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0
- 14
- 13
- 5
- 1
- 16
- 10
- 9
- 9
- 5
- 38
- 20
- 12
- 11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黄青山 张继恩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7年23卷1期 117-12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经亲和层析纯化后用HRP标记,以双向免疫扩散法确定抗血清效价,以Western blot鉴定抗体的特异性,建立双抗夹心法标准曲线,鉴定其最小检出限、精确度、回收率.实验显示多克隆抗体能与溶葡萄球菌酶特异...
【中文期刊】 陈莉 郭力 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28卷14期 1517-15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酶在体外和创面肉芽组织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常见创面感染菌的抗菌效果.方法用体外药敏试验观察了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孢菌抗菌效果;并用组织细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溶葡萄球菌酶对29例...
【中文期刊】 吴本权 唐英春 等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02年21卷12期 708-71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溶葡萄球菌酶对万古霉素低敏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方法: 琼脂稀释法测定万古霉素和溶葡萄球菌酶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法检测2药联合抑菌作用.结果: 万古霉素对其敏感或低敏MRSA的MIC9...
【中文期刊】 张铭娜 娄玉芹 等 《河北医药》 2017年39卷6期 899-900,903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感染需氧菌性阴道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46例妊娠期需氧菌性阴道炎的孕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23例.研究组给予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阴道填塞,每晚1次,连续7d.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
【中文期刊】 李峰 解虹 等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年45卷9期 855-857页 ISTICCSCDCA
【摘要】 制备了含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和溶菌酶的水胶体创口敷料,并考察其在体外不同时间点的酶活性,以及细菌杀灭率、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结果表明,所得制品体外释放完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均在90%以上,重量差异在...
【中文期刊】 徐成峰 迟云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6卷4期 196-198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冲洗配合密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深Ⅱ度创面的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深Ⅱ度四肢烫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0)与观察组(n=30).常规组采用0.9%氯...
【中文期刊】 申茹萌 李晖 等 《北方药学》 2018年15卷12期 148-149页
【摘要】 目的:分析阴道给药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与阴道填塞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需氧菌性阴道炎(AV)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AV孕妇为受试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予...
【中文期刊】 张继恩 莫云杰 等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08年28卷4期 255-258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了解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皮肤刺激性、阴道黏膜刺激性和产生皮肤变态反应的可能性及其强度.方法 参照相关技术规范中的皮肤刺激试验、阴道黏膜刺激试验和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方法进行.结果 皮肤刺激试验受试皮肤的最高皮肤刺激指数为0;阴道黏膜刺激试验...
【中文期刊】 陈亚宝 刘玲 等 《临床检验杂志》 2007年25卷3期 237-237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FE复合酶是一种新型抗菌剂,为溶葡萄球菌酶和多种辅酶复配而成,为了解其对临床常见微生物的抗菌效果,对临床分离的100株微生物进行了药物敏感试验并与其他抗生素作对比分析,结果如下.
【中文期刊】 莫云杰 陆敏 等 《药物生物技术》 2006年13卷3期 197-201页 ISTICCA
【摘要】 制备球形芽孢杆菌菌体蛋白作为免疫抗原,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建立了一种测定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中残余宿主菌菌体蛋白含量的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结果表明,建立...
【中文期刊】 莫云杰 李国栋 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6年27卷3期 163-165页 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一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成品中主药蛋白质的含量.方法 Vydac C18柱(250 mm×4.6 mm, 300A, 5 μm),流动相A为0.1%三氟乙酸溶液,流动相B为三氟乙酸-乙腈(1∶999)进行梯度洗脱...
【中文期刊】 官玉兰 劳丽芬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卷7期 153-154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治疗轻型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220例轻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方法 差异分为研究组(140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及退热等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复...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 效果;
【中文期刊】 谢炳林 廖汇昌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10卷9期 176-177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辅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 80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单纯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治疗...
【关键词】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 临床研究;
【中文期刊】 陆珉 黄青山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15年49卷12期 14-19页
【摘要】 对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进行质量研究.考察泡腾片外观性状、鉴别、酸碱度、融变时限、微生物限度、发泡量、重量差异以及含量测定(主要针对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验证),确定泡腾片质量标准;同时考察泡腾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
【中文期刊】 官玉兰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年7期 1486-1488页 CA
【摘要】 目的:探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治疗轻型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小儿手足口病的普通型患儿120例,年龄1~5岁,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利巴韦林(10~15mg/kg·d)联合喜炎平(0.2~0.4ml/kg...
【关键词】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口腔消毒喷雾剂; 手足口病;
【中文期刊】 石颖 刘艳妮 《当代护士(专科版)》 2013年2期 48-49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感染创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科室自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40例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治疗感染创伤创面的患者作为治疗组,从此前感染的同类型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创面常...
【关键词】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杀菌纱布; 感染; 伤口;
【中文期刊】 饶文 曾东平 等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1年36卷4期 17-19页
【摘要】 溶葡萄球菌酶是从Staphylococcus Simulans培养物中提取的一种肽链内切酶,在较低浓度下能迅速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而呈现较强的杀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为探讨溶葡萄球菌酶在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上的应用,本试验选择140头患子宫内...
