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20
- 19
- 8
- 6
- 5
- 3
- 3
- 8
- 5
- 3
- 2
- 2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徐兰举 赵景霞 等 《生物物理学报》 2008年24卷2期 123-128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用全细胞膜片钳方法研究纳米氧化铜(nanoCuO)颗粒对大鼠海马CA1区急性分离神经元延迟整流钾通道电流(Ik)的影响,并用MTT方法研究其对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分化的PC12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5×10-5g/mL nanoCu...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于晗 刘美君 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1年40卷1期 442-447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单通道电生理检测方法是目前研究蛋白纳米孔传输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该方法需要将待检测的纳米孔分子加入水溶液中,对于一些难以制备的微量样品很难高效快速地获得实验结果.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对现有单通道电生理检测系统与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减小实验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佳 郭培宣 《生命科学》 2011年23卷11期 1114-1129页ISTICCSCD
【摘要】 生命系统包含了具有不同功能的纳米机器和高度有序的大分子结构.所有的双链线性DNA病毒使用由ATP驱动的纳米分子马达将其基因包装在蛋白质外壳内.噬菌体phi29 DNA包装马达的核心组成部分连接器已被成功嵌入到脂双层中,极为稳定且可用于离子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张卓辰 导师:贺瑞 杭州师范大学 口腔医学 口腔修复学(硕士) 2024年
【摘要】
第一部分双通道静电纺丝技术制作含明胶的聚己内酯/聚乳酸纳米双纤维复合膜及其性能的研究
研究目的:利用双通道静电纺丝技术将聚己内酯和聚乳酸两种生物材料制作的纳米纤维共混,形成含有两种不同纤维的纳米纤维膜,同时引入不同含量的明胶,并通...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丽英 导师:徐成彦 马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 2024年
【摘要】 在自然界中,细胞膜上存在多种转运蛋白,它们能够主动地跨生物膜运送物质,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人员试图开发具有类似生物通道传质特性的人工通道来模仿天然膜通道的泵送功能。然而,目前报道的仿生通道策略大多依赖于被动扩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兰俊 导师:梁立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医学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硕士) 2024年
【摘要】 二维异质结纳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与传统二维纳米材料相比,其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有望克服单一化学形式的二维纳米材料的固有局限,从而在生物传感器、纳米载药、单分子测序以及蛋白质吸附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和前景。本文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涂济源 导师:张国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22年
【摘要】 目的:纳米通道生物传感器以其独特的三维纳米空间结构,可实现对分析物免标记、高灵敏度的检测,其在中药质量控制及新冠病毒检测新方法的开发和应用值得探索。重金属铅作为有毒重金属,2020年版《中国药典》已将其收录作为中药质量的关键评价指标。重金属...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肖萍萍 导师:孙忠月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肿瘤早期发现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而肿瘤标志物检测是肿瘤早期发现的有利方法之一,因此寻找合适的肿瘤标志物并进行监测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人类血清或血浆中存在的高度稳定miRNAs可调控癌基因表达,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姜晓炜 导师:冯建东 浙江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21年
【摘要】 机械敏感性是生物离子通道的基本功能之一,生物通道的结构分析为生物物理建模以及离子运输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因此人工构筑一种模拟这种性能的仿生纳米流体系统,不仅会提高对生物离子通道运作机制的理解,而且可以启发新的技术应用。近年来,随着纳米孔、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璨璨 导师:张国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临床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 2020年
【摘要】 近些年,癌症已成为世界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显示,90%的癌症相关的死亡是由癌症转移引起的。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实时监测、预防癌症病灶转移是增加癌症患者存活率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对诸如癌症和心脏病等主要疾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目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木朝丽 导师:李根喜 南京大学 药学 制药工程(硕士) 2019年
【摘要】 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然而现阶段有关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普遍存在灵敏度低、操作繁琐、费用昂贵等弊端,因此,亟需探索和建立高效、灵敏、简单、快速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新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戴煌 导师:李延斌 浙江大学 生物学 生物系统工程(博士) 2018年
【摘要】 固态纳米通道因结构多孔、孔径可调、表面积大、易于修饰等优点在检测分析中被广泛研究,基于通道孔径变化产生信号是主要途径之一,高效且简便地调控通道孔径变化的新技术是当前研究前沿和挑战。酶具有高催化活性,但纳米通道内酶催化的研究和应用鲜有报道。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廖唐斌 导师:张国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药学(博士) 2018年
【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中药的发明与应用不仅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而且具有独特的应用形式和理论体系。科研工作者们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中药做了大量研究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田睿智 兰正义 等 《无机材料学报》 2025年40卷4期 337-347页
【摘要】 无机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其生物医学功能和理化性质受到颗粒尺寸和形貌的显著影响.但对于传统的间歇式合成方法,无机纳米颗粒批次间的高度可重复性合成仍存在较大挑战.相比之下,微流控技术为无机纳米颗粒的高度可控性和可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阮洋 导师:朱育丹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硕士) 2017年
