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80
- 1
- 12
- 11
- 1
- 1
- 1
- 12
- 6
- 5
- 4
- 4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宋昌素 肖燚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9-2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资产是自然资源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增加生态资产,增强生态资产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青海省生态资产丰富,生态区位重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青海省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估青海省生态保护与恢复成效对于合理保护青海省生态资...
【中文期刊】 刘世荣 马姜明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期 212-21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面总结了近年来中国在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实践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高度凝练出了天然林动态干扰与保育技术、典型退化天然林的生态恢复技术和天然林景观恢复与空间经营技术等三方面的创新成果,形成了天然林保护与生态恢复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体...
【中文期刊】 马文俊 秦建宏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0年9期 190页
【摘要】 近年来,地处黄河源头的玛曲县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促使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在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有效地的保护黄河首曲草原生态,实施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健全草原的监督管理制度,逐渐实...
【中文期刊】 左婵 王军邦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4期 5559-557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下生态系统状况、过程和机制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以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为对象,利用GLOPEM-CEVSA耦合模型,以1981-2018年空间插值的气象数据和基于遥感反演的FP...
【中文期刊】 李影 李宝林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1期 4369-437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家财政部于2009年印发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试点)办法》,中央财政开始以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生态补偿,截止到2020年国家已累计下达转移支付资金6035.5亿元.评估国家重点功能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生态保护成效对...
【中文期刊】 任海 陆宏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25年33卷1期 100-106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主要包括退化生境的治理和生物群落的修复,这类似于林业中的适地适树原则.在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实践中,如果未充分考虑适地适树,往往导致造林存活率低、功能低下,生态系统恢复速度慢.要做到适地适树,必须考虑到适树是一个系统恢复...
【中文期刊】 刘源 葛碧妍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2期 10001-1001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我国放牧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发生了复杂、深刻且剧烈的变化.青藏高原放牧地复合生态系统面积约占全国此类生态系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它对气候变化极度敏感,同时又是少数民族牧民的主要聚居区.因此,该生态系...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牧区;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中文期刊】 荀斌 郑莹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17期 7431-744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格局变化和关键阈值识别对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建设和效益评价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权衡/协同关系的变化,很少将生态恢复的阈值效应考虑其中.采用基于生态系统...
【中文期刊】 梁森 张建军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9期 3517-3531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借助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固碳潜力,无疑是土地利用碳减排的新路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视角,从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估了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并...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碳汇潜力; "双碳"目标;
【中文期刊】 于振林 史欢欢 等 《生物学教学》 2023年48卷6期 2-4页 PKU
【摘要】 滨海湿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由于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滨海湿地面积锐减,原有的植物群落遭到破坏,进而导致湿地功能退化.本文从群落构建机制的角度分析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在滨海湿地植物更新过程的各个阶段中所...
【中文期刊】 王柯 张建军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685-7696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研究目的:聚焦生态问题研究热点区域,鉴定不同生态区生态问题,提出不同生态区生态保护修复方向,以期为国家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有效基础支撑.研究方法:研究热度评价模型、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
【中文期刊】 肖子淳 梁英辉 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28卷7期 34-35,42页
【摘要】 以富锦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查阅文献与实地踏查、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其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了解湿地植物组成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共有植物290种,隶属69科191属.为此,该研究提出了契合有效、持续稳定的富锦国家湿地公园...
【中文期刊】 王钧 《甘肃畜牧兽医》 2022年52卷9期 70-73页
【摘要】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加强草原保护与管理,促进草原生态系统恢复,推进草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甘谷县前两轮草原补奖政策落实情况、新一轮草原补奖政策实施情况及成效,分析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中文期刊】 刘俊国 赵丹丹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9期 3019-302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湿地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福祉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湿地正面临着面积萎缩、功能减弱、多样性降低等诸多问题,湿地退化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阻碍.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
【中文期刊】 张剑 宿力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期 580-589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可以广泛地指示群落的生态学动态过程,其研究可以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提供依据.以敦煌阳关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53个样地,分层(0-20、20-40 cm和40-60 cm)采集土壤样品,对3种植被盖度类型(高...
【中文期刊】 刘润红 涂洪润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2期 8595-860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可以客观地揭示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为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经营与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群落学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数据,采用Ward聚类、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多元回归树(MRT...
【关键词】 青冈; Ward聚类; 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
【中文期刊】 宁虎森 何苗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4期 111-118页 ISTICPKUCSCD
【摘要】 为客观反映柽柳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及其生态效益,同时为新疆干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数据,结合国内外已有评价方法和新疆柽柳林自身特点,对新疆柽柳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
【中文期刊】 高翔 黄娉婷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7期 6381-6392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稳定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决定生态系统兴亡的重要特征.宁夏中卫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位于干旱沙漠区以荒漠为背景的自然保护区,具有脆弱性(生态与环境)、过渡性(草原向荒漠、沙漠向城市)与复合性(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并存)的特点,对其...
【中文期刊】 刘润红 姜勇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19期 6881-6893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种间联结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基于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
【中文期刊】 张胜华 赵丽娜 等 《生物学杂志》 2017年34卷4期 69-7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宿松华阳河湖群作为长江安徽段典型的通江湖泊构成了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屏障.从2015年3月起,为了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水生植被,在宿松华阳河湖群建立了水禽栖息地、人工辅助自然恢复区和湖滩地封滩育草区3种类型面积为183 hm2的示范工程试验区,...
