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74
- 49
- 13
- 421
- 22
- 21
- 19
- 10
- 40
- 34
- 27
- 23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紫罡 巴彩霞 等 《中国肿瘤》 2012年21卷4期 285-2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淋巴道转移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主要转移方式,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普遍认为,VEGF-C是特异性淋巴管生成因子,可促进血管、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全文对VEGF-C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在淋巴管生成和消化道肿瘤淋巴转移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
【中文期刊】 刁永鹏 许庆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年18卷5期 397-40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以"结直肠癌、淋巴管生成、淋巴管生成因子和淋巴道转移"为关键词,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1996-01-2010-11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472篇,中文文献102篇...
【中文期刊】 李恩孝 施璠 等 《中华医学杂志》 2008年88卷2期 88-9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sVEGF-C)水平、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表达与乳腺癌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68例乳腺癌患者、35例乳腺良性病术前以及12名健康女性sVEGF-C水平.免疫组化...
【中文期刊】 黄培林 童冠圣 等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4年24卷4期 324-3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32P胶体局部注射对小鼠H22移植瘤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灶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小鼠H22腹水型肝癌淋巴道转移模型,通过肿瘤组织局部给药,观察32P胶体在模型小鼠移植瘤、区域淋巴结及全身各器官、组织内的分布.结果32P胶体局部给...
【中文期刊】 张壮 武媛 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10年08卷4期 342-34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诱导建立小鼠淋巴管良性肿瘤模型以及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淋巴道转移能力的舌癌细胞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腹腔注射弗氏不完全佐剂,对诱导出的小鼠腹腔淋巴管瘤进行病理组织学鉴定.诱导的淋巴管瘤在纤维蛋白凝胶内应用Te...
【中文期刊】 李传伟 王学春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10年25卷14期 1973-197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通过检测Notch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otch1、MMP-9及COX-2蛋白在106例乳腺浸润性...
【中文期刊】 单明 庞达 《国际免疫学杂志》 2010年33卷6期 468-471页 ISTICCA
【摘要】 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D及其受体(VEGFRs)在肿瘤组织淋巴管生成和淋巴道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于这些信号传导靶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治疗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现就这些因子在细胞内的分子信号传导途径以及在诱导淋巴管生成时,...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中文期刊】 张一真 俞薇薇 等 《中国妇幼保健》 2010年25卷27期 3869-387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增殖状态,研究肿瘤淋巴管生成与淋巴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8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相应的正常官颈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双标记技术,运用淋巴管特异标记物LYVE-1检测微淋巴管密度(MLD),L...
【中文期刊】 纪利 汪辉 等 《肿瘤防治研究》 2009年36卷2期 103-10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探讨岩藻糖转移酶9(fucosyltransferase9,FUT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例良性乳腺增生组织和114例乳腺癌组织(其中47例合并转移淋巴结,67...
【中文期刊】 曹爱良 曹培国 等 《肿瘤学杂志》 2009年15卷10期 928-930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MLD)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2例胃癌病人的癌组织中D240的表达和微淋巴管的计数.[结果]胃癌组织中MLD值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与肿瘤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无显著相关性(...
【中文期刊】 尚海霞 吴素慧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5年17卷5期 356-358页 ISTICCA
【摘要】 相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而言,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和忽视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实验方法的出现和淋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焦点.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 淋巴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中文期刊】 杨毅 冯玉梅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2年19卷6期 591-59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采用原位移植法建立人乳腺癌免疫双缺陷鼠-SCID转移模型并研究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瘤块原位移植于6只SCID鼠乳房的脂肪垫上,用其癌转移淋巴结传代共传18代68只.采用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等手...
【中文期刊】 杨红杰 张智春 等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2023年12卷6期 512-518页 ISTIC
【摘要】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策略一直是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目前,在手术前临床上通常以淋巴结的大小及形态学改变来判断淋巴结是否存在转移,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近期研究提出临床危险因素构建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等可...
