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2
- 112
- 64
- 5
- 1
- 647
- 133
- 36
- 31
- 12
- 363
- 189
- 85
- 63
- 55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思妍 陈青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25年32卷5期 880-884页ISTICCA
【摘要】 1 例 61岁患者因"绝经后子宫肌瘤明显增大 2个月"于 2024年 11月入院.患者 8年前确诊子宫肌瘤,2023 年 4 月行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浸润性癌(SBR分级Ⅲ级).入院后检查发现子宫后壁囊实性团块,CA153升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月勉 王维娜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4年40卷3期 314-316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肿瘤内浸润性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方法 收集1例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内小管癌与浸润性小叶癌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肿瘤由密集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森源 陈修文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31卷4期 359-360页ISTIC
【摘要】 患者女性,62岁,因"体检发现左乳肿块4 d"来我院就诊.乳腺专科检查:左乳外侧可触及一大小约1.5 cmx1 cm质硬包块,边界欠清,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无压痛,局部皮肤无异常改变,腋窝及锁骨上下未触及肿大结节.B超提示左侧乳腺实性结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国江 何潇言 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37卷5期 679-68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干细胞标记物Oct3/4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分子分型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临床病理和术后随访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Oct3/4的表达情况,探讨Oct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柯丽明 何以敉 等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28卷6期 505-508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的声像图特征,评价超声在术前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ILC的声像图,评估术前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44例中32例接受钼靶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师杰 梁智勇 等 《协和医学杂志》 2012年03卷1期 8-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Cyclin D1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75例具有经典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结构的标本进行Cyclin D1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Cyclin D1阳性表达率为93.33% (70/7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崖青 郭晓静 等 《中国肿瘤临床》 2012年39卷3期 170-17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是一种较常见的乳腺癌类型,通常表现出显著的形态学、分子特征、以及独特的临床行为,其发生率也在逐年递增,近年来对小叶癌变异型的认识亦逐步加深.同时基于对乳腺癌基因特征的研究,发现除了E-cadherin基因外,其他基因也表现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奇兵 杨明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年31卷17期 3246-3248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总结吉林大学第一医院68例原发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年龄分布、彩超检查、钼靶片检查、TNM分期以及免疫组化等临床和病理指标,并与同期7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在有完整影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光之 张小丽 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年27卷5期 492-495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研究CK5/6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方法检测61例ILC组织中CK5/6、ER、PR、Her-2及Ki-67等的表达情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红 谈顺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0年16卷10期 1261-1262,1282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硬化型淋巴细胞性小叶炎(SLL)与浸润性小叶癌及淋巴瘤在冰冻切片上的鉴别点.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SLL患者的冰冻及HE切片的病理形态学表现及免疫组化结果,并与浸润性小叶癌及淋巴瘤进行鉴别.结果:巨检:组织灰白间灰黄色,质...
【关键词】 乳腺硬化型淋巴细胞性小叶炎;冰冻;浸润性小叶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彬 张慧英 《中国肿瘤临床》 2004年31卷24期 1392-139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8例浸润性小叶癌的形态特点,并与组织切片对照,就其能否进行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提出诊断的参考指标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926例,其中289例乳腺癌(包括可疑癌)病例中浸润性小叶癌8例,观察其形态特点,并用图像分析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壬寅 李珊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4年39卷3期 385-38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中上皮钙依赖粘附素相关分子α-cat、β-cat、γ-Cat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8例ILC(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7例)和64例IDC(有淋巴结转移14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齐刚 彭泽品 等 《安徽医学》 2019年40卷2期 184-1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在乳腺钼靶X线检查中的表现,以提高两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率.方法 选择六安市中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经病理证实为ILC、IDC的患者43例,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晓萍 陈小松 等 《浙江医学》 2019年41卷15期 1614-1616,16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与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4894例,其中ILC组156例,IDC组4738例.回顾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月经状态、乳房手术方式、腋窝手术方式、T分期、淋巴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伟同 谢淦 等 《山东医药》 2019年59卷21期 69-7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乳腺多形性小叶癌(BPLC)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探讨其诊断要点、有效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对16例BP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47~82岁、中位年龄68.5岁.16例患者中,无意中发现乳腺包块就诊4例、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 张秀珊 《安徽医药》 2019年23卷8期 1637-1641,封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乳腺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pleomorphic lobular carcinoma,P-IL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方法选用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合肥市滨湖医院和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同期诊治的8...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燕娜 周易冬 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9年39卷2期 235-2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阳性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21基因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评估21基因复发风险(RS)评分在ILC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32例行21基因R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占平 王海 等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9年9卷1期 27-31页ISTIC
【摘要】 目的 通过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来评估MRI检查对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治疗方法的影响,研究术前乳腺MRI成像与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患者手术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小松 高卫奇 等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2018年10卷3期 172-17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21基因复发分数(recurrence score,RS)检测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nvasive lobular carcinoma,ILC)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思 康宇娟 等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24卷3期 234-236页ISTIC
