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10
- 10
- 7
- 81
- 9
- 7
- 7
- 2
- 23
- 7
- 6
- 6
- 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蚁淳 陈佩仪 等 《护理研究》 2018年32卷7期 1137-113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浮小麦水煎液擦浴治疗社区中汗证患儿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汗证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7d,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浮小麦水煎液擦浴7d,实验前采集患儿的基线资料并用主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栖桐 张娟 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50卷7期 70-71页ISTICCSCDCA
【摘要】 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常用于治疗妇人脏躁证.但其方中“小麦”一味,具体应为全麦、麦仁抑或浮小麦,历代医家多有争议.试从仲景所处朝代农业科技发展状况,历代医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资料等进行探究,从而推断其中应用小麦种类,发现全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正益 李娟 等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22卷3期 28,3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找出浮小麦与小麦的真伪鉴别方法.方法:对二者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电泳研究.结果:找出了两者不同的电泳图谱.结论:为种子类中药的鉴别研究,为浮小麦与小麦粉末的真伪鉴别,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11期 1527-1528页
【摘要】 目的:考察浮小麦的显微特征。方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浮小麦的显微特征进行考察。结果:浮小麦颖果横切面及粉末显微特征清晰。结论:所建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高,为鉴别药材真伪,确保药材质量,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红 《中国药品标准》 2014年15卷1期 30-34页CA
【摘要】 目的:考察浮小麦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建立测定浮小麦中棉籽糖及葡萄糖的HPLC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方法检测浮小麦中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选用Phenomenex Luna NH2柱,以乙腈-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诺嘉 《广东药学》 2003年13卷4期 12-14页CA
【摘要】 目的为鉴别瞿麦,浮小麦及其伪品燕麦三者提供实验论据.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结果表明三者的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均有差异.结论可供瞿麦,浮小麦,燕麦鉴别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春晓 曹珊 等 《中医学报》 2012年27卷8期 993-99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对张仲景治疗脏躁证的经典方剂甘麦大枣汤中“小麦”一味的选择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有关文献报道的分析,从小麦与浮小麦饮片的考证、甘麦大枣汤的病机主治和组方原理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小麦和浮小麦是两种具有不同性味、归经和功效的中药饮片;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红 《中国医疗前沿》 2013年16期 91-93页
【摘要】 目的研究浮小麦的原植物及生态、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等情况,以完善浮小麦的质量标准。方法对药材进行原植物及生态描述,应用生物显微镜观察药材粉末特征,采用对照药材法考察药材的薄层色谱行为,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昔曼 邓奕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37卷1期 118-123页
【摘要】 目的:对《二续名医类案》中的汗证篇所用的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总结分析《二续名医类案》中各医家治疗汗证的组方用药规律,为现代医家治疗汗证提供用药参考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二续名医类案》汗证篇的中药复方,通过Excel 2021 软件将纳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家庆 孙艳宇 等 《黑龙江中医药》 2025年54卷1期 145-147页
【摘要】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总结牛凤云教授治疗汗证医案处方的临床常用药物,及药物功效、性味、归经等,并分析其配伍规律.方法:搜集牛凤云教授在2023年3月至2024年9月间,门诊治疗汗证的医案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SPSS M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雪娇 胡雨 等 《中国药房》 2024年35卷11期 1296-130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分析浮小麦和小麦的成分差异,为二者的鉴定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批浮小麦和3批小麦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绘制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应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俞亚琴 倪英群 《中医药通报》 2024年23卷2期 20-22页ISTIC
【摘要】 倪英群主任医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肾精亏虚,肝阴虚及肝气郁滞是疾病进展的重要病机,肺阴虚及心火亢盛为疾病进展的继发病机.其基于五行理论,擅长应用角药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如"金-水-木"相生关系角药"百合-生地黄-川楝子","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晓亚 杜微波 等 《河北工业科技》 2024年41卷1期 53-62页
