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8
- 1
- 26
- 7
- 3
- 2
- 1
- 40
- 9
- 7
- 6
- 6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刘立斌 周运超 等 《生态学报》 2020年40卷13期 4455-44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精确估算森林生物量对理解全球碳循环至关重要.已有的喀斯特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缺乏校准数据检验研究结果的精度.利用皆伐法,首次精确估算了我国西南贵州省中部喀斯特森林的地上生物量,并检验了已有生物量回归方程和平均标准木法对...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立斌 钟巧连 等 《生态学报》 2018年38卷24期 8726-873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常规根系生物量研究方法在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地区实施困难,根系挖掘法所得研究结果不确定性高,导致目前根系生物量数据匮乏.选择贵州中部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建立常规的根系生物量回归方程,结合群落调查数据,以期研究该森林木本植物的根系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琪璨 《植物生态学报》 2009年33卷2期 331-33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该文介绍了一种建立树木生物量模型的简单快速方法--嵌套式回归.基本原理是以枝轴为基本单位,逐级拟合.过程是把枝条分解成枝轴,从枝轴到枝条,再到单株,拟合不同层次或尺度的生物量模型.建立枝轴生物量方程,估计各级枝轴生物量,将枝轴生物量(实测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峰 梁士楚 等 《广西植物》 2008年28卷6期 785-789,81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对广西阳朔岩溶石山阴香幼苗的株高、基径、叶片数和叶面积等形态因子的数量特征以及根、茎、叶和全株生物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株高、基径、叶片数、叶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21.96 cm、1.52mm、6.06、57.84 cm2;根、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慧卿 刘琪璟 等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10期 2185-2190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中国科学院千烟洲生态试验站林下常见的16种物种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单一物种以植冠面积(Ac)为变量的二次方程和以植冠投影体积(Vc)为变量的乘幂方程来估算物种生物量,以及16种物种的混合模型来估算其生物量,并将最佳生物量估算模型应用于不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学贵 袁生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26卷4期 90-93页
【摘要】 通过对不同稀释度菌液OD值的测定,结合平板计数结果,建立了一种假单胞菌干重(y)-OD值(x)之间的回归方程:y=301.77x-0.254 6(R2=0.9875)和活菌数(y)-OD值(x)之间的回归方程:y=2.003 7x+0.02...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蔚秋 余世孝 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41卷2期 80-84页
【摘要】 通过比较分析分别以D和D2H作为变量的两个黑石顶阔叶树生物量回归方程应用于黑石顶不同植被类型样地所得结果,认为在使用通用的生物量回归方程计算不同群落的生物量时,特别是当不同群落树种组的\{H/D\}关系变化较大时,以D2H为变量的回归方程由...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阳 冉飞 等 《生态学杂志》 2013年32卷7期 1674-16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云南松林是西藏高原亮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估算其生态系统碳储量不但有助于弄清西藏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现状,而且可为准确估算青藏高原乃至全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和固碳速率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与建模相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殷凡 郑杰 等 《生态学报》 2025年45卷14期 6923-693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为了明确三峡库区湿地不同植物群落类型物种多样性与生物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选取三峡库区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Ward聚类的方法对三峡库区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分类,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明确库区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之间的关...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会议论文】牟蒙 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2014年
【摘要】 生物量集中表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指标和获取能量的能力,对生态系统机构和功能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双台子河口翅碱蓬的光谱特征和样地生物量构建数据变换、植被指数和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发现lgR、DVI和MSAVI等光谱特征与生物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勇 李皓轩 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1卷4期 202-209页
【摘要】 为探究稻虾共生机制,运用地笼捕获法研究了小龙虾分别在高频分布采样区(GP)、低频分布采样区(DP)和无虾对照区(CK)的田间分布特征,结合稻田土壤性状、病虫草害调查和稻谷产量性状分析,研究稻虾共作模式的生态效应.结果显示:小龙虾稻田分布数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胡峻嶍 黄访 等 《生态学报》 2019年39卷1期 158-163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正确估算森林植被固碳经济价值可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利用1997年和2014年两期四川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的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和支付意愿法,估算了四川省两个时期森林植被的固碳经济价值.结果表明,从19...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成思丽 顾雪莎 等 《生态学杂志》 2025年44卷4期 1104-111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为了解云南松平茬苗木生物量分配及异速生长对外源3-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的响应,以平茬后的云南松苗木为材料,设置3个IAA水平(0、150、300 mg·L-1)与3个6-BA水平(0、100、200 mg·L-1)...