【中文期刊】 吕杨波 邱丹 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21年30卷4期 430-43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与目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结直肠癌(CRC)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电压门控钠通道(Nav)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探讨CRC组织中不同的Nav亚型的表达情况以及Nav的表达与CRC淋巴结转移及侵袭性的关系.方...
【中文期刊】 陈潇远 毛谅 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21年20卷1期 110-11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第8版肿瘤TNM分期系统N分期、阳性淋巴结数目(pLN)、阴性淋巴结数目(nLN)、淋巴结转移率(LNR)和阳性淋巴结对数比(LODDS)5种淋巴结转移分期标准预测肝门部胆管癌(PHCC)预后的应用价值。...
【中文期刊】 江楠 王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20年27卷24期 2002-2005页 ISTICPKUCA
【摘要】 胃肠道腺癌中出现微乳头成分是具有高转移性的表现之一,对患者预后结局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胃肠道微乳头型腺癌临床罕见.本病例为胃原发性微乳头型腺癌,淋巴结内广泛微乳头状转移灶并见广泛脉管内癌栓.分析其病史,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微乳头型胃腺癌的病理特...
【中文期刊】 陈晨 张东 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年18卷2期 128-13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7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5例行原发性胆囊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08例,女197例;中位年龄为62岁,年龄范...
【中文期刊】 何红莹 李广涛 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年18卷10期 966-9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T3期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7例T3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4例,女43例;中位年龄为61岁,年龄范围为29~...
【中文期刊】 魏妙艳 张园园 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年17卷3期 257-26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分析肝内胆管癌(ICC)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结转移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7年11月国内12家医疗中心收治的1 321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182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3...
【中文期刊】 刘玮佳 许乐 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17年52卷3期 188-193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通过检测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sodium channels,VGSC)亚型Nav1.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OSCC的发生和...
【中文期刊】 谢晓斌 陈小卫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4年21卷22期 1778-1782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利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中血管内皮生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基因表达,体内外实验研究下调VEGF-C后对乳腺癌增殖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
【中文期刊】 陈小凤 李传飞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39卷12期 1703-170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检测水甘油通道蛋白7 (aquaglyceroporin,AQP7)是否在肝组织中有表达,并观察其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及其配对癌旁肝脏(non-tumourige...
【中文期刊】 张新良 王晓萍 等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1年18卷13期 1039-1042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D-CRT治疗消化道肿瘤腹腔淋巴结转移31例,常规分割,总剂量50~60 Gy.13例放疗同步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剂量按体表面积计算82...
【中文期刊】 张伟健 曹杰 等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年13卷11期 858-859页 MEDLINE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诊断方法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使用RT-PCR方法来检测45例Ⅰ~Ⅱ期结直肠癌患者277枚区域淋巴结CEA、CK20和MUC2表达情况,三者同时阳性表达定义为淋巴结微转移.结果 本组45例患者277枚受检淋巴结中,...
【中文期刊】 钱杨 王健 等 《中国肿瘤》 2009年18卷9期 776-7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对56例消化道肿瘤腹腔转移淋巴结的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95%等剂量曲线包绕计划靶区,每日一次,1.8~2Gy/次,40Gy后根据肿瘤情况缩...
【中文期刊】 韩杰 檀碧波 等 《中华外科杂志》 2009年47卷2期 106-10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灶多药耐药相关因子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p53、survivin、bcl-2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54例胃癌和大肠癌的转移淋巴结、原发灶中上述5种多药耐药相关因子行...
