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506
- 27
- 3
- 2
- 58
- 38
- 21
- 16
- 13
- 65
- 40
- 37
- 36
- 18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赵依婷 徐建刚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8期 8849-88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是维持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稳定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关注适用于城郊地区的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尤其是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与生态敏感化的背景下,忽视了生态源地识别中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语旻 万懿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2期 207-2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针对传统源地识别方法在小尺度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存在适用性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县域生态安全格局快速构建技术路径.以南京市高淳区为例,建立生态敏感性—生态干扰性集成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测度研究区生态源地适宜性的高低,并划定等级分区;综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邵宇婷 肖轶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21期 8702-87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保护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原则,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对于保障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以南方丘陵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评估了南方丘陵地区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时空变化,据此提出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建议.结果表明:(1)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永格 李宗省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7期 2343-235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运用祁连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基于GIS平台、加权求和多指标运算模型,选取了30个指标,从生态弹性力、生态敏感性和社会经济影响力3个方面,构建了生态红线评价指标体系,对祁连山生态保护性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红、黄、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振亚 魏伟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20期 7463-74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的反映程度及生态环境问题发生难易程度和可能性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中国西北地区典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石羊河流域为例,通过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及实地调查研究,将石羊河流域生态敏感性分为生态风险敏感性...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时空变化;空间分析(圈层分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亚男 刘学录 等 《生态科学》 2019年38卷5期 160-167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3S技术,对祁连山东段2000—2016年的景观动态变化和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草地的面积增加,斑块数量减少,形状结构趋于松散且简单化;森林和冰雪的面积和斑块数量减少,形状结构趋于紧密但简单化;灌木的面积和斑块数量增加,...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熊善高 秦昌波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2期 7899-79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空间管制是我国国土空间管制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国内对生态空间认知有差异,对其划定技术方法还处于探索阶段的情况下,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技术评价方法为手段,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子雁 肖燚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4期 8667-867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保护重要性是表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要性程度的综合指标.在明确西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和关键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构建西南生态重要性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GIS技术识别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地区,为优化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屈赛 林爱文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1期 164-170页ISTICPKUCSCD
【摘要】 脆弱的生态环境和突出的旅游资源禀赋是中部山地旅游地区的典型特征,该类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应建立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之上.以典型旅游地区庐山区为例,基于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河流水库、地质灾害易发性、自然保护区及文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志华 马义娟 等 《生态科学》 2018年37卷4期 204-21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从"地"、"水"、"林"、"人"四方面,筛选坡度、水体、植被覆盖指数、生态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五项生态敏感因子,对太原市域生态敏感的类型、程度及其分布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敏感度高的区域面积782.92 km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悦悦 胡熠娜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24期 8241-82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快速城市扩张背景下缓解生态保护和土地开发矛盾、保证区域生态安全的有效途径.源地和阻力面是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重要基础,当前阻力面构建多关注生态要素而忽视与区域典型生态问题相对应的生态过程表征.以西南山地地区——云南省大理白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文彬 尹海伟 等 《生态学报》 2017年37卷12期 4019-402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南京都市区为例,通过生态敏感性分析获取了研究区既有的高生态敏感空间,采用最小费用路径方法辨识了对研究区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潜在生态廊道和生态关键区,采用图谱理论中的景观连接度指数辅助确定生态廊道宽度,构建了研究区潜在的生态网络.在此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志芬 《生态科学》 2017年36卷2期 113-118页ISTICPKUCSCD
【摘要】 论文建立了普适的新城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确定新城建设用地选址范围,建议新城建设用地选址,避开生态高敏感区,优先选择生态敏感性较低和中等区域.针对贵州南部某新城规划区面积较小、区域潜在生态问题凸显等特点,聚焦在生境敏感性和土壤侵蚀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荣冰凌 李栋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8期 5351-535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用地指以发挥自然生态功能为主,具有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或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敏感性较高的土地.它是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的直接联系,关系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生态用地的研究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土地利用系统,完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经济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静 崔胜辉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24期 7441-744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当前,城市化与全球变化背景叠加,海岸带生态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沿海城市在全球变化下的脆弱性、敏感性与适应能力等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科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系统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厦门市作为沿海城市的典型代表,对近20...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耀龙 王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9年20卷1期 113-12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GIS空间分析、栅格运算与叠加及RS图像地物提取方法,针对黄河靖南峡-黑山峡河段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等生态问题,开展了单因子生态问题敏感性和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中、高度生态敏感区几乎覆盖研究区整个流域,包括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月圆 王金亮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2253-226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施宏观规划和管理,利用2003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从土壤侵蚀、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水环境5个方面,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彭华 徐颂军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4期 1257-126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海南岛西部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分离度、分形维数、破碎度3个景观格局指标和土地沙化、土壤侵蚀2个敏感性指数,构建景观类型脆弱度和区域生态脆弱度模型,从景观格局与生态系统敏感性相结合角度探讨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问题.结果表明:(1)研究区耕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志云 王效科 等 《生态学报》 2000年20卷1期 9-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我国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对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效的综合整治策略,已经成为科学界面临的一个挑战.本研究首先综述了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和酸雨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相关性,提出了生态敏感性的概念...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克宁 韩春建 等 《土壤》 2008年40卷2期 293-298页
【摘要】 运用"3S"技术对驻马店市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土地生态敏感因子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土地生态敏感因子单要素图;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了土地敏感性分区图,指明了各土地生态敏感区的土地利用方向,为驻马店土地利用分区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驻马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唐志明 李晓方 等 《广东农业科学》 2007年4期 7-10页
