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0
- 3
- 1
- 13
- 12
- 8
- 6
- 3
- 7
- 5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丰吉 刘志扩 等 《草业学报》 2023年32卷5期 50-60页
【摘要】 营养繁殖是无性系禾草维持种群更新的主要方式之一,产生的潜在种群在预测种群空间结构和动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围栏封育和长期刈割等利用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策略.本研究以松嫩草地常见优势种羊草和伴生种野古草为研究对象,对围栏封...
【中文期刊】 姜生秀 胡静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4年43卷11期 122-128页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白刺属植物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和种群动态,为白刺属在中国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144个分布点和9个环境因子,通过MaxEnt模型,模拟白刺属在不同时期(末次冰盛期、末次间冰期、当代和未来)在中国的适生区及迁...
【中文期刊】 曾超越 钟乾娟 等 《生态学杂志》 2020年39卷8期 2704-271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连香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种群自然更新困难且分布不连续.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可为划定不同区域连香树的保护和管理单元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连香树在中国的地理分布数据,结合22个环境因子,应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连香树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
【中文期刊】 初丽爽 李海燕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0年31卷1期 83-88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多年生无性系禾草主要依靠营养繁殖实现种群的持续更新,而各类芽和由芽形成的苗为其种群进行营养繁殖的潜在种群.通过单位面积挖掘取样,利用营养繁殖世代数划分分株、根茎和各类型芽和苗的龄级,对松嫩平原封育草甸、长期割草草甸、封育积沙草甸和林间草地的...
【中文期刊】 闫志刚 李俊清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28卷12期 4007-401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年来大熊猫栖息地、竹林的面积与野生种群数量均有较大增长,同时栖息地破碎化与局域种群隔离也有加剧趋势.正确认知当前大熊猫分布区生态系统的状态,对于大熊猫保护至关重要.以大熊猫分布区为研究区域,3次全国大熊猫调查为时间节点,依据等级系统理论对...
【外文期刊】 Oliver,Manlik ; Robert C,Lacy ; 等 《Conservation biology :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Conservation Biology》 2022年36卷4期 e13897页 SCIMEDLINEBP
【中文期刊】 陈秀兰 徐茂盛 等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26卷6期 482-483,503页
【摘要】 目的 了解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按蚊种群和密度,为制订疟疾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灯诱法、人饵帐诱法、勺捕法开展按蚊种群及密度监测,对捕获的按蚊进行形态鉴别和计数.结果 2021-2022年捕获的蚊种均为中华按蚊,未监测到其他传疟...
【中文期刊】 吴欣仪 王蒙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8期 1414-142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是决定物种适应性和生存能力的关键因素.生境片段化是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水角(Hydrocera triflora)作为一种濒危植物,其遗传多样性状况和濒危机制尚未有报道.该文...
【中文期刊】 宁瑶 昌秋霞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3年31卷6期 779-78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探明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潜在适宜分布范围,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MaxEnt模型,基于 25 个野外调查的分布数据,以气候变量和地形变量为环境预测因子,对华石斛当前及未来时期的适宜生境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华...
【中文期刊】 李芮芝 胡希军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年41卷6期 1-7,30页 CSCD
【摘要】 目的: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属极小种群濒危物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对其开展生境预测有助于野生种群及种质资源的研究和保护.方法:在前人已有数据基础上通过无人机航拍数据采集补充,收集丹霞梧桐分布样点数据共8522个...
【中文期刊】 郭燕青 史梦竹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9年27卷3期 250-26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有效开展假臭草的防除工作,运用最大熵值模型(Maxent)和地理信息技术(GIS)对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和影响其分布的主导环境变量进行预测.运用AUC法对预测精度进行评价,达到"优秀"水平.结...
【中文期刊】 王书越 潘少安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277-328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在东北地区的潜在分布区及生态适宜性,针对267个刺五加分布样点数据和17个环境因子数据,应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简称MaxEnt)和地理信息系统...
【中文期刊】 邢海超 吕昭智 等 《环境昆虫学报》 2018年40卷4期 769-77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核桃全斑蚜Panaphis juglandis (Goeze)是核桃树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首次在中国新疆伊犁地区发现.本文介绍了核桃全斑蚜形态特征、危害特性、生物学特性、种群动态、地理分布以及潜在危害等研究进展,为预防核桃全斑蚜在我国进一步传...
