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67
- 10
- 1
- 44
- 15
- 7
- 6
- 1
- 37
- 18
- 10
- 10
- 10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朱伟燕 黄晓芬 等 《中药材》 2003年26卷6期 409-41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藏甘西鼠尾中丹参素、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含量,并与丹参作比较.结果表明,西藏甘西鼠尾中上述成分含量比丹参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彦宏 段为钢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16年26卷2期 156-159,20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与复方丹参注射液(丹参+三七)比较,探讨复方甘西鼠尾(甘西鼠尾+三七)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在体和离体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和灌流液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凤琴 吕培霖 等 《中国现代中药》 2008年10卷6期 13-14页ISTICCSCDCA
【摘要】 对甘西鼠尾近年在生药、化学成分、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甘西鼠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彩红 文雪花 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28卷3期 186-187,21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鉴别丹参、甘西鼠尾、荫生鼠尾种子.方法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种种子的整体形态和种皮表面超微结构特征.结果 种子之间在整体形态和种皮表面超微结构特征上都有明显差异.结论 利用扫描电镜可以有效鉴别这三种种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晓媛 王彩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08年36卷21期 9155-9156页
【摘要】 [目的]鉴别丹参和甘西鼠尾的种子.[方法]种子25℃萌发,待根尖长0.5~1.0cm,冰箱4℃冷藏预处理24 h,卡诺固定液固定1~1.5 h,1:1的浓盐酸和95%乙醇解离10~15 min,改良的石碳酸品红液染色,镜检取分散良好的标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剑 李惠兰 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4年1期 35-39页
【摘要】 目的:观察甘西鼠尾对大鼠缺血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用冠脉结扎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大鼠心肌缺血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甘西鼠尾可使LVEDP升高、dp/dtmax增加.各剂量组均使LVEDP、t-d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雪梅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20卷7期 215-224页
【摘要】 甘西鼠尾草是一味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材,为丹参替代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含有萜类、酚酸类、挥发油、氨基酸和苷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抗氧化、抗心脑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铂 魏思敏 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2年41卷10期 1-6,18页CSCD
【摘要】 目的:采用穿心莲水提液制备纳米银颗粒(AgNPs)处理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毛状根,探讨AgNPs胁迫对毛状根生长、丹参酮含量和丹参酮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探寻促进丹参酮生物合成与代谢的新方法.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倩 杨阳 等 《军事医学》 2021年45卷9期 646-652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SPE)对电离辐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抗电离辐射作用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别给予10000、1000、500、250、125、62.5、30、15、5、1μg/ml SP...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电离辐射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庄文婷 朱路平 等 《中成药》 2014年36卷6期 1146-115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 研究丹参二醇B的抑制血管新生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从甘西鼠尾草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丹参二醇B,并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生长、迁移及其促血管生长因子的测定实验来评价丹参二醇B的体外抑制血...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阳 骆晓梅 等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0年32卷2期 8-1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研究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SPE)对辐射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辐射模型组(M组)和SPE低剂量组(SPE1组)、中剂量组(SPE2组)、高剂量组(SPE3组),每组8只.除N组...