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向元彬 黄从德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16期 5227-52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从2013年12月至2014年11月,通过野外原位试验,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和降雨试验,采用LI-8100土壤碳通量分析系统(LI-COR Inc.,USA)测定了对照(CK)、氮沉降(N)、减雨(R)、增雨(W)、氮沉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炜 王保栋 等 《生态学报》 2016年36卷8期 2202-2209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柽柳属植物(Tamarix spp.)是我国沙漠干旱地区和滨海盐渍化地区的重要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在滨海地区,柽柳是一种典型灌木,分枝多、可塑性高,以往对柽柳生物量模型的研究,多以直立枝基径和长度作为自变量,此方法虽有较高精度,但工作...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闫小莉 戴腾飞 等 《生态学报》 2015年35卷11期 3692-370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采用根钻法对水肥耦合条件下(地表滴灌和随水施肥)欧美108杨幼林(Populus×euramericana cv.‘Guariento’)林地0-30cm表土层细根形态及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田间试验设计3个灌溉水平(灌溉土壤水势起始阈值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付威波 彭晚霞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18期 5234-524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根据1,2,3,5,8a共5个不同年龄的15块1000 m2尾巨桉样地(3次重复)调查资料,利用18株不同年龄和径阶的样木数据,建立以胸径(D)为单变量的生物量回归方程.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地上凋落物)...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万五星 王效科 等 《生态学报》 2014年34卷23期 6985-6992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灌木层作为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物量估算的精确性及便捷性,成为森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研究的重要环节.目前可用于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灌木层生物量估算的相对生长模型较少.以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暖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杜虎 宋同清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13年33卷2期 394-400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5a、15a、21a、32a、60a生的5个不同林龄的15块1 000m2样地(3次重复)调查资料,利用21株不同年龄和径阶的马尾松样木数据,建立以胸径(D)为单变量的生物量回归方程.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曾涛 张聪 等 《四川动物》 2012年31卷6期 849-852页ISTICPKU
【摘要】 2009年4月、7月和2011年4月在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随机抽样,测量记录大熊猫主食竹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各样品的形态指标和生物量,通过相关回归的方法建立九寨沟大熊猫主食竹的生物量模型.研究表明,高度对地上生物量的估...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晓梅 布仁仓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16期 4783-47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丰林保护区1997年样地调查数据,根据一元生物量估测模型,计算样地生物量,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地统计插值方法得到整个研究区森林生物量分布,并从林分结构(林型、林龄组)和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两个方面对保护区森林生物量空间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熙波 杨玉盛 等 《生态学报》 2011年31卷8期 2096-210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随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草坪生态系统释放CO<,2>将对区域碳循环产生重要影响.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对亚热带沟叶结缕草草坪(Zoysia matrella)土壤呼吸进行为期1a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草坪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金钟跃 贾炜玮 等 《植物研究》 2010年30卷6期 747-75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以不同年龄、不同密度的落叶松(Lariz olg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19块标准地95株标准木的树干解析、枝解析的生物量数据,研究不同大小树木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与单木各分量(树干、枝、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应用统计分析软...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黎燕琼 郑绍伟 等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9期 4820-4826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区引种的番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海拔番麻的株高、冠幅、单株叶片数以及萌芽数等生长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了解其在干旱河谷区的生长分布上限,为该地区与类似地区引种该品种相关物种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利用株高等简单生长指标与番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侯琳 雷瑞德 《生态学报》 2009年29卷11期 6077-608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林下灌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森林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估算林下灌木的固碳功能,采用TOC-VT H-2000A型TOC/TON分析仪,测定了油松林下主要灌木不同器官的含碳率;根据野外实测资料,建立了油松群落内主要灌木测树...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戚剑飞 唐建维 《生态学杂志》 2008年27卷2期 167-177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3块2 500 m2样地的调查资料,采用相对生长法(乔木层)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研究西双版纳石灰山季雨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建立了石灰山季雨林优势种尖叶闭花木、缅桐、轮叶戟、短棒柄花、油朴及林分2~5、5~20和>20 c...