【中文期刊】 温新利 谢萍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3期 8029-80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探讨轻度富营养湖泊中轮虫主要食性功能群及其优势种群的动态对水环境响应的生态机理,于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每月4次采集了芜湖市汀棠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样品,同步测定了水温、水体透明度、pH值、水体叶绿素a含量和氮磷含量,利用相关分析和...
【中文期刊】 吴庆明 王磊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2期 3758-37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明确物种繁殖栖息地的潜在分布对于受胁物种的保护与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扎龙保护区是国际濒危物种丹顶鹤西部迁徙种群的主要繁殖地之一,近年来繁殖种群数量波动较大.通过GIS空间技术平台,利用MAXENT模型,结合2012-2013年丹顶鹤...
【中文期刊】 陈亮东 栾磊磊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0期 3373-338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于2011年7月和2012年8月分2个航次采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首次研究珠江口海域桡足类的休眠卵潜在补充量.结果显示:该海域桡足类休眠卵呈不均匀分布,2011年7月沉积物休眠卵潜在补充量介于1.7× 105-1.0× 107卵/m...
【中文期刊】 杨艳 李云河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4年23卷4期 224-237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任何转基因作物在进入商业化应用之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价.评价转基因作物特别是抗虫作物对农田重要非靶标节肢动物的生态影响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当前,全球种植的转基因抗虫作物大多表达对鳞翅目害虫具有活性的Cry1或Cry2类杀虫蛋白.由于...
【中文期刊】 李国庆 刘长成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16期 4827-483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物种分布模型估计物种的真实和潜在分布区,已成为区域生态学与生物地理学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一些关键的生态过程未能被有效纳入到物种分布模型的理论框架中,从而为解释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的结果...
【中文期刊】 崔鹏 夏少霞 等 《四川动物》 2013年32卷2期 292-296页 ISTICPKU
【摘要】 鄱阳湖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重要的越冬地,开展鄱阳湖越冬水鸟种群变化动态研究,对指导鄱阳湖湿地生境管理,尤其是水位管控具有重要意义.2005~ 2007年的越冬季节,我们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3个重要湖泊(大湖池、沙湖和梅西湖...
【中文期刊】 姬明飞 张晓玮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9期 1898-190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揭示油松天然种群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表型变异的程度和规律,在油松整个天然分布范围内选择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居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球果、种子、种翅等12个种实性状的变异程度及其与环境因子间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各个性状在居群...
【中文期刊】 刘慧 何康来 等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21卷2期 130-13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背景]瓢虫科天敌昆虫是玉米田中重要的天敌类群,可捕食多种农业害虫,对害虫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为了明确转基因玉米对瓢虫科天敌的潜在效应.[方法]在田间条件下,采用系统调查结合吸虫器方法,研究了cry1Ab基因玉米对玉米田主要瓢虫科天敌种类丰富...
【关键词】 转cry1Ab基因玉米; 瓢虫; 物种丰富度;
【中文期刊】 刘冬平 肖文发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2期 6959-696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具有独特的飞行能力和极强的地理扩散能力,鸟类活动为某些传染性疾病的快速传播和扩散带来了潜在风险.自20世纪以来,以禽霍乱、禽波特淋菌病、西尼罗河热、禽流感等为代表的鸟类疾病频繁暴发,导致为数众多的野生鸟类、家禽甚至人类死亡,给社会造成巨...
【中文期刊】 薛亚东 李丽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0期 5886-589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结合景观遗传学,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对物种栖息地进行连接度分析,能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供更加真实准确及可实践操作的指导.选取滇金丝猴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结合景观遗传学,应用最小费用距离模型对其栖息地进行了连接度和潜在扩散廊道分...
【中文期刊】 秦建桥 夏北成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20卷2期 288-29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以分别来自粤北大宝山矿区和惠州博罗非矿区的两个五节芒种群为试验材料,比较研究了两个种群在Cd胁迫下的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特性、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Cd胁迫下五节芒两种群叶片净光合速率...
【中文期刊】 伍晨曦 孙羽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4期 1849-185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理解荒漠短命植物小车前(Plantago minuta Pall.)种子表面的粘液物质对种子在干旱环境中萌发的作用,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粘液物质的吸水保水特性、剥离粘液物质的种子(无粘液种子)和保留粘液物质的种子(粘液种子)在-1.1...