【关键词】 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辐射损伤;甘西鼠尾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路平 向诚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3年25卷6期 785-788,8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其他分离手段从甘西鼠尾草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1)、丹参酮Ⅰ(2)、丹参内酯(3)、隐丹参酮(4)、丹参酸甲酯(5)、间羟基苯甲醛(6)、迷迭香酚(7)、异迷...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冬 高明堂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8年24卷1期 43-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丹参颗粒剂对实验性缺血心肌模型的保护作用和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心电图记录观察S-T段变化,测定心肌梗塞范围,测定血清乳酸脱氨酶(LDH)含量,测定大鼠心功能.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小鼠心肌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阳 张凤 等 《中药材》 2008年31卷5期 787-790页MEDLINEISTICPKUCA
【摘要】 本文综述了甘西鼠尾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甘西鼠尾草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玉虎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5年23卷3期 235-235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篇首> 2004年8月份,我们在巴颜喀拉山南坡考察时,在四川省的壤塘县发现了甘西鼠尾草的一个白花变型,生境为海拔3 350 m的沟谷林缘灌丛,现报道如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体娟 罗慧英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5年21卷3期 34-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谷氨酸(Glu)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新生(1d)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加入Glu模拟兴奋性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上清中LDH含量,细胞中SO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剑 李惠兰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4年16卷2期 143-14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本文研究了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丹参进行对比其疗效的相似性.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30分钟后剪断结扎线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经股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60分钟后血清中CK、L...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秦德华 陈鸿珊 等 《中草药》 2004年35卷7期 725-7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根的化学成分,检测抗HIV活性.方法用溶媒法、色谱法提取分离单体,光谱法分析鉴定结构.用艾滋病毒1型整合酶(HIV-1 IN)和艾滋病毒1型逆转录酶(HIV-1 RT)测定抗HIV活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惠兰 张荣平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4年16卷1期 62-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滇产鼠尾草注射液(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大鼠心肌缺血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冠脉结扎模型,研究三种滇产鼠尾草注射液对缺血心肌心电图、血清CK、LDH的影响,光镜、电镜下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及对细胞凋亡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慧英 程体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4年9卷2期 174-17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对急性化学性缺氧小鼠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注射NaNO2造成小鼠急性化学性缺氧,记录小鼠存活时间,用ATPase、L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a+-K+-ATPase、Ca2+-ATPase 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万生 贾鑫明 等 《药学学报》 2003年38卷5期 354-35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Salvia przewalskii 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法对甘西鼠尾根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IR,FAB-MS,EI-MS,1HNMR,13CNMR,1H-1H COSY,1H...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洪静 李惠兰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3年15卷2期 144-15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观察云南产甘西鼠尾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的水提取物对鼠血栓形成及微循环的影响。方法:用电刺激法造成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观察血流阻塞时间(OT值);小鼠尾静脉注射血栓形成诱导剂,观察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抗肺血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程体娟 杨志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3年8卷1期 23-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和丹参两种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脑缺血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脑梗死的体积,TBA比色法测定血清MD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SOD含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崔颖 薛明 等 《中成药》 2003年25卷1期 22-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草脂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甘西鼠尾草中主要抗菌活性成分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之和为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乙醇浓度和乙醇用量对提取效果有非常显著性和显著性影响.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志勇 程体娟 等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2年18卷6期 26-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比较甘西鼠尾草和丹参注射液对脑缺血大鼠脑梗塞体积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大脑中动脉阻断术(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脑梗塞的体积,测定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两种药物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药物(6和1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薛明 史彦斌 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年12卷6期 2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ii Maxim.)根的脂溶性部分分得14个化合物,通过UV,IR,MS,1H NMR及13C NMR等实验分别确定为丹参酮ⅡA(1),丹参酮Ⅰ(2),丹参酸甲酯(3),丹参醛(4),去甲丹参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建林 张荣平 等 《中成药》 2000年22卷10期 723-72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测定了三种滇产鼠草属植物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用薄层扫描法,并与正品丹参作对比.结果:甘西鼠尾丹参酮ⅡA含量最高,其次为滇丹参,褐毛甘西鼠尾中丹参酮ⅡA与正品丹参相当.结论:实验结果对其质量评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滇丹参(Salvia yunnanensis C.H.Wright);甘西鼠尾(S.przewalskii Maxim);褐毛甘西鼠尾(S.przewalskii Maxim var.mandarinorum Stib);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峰 王爱霞 等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19年35卷6期 533-536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甘西鼠尾草(SPM)对大鼠高原肺动脉高压(HAPH)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缺氧组、SPM(0.5 g/kg、1 g/kg、2 g/kg)剂量组,每组14只,对照组饲养于西宁(海拔约2260 m...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峰 王生彪 等 《西北药学杂志》 2019年34卷3期 302-305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甘西鼠尾草及丹参中丹参素钠、迷迭香酸、紫草酸、丹酚酸B、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HPLC法,对比不同产地甘西鼠尾草及丹参中8种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SunFire C18 (250 mm×4.6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柳云 任红旗 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7年18卷8期 672-675,后插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讨SPE及其单体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诱导的损伤足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足细胞与含有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SPE)、迷迭香酸(RA)、丹酚酸B(SalB)、RA+ SalB混合及他克莫司的完...