【摘要】 生物离子通道具有高选择性和高通量的特性,通过仿生的思路将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随着结构解析技术的发展,离子通道的高分辨率结构逐渐被发现,通过制备控制离子传递的关键结构已实现不同离子的高效分离。K+通道一直是仿生研究的热点,在离子检测领域K+/...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尚积祯 导师:王桦 郗冬梅 曲阜师范大学 化学 化学(硕士) 2017年
【摘要】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纳米通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有吸引力、强大和敏感灵敏的单分子分析平台,广泛用于快速基因测序和检测各种分析物,如金属离子、PEG聚合物、DNA和microRNA、多肽和蛋白质等。最近的研究表明,固态纳米孔的检测能力通过以与D...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俞佳超 导师:刘松琴 东南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博士) 2016年
【摘要】 近年来,基于微纳通道的电化学生物分析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微纳通道主要包括蛋白质纳米通道、固态纳米通道、固态纳米通道阵列以及微流控通道。而分析物则包括小分子、核酸、肽、蛋白质、酶以及生物分子复合体等。利用微纳通道进行电化学生物分析为临床诊断、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朱立中 导师:刘磊 东南大学 机械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硕士) 2015年
【摘要】 纳米通道是指直径在0.1-100nm的孔或管道状结构,在微尺度下其具有较为出色的结构稳定性、热稳定性、优异的化学及光学等性质,故其在各大科研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尤其是研究纳米通道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方面的应用意义重大,国内外利用纳米通道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孙忠月 导师:李海兵 华中师范大学 植物保护 农药学(博士) 2013年
【摘要】 在自然界,生物离子通道能够选择性的传输特定的分子、离子,这在维持生命体的正常运转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受到生物离子通道的启发,仿生纳米通道由于其具有高的物理稳定性和形状、表面化学可控的特点,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通道的响应性能主要通过目标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刘馥婷 导师:胡坪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12年
【摘要】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其成分复杂,研究中药中的活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多组分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同时相互作用,能为揭示中药配伍机理、筛选中药活性成分、设计新药等提供科学依据.论文采用玻碳电极作为工作电极,以循环伏安法和差示脉冲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王琛 导师:夏兴华 南京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博士) 2011年
【摘要】 微流控芯片将生物和化学等领域中所涉及的样品制备、生化学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或基本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由微通道形成网络,以可控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于取代常规化学或生物实验室的各种功能的一种技术平台,又称芯片实验室(L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唐敏 导师:樊建芬 苏州大学 化学 物理化学(硕士) 2010年
【摘要】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三种管径分别为6、8和10 A的跨膜环肽纳米管8xcyclo(WL)n=3,4,5-PNT/POPE,采用平衡及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水分子在此类跨膜纳米通道中的结构特点和传输特性(包括水链结构、偶极取...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李培强 导师:郭光沁 兰州大学 生物学 理学、细胞生物学(硕士) 2007年
【摘要】 目的 对于多细胞生物,信息的传递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和多种多样的。纳米管通道(tunnneling nanotubule,TNT)是新近发现的一种细胞间通讯方式,其直径50-200nm,在大小上类似于胞间桥 (inter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学位论文】 作者:许光明 导师:黄杉生 王柯敏 湖南大学 化学 分析化学(硕士) 2005年
【摘要】 纳米技术已成为当前多学科交叉的前沿领域之一,纳米通道技术是开展纳米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和新的生长点。纳米通道即是孔径在0.1~100nm的孔或管道(nanopore,nanochannel,nanotuble)。纳米通道技术涉及到的学科包...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睿 郭莹玉 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4年31卷2期 83-9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血浆染色体外环状DNA(extrachromosomal cir-cular DNA,eccDNA)进行全长测序,分析eccDNA的分子特征及潜在功能,初步探索eccDNA在...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肖萍萍 张国军 等 《材料导报》 2022年36卷8期 172-182页
【摘要】 仿生固态纳米孔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生物离子通道,它不仅具有生物离子通道的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可控的表面化学性能,克服了生物离子通道的性能仅存在于活的细胞膜中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仿生固态纳米孔作为生物传感器的电学转化元件实现了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洪朗 李月舟 《生物学杂志》 2019年36卷2期 78-8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大电导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Mechanosensitive channel of large conductance,MscL)是细菌上的一种机械敏感性离子通道,起到紧急释放阀门的作用,避免细菌在外界渗透压剧烈下降时破裂死亡.MscL开放口...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强巴单增 刘晓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年20卷3期 392-396页ISTICPKUCA
【摘要】 背景:与同种致密骨修复材料相比,多孔材料虽然强度低,但材料中的三维多孔网状结构能够保证其具有更大的表面积,更加有利于细胞的黏附、生长及分裂等,更加有利于传输营养物质.目的:探讨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骨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方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孙德平 杨凯 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32卷12期 1237-12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研究半导体量子点(QDs)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牙乳头细胞(Rat dental papillae cells,RDPCs)的生物相容性.方法:①选择刚出生3天的新生SD大鼠,取出磨牙牙胚,分离牙乳头,用酶消化法培养SD大鼠牙乳头细胞,用波...
