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
- 已收藏
- 排序
- 筛选
- 779
- 57
- 38
- 21
- 3
- 2
- 511
- 166
- 79
- 62
- 26
- 83
- 75
- 56
- 43
- 37
- 中文期刊
- 刊名
- 作者
- 作者单位
- 收录源
- 栏目名称
- 语种
- 主题词
- 出版状态
- 外文期刊
- 文献类型
- 刊名
- 作者
- 主题词
- 收录源
- 语种
- 学位论文
- 授予学位
- 授予单位
- 会议论文
- 主办单位
- 专 利
- 专利分类
- 专利类型
- 国家/组织
- 法律状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发明/设计人
- 成 果
- 鉴定年份
- 学科分类
- 地域
- 完成单位
- 标 准
- 强制性标准
- 中标分类
- 标准类型
- 标准状态
- 来源数据库
- 法 规
- 法规分类
- 内容分类
- 效力级别
- 时效性
【中文期刊】 邓曼丽 陈晓烨 等 《护理研究》 2010年24卷32期 2940-2941页ISTICPKU
【摘要】 总结14例疼痛科慢性肢体疼痛病人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周围神经阻滞及电极导管植入术的护理体会.通过加强术前病人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准确传递所需物品、密切观察植入位置和病情变化,1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敬泉 张薇 等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2年22卷2期 92-94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评价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 3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的患者,分别以TTE(A组,15例)和X线(B组,15例)作为影像学导引,放置右室电极导管、希氏束电极导管和右房电极导管.结果 TTE引...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敬泉 张薇 等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39卷2期 105-106页ISTICPKUCA
【摘要】 评价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4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的患者,分别以TTE(A组,20例)和X线(B组,20例)作为影像学导引,放置右室、希氏束和右房电极导管。结果:A组19例行EPS成功,成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敬泉 郑兆通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年16卷10期 816-817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评价TTE引导电极导管置放的可行性。方法 40例顺序行心内电生理检查(EPS)的患者,分别以TTE(A组,20例)和X线(B组,20例)作为影像学导引,放置右室电极导管、希氏束电极导管和右房电极导管。结果 TTE引导患者19例行EPS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赖碁 光雪峰 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9期 110-112页ISTICCA
【摘要】 目的:分析、总结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经静脉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手术方法。方法选择112例因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进行经静脉心脏临时起搏治疗的患者,观察研究经静脉心脏临时起搏治疗不同手术方法的安全性、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扬波 林旭忠 等 《广东医学》 2010年31卷11期 1425-1426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分析透视下应用普通临时起搏电极导管与非透视下应用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的效价比.方法 41例各种原因所致急性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床边非透视下紧急应用球囊起搏电极导管行心脏临时起搏,23例各种原因所致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在X线...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永培 张海波 等 《海南医学》 2009年20卷2期 23-2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球囊漂浮电极床旁心脏内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36例病人经左锁骨下静脉途径,通过插入导管的长度和起搏心电图QRS波形态的指导,植入球囊漂浮导管至右心室行临时心脏起搏.结果 成功起搏55例(97.22%),开始穿刺到成...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刘燕 郝应禄 等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7年28卷2期 128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59岁.因反复心悸、胸闷1a伴晕厥多次入院,诊断为冠心病、Ⅲ°房室传导阻滞、阿斯综合征发作,于2002年6月13日放置临时起搏保护下,在左上胸部植入Pacesetter Entity 5226型双腔起搏器,分别穿刺左锁骨下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詹贤章 吴书林 等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13卷3期 165-167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10极Lasso电极导管对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标测及射频消融的指导作用.方法 局灶性房速病人5例,接受电生理检查,初步判断房速起源于左心房或右心房;应用Lasso电极标测心房,指导消融导管寻找局灶性房速最早心房激动(A波)点...
【关键词】 房性心动过速,局灶性;Lasso电极导管;射频消融;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黄波 朱福 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6年4卷5期 342-344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比较在体表心电图指导下两种电极导管紧急床旁心脏起搏治疗心动过缓的效果,探讨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学和可行性.方法75例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中,50例使用带球囊漂浮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25例使用普通电极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进行床边临时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陆林祥 王晓华 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5年21卷11期 690-690页ISTICCA
【摘要】 <篇首> 患者,男,43岁,1988年因病窦综合征行VVI起搏器置入术.1994年、2003年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2次手术均经右锁骨下静脉各置入1根电极导管,并发现1988年置入的电极导管断裂,电极一端固定在右心室尖部,一端漂浮在肺动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同社 张杠慈 等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1年10卷2期 83-84页ISTIC
【摘要】 <篇首> 应用普通的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时起搏阈值高,患者有较大的痛苦,许多病人不能耐受,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制出一种起搏阈值低、结构简单易作的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在临床上具有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经胸壁食管心室调搏、紧...
