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22
- 86
- 29
- 289
- 152
- 152
- 45
- 18
- 110
- 82
- 47
- 47
- 2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陈丹丹 周达新 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年24期 4509-4514页ISTICPKUCA
【摘要】 <篇首><篇首>背景:以往小动物肺动脉高压模型有创测压方法一般根据生物信号采集系统的压力波形图引导,采用右心导管法进行压力测定;由于设备技术和动物体积的限制无法应用肺动脉导管测定心输出量及肺血管阻力。目的:在脱氢野百合碱诱导建立犬肺动脉高压模型中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琼瑜 杨满青 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27卷10期 41-43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总结心脏疾病并存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应用漂浮导管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21例心脏疾病并存肺动脉高压手术患者应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加强穿刺口皮肤护理度导管的护理,正确测量各参数,加强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 患者置管时间2~9 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杨清 李庆雪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1年26卷4期 252-25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了解左心收缩功能不全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连续选取我院左心收缩功能不全为主的心力衰竭(心衰)的住院患者,并行漂浮导管检查的患者60例,男性40例(67.7%),女性20例(22.3%).根据漂浮导管数据分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普乐 刘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7年29卷2期 156,15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例气胸患者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2周无效,自愿接受本方法治疗.临床资料见表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坤 张红蓉 等 《护理学杂志》 2002年17卷10期 751-752页ISTICPKUCSCD
【摘要】 <篇首> 漂浮导管目前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它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状况,为危重病的诊治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是现代重症监护病房不可缺少的监测手段.我院(地处西藏高原,平均海拔3 700 m)于2001年6~11月开展体外循环(C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宪宏 张钰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38卷3期 263-26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漂浮导管和右心导管测量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肺循环阻力的一致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69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9例,年龄18~33岁,体质量45~70 kg.病种包括...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Swan-Ganz漂浮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珊珊 豆亚伟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23卷21期 11-1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联合漂浮导管对心脏泵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心脏泵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IABP治疗,观察组采用IABP联合漂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宇临 赵卫兵 等 《重庆医学》 2018年47卷18期 2421-2423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年龄与肺动脉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该院收治的拟手术老年患者90例,按照年龄将其分为65~<75岁组、75~<85岁组及85岁及以上组,各30例.测量患者体质量、身高,计算体质量指数(BMI);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华 贾咏梅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7年26卷11期 810-813页ISTIC
【摘要】 目的 使用食道超声和漂浮导管比较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CABG)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n-pump-CABG)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和肺动脉压,以探知何种冠脉搭桥术式术中的心脏功能状况更优.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凤玲 王尚明 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3卷2期 25-26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在心肺复苏患者中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有效性.方法 80例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患者, 采取抽样方式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 各40例.参照组按照相关标准实施心肺复苏,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实施Swan-Ganz漂...
【关键词】 Swan-Ganz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心肺复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尚明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9年35卷1期 5-6页CA
【摘要】 目的:探究Swan-Ganz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84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AC治疗,对照组采用2015年心肺复苏指南...
【关键词】 Swan-Ganz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心肺复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梦珊 《养生保健指南》 2019年1期 130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Swan-Ganz导管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护理学的特点和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血管危重病人16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可早期发现和及时抢救心血管危重病人尤其是泵衰竭及心源性休克,有针对性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正性肌力药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莉 《健康之友》 2019年17期 143页
【摘要】 目的:细致分析漂浮导管在心脏外科监护室的应用研究.方法:甄选来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心脏监护室收治的87例心脏搭桥的患者,对其使用漂浮导管进行监测,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本次置管87例患者均穿刺完成,没有出现血气胸以及大出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超 何怡华 等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5年34卷1期 46-4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示技术与右心漂浮导管对照研究右心室收缩功能(RVEF),寻找右心功能的无创有效超声检测方法.方法:在安贞医院心外科行瓣膜手术的患者18例,男性11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5.4±5.1)岁,术中放置右心漂浮导管,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霞 蒋博 等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16卷1期 15-16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测定心输出量(PiCCO)与用漂浮导管(Swan-Ganz)的热稀释法测量心输出量之间的一致性.方法 选取6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同时用PiCCO与Swan-Ganz导管测量其心输出量.结果 Pi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劲涛 陈宇 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年17卷7期 72-7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漂浮导管在危重症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分析6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在3级以上的危重症患者围术期,使用漂浮导管指导救治的效果.结果 根据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救治6例患者,有5例危重症患者...
