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17
- 3
- 3
- 1
- 6
- 4
- 3
- 3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韩瑞 陈求稳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5期 4907-4918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3个时期(2000年秋、2006年秋、2012年秋)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分析对比了三峡工程蓄水前中后期,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结构与能量流动特征.模型将长江口水域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作志 邱永松 《生态学报》 2010年30卷18期 4855-486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7-2008年在南海北部(107°00′-120°00′E、17°00′-23°30′N)进行的海洋生态综合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南海北部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并通过模型分析了南海北部海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作志 邱永松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6期 2334-23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北部湾位于南海17°00′~21°45′N, 105°40′~110°10′E,为中越两国共同管辖的天然半封闭海湾.根据1997~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了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Ecop...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作志 邱永松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6年17卷6期 1107-1111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1997年~1999年在北部湾进行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北部湾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构成,包括了哺乳动物和海鸟,每一组都代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地位的有机体,基本覆盖了北部湾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云凯 禹娜 等 《渔业科学进展》 2010年31卷2期 30-39页
【摘要】 根据1999~2002年间对东海南部海区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后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 5.1软件构建了该海区生态系统的生态通道模型,基于该模型对生态系统结构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生态通道模型由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高世科 姚永琪 等 《生态学报》 2024年44卷2期 579-5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近年来,在快速变化的近海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对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越来越重要.基于2020-2021年的渔业资源数据构建了海州湾海域人工鱼礁生态系统(ARE)和河口生态系统(EE)的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
【关键词】 生态系统能量通道模型(Ecopath);食物网;海州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汪倩 胡庚东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4期 4852-486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蟹-稻综合种养模式为我国水产养殖以及农业从单一经营转变为复合经营提供了一种新模式,为了促进蟹-稻共作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应用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对该系统进行了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蟹-稻共作生态系统的最高营养级(3.1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群 金显仕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7期 3613-362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1982年和1992年渤海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数据,应用EwE建模软件,构建了两个时期的营养通道模型,并比较分析了10a间渤海生态系统结构以及渔业资源的变化.模型包含鳀、黄鲫、蓝点马鲛、其它中上层鱼类、小黄鱼、花鲈、其它底层鱼类、底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姗楠 陈作志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5期 2065-207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2006年在杭州湾北岸大型围隔海域进行的生态调查数据,利用EwE软件构建围隔海域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模型由13个功能组构成,分别是肉食性鱼类、底栖捕食鱼类、浮游动物性鱼类、草食性鱼类、蟹类、虾类、软体动物、底栖动物、肉食性浮游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吴自有 杜元宝 等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0卷3期 18-21,47页
【摘要】 为了揭示西藏野驴沿公路的分布特点和适宜分布区,进而为该物种的保护和公路建设中野生动物通道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G219国道仲巴至噶尔段为例,对西藏野驴沿公路两侧的分布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选取6个相关的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对西藏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冯德祥 陈亮 等 《中国水产科学》 2011年18卷4期 867-876页
【摘要】 根据2008-2009年间对淀山湖湖区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的结果,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淀山湖生态系统的营养通道模型,初步分析了淀山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模型中涉及水鸟、鱼类、虾类、软体动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鸿雁 杨超杰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1期 3926-393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2014-2016年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计红 林育青 等 《生态科学》 2024年43卷4期 204-211页ISTICPKUCSCD
【摘要】 为定量揭示氨氮浓度对鱼类栖息地质量的影响,以淮河干流鲁台子至窑河闸段为研究区域,选择典型土著洄游鱼类鲢作为目标物种,耦合研究区域内平面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构建了含有氨氮指标的鲢幼鱼下行洄游通道栖息地模型.假定入流边界氨氮浓度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燕 张凌楠 等 《生态学报》 2023年43卷24期 10042-1005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全球气候突变导致干旱事件频发,进而易引发严重的植物衰退甚至死亡,聚焦植物尤其是树木死亡的生理学机制并期望基于此评估及预测气候变化导致植物死亡风险已成为热点话题.植物通过调整内在生理代谢过程,例如通过调节渗透物质的含量,来平衡渗透势、维持细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琦 马克明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5期 2118-21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天然湿地开垦为农田,排水渠系扩张,随之带来两个方面的生态环境影响.作为廊道,排水渠系的隔离作用割裂了景观,造成湿地景观破碎化,甚至景观性质的改变;同时,其通道作用影响了湿地的水文过程,将局部湿地排干而转变为农田,并成为农田污染物向受纳河流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卫国 高炜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9期 1119-11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阜康绿洲野外实测的53个样方的植物生物量数据与同期陆地卫星MODIS影像的第1,2通道250 m遥感数据,分析植被指数与绿洲植物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植被指数与绿洲植物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植被指数NDVI和M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欧阳力剑 胥献宇 等 《安徽农业科学》 2011年39卷28期 17471-17472页
【摘要】 基于环境调查数据,EWE生态营养通道模型利用营养动力学原理,定量描述系统中各功能成分生产和消耗的能量流动,能较为准确地评估稳定状态下水域生态系统组份的生物量及其系统稳定状态:首先概括了EWE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参数,然后探讨了EWE重要参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