【摘要】 为了实现浮小麦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和评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 Waters XSelect· HSS T3(4.6 mm×250 mm,5 μm)为色谱柱,在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 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摘要】 我近几个月常夜间潮热、出汗多、失眠,白天精神不佳、头晕、心烦.中医诊断是肾阴虚,开了一些药吃,但仍不见好转.一位朋友说我是体质差,身体虚弱,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度劳累,以及不良习惯等原因造成的,向我推荐了 一个治肾阴虚盗汗的偏方:黑豆衣10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文飞 李俊 等 《中成药》 2015年37卷11期 2367-23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盗汗宁颗粒(黄芪、太子参、浮小麦、糯稻根等)对肺痨汗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盲法对照,经中医辨证和基线评估,将132例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均分成两组,类阴性模拟颗粒对照组和盗汗宁颗粒治疗组,口服14 d后随访,运用四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浩宇 张莉莉 等 《吉林中医药》 2020年40卷4期 425-427页ISTIC
【摘要】 汗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中医认为“阳加于阴谓之汗”,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仝小林院士认为治疗虚汗时,需厘清病机,审因审症;表虚自汗者可用桂枝汤加减;阴虚盗汗者常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并从腠理不固,汗液外泄的角度临证配伍黄芪、浮小麦、煅牡蛎三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存悌 吕海婴 《辽宁中医杂志》 2008年35卷8期 1242-1243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 朱卓夫医案朱卓夫(1893-1969),湘潭市中医院业务院长,"平生最喜用附子,也最善用附子."认为时时顾护阳气的存亡,是治病救命的关键所在.而温阳补阳最力者,莫过于附子.他用附子的指征是,凡见症有面苍、汗出、溲清、舌淡,即可放胆使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明 周文彬 等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年25卷6期 1176-117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补气祛风汤对慢性荨麻疹症状及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影响.方法:对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采用补气祛风汤(由北芪、白术、防风、蒺藜、浮小麦、五味子组成)治疗,疗程为4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苗 李鑫 《海峡药学》 2020年32卷2期 36-38页
【摘要】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浮小麦中呕吐毒素方法.方法 样品经过提取、免疫亲和柱净化、洗脱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检测,标准曲线定量分析.结果 检出限为0.5ng,定量限为2ng;平均加标回收率92.8% ~96.2%,在0.1~5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白吉庆 王鹏飞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39卷9期 6-10页CSCD
【摘要】 目的:优化小麦与浮小麦中葡萄糖和棉子糖提取与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戴安Ultimate 3000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色谱条进行优化,采用PMP柱前衍生化法和HPLC法对葡萄糖和棉子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继新 刘蓉 等 《光明中医》 2020年35卷12期 1802-1804页
【摘要】 随着生活条件改变及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常见病程长或反复发作难以控制.本文浅析作者跟随山东省名中医王素美教授期间学习的治疗甲亢的经验.分析指出"肝旺脾虚"为甲亢的病机关键,"抑肝扶脾法"当为治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鹏飞 刘娇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0年39卷4期 1-6页CSCD
【摘要】 目的:建立浮小麦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含量的HPLC法测定及指纹图谱研究的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戴安Ultimate 3000全自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色谱条进行优化,用HPLC法对浮小麦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含量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为玲 惠明 等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1卷3期 59-64页
【摘要】 通过建立浮小麦指纹图谱,研究不同产地浮小麦质量差异,为药食两用浮小麦的质量控制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建立浮小麦HPLC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不同产地浮小麦进行相似度评价,使用...
【关键词】 浮小麦;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炜基 关卓骥 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35卷2期 337-341页ISTICCA
【摘要】 收集冼绍祥教授自2013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治疗不寐的门诊病案共计181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运用该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冼绍祥教授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结果显示:181首处方共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居前9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李英 王力宁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6年39卷4期 80-82,85页ISTIC
【摘要】 广西名老中医王力宁教授,临证组方擅用药对,疗效显著.文章列举王力宁教授临证运用麻黄与杏仁、麻黄与石膏、金银花与连翘、鱼腥草与瓜蒌皮、白术与麦冬、黄苠与白术、鸡内金与浮小麦药对的案例,以示其选药精当的学术特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宋宁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8期 108页
【摘要】 取寒水石9 g,大黄9 g,儿茶9 g,石膏9 g,地榆6g,五倍子6 g,冰片6 g,共研细末.用时根据创面大小,取适量药粉加若干浮小麦细粉,以獾油(或香油)调制涂抹于患处,每日1~2次,3d即可显效.本方适用于轻中度水火烫伤患者.用药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淑贤 许咏怡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9年7期 45页
