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5
- 9
- 1
- 5
- 3
- 1
- 1
- 1
- 3
- 3
- 2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丁康 王嘉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24年35卷6期 1671-168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的识别是锚固城市生态安全底线的关键,矿业废弃地作为众多资源型城市生态修复的核心内容,分区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生态功能与空间的重要性对邯郸市的矿业废弃地进行评级分区,以此为城市生态修复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一定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符博雅 刘俊宏 等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39卷2期 47-51页
【摘要】 目的 观察姜石颗粒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IBS-D)脾虚湿盛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肠道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住院治疗的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亚库普·约麦尔 阿里木江·卡斯木 《生态科学》 2016年35卷2期 19-25页ISTICPKUCSCD
【摘要】 土地利用变化是导致生态敏感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相互关系的基本框架,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功能,建立土地利用变化下的生态敏感性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分析建设用地、林地、草地、耕地、水域、未利用地等土地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舒芮 郭泺 等 《生态科学》 2016年35卷4期 142-1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黄河源头区,地处高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恢复能力差,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区域,评价该州生态敏感性,是生态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基础.以果洛州遥感影像图为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和社会经济等数据,依据该州独特的生态环境现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邱彭华 杜娜 等 《生态科学》 2015年34卷6期 138-147页ISTICPKUCSCD
【摘要】 以海南文昌市铺前镇为小尺度研究对象,在生态环境问题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3S技术与敏感性指数模型,从单一类型和多类型综合两方面进行了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当前存在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土地盐渍化、气象灾害、特殊生境5大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Kaili Cheng Zhongmin Hu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1年14卷1期 10-21页
【摘要】 预测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响应是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的一项核心任务.然而,对模型研究领域来说,准确模拟干旱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年际变异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土壤含水量和总初级生产力对土壤水敏感性的精确模拟,是预测干旱生态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外文期刊】 Sevillano D ; Aguilar L ; 等 《The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Chemotherapy》 2006年58卷4期 794-801页SCISCIEMEDLINE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郑甲佳 导师:贾昕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 2020年
【摘要】 土壤呼吸是CO2从陆地生态系统重返大气系统的重要途径,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是陆地碳循环和气候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关键参数。了解土壤呼吸及Q10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间的反馈关系,认识中国区域碳循环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永志 导师:吕咸青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学 物理海洋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已经成为了全面、系统化定量分析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方法。目前,海洋牧场区的开发和建设利用是我国水产养殖业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海洋牧场建设是一项隐蔽工程,海洋牧场区的的开发和运营缺乏科学和有效的管理,近年来海洋牧场频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褚强 导师:高会旺 郭新宇 中国海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大气沉降能够为海洋带来氮、磷等营养盐,进而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现场围隔培养实验是用于探究这些影响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本论文根据2013-2016年7个航次23个站位的船基围隔培养实验,分析了培养系统中叶绿素与营养盐浓度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娅坤 导师:张宇清 北京林业大学 林学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 2018年