【中文期刊】 晁敏 沈新强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年13卷5期 674-67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疏浚土处置产生的土丘状浮泥,会掩埋原有底质,底栖生物被掩埋后或死亡,或垂直向迁移重新获得生存机会,而使底栖生物群落得以重建.为评价疏浚土掩埋对底栖生物存活的潜在影响,采用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疏浚土模拟掩埋尖紫蛤(Sanguinolaria a...
【中文期刊】 米兆娟 李杰 《中国公共卫生》 2007年23卷3期 364-36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篇首> 三丁基锡(tributyltin,TBT)曾主要作为船舶防污油漆广泛使用,后来发现TBT对海洋生物产生严重危害,尤其致软体动物发生性畸变,致使种群退化、数量锐减[1],于2003年禁用.由于其长期残留性,即使在停用相当长时间后,海水和...
【中文期刊】 王雅男 万方浩 等 《昆虫学报》 2007年50卷5期 512-520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预防生物入侵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外来物种进行风险评估,应用模型则是定量评估的必备方法.本文简述了常用的适生性风险评估模型,概述了诸如遗传算法、模糊包络模型、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等较新的理论方法,它们使用环境变量和物种实际分布数据,利用不同的机理...
【中文期刊】 吴维学 金玉明 等 《中国热带医学》 2007年7卷10期 1863-1864,1920页 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南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的种群分布、密度及带毒情况,为制定登革热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06年在既往登革热流行区的儋州市、临高县、陵水县设立监测点,全年每月定时定点定人监测媒介幼虫密度和成蚊种群、密度;6~10月份监测雌性伊蚊登革...
【中文期刊】 王晓伟 姬兰柱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4期 720-726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评述了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森林食叶昆虫的影响,昆虫对森林取食为害水平的潜在变化,以及研究中的主要实验方法.大气CO2浓度升高通过引起叶片化学变化进而影响食叶昆虫个体的取食和生长;但物种对环境变化反应的特异性、植物化学对高浓度CO2的反应强度...
【中文期刊】 林芙蓉 程登发 等 《昆虫知识》 2006年43卷5期 608-61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分析国际上对红火蚁影响生境中其他生物的研究成果,认为红火蚁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危害其他生物:(1)攻击、捕食刚孵化的地栖性卵生动物个体,或者以群体力量捕食昆虫幼虫、成虫等;(2)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其他物种因为缺乏足够食物供给而种群...
【中文期刊】 王悠 俞志明 《植物生态学报》 2005年29卷4期 665-671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综述了海洋有害赤潮治理的生物方法.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微型生物是天然水体中具有调节藻类种群动态平衡的重要潜在因子,它们的繁殖速度非常快,并具有宿主的专一性,是一种非常有潜质的赤潮调控因子.根据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通过引入赤潮生物的天...
【中文期刊】 宋红敏 张清芬 等 《昆虫知识》 2004年41卷4期 379-38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CLIMEX是通过物种已知地理分布区域的气候参数来预测物种潜在分布区的软件.1999年发布了最新版即CLIMEX for Windows 1.1.CLIMEX有2个基本假设:(1)物种在1年内经历2个时期,即适合种群增长时期和不适合以至于危...
【中文期刊】 武正军 王彦平 等 《生物多样性》 2004年12卷4期 441-44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牛蛙(Rana catesbeiana)的入侵已成为一些本地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或灭绝的主要因素之一.1959年牛蛙被引入中国大陆,但直到1990年才开始在国内大范围饲养.牛蛙的自然种群在国内一直未见报道.我们于2003年9-11月调查了浙江...
【中文期刊】 王四海 孙卫邦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3期 444-44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调查表明,肿柄菊在云南省已逃逸生长于北纬24°10′以南的53个县区,面积达184,212km2.分布区为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气候类型.逃逸生长的肿柄菊呈多年生灌木或亚灌木状,植株全年生长,5~10月份的雨季是其生长旺盛期,10月份开始...
【中文期刊】 何志斌 赵文智 《应用生态学报》 2004年15卷6期 947-952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应用地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对降水量117.1 mm、降水量和潜在蒸发量比值为0.05的荒漠绿洲过渡带斑块状植被优势植物泡泡刺、红砂种群的密度、盖度以及泡泡刺沙堆体积和高度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泡泡刺和红砂种群平均盖度分别为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