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林希昊 王真辉 等 《生态学报》 2008年28卷9期 4128-413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用根钻法对幼树期(5a)、初产期(9a)和旺产期(16a)3个树龄橡胶树细根( <2 mm)生物量变化、垂直分布及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9、16a橡胶林0~60cm土层内细根总生物量分别为2056.18、1557.42、1174....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允格 徐冯楠 等 《西北植物学报》 2008年28卷6期 1228-123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通过野外调查黄土丘陵区不同发育年限退耕地上藓结皮发育状况,结合室内测定,提出了藓类植物生物量测定的回归方程法.运用该方法测定了研究区9个不同发育年限藓类植物的生物量,并分析了其随发育年限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藓类植物个体微小,株高相同...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昆 管东生 《应用生态学报》 2007年18卷4期 705-7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通过69组不同龄级的森林样地实测数据,拟合了珠江三角洲主要森林类型的生物量和蓄积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并结合3个时段森林清查资料,估算了区域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的中幼林面积占森林总面积的80%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国顺 李向阳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5期 1763-177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综合多种烟草类型、品种及肥料处理因素,分析了17种光谱参数与烟草叶面积指数(LAI)、地上鲜生物重(AFW)、地上干生物重(ADW)的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模型对烟草LAI、AFW、ADW进行估测并结合相关分析筛选出相应的特征变量.结果表明:5...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广轩 周广胜 等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12期 5254-5261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基于4月底到9月底东北地区玉米农田土壤呼吸作用全生长季的观测,阐明了土壤呼吸作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综合分析了水热因子、土壤性质、根系生物量及其测定位置对土壤呼吸作用空间异质性的影响,并对生长季中根系呼吸作用占土壤呼吸作用的比例进行了估算.结...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杨昆 管东生 《生态学报》 2007年27卷2期 705-71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控制误差内寻求样方的最小面积和最少样方数量是植被生态学野外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综合考虑取样的边界效应和时间、劳力消耗的基础上,研究了在控制误差内测定森林林下植被生物量时应选择的最佳样方大小和数量,并找出最佳的自变量拟合了估算林下植被生物量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吕晓涛 唐建维 等 《植物生态学报》 2007年31卷1期 11-2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根据3块1 hm2 样地的调查资料,利用123株样木数据建立以胸径(D)为单变量的生物量预测方程.采用样木回归分析法(乔木层、木质藤本)和样方收获法(灌木层、草本层),获取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的生物量,并分析了其组成和分配特征.结果表明,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杰 崔保山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1期 83-90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选定西南纵向岭谷区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两段高速公路,按照地貌条件的不同(山顶和山腰),在垂直公路方向上对沿线各样点(距离公路分别为5m、20m、40m、80m、120m和200m)及其参照点处的各类植被(乔木、灌木和草本...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夜光 李中奎 等 《生态学报》 2006年26卷2期 317-325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在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高峰期(7~10月份)对3个富营养化水体的总氮、总磷和浮游植物生物量进行调查,统计分析了生物量与氮和磷浓度的关系.利用3种水样和梯度稀释的东湖水样培养玫瑰拟衣藻(Chloromonas rosae),研究了氮、磷浓度对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韩士群 范成新 等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年12卷2期 251-254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研究了固定化微生物(含有光合细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对养殖水体中藻类和浮游动物的种类、数量、生物量以及水体氮素等理化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后,水体中藻的种数增加,藻类细胞(或丝状体)数量及生物量减少;水体中浮...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郑征 刘宏茂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4期 347-35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观测了西双版纳山地气候,建立了山地雨林生物量回归方程,调查了海拔1 100~1 820 m范围5块样地(面积0.16~0.25 hm2)的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结果表明,海拔1 105和1 610 m的年平均温度分别为20.1和16.6℃,年...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卫国 高炜 等 《生态学杂志》 2006年25卷9期 1119-1123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利用阜康绿洲野外实测的53个样方的植物生物量数据与同期陆地卫星MODIS影像的第1,2通道250 m遥感数据,分析植被指数与绿洲植物生物量的相关关系,建立植被指数与绿洲植物生物量的一元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植被指数NDVI和MSA...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么春艳 刘文哲 《西北植物学报》 2005年25卷1期 179-182页ISTICPKUCSCDCABP
【摘要】 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虎杖营养器官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该法以醋酸镁甲醇液为显色剂,以大黄素作标准对照品.其回归方程y=0.057 6x+0.001 2,r=0.996 2.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期中,各营养器官总蒽醌的变化不明显,蒽醌类化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