【摘要】 小麦大家应该很熟悉,但浮小麦你听说过吗?广医二院番禺院区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郑艳华说,民间即便是对那些轻浮瘪瘦的小麦,也没有随意舍弃,反而充分利用,这类小麦就叫作"浮小麦".她介绍,从中医的角度而言,小麦能清虚热、止烦渴,可以治疗自汗、盗汗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顾晓明 王晨燏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27卷13期 46页
【摘要】 方药组成:生黄芪15 g,当归12 g,炙甘草10 g,浮小麦15 g,大枣12 g,炒酸枣仁15 g,合欢皮12 g,香附10 g.每日1剂,水煎服.本方适用于因情志不遂引起的抑郁症,伴水肿患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茶、绿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桂芳 何庆勇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10卷1期 7-8,12页ISTIC
【摘要】 经方历史悠久,用之得当,效如桴鼓.文章较全面叙述了何庆勇副教授运用经方甘麦大枣汤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甘麦大枣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此方是医圣仲景为脏躁而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长荣 《陕西中医》 2015年3期 291-29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将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60例加用解郁安神汤(柴胡、浮小麦、甘草、栀子、川芎、远志、郁金、石菖蒲、香附、柏子仁、百合、胆南...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疗法;安神剂/治疗应用;解郁安神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昕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1卷3期 638-640页ISTIC
【摘要】 谷物与人脾胃之性相合,多种谷物种子可以直接用作中药,最常用的是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的种子,其功效常与脾胃有关.谷物的种子是闭藏与生发的结合体,通过谷物发芽和进行发酵两种炮制方法,体现其生发之性.常用的谷物类中药有白扁豆、赤小豆、绿豆、粳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春琼 周晴晴 等 《陕西中医》 2015年10期 1283-128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滋肾养肝法结合成药坤泰胶囊治疗绝经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中药(熟地、山萸肉、炒白芍、山药、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丹皮、知母、地骨皮、浮小麦等)及坤泰胶囊治疗绝经综合症60例,观察Kupperman评分的变化。结果:共治...
【关键词】 绝经综合征/中医药疗法;补肾剂/治疗应用;坤泰胶囊/治疗应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庆勇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22卷11期 1974-1975页ISTIC
【摘要】 笔者在临床中尝试采用经方叠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加葛根汤),并采用重剂(医圣仲景的原方剂量)浮小麦90 g,葛根60~90 g治疗疑难痼疾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2则,并叙述了笔者用经方的经验,以飨同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许翊坂 《光明中医》 2018年33卷22期 3364-3366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牡蛎散穴位贴敷治疗帕金森病多汗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符合帕金森病多汗症诊断病例共80例,采用随机分组法,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牡蛎散研粉(牡蛎、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冰皮)穴位贴敷治疗,每次贴敷4~6h,每日2次,1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娜 《饮食保健》 2018年5卷3期 83页
【摘要】 盗汗是临床常见病症,一般以清热养阴为基本治法.牡蛎散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黄芪、煅牡蛎、麻黄根、浮小麦组成,具有益气固表,敛阴止汗的功效,六味地黄汤(原方为丸)出自宋代医家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功能滋补肝肾,用于治疗小儿"五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伟 《江苏中医药》 2011年43卷1期 54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外感内伤杂病,笔者随老师薛一涛教授学习期间, 见其善以柴胡之剂治疗多种心系疾病,每获良效,现举验案如下:1 冠心病高某,男,61 岁.2010 年3 月25 日诊.患者心悸、心胸憋闷2 月余.心电图示ST 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迎春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年18卷8期 81页ISTICCSCDCA
【摘要】 湖北中医学院梅国强教授从医40余年,对《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经典著作研究较深,临证善用经方,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聆听教诲,获益匪浅.现举梅师临证验案2则介绍如下.1饮水后汗多证案例1:患者,女,40岁,湖北武汉人,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梅 卢苏 《吉林中医药》 2011年31卷12期 1199-1200页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清心滋肾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3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采用口服清心滋肾汤治疗:钩藤(后下)15 g,黄连3~5g,牡丹皮10 g,紫贝齿(先煎)10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茯苓10 g,莲子心5 g,紫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严宇仙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0年17卷4期 351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1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年龄最小42岁,最大58岁.症见:月经紊乱、潮热汗出、眩晕耳鸣、虚烦易怒、心悸失眠、情志不宁等.2治疗方法 以何氏祖传养血清肝方加减:基本方:石决明、当归、白芍、牡丹皮、绿梅花、枸杞子、生地、牛膝、龙齿、天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