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2
- 2
- 1
- 1
- 5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王立东 李倩 等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20年18卷1期 67-71页
【摘要】 基于某特大型城市学区658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父母的调查数据,讨论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外补习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家校沟通的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学生数学学业成绩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情况下,母亲的家校沟通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四年级学生的数学课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27期 67-69页
【摘要】 近年来,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儿童群体,正在越来越多地卷入欺凌事件中,严重影响着自身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影响留守儿童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因素包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指导、家庭教养方式不当、寄养家庭的问题、农村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靖萱 郭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2期 4-7页
【摘要】 父母的角色建构、效能感、对学校氛围的感知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都是影响教育卷入行为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的父母教育卷入能够使青少年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各方面受益,从而获得身心和学业的良好发展.父母在参与孩子的教育时,适度监督其行为习惯,对课业给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任苇 张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1期 10-14页
【摘要】 在中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中,家校沟通是关键环节.为了解家校沟通的情况,具体访谈了全国九所中学12位一线心理教师在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与自杀未遂中学生家长沟通时的困难,发现主要困难集中在中学生父母的相关议题,表现为父母有负罪感(孩子自杀=我不好)...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郭艳彪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12期 77-78页
【摘要】 2018年央视春晚,贾玲团队带来一个与家庭教育密切相关的小品——《真假老师》,受到广泛好评.小品讲述了一个"乌龙家访"的故事,里面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学校的教育不能缺少家庭的配合,家庭才是一个人学习做好事的起源之地."孩子的成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金峰 王艳秋 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20期 2429-2431页
【摘要】 目的 探究青少年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类型对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芜湖市、淮南市四所高校的498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青少年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类型对高校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结果 高校大学生1~2次自伤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文俊 舒胜宏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36卷19期 134-136页
【摘要】 中职生普遍存在课堂问题行为,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秩序与教学效果,尽管大部分教师尽职尽责地进行管理,中职学校管理者也十分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仍然不理想.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因素是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勤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1期 53-55页
【摘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此,家庭与学校要经常沟通,相互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14期 54-55页
【摘要】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学生和父母,我深刻地认同一句话: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
那些陆陆续续被送到咨询室来的学生,他们身上或许存在让老师很无奈或震惊的问题,他们的行为让我们头痛、难以理解甚至有时候略觉可恶,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艺方 韩秀华 等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期 61-69页
【摘要】 基于我国特定的教育文化背景,整合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提出了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行为结构的理论模型.通过家长访谈、专家评定,对该模型进行了完善,并据此编制了家长报告问卷加以验证.对965位小学生家长所填问卷进行分析后,形成小学生父母教育卷入行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谭朝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9年17期 33-34页
【摘要】 <篇首>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美满健康,容易造就幸福欢乐的人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化,离婚率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校园中单亲学生数量的逐年上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秀兰 《文教资料》 2008年33期 190-192页
【摘要】 需要得到关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离开父母家人,内心获得精神需要的愿望更甚于其他人.辅导员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领航人.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现状,如何与他们多交流,使他们在大学的生活及未来获得更健康的成长,是高校辅导员必须面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桂珍 王远玉 等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29卷1期 51-53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网络成瘾少年家庭关怀度并有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89例住院网络成瘾少年进行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调查,并与普通在校学生进行对照.有针对性地运用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利用"戒网课堂"、"戒网网吧"、"戒网同盟"、"戒网日记"、"戒网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敏婷 赵静波 等 《中国学校卫生》 2017年38卷7期 1026-102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生存理由及其相关因素,为大学生自杀的预测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9月23日对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全体3 133名大一新生进行自编大学新生留守基本情况问卷以及青少年生存理由量表测试.结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贾文华 《中国学校卫生》 2010年31卷8期 921-922,9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农村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水平及其相关因素,为学校和家庭开展针对件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自编调查问卷,对河南省477名留守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农村留守小学生自我意识问题检出率较高(60.2%),不同性别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美红 《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2011年5期 117-118页
【摘要】 家庭,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两个重要场所,父母和老师都是学生不可缺少的教育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教育好学生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搞好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本文结合自己担任班主任多年的实践,在与家长的沟通交往中,对沟通的意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