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30
- 10
- 1
- 21
- 6
- 3
- 2
- 1
- 18
- 9
- 5
- 4
- 3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顾地周 刘宇 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44卷1期 71-74页
【摘要】 以牛尾菜果实成熟后的种子为供试材料,通过多因子交叉重复试验对影响牛尾菜种胚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水平进行了探讨,筛选并确定调控牛尾菜种胚快速发育的主要因素及水平.结果表明,牛尾菜种胚发育成熟的方法、主要因素及其水平为种子用4.50 mg/L 2...
【中文期刊】 苏青华 张水利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25卷19期 109-111页
【摘要】 目的:研究白背牛尾菜的显微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技术,对白背牛尾菜的根、茎、叶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观察拍摄。结果:在根横切面构造、茎横切面构造、叶主脉横切面构造、叶表面组织及粉末组织等方面有明显的显微鉴别特征。结论:实验结果为白背牛...
【中文期刊】 孟宪军 鄂柳欣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0年31卷7期 79-82页
【摘要】 为了更好地优化牛尾菜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有机溶剂回流法,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得出最佳提取参数为:提取液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g:mL),在60℃条件下回流提取5 h.在此条件下进行提取,确定牛尾菜皂苷...
【中文期刊】 龚韦凡 邹大江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7期 1595-1599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研究牛尾菜根茎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分离纯化牛尾菜根茎乙醇提取物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以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牛尾菜的根茎乙醇提取物正丁醇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出18个化...

【中文期刊】 陈雯 唐生安 等 《中国中药杂志》 2012年37卷6期 806-810页 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色谱等多种分离色谱法分离纯化牛尾菜Smilax riparia中的化学成分,进一步以1 H,13C-NMR和质谱等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从牛尾菜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为5-甲...
【中文期刊】 郭强 赵灼滨 等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36卷1期 82-88页
【摘要】 目的:对白背牛尾菜中薯蓣皂苷元提取工艺进行优选.方法: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酸浓度、水解时间、水解温度为主要因素,应用响应曲面法以及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及其对白背牛尾菜中薯蓣皂苷元得率的影响,建立...
【中文期刊】 常燕玲 梁晓琴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11期 2113-21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研究大萼香茶菜(Isodon macrocalyx)的化学成分,该文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反相C18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大萼香茶菜地上部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1 H NMR、13 C NMR和HR-ESI-...
【中文期刊】 谭小青 胡筱希 等 《广西植物》 2023年43卷11期 2131-213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筛选牛尾菜抗氧化作用的药效活性物质,提升牛尾菜的药材质量控制标准,该研究测定了 13 批牛尾菜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将共有峰与抗氧化的抑制率进行关联性分析,并进行单体化合物抗氧化试验验证....
【中文期刊】 谭小青 杜沛霖 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年12卷10期 4014-4019页
【摘要】 目的 分析牛尾菜根和茎叶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挥发油.然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进样分析获得总离子流图,采用Xca...
【关键词】 牛尾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中文期刊】 杨丽娟 陈昌健 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9卷4期 24-26页
【摘要】 在介绍长白山牛尾菜形态特征及应用价值的基础上,总结其丰产栽培技术,包括种子采集与后熟处理技术、高效育苗技术、种苗速生技术、保护地和露地管理技术等丰产栽培技术,采收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大面积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中文期刊】 陈荷莹 金晨 等 《中药材》 2023年46卷5期 1188-1196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PLC-Q-TOF-MS/MS)对牛尾菜中甾体皂苷类成分进行表征和鉴定,并分析其质谱裂解规律.方法:采用美国菲罗门ACE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0.1%甲酸水...
【中文期刊】 董升 李博腾 等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1年38卷3期 304-313页 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对牛尾菜(Smilax ripariaA.DC.)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1992-2018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25篇,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 牛尾菜作为土家族常用的民间草药,除可治疗风湿关节痛、筋骨疼痛...

【中文期刊】 魏志雄 高幼衡 等 《中草药》 2012年43卷2期 247-2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显脉香茶菜中又分离得到1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长管贝壳杉素E(1)、牛尾草乙素(...
【学位论文】 作者: 陈雯 导师:段宏泉 天津医科大学 药学 药学;生药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牛尾菜(SmilaxripariaA.DC.)为百合科(Liliaceae)菝葜属(Smilax)植物牛尾菜的根茎,俗称龙须菜、白须公,是湖北省土家族常用民间草药。性甘,平,有活血化癖、祛痰止咳等功效,主治风湿性关节炎、筋骨作痛、腰肌劳损等...
【中文期刊】 钟海森 陈章美 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21卷4期 68-71页
【摘要】 中华跌打丸[1],据梧州市文史资料记载,该方源于"急性子散",1961年梧州市中药厂开始生产.连续收入2005年、2010年及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该中成药由牛尾菜、牛膝、红杜仲、山桔叶、刘寄奴、过岗龙、山香、穿破石、毛两...
【中文期刊】 张水利 韩召会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36卷5期 484-486页 ISTIC
【摘要】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所引《采药录》中鲇鱼须基原及功用,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查阅古今相关文献,以本革文献为基础,并结合植物学比较研究、实地考察和现代对鲇鱼须的应用,考证其药物基原及功用.[结果]《采药录》中鲇鱼须的原植物与...