【关键词】 半导体量子点(半导体纳米微晶体);大鼠牙乳头细胞;生物相容性;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贝贝 李梦臻 等 《生物信息学》 2018年16卷4期 269-275页ISTIC
【摘要】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miRNA 31、miRNA 195、miRNA 892b等的异常表达明显相关.因此,miRNA 31、miRNA 195、miRNA 892b可作为乳腺癌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预后指标.本文研究了一种对乳腺癌早期检测的新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明峰 王颖奇 等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6年35卷3期 226-230页ISTIC
【摘要】 目的 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及其实践应用日益需要在分子、细胞与系统、活体间建立直接的关联,解决方案之一是利用非接触方式远程控制细胞生命过程,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光基因学等手段即为此方面的重要突破性进展.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在细胞乃至分子水平上...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鸿 王毅刚 等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8年30卷4期 445-450页MEDLINEISTICCSCDCA
【摘要】 多细胞生物体的细胞间存在着细胞连接、细胞通讯等多种形式的相互作用,这对于个体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最近在哺乳动物细胞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细胞间通讯连接方式,根据其形态及结构特征,这种细长的膜管被命名为隧道纳米管(tunneling nano...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贺志恒 王小丽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24年51卷7期 1618-1631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离子浓差极化(ion concentration polarization,ICP)现象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在微纳交界面处的一种电富集现象,将ICP现象与微流控分析技术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生化分析中带电粒子预富集、目标物分离、靶标物检测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清君 叶伟伟 等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0年29卷8期 5-7,11页
【摘要】 受体与离子通道是存在于细胞膜的天然生物传感单元.在对受体与离子通道生物传感器研究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开发该类传感器所面临的具体困难详细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本领域最新研究的纳米孔支撑的双层类脂膜体系、受体与离子通道耦联的电活性细胞受体,以及基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孟金萍 刘云波 等 《生态毒理学报》 2009年4卷4期 475-481页
【摘要】 为探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颗粒对人胚肺(HPF)细胞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的影响,使用粒径10nm TiO2暴露体外培养的人胚肺细胞24h,提取RNA,应用基因芯片方法,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文雪 时元振 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7年44卷4期 347-356页SCI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本文提出了复合表面等离子体(SPR)无标记检测及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的显微成像技术.证明了双模式SPR-SERS生物芯片的可实施性,即在同一芯片上实现了表面等离子共振和表面增强拉曼显微检测.鉴于双模芯片的高保真性,基于显微技术的高精...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茜茜 王冬梅 《植物生理学报》 2017年53卷7期 1159-117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有效的细胞间交流对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植物细胞被包裹在坚硬的细胞壁内,细胞质内容物的直接胞间交流只能通过胞间连丝,一种连接相邻细胞胞质的膜内衬纳米通道来实现.研究表明,这种膜内衬胞间通道在动物中有与之相似的通道纳米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7年21卷1期 50-50页ISTICCA
【摘要】 据Live Science 2016年11月23日报道,欧洲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类型的生物分子,被称为纳米抗体,或微型抗体。该纳米抗体可阻断炎症和降低小鼠疼痛。该纳米抗体被描述为针对炎症疾病的面向未来的技术。在对小鼠的实验中,纳米抗体能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牛照地 杨惠芳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年29卷7期 669-671页ISTICCA
【摘要】 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使用,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中枢神经系统是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靶器官之一,且大脑海马区是损伤最严重的部分.该文综述了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损伤海马神经元的直接和间接途径以及损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