【关键词】 胸壁-食管多用电极导管;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太云 陈昭阳 等 《科技传播》 2012年8期 112,79页
【摘要】 基于迷走神经电刺激抗癫痫的机制,设计了包括脉冲刺激系统和电极导管的迷走神经电刺激系统,采用了集成化设计和制造技术,选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完成了速走神经刺激系统的脉冲刺激系统和电极导管的高精度设计与制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家兔动物试验,验证了...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梁明明 李咏梅 《右江医学》 2005年33卷1期 54页
【摘要】 <篇首> 自1960年Fuman开创了经静脉植入电极导管安置心脏起搏器以来,心脏临时起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1995年开始术前安置临时起搏器,使手术适应证扩大,麻醉及手术安全性提高,全组病例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谢绍峰 赖昀掞 等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5年14卷5期 334-335页
【摘要】 目的探讨床旁快速起搏的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颈内静脉,经鞘管插入顶端球囊飘浮电极导管直至右室起搏.结果25例在床旁无x线指引下迅速达到有效起搏,插入时间为5~10min(平均8min).结论采用Seldinger法穿刺右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扬波 罗书裕 等 《基层医学论坛》 2005年9卷7期 626-627页
【摘要】 目的总结16例经锁骨下静脉、右颈内静脉途径穿刺插管,应用气囊电极导管行床边紧急心脏临时起搏的经验.方法按改良Seldinger方法行静脉穿刺置管,按Swan-Ganz球囊导管操作方法推送气囊电极导管,在无X线透视条件下,根据心电监护仪出现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徐铁男 董枫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22卷3期 280-280页ISTIC
【摘要】 33例急诊心脏猝死患者和临终患者33例,应用改良(Seldinger法)穿刺法进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电极导管,对穿刺点至右室电极导管距离进行测量.计算出导管电极常数值为0.216 7(L/H=0.216 7).15例导管电极插入深度和身高...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善稳 杨仕钰 等 《贵州医药》 2024年48卷1期 106-107页ISTICCA
【摘要】 给右心房巨大的患者植入心室电极有一定的难度.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多种方法:采用右心室主动电极;经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心室电极;C315鞘引导下使用3830电极行左束支区域起搏.本病例在使用上述几种电极植入失败后,巧妙地在左心室传送导管的引导下将3...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娜娜 安怡蓉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48卷5期 568-572页MEDLINEISTIC
【摘要】 高压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治疗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该技术目前仅在小样本的临床病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其具体治疗机制尚未阐明.为...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枫萍 韩晓娟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33卷11期 100-10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球囊漂浮电极置入在严重心动过缓患者进行心脏临时起搏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上海市奉贤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 200 例严重心动过缓患者,按照乱数表分为对照组(99 例,采用普通电极置入...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新忠 黄森林 等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37卷5期 446-447页ISTIC
【摘要】 患者男性,59岁.4年前因病窦综合征植入了双腔起搏器.之后4次反复安装起搏器,出现起搏器电极感染.在经上腔静脉拔除起搏器心室电极失败后,成功应用三叶草抓捕器联合消融大头导管经下腔静脉拔除电极.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雷森 贾锋鹏 等 《重庆医学》 2023年52卷12期 1863-1865页MEDLINE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消融导管近端电极与远端电极电位间期对室性早搏消融的作用.方法 纳入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射频导管消融的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仅选择起源于右室流出道且第1次放电消融60 s后即无室性早搏复发...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导管消融;近端电极与远端电极电位间期;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段江波 何金山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2年27卷1期 28-31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评估新型冠状窦造影球囊导管在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起搏器植入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连续入选2019年1月1日至12月1日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就诊的具有CRT起搏器(包括CRT-P和CRT-D)植入指征的患者25例,排除...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晏彪 储惠民 等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10期 993-99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消融导管在起搏器心房电极导线复位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01至2014-12在我院或外院行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的患者6例,经股静脉途径,采用消融导管复位心房电极导线。
结果:手术过程耗...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周一坤 韩轩 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0年44卷2期 172-178页MEDLINEISTIC
【摘要】 不可逆电穿孔是一种新兴的组织物理消融技术.相较于射频等热消融技术,不可逆电穿孔表现出消融时间短,不受热沉效应影响、不损伤组织支架结构等特点,在肝癌、胰腺癌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团队致力于不可逆电穿孔联合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何骄 郭玲 等 《四川医学》 2020年41卷7期 740-74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单纯盐水电极引导腔内心电图在瓣膜式PICC导管尖端定位的可行性,为带管期间患者导管尖端定位方法提供证据.方法 选择行瓣膜式PICC置管的患者108例,在置管结束后,从导管末端厄尔接头连接10 mL生理盐水注射器和心电装置引出腔内心...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耿隽超 朱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38卷1期 107-112页MEDLINEISTICPKUCSCDCA
