选后剩下符合纳入标准的112篇文献,采用EXCEL 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雪瑞 刘维忠 等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14卷36期 39-41页
【摘要】 胃痞是指胃脘部满闷不舒、按之不痛,伴见食少、腹泻、消瘦、乏力等特征的脾胃系疾病.中医对胃痞的治疗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对于功能性胃肠疾病效果显著.刘维忠教授运用中医辨证和食疗相关结合诊治胃痞,效果显著.刘维忠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守军 《四川中医》 2021年39卷2期 46-48页ISTIC
【摘要】 气虚血瘀是一种由“气虚血弱”与“气滞血瘀”共同构成的虚实夹杂病症,是骨折的基本病机,中医理论将骨折治疗分为外治疗法与内服疗法,外治疗法以手法整复骨断端为主,内服疗法通过补气祛瘀药物辅助破骨细胞的吸收与成骨细胞的重建,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本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力 祁明浩 等 《世界中医药》 2016年11卷10期 2057-2059页ISTICPKUCA
【摘要】 刘沈林教授是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其在多年临证经验中,辨证分析胰腺癌的中医病因病机多为脾运不健、肝胆湿热、中焦气滞、肝脾瘀毒,并总结出以健脾益气,助运和中;清热化湿,疏泄肝胆;疏肝理气,行气止痛;活血化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锦秋 吴丽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33卷4期 663-666页
【摘要】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属于中医妇科学“经行腹痛”“痛经”范畴,但临床上纯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且易反复.本案患者因反复经行腹痛6年余,加重3月就诊,中医辨病辨证属于阳虚内寒证之痛经,临床上采用行经期治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经后期治以温阳驱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