【关键词】 足细胞;嘌呤霉素氨基核苷;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史彦斌 薛明 等 《时珍国医国药》 2002年13卷7期 438-439页PKUCSCDCA
【摘要】 <篇首> 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 Maxim.又名甘肃丹参(甘肃)、丹参(云南)、高原丹参(青海)、红秦艽(四川),隶属于唇形科(Labiatae).因其与常用中药丹参的化学成分类同,近年来受到了广大药学工作者的普遍重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朱斌 杨阳 等 《中国药师》 2016年19卷1期 58-60,69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甘西鼠尾草药材及总酚酸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设立校正样品集与测试样品集,采集近红外光谱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测试样品样品集进行预测.结果:迷迭香酸:校正样品集的最佳主成分数R...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亚峰 王爱霞 等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2019年40卷1期 45-50页CA
【摘要】 目的 探究甘西鼠尾草(Salvia przewalskii,SP)对高原缺氧性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对照实验研究,以HE染色结果为评价指标探究SP对高原缺氧性肺、心、肝、脾、肾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缺氧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肺泡隔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翁裕馨 刘占厚 等 《药学研究》 2015年3期 144-146,15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进行甘西鼠尾草的生药学研究。方法对青海省野生甘西鼠尾草和种植甘西鼠尾草进行组织切片、粉末鉴别、薄层鉴别。结果野生品种和种植品种的甘西鼠尾草微观性状相似。结论本研究对青海省种植甘西鼠尾草的进一步研究与利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其质量控制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彦宏 段为钢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6卷2期 15-18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滇产复方甘西鼠尾注射液(甘西鼠尾+三七,SP+PN)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功能的改变及药物的作用.结果 SP+PN能显著的增加冠脉流量,增...
【关键词】 复方甘西鼠尾;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冠脉流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戴德淑 刘翔 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5年6期 534-539页ISTIC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草总酚酸提取物( SPE)对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PAN)大鼠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PAN肾病大鼠动物模型,给予他克莫司和SPE干预治疗,分别在第5、10、15、21天留取血尿标本,同时采用肾组织病理观察大鼠肾小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利彦 王津慧 等 《四川中医》 2009年27卷4期 43-44页ISTIC
【摘要】 目的:研究甘西鼠尾草的抗缺氧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异丙肾上腺素、亚硝酸钠、结扎小鼠两侧颈总动脉、常压缺氧,制备急性缺氧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测定常压缺氧后脑组织SOD和LDH活性、MDA和LD含量.结果:甘西鼠尾草能够延长缺氧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苏彦宏 段为钢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8年18卷2期 194-196,23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观察复方鼠尾草注射液(褐毛甘西鼠尾及甘西鼠尾与三七的复方制剂)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心电图的变化.方法 采用大鼠冠脉结扎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复方鼠尾草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电图及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结果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冬发 《中医药导报》 2006年12卷8期 85-87页ISTIC
【摘要】 目的:与丹参进行对比,研究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剪断结扎线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经股静脉给药.测定再灌注60 min后血清中C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荣平 李惠兰 等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4年14卷1期 18-21页ISTICCA
【摘要】 目的研究云南产鼠尾草属药物滇丹参、甘西鼠尾、褐毛甘西鼠尾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与丹参进行对比.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法,全心停灌后再灌流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动脉套管侧管给药.测定再灌注30min后,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