【关键词】 漂浮导管(Swan-Ganz);危重症;围术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沈玉波 《中国美容医学》 2010年19卷z2期 356-356页ISTICCA
【摘要】 漂浮导管留王对于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但漂浮导管监洲为有创性操作,在留王后的护理和监测中,护士要严格掌握各部位压力正常值,准确分辨压力波形,做好导管护理,才能提高监测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漂浮导管;肺动脉高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护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纯影 刘晓玲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16卷1期 55-5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总结危重症患者应用漂浮导管进行持续性肺动脉压监测过程中影响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监测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和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危重症患者应用漂浮导管进行持续性肺动脉压监测过程中,出现影响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监测数据准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培 张海波 等 《海南医学》 2009年20卷2期 23-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内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病人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通过插入导管的长度和起搏心电图QRS波形态的指导,植入球囊漂浮导管至右心室行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成功起搏55例(97.22%),开始穿刺到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启刚 陈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年19卷21期 3349-3350,33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漂浮导管在ICU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分析在ICU中运用漂浮导管指导救治的病人36例.结果 根据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救治,休克、心衰很快得到纠正,短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在ICU中,漂浮导管的运用是安全、可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启刚 陈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9年19卷21期 3349-3350,335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漂浮导管在ICU中的应用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分析在ICU中运用漂浮导管指导救治的病人36例.结果 根据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指导救治,休克、心衰很快得到纠正,短期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在ICU中,漂浮导管的运用是安全、可靠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丽琼 陈琪尔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08年23卷20期 1851-1852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漂浮导管在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对463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导管管腔堵塞8例,因调整导管位置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14例,穿刺口周围局部淤斑、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巫文丽 廖雪松 等 《四川医学》 2008年29卷7期 838-83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BNP与Swsn-Ganz漂浮导管所测得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7年1~10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23例住院患者做血清BNP定量检测并置入Swan-Ganz漂浮导管,测定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
【关键词】 BNP;Swan-Ganz漂浮导管;相关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普乐 李艳肖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12卷6期 584-585页ISTIC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双路(经胸壁肺脓肿内置管、经气道球囊导管封堵肺脓肿支气管)治疗肺脓肿的新方法,并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肺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经胸壁肺脓肿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B组:在A组基础上,经气道置入双腔球囊漂浮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利娥 余娜 等 《护士进修杂志》 2007年22卷19期 1762-1764页ISTIC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留置漂浮导管的监测与护理.方法 对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SICU收治的211例肝移植术后留置漂浮导管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心输出量等血流动力学监测,并对漂浮导管进行护理及预防其并发症.结果 通过漂...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普乐 周俊琴 等 《临床荟萃》 2007年22卷4期 261-262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2001年11月至2005年7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呼吸科应用丝线固定、双腔球囊漂浮导管和纤维支气管镜并行气道内介入治疗气胸15例,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杨 杨光文 等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12卷2期 121-121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漂浮导管在肝移植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对45例肝移植术后留置漂浮导管的患者加强管道护理,预防导管留置所致并发症.结果:因调整漂浮导管位置出现频发室早及室性心动过速,2例出现频发室早及室性心动过速,置管处皮肤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明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5年24卷4期 308-30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伴严重过缓性心律失常抢救的成功率.方法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过缓性心律失常患者行球囊漂浮导管床旁临时起搏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时起搏均安置成功,其中1例安置永久起搏器.结论临时起搏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时因严重缓慢性心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志远 李大鹏 等 《中国医刊》 2004年39卷6期 28-2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学及可行性.方法对4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人经静脉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观察手术操作的方法学、起搏成功率、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在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结果起搏操作时间5~15分钟,放置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如妹 周红 等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11卷2期 16-17页ISTICCSCD
【摘要】 笔者报道了肝移植患者留置漂浮导管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通过临床观察,并发症有:心律失常,气囊破裂,气栓,血栓形成和栓塞,导管脱出、打结、折断,感染等.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电监测、病情观察、保护隔离、严格无菌操作等,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手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丹怡 《养生保健指南》 2017年28期 285页
【摘要】 目的 对漂浮导管在心脏外科监护室的应用方法 与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后患者374例,为其提供漂浮导管监测,对相关护理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研究中部分患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岚 刘永莲 等 《南方护理学报》 2003年10卷3期 39-40页ISTICCSCD
【摘要】 笔者总结293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漂浮导管的护理要点.在导管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导管的定位,保持导管通畅及预防感染,以便准确监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防止并发症发生.认为漂浮导管的正确使用及有效的护理对于冠状动脉搭桥病人血流动力学监测数值的准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灵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7期 87-88页
【摘要】 目的:探讨漂浮导管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5例应用漂浮导管治疗的心血管手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5例患者均获得血流动力学确切资料,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心血管手术患者应用漂浮导管治疗可获取其血流动力学资料,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马翠玲 田社民 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33期 216-217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应用漂浮导管进行临床监测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70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总结以往护理经验,在临床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漂浮导管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记录两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克 《中外医疗》 2014年18期 95-96,98页
【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的新方案。方法根据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腹内高压患者随机分为漂浮导管组、超声组及超声漂浮导管组,各20例。漂浮导管组测右房压(RAP)、右室压(RVP)、肺动脉压(PA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绵 孙荣青 等 《河南医学研究》 2014年23卷4期 31-32页CA
【摘要】 目的:总结通过漂浮导管对冠脉搭桥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指导临床用药、稳定患者循环的临床体会.方法:随机选取冠脉搭桥术后使用漂浮导管监测心排血量(CO)、心排血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混合静脉血氧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丹 张树龙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4年2卷4期 204-206,236页
【摘要】 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术是抢救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最有效的办法.漂浮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方便、快捷,无需大型X线设备,适用于基层医院.在无X线情况下,正确识别右侧心腔内不同部位的心电图特点对于床旁起搏技术至关重要.右心室起搏主要有两个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曙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1期 43-44页
【摘要】 目的:探讨颈内漂浮导管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32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技术,经颈内静脉放入球囊漂浮导管,进行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结果32例中26例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立刻起搏成功,有效起搏平均时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如 《医学信息》 2014年13期 287-287页
【摘要】 目的探讨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使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1例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肝挫伤患者漂浮导管使用的护理措施。结果该例患者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合并肝挫伤的患者,因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予以床边置入漂浮导管,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宝洲 《甘肃科技》 2012年28卷15期 149-150页
【摘要】 评价漂浮导管测压在超声引导下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对6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在漂浮导管测压指导下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门静脉穿刺、胃冠状静脉超选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的双介入治疗.62例患者手术操作成功,门静脉压力从3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