【摘要】 气候变化正在广泛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系统。对于荒漠生态系统来说,由于水分的限制,贫瘠的土壤和稀疏的植被等因素,可能使其对气候变化更为敏感,因此掌握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对沙区土地保护和植被重建的迫切需要。本研究以中国北方沙区不同气候区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斯淼 陈芳敏 等 《微生物学通报》 2025年52卷2期 771-7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背景]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作为益生菌可用作动物微生态制剂,家蚕(Bombyx mori)作为鳞翅目的模式昆虫,其肠道内的乳酸菌还有待研究.[目的]从家蚕肠道菌中筛选出性能良好的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潜力菌株.[...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勇 丁虎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1期 85-9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呼吸是陆地CO2排放的重要来源,明确CO2动态及其控制因素对于全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湿地土壤呼吸的原位连续观测相对较少.本研究以环渤海地区的天津七里海湿地土壤为对象,采用CO2通量传感器和土壤温、湿度传感器进行原位连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彭昀月 罗永梅 等 《生物多样性》 2025年33卷1期 155-16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近些年,我国光伏与风电装机量和发电量迅猛增长,引发对其生态问题的关注与探讨,而减缓生态影响的措施和工具方法也亟需更多的认识和应用.本文根据陆上集中式光伏和风电电场的生态影响研究,综述了国内外光伏与风电电场的生态影响减缓措施,发现早期合理规划...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付刚 导师:张宪洲 沈振西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在念青唐古拉山的一个南坡,基于海拔高度上的三块实验增温和刈割样地(海拔4313m,4513 m和4693m),通过测定2010-2012年6-9月的生态系统呼吸、8月的物种丰富度和地上现存生物量、地上净初级生产力;2011-2012年8月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赵颜创 导师:王宝利 张虎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硕士) 2013年
【摘要】 筑坝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影响河流水环境的人为活动之一。河流经大坝拦截后,水流减缓,营养负荷增加,易于浮游植物生长。经过梯级水电开发,天然河流演化为蓄水河流,同时浮游植物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浮游植物对环境变化敏感性,来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芳芹 导师:韩光曙 邹晓平 南京大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目的:内脏高敏感性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益生菌可以调控内脏敏感性,改善IBS的症状。本研究旨在观察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对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IBS的可能机制。
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苏爱玲 导师:汪诗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畜牧学 草地生态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论文是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完成的。以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气候变化对立枯、凋落物和枯落物(立枯和凋落物的混合物)分解特性的影响及温度敏感性分析。2009年6~9月利用增温实验平台,研究不放牧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树坤 导师:孙珮石 云南大学 生态学 生态学(博士) 2010年
【摘要】 甲型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 A)自1999年以来在玉溪市流行,并一直是玉溪市的一个严重公共卫生问题。玉溪市红塔区的甲型副伤寒发病率很高,每年大于100/10万,远高于我国该病平均发病水平(1/10万左右)。肠道沙门菌肠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佳静 景元书 等 《生态学杂志》 2024年43卷7期 2198-220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碳库,它具有碳源和碳汇双重功能.充分发挥稻田碳汇功能对推进低碳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稻田水肥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稻田碳固存能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DNDC模型在稻田水肥管理中...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莹莹 龚立新 等 《生物多样性》 2024年32卷10期 6-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被动声学监测(passive acoustic monitoring,PAM)技术因其非侵入性和连续监测的能力,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意义日渐突出.翼手目动物,俗称蝙蝠,以其独特的回声定位能力、夜行性及对环境变化的高敏感性,已成为基于PAM进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袼 胡姝娅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24年48卷4期 523-53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土壤中的无机氮是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限制因子,主要通过有机氮的矿化产生.土壤氮可利用性的高低取决于土壤微生物、地上植被类型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等.土壤微生物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尤其是温度与微生物生长繁殖密切相关.因此,在较大空间范围内研...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罗燕 刘奇源 等 《植物学报》 2024年59卷5期 752-7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阐明光敏色素家族基因突变对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种子萌发时环境适应性的影响,以野生型(Col-0)种子为对照,对比了phyA、phyB、phyC、phyD和phyE单突变体种子在12种光温环境下萌发率的差异.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Hu Yao Haijun Peng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2年15卷5期 933-946页
【摘要】 湿地储存了大量的碳,在全球碳循环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湿地碳交换动态对评估碳收支和预测其未来演变至关重要.虽然关于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中国西北干旱区高寒湿地碳排放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Bowen Li Wangwang Lv 等 《植物生态学报(英文版)》 2022年15卷5期 977-990页
【摘要】 在放牧生态系统中,增温、放牧和凋落物品质共同决定着凋落物分解和养分释放.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这些因子的效应通常被单独地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在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开展了一个昼夜非对称增温和中度放牧两因子的凋落物分解试验.从每个处理中收集了凋落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