【摘要】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以癌细胞突破乳腺小叶内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而向小叶间质浸润性生长为主要特点.患者诊断时通常具有如下特点:年龄和肿瘤较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健侧容易发生.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通常具有较好的预后表型,低级别的组织学分级,较低的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娄鉴娟 蒋燕妮 等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年25卷4期 282-28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小叶癌的MRI图像资料,观察其形态、边缘,并生成动态增强曲线.结果 18例中,1例未见乳房病灶,11例呈肿块样强化,6例呈非肿块样强化;11例肿块样强化灶均表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淑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26卷3期 52-54页
【摘要】 比较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的超声声像特征,以期为无创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选择辽宁省北票市中心医院2015—2018年收治的浸润期乳腺癌患者149例,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浸润性导管癌组83例和浸润性小叶癌组66例,对两组患者超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婷 高勤 等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9卷35期 357-358页
【摘要】 目的:研究双乳浸润性小叶癌并子宫内膜转移的诊断.方法: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进行诊断.结果:患者为双乳浸润性小叶癌并子宫内膜转移.结论:子宫内膜的乳腺浸润性癌转移,浸润性小叶癌的比例占优势.免疫组化检测GCDFP-15、CK7...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宝 王世全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卷5期 73-74页
【摘要】 目的 探究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保乳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浸润性小叶癌患者32例,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样本的病理特征,分析影响保乳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4.8±5.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东恩 符云 等 《医学新知杂志》 2014年4期 273-273,275页ISTICCA
【摘要】 双侧乳腺癌包括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和双侧转移性乳腺癌。前者指在排除一侧乳腺癌向对侧转移情况下同时或异时发现的双侧乳腺独立的原发性癌,而后者为由一侧乳腺原发癌转移到对侧乳腺的双侧乳腺癌。本文回顾1例转移性双侧乳腺多形性浸润性小叶癌病例,并结合相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明雷 焦艳 等 《四川医学》 2014年12期 1549-155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34βE12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中的表达对临床病理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 法观察34βE12在72例 ILC 和3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表达的差异,并观察在72例 ILC 中34βE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宏伟 王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31卷9期 1271-1273页
【摘要】 目的:在乳腺癌中检测CyclinD1和P53两种因子的表达结果以及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在乳腺正常组织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运用免疫组化LP法检测CyclinD1和P53两种因子的表达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迎宾 李惠翔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25卷6期 1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择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收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63例,均给予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50岁58.7%,已绝经6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9卷7期 121-12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我院接诊的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60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两组患者PR、ER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胜军 曾思恩 等 《广东医学》 2011年32卷9期 1174-117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检测Ral-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芯片中68例乳腺癌(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54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Ral-A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 Ral-A表达于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英 季秀珍 等 《现代肿瘤医学》 2010年18卷3期 495-49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经病理确诊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声像图资料,结合病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40例声像图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不清(39例)、形态不规则(37例)、边缘毛刺(20例)或成角(14例)、内部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发顺 侯红敏 等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09年3卷3期 354-355页ISTICCSCDCA
【摘要】 <篇首>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女性生殖道转移是一种罕见类型.笔者报道3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其病理和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其认识.1 临床资料病例1 ,女,51岁.3年前行左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根治性切除术.近半个月来出现腹胀、纳差,恶心等消化道症状,下腹部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青松 陈冰 等 《河北医药》 2009年31卷3期 271-27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针吸细胞学特点.方法 收集45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针吸细胞学涂片,观察细胞学形态特点,并与4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对比.结果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的细胞数量较少,以小细胞群为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利民 张韵华 等 《中国临床医学》 2008年15卷6期 872-8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超声声像图特点,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3例经病理证实乳腺浸润性小叶癌超声图像资料.结果:单纯性小叶癌38例,混合性小叶癌15例.肿瘤大小6~50mm,有多种超声表现:形态不规则(66%),分叶状(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雁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8年10卷3期 175-177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诊断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5例乳腺癌患者,其中包括89例浸润性导管癌(IDC)与56例浸润性小叶癌 (ILC),对两者的声像图表现及肿瘤内部血流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在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捷 John KC Chan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4年11卷1期 35-37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标记是否有助于提高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方法 18例E-cadherin(E-cad)阴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根据光镜下有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分组,无同侧淋巴结转移11例(A组);有同侧淋巴结转移但仍有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碧玉 《中国保健营养》 2017年27卷31期 171页
【摘要】 目的:充分认识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超声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例浸润性乳腺小叶癌46例的超声表现.结果:43例表现为肿块型,3例表现为非肿块型.其中43例表现为低回声,37例形态不规则,42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卢玉元 王新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7年19卷4期 310-312,315页
【摘要】 目的: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Annexin A3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 Vision法检测Annexin A3和EZH2蛋白在各50例乳腺正常组织、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文敏 崔娣 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00年7卷1期 18-20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经组织学证实的11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细胞学穿刺涂片,能否进行正确的组织学分类.方法收集11例经组织学证实的ILC的细胞学穿刺涂片,同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FNAC进行对比观察.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行细胞形态分析.结果发现I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宇 《福建医药杂志》 2016年38卷3期 141-143页CA
【摘要】 全世界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高达120万,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高达50万,现乳腺癌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1],严重危害女性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且年轻化的趋势.乳腺癌早期发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