【摘要】 通过27个基因型品系在广州和湖北荆州两地试验,研究用始穗期的变化反映水稻光温敏感性,即用短日促进率反映水稻不同材料的光温敏感性,并研究了光温敏感性与始穗期株高差异(成始株高差)的关系,初步表明成始株高差越大的材料,光温敏感性也越强.该研究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晓慧 严力蛟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6年32卷3期 341-345页
【摘要】 生态敏感性分析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分析和重要的规划依据,但是由于评价所涉及的地域复杂性和因素多样性,许多评价方法和体系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发展之中.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包括了许多具有信息不确知性和不完全性的因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和矢量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窦寒梅 赵锐锋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2期 469-479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整体保护与系统治理思维识别西北干旱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优先区,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国土空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典型西北干旱区城市——张掖市为例,采用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电路理论、生态敏感性及生态退化评估等方法从生态网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蕾 危小建 等 《生态学杂志》 2019年38卷1期 229-236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源地-廊道”的组合方式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能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提升人类福祉.本文以营口市为例,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方面选取生态源地;运用生态廊道适宜评价法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判定潜在生态廊道;并采用中心度指标识别出区域生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战明松 朱京海 《应用生态学报》 2019年30卷7期 2352-236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林地型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是景区旅游开发的基础.本文基于生态环境要素和保护需要构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组合权重,结合GIS技术对本溪青云山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景区空间规划.结果表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汤峰 张蓬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8期 2675-2684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廊道的作用在于提供生物迁徙的路径、促进不同栖息地之间的物种交流.廊道的构建能够减轻因城市化速度加快导致景观破碎化带来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昌黎县为研究区,以2015年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金茜 李红瑛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8年29卷9期 2897-2906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生态脆弱性研究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白龙江流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区,开展流域生态脆弱性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以流域内各乡镇为研究单元,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并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和流...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模型;空间关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正佳 于兴修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11年22卷8期 2084-20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基于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概念模型,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土壤侵蚀、高程等13个评价指标,在GIS环境下,结合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沂蒙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并根据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EVI)值,将研究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剑飞 阳文锐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期 306-3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人类活动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了生态系统服务水平.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以北京市域为研究范围,基于2003年、2010年2022年三期遥感影像解译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君 谢炳庚 等 《生态科学》 2025年44卷1期 28-39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探究生态敏感性驱动因子的区域差异,以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两个方面共选取12个因子,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生态敏感性聚类,结合随机森林算法与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柴莎莎 刘玉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9期 4200-421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面向生态脆弱区光伏基地建设需求,构建县域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与分区方法,有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双实现".以青海省祁连县为例,在分析光伏基地建设与运营对周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地形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4个维度...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胜强 赵雪雁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3期 1009-102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脆弱区既是生态环境最敏感区域,也是返贫问题较为集中的区域,返贫脆弱性作为评价农户返贫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为生态脆弱区农户的防返贫提供有效借鉴.以地处西秦岭的陇南山区为例,构建农户的返贫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测度农户的返贫...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莎 黄虎 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4年31卷2期 67-76页
【摘要】 目的 评价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在敏感性皮肤人群中的功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单中心、使用前后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对31例敏感性皮肤受试者面部外用含青蒿挥发油的护肤品,每日2次,连续使用4周.在使用前及使用第7、14、28天分别对受试者皮肤进...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魏柏浩 阿里木江·卡斯木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4期 1399-141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造成了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探讨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承载力演变特征及生态敏感性分析,是推动城市群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城市群土地利用管理方式的重要理论依据.以天山北坡城市群为研究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艳 马月伟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17期 7060-70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开展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构建生态安全网络是有效管理生态资本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尤其对于石漠化广布、生态基底薄弱的滇东地区,其能够预防潜在生态风险和保障生态安全.将生态系统服务纳入到生态系统健康模型中,构建"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安睿 窦超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2期 9486-949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面向"绿色城市圈"发展理念,构建武汉城市圈生态安全格局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研究采用的多指标叠加分析丢失了各因子蕴含的原始信息,仅可以识别同质化生态源地.将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模型(SOM)融入"重要性-敏感性-连...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重要性-敏感性-连通性;多分类源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龚玉凤 吴兆飞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5期 1948-195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气候变化对植物物候产生了重要影响,春季萌芽时间的变化不仅会通过改变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碳汇能力,还会通过改变群落内的种间关系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因此,掌握群落内不同树种春季萌芽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于深刻理解物候时间位分化、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邬志龙 杨济瑜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0期 3998-40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落实生态保护修复与空间优化是促进区域生态系统健康运行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南方丘陵山区瑞金市为例,综合生态敏感性评价与最小阻力模型,解构瑞金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其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特点,并提出生态保护修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晓楠 倪欢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3期 1130-11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保护重要性是表征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重要性程度的综合指标,确定生态保护空间范围是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生态服务持续供给的基础.在明确福建省生态本底和关键生态问题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和生态敏感性,构建福建省生态保护重要性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正嫄 张云龙 等 《生态学报》 2022年42卷18期 7403-741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系统对外界压力的适应性及遭受破坏的恢复力,开展生态敏感性评价是识别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青藏高原的区域特性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定量构建土地荒漠化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滑坡灾害敏感性和冻融侵蚀敏感性的基础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