【中文期刊】 蒋司嘉 张继恩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45卷12期 23-28页
【摘要】 以85头患乳房炎奶牛共104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6个,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低(200U/乳区)、中(400U/乳区)、高(800U/乳区)三个剂量,对照组为青霉素G钠(160万IU/乳区),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给药,...
【中文期刊】 杨雄 刘凤彬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05卷18期 95-96页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治疗烧伤创面MRSA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67例烧伤创面MRSA感染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67例患者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处理后创面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外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对控制烧伤创面MRSA感染效...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酶;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烧伤;
【中文期刊】 张继恩 史为民 等 《中国兽药杂志》 2009年43卷3期 17-23页
【摘要】 为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以青霉素钠、土霉素为对照药物,子宫内灌注给药,分别在河北、内蒙古、广州、上海奶牛场试验,共治疗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病例359头,抽检249头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
【中文期刊】 张继恩 史为民 等 《畜牧与兽医》 2009年41卷4期 24-27页
【摘要】 观察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经口给药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以每千克体重5 000 mg的剂量口服重组溶葡萄球菌,观察中毒症状并测定LD50.长期毒性试验中,大鼠以每天每千克体重口服72,360,1 800 mg重组溶葡萄球...
【中文期刊】 张继恩 吴聪明 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年26卷4期 296-299页
【摘要】 实验用ICR小鼠经口罐胃染毒(骨髓细胞微核实验和精子畸形实验的剂量分别为2 500、5 000、10 000 mg·kg-1),取其股骨或睾丸组织常规制片,现察分散良好的中期分裂相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Ames)试验采用平板掺入法(剂量分...
【中文期刊】 金剑 周浩 等 《中华烧伤杂志》 2018年34卷4期 225-23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的抗菌作用及其对全层皮肤缺损大鼠移植人工真皮后感染的预防作用. 方法 (1)取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菌株各1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从笔者单位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烧伤患...
【中文期刊】 吴蒙 陆海荣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32卷9期 232-2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种高效的抗菌蛋白,系统地分析噬菌体裂解酶催化域的活性,有助于设计高效杂合裂解酶。合成噬菌体裂解酶 Ply187的 CHAP 催化结构域(CHAPPly187)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 pET28a-CHAPPly187转化至大肠...
【中文期刊】 许燕 张宜涛 等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32卷7期 54-5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recombinant lysostaphin,rLys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含有该酶的药用制剂在临床上能有效控制金葡菌感染。为在 rLysn 成品中增加蛋白含量测定以控制制剂的质量,...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蛋白质含量; 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文期刊】 杨菲菲 熊玉卿 等 《中国新药杂志》 2012年21卷16期 1864-1866,18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recombinant lysostaphin,rLysn)在深Ⅱ°烧伤患者创面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3例符合入组标准的深Ⅱ°烧伤患者创面外敷rLysn,单次给药(0.8 ×l04 ~3.2 ×104 n...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药代动力学; 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中文期刊】 黄晋江 吴宏宇 等 《生物工程学报》 2009年25卷1期 147-151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溶葡萄球菌酶能够特异性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茵且不易产生耐药性,有望成为治疗葡萄球菌属细菌引发感染的特效药物.为获得高纯度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以达到药用标准,本研究构建了一种以重组溶葡萄球茵酶单克隆抗体为配体的亲和层析纯化方法.纯化后的重组溶葡萄球...
【中文期刊】 高伟 陈为艳 等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36卷3期 171-174页 ISTIC
【摘要】 目的 观察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在治疗烧伤后期创面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入选的60例烧伤后期创面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入院后创面应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上海高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中文期刊】 胡丽 潘德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年27卷14期 42-43页
【摘要】 目的:探索研究复方溶葡萄球菌酶与湿润烧伤膏对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山市南区医院2012年3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Ⅱ度烧伤患者进行临床对比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复方溶葡萄球菌酶,对照组患...
【中文期刊】 黄荣生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48卷2期 28-30页
【摘要】 为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对母猪产后子宫保健的应用效果,按照不同的产后护理方式将 87 头生产母猪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 29 头.对照组产后不进行任何护理,试验Ⅰ组采用传统方式肌注抗生素进行护理,试验Ⅱ组采用重组溶葡萄...
【中文期刊】 张燕祝 王萌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3年35卷4期 266-270页 ISTIC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观...
【关键词】 Ⅱ度烧伤; 湿润烧伤膏; 复合溶葡萄球菌酶消毒剂;
【中文期刊】 孟昭君 史征 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22年29卷9期 606,608页 ISTICCSCD
【摘要】 耳廓外伤、肿瘤等手术导致皮肤缺损临床较常见,因软骨暴露增加感染导致耳廓畸形风险,既往需要植皮修复皮肤损伤,常见的为带蒂转移皮瓣[1,2]、岛状(肌)皮瓣、穿支皮瓣[3]等,需要一定的手术技巧,基层医院开展困难,且存在伤口感染、皮瓣坏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