【中文期刊】 李俊 刘梅群 等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1期 159-164页 ISTICPKUCSCD
【摘要】 大九湖湿地是汉江一级支流堵河的源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之一.1986年以来大规模开挖人工沟渠、疏通落水孔、排干沼泽等活动导致大九湖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和湖泊消失.在2005年开始实施“大九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及公园建设工程”至今,为...
【中文期刊】 罗先真 熊源新 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7年25卷1期 65-72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冷水河消落带水生苔藓植物的种类及其对水淹的耐受机制,对5种水生苔藓植物优势种在水淹时的叶绿素、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耐水淹性进行了综合...
【中文期刊】 徐海根 丁晖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3期 3847-385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针对日益严峻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形势,国际社会于2010年通过了《生物多样性战略计划》(2011-2020年).该战略计划确定了2020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采用“压力-状态-惠益-响应”模型,建立了评估2020年目标进展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
【中文期刊】 彭少麟 陈宝明 等 《生态学报》 2013年33卷20期 6744-674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国际生态恢复学会(SER)第5届大会于2013年10月6日-11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召开.恢复生态学作为全球最为关注的学科领域之一,其与自然资源管理、气候变化的响应、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政策制定以及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来自世界各...
【中文期刊】 吕一河 傅伯杰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期 293-29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10年11月在以色列召开了第三届荒漠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旱地、荒漠和荒漠化:探寻恢复之路".会议设20个专题,可以归纳为8个科学问题,表现出了多学科性、地域广泛性及多尺度性、关注社会人文机制等突出特点.以色列在荒漠化防治、生...
【中文期刊】 黄麟 邵全琴 等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9期 5346-53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山江湖工程"实施的20多年间,以人工造林为主的消灭荒山、治理水土流失等生态建设使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由36%提升至60.05%.利用江西省中南部典型样带4个县181个村508户农户的入户实证调查资料及相关辅助数据,分析了"山江湖工程"实施以...
【中文期刊】 田慧颖 陈利顶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期 344-350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重大工程建设在给区域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如何兼顾工程建设及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从多尺度、多方面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态系统,对于工程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工程建设区实...
【关键词】 西气东输(WEPP); 环境影响; 公众参与;
【中文期刊】 傅伯杰 吕一河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2期 798-80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景观生态学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集中在北美、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东亚(中国),表明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泛性和越来越高的认知度.从研究内容上看,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和模拟一直占居主导...
【中文期刊】 徐卫华 欧阳志云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2期 5820-5825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鉴定生态保护重要地区是地震灾区恢复与重建的前提与基础.选取水土流失敏感性、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以及水源涵养重要性这3个指标,评价了地震重灾区51个县(市区)的生态保护重要性.研究表明,生态保护极重要地区面积约为3.5...
【中文期刊】 刘彬 吴福忠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12期 5892-5898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作为典型的生态过渡区,岷江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不仅是藏羌居民生活的重要区域,而且在抑制干旱河谷上延和延伸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脆弱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人类活动干扰和自然灾害的损害,使其成为"5.12"汶川大...
【关键词】 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 汶川地震; 震毁生态系统;
【中文期刊】 孟婷婷 倪健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31卷1期 150-16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植物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将环境、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联系起来(所谓的"植物功能性状").该文介绍了植物功能性状的分类体系,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功能性状与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地理空间变异(包括地形地貌、生...
【中文期刊】 谷孝鸿 白秀玲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7期 2247-225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渔业是太湖的重要功能之一.太湖渔业主要以自然捕捞和围网养殖为主.目前太湖自然渔业捕捞强度及东太湖湾围网养殖的超常规发展,给湖泊生物资源带来巨大影响.依据太湖生物资源现状和分布,借助太湖遥感解译图像,定位设置太湖各类生物资源恢复与保护的功能区...
【中文期刊】 赵平 夏冬平 等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1期 75-78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内已被破坏或改变栖息地利用方式的湿地面积已达到8000 hm2,其逗留、栖息和越冬的鸟类逐年减少.因此,为了保护鸟类,并且提高上海在自然保护和维护物种多样性方面的国际地位,恢复和重建崇明东滩的湿地环境受...
【中文期刊】 赵爱莲 陈小勇 《生态学杂志》 2005年24卷6期 691-695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森林片断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最严重的单一因素.在片断森林中植物多样性除与片断面积有关外,还受边缘效应、瞬时取样效应、驰豫效应、远距离扩散的挽救效应以及背景生态系统的性质等影响.本文阐述了在这些综合因素影响下,片断森林中植物种类、丰富、性质...
【中文期刊】 王希群 马履一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5期 972-977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保护和恢复水杉原生种群提供科学依据,对中国湖北利川水杉原生母树及其生境1948~2003年间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保护对策.主要结果有:①1948年初步调查为1000多株,1983年普查有5746株,涉及4个镇(场...
【中文期刊】 崔保山 李英华 等 《生态学报》 2005年25卷3期 606-61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然而近些年来由于黄河上、中游开发不断,砍伐、引水工程等引发了下游特别是河口三角洲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表现在水资源紧缺、水体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根据黄河...
【中文期刊】 田波 龚洵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期 133-137页 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对小黑江流域潭清苏铁的生境、种群结构与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黑江流域的自然地带性植被主要为热带雨林,海拔600 m以下的原生植被为典型热带北缘季雨林,而海拔600~1 000 m的原生植被为山地雨林.其原生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流失严重...
【中文期刊】 任海 彭少麟 等 《生态学报》 2004年24卷8期 1756-1764页 ISTICPKUCSCDCA
【摘要】 恢复生态学起源于100a前的山地、草原、森林和野生生物等自然资源的管理研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恢复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退化生态系统.生态恢复的目标包括恢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