【摘要】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与传统起搏治疗在适应证和植入技术上有很大不同.CRT治疗伴有收缩不同步的心衰患者,通常需要经静脉植入3根电极导线.其中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来起搏左室,其起搏部位在CRT治疗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时还需寻求其...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莫永清 杜永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8年13卷6期 413-415页ISTICPKUCSCD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经皮床旁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非透视下起搏)的临床疗效,比较其与x线透视下普通起搏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透视下起搏)在成功率、安全性及操作时间上的差异.方法 21例应用非透视下起搏,全部选择左锁骨下静脉途径置入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李世军 杨延宗 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8卷10期 655-657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 评价盐水灌注导管电隔离心房-肺(或上腔)静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9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男48例,女21例,平均年龄(55±10)岁,平均病史(4.2±1.1)年.所有患者均采用盐水灌注电极进行肺静脉口部节段性消融,电隔离...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效增 韩雅玲 等 《实用医学杂志》 2006年22卷15期 1769-1770页ISTICPKUCA
【摘要】 目的:探讨紧急床旁应用普通电极导管经股静脉临时起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拟择期安置永久起搏器的严重心动过缓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平均(58±19.3)岁.全部患者均在非透视条件下床旁经股静脉...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陈玉华 沈卫峰 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2005年25卷10期 1072-1074页ISTICPKUCSCDCA
【摘要】 目的通过测量右心耳壁厚度及梳状肌间凹深度,为临床心房起搏电极的定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50具经福尔马林处理尸体的右心耳,按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分成内上、外上、内中、外中、内下、外下6个区域,测量各区的心肌壁厚度及梳状肌间凹.另用5具尸体于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袁庆忠 蒋正怀 等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12卷21期 1665-1666页ISTICPKUCA
【摘要】 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应用冷循环电极射频消融治疗42例肝脏肿瘤60个结节.37例在局麻超声引导下、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和3例在开腹术中行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治疗75点次.治疗后通过CT和MR随访,随访时间2~14个月,...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包明威 黄从新 等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7卷3期 218-220页ISTICPKUCSCD
【摘要】 多电极网篮状导管可作心内膜多位点同步标测.结合特定的分析处理软件,可对多种复杂心律失常进行标测并指导其消融过程.尤其对于持续时间短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钟敬泉 郑兆通 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年16卷10期 818-819页ISTICPKU
【摘要】 目的研究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wo\|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2\|DE),引导冠状窦电极导管(coronary sinus electric catheter;CSEC)置放入冠状静脉窦(coronary...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赵劲波 魏文 等 《临床内科杂志》 2019年36卷8期 563-564页ISTICCA
【摘要】 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症状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常规药物难以控制、快速、顽固性心律失常或药物治疗有矛盾的复杂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同时可用于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心血管疾病的诊断[1],还常用于手术麻醉、术中、术后的心脏保护.对于缓慢性心律...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蔺占雄 《智慧健康》 2020年6卷4期 177-178页
【摘要】 目的 浅析漂浮电极导管法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在ICU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20例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在X线透视下进行临时心脏起搏器置入.观察患者经过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情况、植入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郝杰 刘凡 《临床荟萃》 2017年32卷6期 462-465页ISTICCA
【摘要】 临床上常遇到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此时临时心脏起搏是常用的有效抢救手段,安全迅速在床旁植入临时起搏器对救治重症患者至关重要.在无X线的情况下,床旁植入临时起搏器需要应用漂浮电极导管.可经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途径完成漂浮电极导管的...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代振涛 王培濯 等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19卷2期 148-149,152页ISTIC
【摘要】 目的:探究并对比球囊漂浮电极和普通电极导管起搏器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AVB的患者67例.按照诊起搏器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接受球囊漂浮电极起搏...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张建军 刘高 等 《医学临床研究》 2015年7期 1422-1423页ISTICCA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冷循环射频消融(LCRFA )治疗肾细胞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2例肾细胞癌患者实施LCRFA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6周及3个月复查增强CT ,并随访27个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8±22)min ...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中文期刊】 王云乡 赖长春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18卷4期 355-356,370页ISTICCA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临时起搏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球囊漂浮电极导管行床旁临时起搏的方法.结果 62例均床旁成功完成带囊临时起搏电极右心室起搏,从...
- 概要:
- 方法:
- 结论:

换一批
加载中...