【中文期刊】 李兰双 胡丽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年31卷16期 1585-158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建立小鼠宫颈癌淋巴道转移模型,初步探讨Prox-1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宫颈癌U27瘤株的单细胞悬液注入小鼠左爪垫,观察成瘤率、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应用HE染色及CK免疫组化检测各级淋巴结中有无肿瘤转移;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
【中文期刊】 孔梅 王艳丽 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9年38卷9期 617-62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探讨伴淋巴结转移的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c-kit基因突变情况,以及对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Glivec)的治疗反应.方法 对2例发生在小肠伴发淋巴结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
【中文期刊】 朱庆均 张静 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39卷3期 274-276页 ISTIC
【摘要】 目的:观察罗勒多糖对肝癌H22淋巴道转移模型小鼠生存期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肝癌H22淋巴道转移小鼠模型,实验共做3批次,每批动物同一性别,每批实验均分3组,即阴性对照组、罗勒多糖组和丝裂霉素组.观察并计...
【中文期刊】 张熔熔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2013年7卷3期 212-21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经手术切除的55例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癌组织的瘤周淋巴管密度(peritumor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
【中文期刊】 于丽丽 李琳琳 等 《肿瘤学杂志》 2013年19卷10期 776-782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观察As2O3和Aspirin联合应用对615小鼠前胃癌侵袭、淋巴管生成及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前胃癌淋巴道移植瘤模型,用As2O3、Aspirin单独及联合作用后,测量各组小鼠体重、瘤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并计数瘤组织微淋...
【中文期刊】 卢艳军 梁小波 等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12年24卷1期 8-11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 GIST)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 于PubMed及万方数据库检索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有关GIST淋巴结转移研究的文献,分析相关病例资料,总结GIST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基因表达、GIST分期...
【中文期刊】 李焱 张涛 等 《肿瘤学杂志》 2010年16卷2期 87-89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血管生长因子C(VEGF-C)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人结肠痛细胞HT29为研究对象,以不同浓度的塞来昔布(0、25、50、100μmol/L)进行处理.采用RT-PCR等方法检测四组细胞中VEGF-...
【中文期刊】 林凯煌 陈维荣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36卷4期 275-278页 ISTIC
【摘要】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内容和预后指标,而淋巴管生成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多种淋巴管内皮标记物的发现和淋巴管生成模型的建立,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分子调控,以及其受体在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过程中的地位....
【中文期刊】 韩杰 吕炳蓉 等 《肿瘤防治研究》 2009年36卷7期 571-574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survivin、bcl-2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化疗药敏性的关系.方法 时54例胃癌和大肠癌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分别进行细胞培养化疗药敏性实验及survivin、bcl-2免疫组化染色,对比研究两种病灶的实...
【中文期刊】 韩杰 吕炳蓉 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06年23卷12期 1495-1496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淋巴结转移灶多药耐药性(MDR)的变化.方法 对55例胃癌、大肠癌原发灶及相应淋巴结转移灶分别进行MDR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gp)、DNA拓扑异物酶(Topo)Ⅱɑ、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л免疫组织化学...
【中文期刊】 杨林 王晓鹏 等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31卷3期 115-117页
【摘要】 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了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肉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胃癌的转移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胃癌;
【中文期刊】 袁少华 戴志兵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9期 250-25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介入技术治疗消化道肿瘤后腹膜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并对其作出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因消化道肿瘤后腹膜淋巴结转移而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4例患者,采用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动脉介入治疗的方法,对比治疗前后淋巴结...
【中文期刊】 荆翠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14卷21期 43页
【摘要】 目的:探讨食道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D3+、CD4+、CD4+/CD8+ T细胞的变化,探讨其在食道癌患者细胞免疫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2005年2月~2011年8月收治经食道镜检确诊的食道癌患者3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分别与术前3天、术后应...
【中文期刊】 佟玉新 《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 2010年05卷17期 2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式)加做锁骨下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4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式)临床资料.结果 85例乳腺癌根治术(Ⅱ式)加做锁骨下淋巴结清扫除1例外,5年内均无转移灶出现,而62例乳腺癌根治术(Ⅱ式)不行...
【关键词】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Ⅱ式); 锁骨下淋巴结; 淋巴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