【中文期刊】 满茹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7年6期 43页
【摘要】 伸筋草又名石松、过山龙,为石松科植物石松的带根全草.每年夏季采收,连根拔起,去净泥土、杂质,晒干即可入药.其性温,味苦辛,入肝、脾、肾经,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寒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中文期刊】 曾宪锋 邱贺媛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36卷31期 13608-13609页
【摘要】 [目的] 研究铜鼓嶂主要野菜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含量,为人们安全食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分光光度法对采自广东省梅州市铜鼓嶂山区的10种野菜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进行测定,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结果...
【中文期刊】 李官政 邹运 等 《中药材》 2017年40卷10期 2310-2313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鉴别比较山东菝葜属4种药用植物根茎及根的显微特征,为研究和开发利用山东菝葜属药用植物提供生药学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显微制片法,在光学显徽镜下观察比较菝葜、华东菝葜、牛尾菜以及鞘柄菝葜.结果:菝葜、华东菝葜、牛尾菜以及鞘柄菝葜在根茎...
【中文期刊】 李丹平 陈雨洁 等 《中药材》 2009年32卷5期 676-678页 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调查掌握鄂西土家族常用百合科植物药的种类、资源与民族医疗应用.方法:采用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等方法.结果:鄂西土家族常用的百合科植物药有21种,来源于39种植物(含变种),其中狭瓣粉条儿菜、卵叶韭、大花万寿竹...
【中文期刊】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28卷12期 22页
【摘要】 脑肿瘤合剂药物组成牛尾菜40g,鹿茸草30g,天葵子20g,阴地蕨30g,葛根30g,僵蚕15g,藏红花2g(缺用川红花10g代),珍珠粉1瓶(二分装吞服),铁扫帚30g.鹿茸草 为玄叁科植物的绵毛鹿茸草,苦、平,治疗血管瘤(见《杭州药植志...
【中文期刊】 纳智 项伟 等 《云南植物研究》 2002年24卷2期 267-272页 SCIMEDLINEISTICCSCDBP
【摘要】 从牛尾草[Isodon ternifolius (D. Don) Kudo] 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命名为牛尾草素H(1 ),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了它的结构.此外,还分离得到5个已知的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香茶菜...
【关键词】 牛尾草; 唇形科; 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
【学位论文】 作者: 汪玮鑫 导师:贾爱群 张建法 南京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 2016年
【摘要】
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综述了菝葜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活性,以及多酚类化合物为主的天然产物的抗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对菝葜属植物牛尾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运用多种分离手段,结合现代波谱...
【中文期刊】 郎天琼 陈飞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7卷21期 40-42页
【摘要】 目的:研究民族药牛尾巴菜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柱层析技术和重结晶法对牛尾巴菜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比对鉴定所分离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牛尾巴菜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鉴定6个化合物,分别是:二十八烷醇(1)、三十一...
【中文期刊】 覃洪含 李卿 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35卷1期 81-82页
【摘要】 三叶香茶菜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Isodon ternifolia(D.Don) Kudo]的干燥全草,全年可采.在《中药大辞典》称为三叶香茶菜,在《中国植物志》称为牛尾草,在《全国中草药汇编》称为轮叶香茶菜,今参照《中药大辞典》以三叶香茶菜...
【中文期刊】 顾建华 《中国食品》 2006年13期 38-39页
【摘要】 <篇首> 王磊 1975年6月出生,天津市人,中式高级烹调师,毕业于天津烹饪技术学校.在学期间师从烹饪大师郭恩亮、张同敏,系统学习了专业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毕业后又得到了张年、马金鹏等大师的亲传,烹饪技艺日臻完善,灶上功夫娴熟,在1995年的天...
【中文期刊】 秦华珍 王硕 《现代医药卫生》 2006年22卷8期 1155-1156页
【摘要】 <篇首> 中药三姐妹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Don;Isodon ternifolius(D.Don)Kudo]的全草或叶.异名:三叉...
【中文期刊】 黄海滨 何柳艳 等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8卷3期 103-105页
【摘要】 <篇首> 三姐妹,又名虫牙药,牛尾草,学名细叶香茶菜,又称三叶香茶菜,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的全草;分布于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地;其味苦微辛,性凉.<中药大辞典>上记载其有祛风散...
【中文期刊】 刘俊 陈贵青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12年36卷10期 1082-1094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盆栽实验研究了Zn(0、1.0、5.0、10.0和20.0 mg·kg-1)对不同油菜品种(‘罗平金菜子’(Brassica juncea)、‘二牛尾’(B.juncea)、‘溧阳苦菜’(B.juncea)、‘南通黄油菜’(B.chin...
【中文期刊】 吴庆华 王勤 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10年24卷3期 3-4页 ISTICCA
【摘要】 <篇首> 三叶香茶菜为唇形科植物牛尾草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药用全草,具有祛风散寒、化痰理湿的功用[1].自2005年以来,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中医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三叶香茶菜规范化种植研究,获得成功,已...
【会议论文】李攀 后植物志时代的系统与进化植物学-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2011年
【摘要】 草本菝葜组(Smilax sect.Nemexia)是一个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类群.其中东亚的2种-牛尾菜(S.paria)和白背牛尾菜(S.nipponica)在形态特征和分子树上均界限清晰,而北美的草本菝葜在分类上则混杂不清-不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